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八上课外古诗理解性默写+其它
《长歌行》1.诗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2.诗中通过描写鲜明的色彩来表现春季无限生机和旺盛活力的句子:3.诗中暗示美景不是永恒不变的,从而隐喻时光一去不返,人的寿命有限,要倍加珍惜时光之意的一句:4.诗中借题发挥,描写阳光普照,万物欣欣向荣的诗句:5.诗中通过写季节的变化,隐喻人们要珍惜大好春光的诗句:6.诗中通过蕴意深远,水到渠成,极具感染力和劝勉之意的诗句:7.古诗词中有许多告诫人们要懂得惜时的名句,请写出你知道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参考答案: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3.朝露待日。4.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5.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7.(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2)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隋寸功。(杜旬鹤《题弟侄书堂》)(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野望》1.诗中通过描写傍晚景色,表现诗人彷徨寂寞之情的诗句:2.诗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3.诗中交代牧人、猎者遂愿而归,收获颇丰的诗句:4.诗中透露出诗人闲情野趣中隐含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之情的句子:5.诗中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的诗句:6.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诗写道:“相顾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本诗中与其意思相似的诗句:参考答案:1.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3.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5.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6.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早寒江上有怀》1.诗中借鸿雁南飞,秋季已至,来表达诗人思归之情的诗句:2.诗中表现诗人欲归不得的抑郁之情的诗句:3.诗中借“乡泪”、“归帆”表达旅人睹物伤情,思念故乡的诗句: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有句云:“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此诗中与这两句意境相近的诗句:5.诗中能够寄托诗人思归的哀愁和前途渺茫的愁绪的诗句:6.诗中交代家乡的位置而自然成对诗句:7.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远离他乡的羁旅之情的诗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参考答案:1.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2.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3.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4.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5.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6.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7.(1)夕阳西下,断阳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2.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3.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4.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5.诗中表明作者对自己不能报效君主而深感愧疚的诗句:6.诗中表明作者祈望出仕而又心怀内疚的诗句:7.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8.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9.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10.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水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参考答案: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5.端居耻圣明。6.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7.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9.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0.(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黄鹤楼》1.诗中诗人从传说入笔,以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景物的诗句:2.诗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3.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4.诗中表现诗人怀念家乡的惆怅之情的诗句:5.诗中能够诗人触景生情而起思乡之愁的诗句:6.诗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诗句:7.请写出古诗词名句中关于“乡情”的两句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参考答案: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7.(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送友人》1.诗中交代送别地点及环境的句子:2.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3.诗中比喻友人离家远游,行踪难定的诗句:4.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5.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赠别之情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参考答案: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2.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5.(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秋词》1.诗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2.诗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3.诗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4.诗中描写秋天美景的诗句:5.诗中热情歌颂秋天的句子:6.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7.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8.除诗外,我国古代诗文中还有许多关于“秋”的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参考答案: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5.我言秋日胜春朝。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8.(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鲁山山行》1.诗中道出群山高低起伏及自己情趣的诗句:2.诗中表明山景让步欣赏不够,目不暇接的诗句:3.诗中描写秋天空野自然之趣的诗句:4.诗中表明山中人烟稀少,游者离山村较远的诗句:5.山往往因其巍峨而成为诗人歌咏的对象,请写出古诗中表现山宏伟气魄的两句诗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参考答案:1.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2.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3.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4.人家在何许,云处一声鸣。5.(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浣溪沙》1.词中写作者虽到老年,但仍具有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2.词中表明环境清新优美、淡雅宁静的词句:3.词中使人振奋,且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词句:4.有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此词中,反其意而用之的词句:5.词中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的句子:参考答案: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2.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诗中表现诗人有为国戍守边疆的宏愿的诗句:2.诗中诗人巧借自然风雨,将实现与梦境联系起来的诗句:3.诗中表现诗人至死不忘报国决心的句子:4.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戍边志愿的诗句:5.诗中极写诗人老病而孤凄冷清却又念念不忘复国的忧国之心的句子:6.陆游《示儿》诗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复国的决心。本诗中表达与其相同意思的诗句:7.曹操《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本诗中诗句:8.除本诗外,古诗词中还有许多表达诗人欲为国立功,报效国家的名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参考答案: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8.(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本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古代年龄称谓小集:襁褓:不满周岁。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髫年:女孩七岁。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老师称:恩师、夫子。学生称:门生、受业。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100岁乐期颐。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译文:•元子家里有位乳母,制作了一个圆转玩具来引逗婴儿高兴,婴儿很喜欢。母亲就让乳母召集一些幼童陪伴婴儿一同玩乐。•朋友公植,听说有取乐婴儿的玩具,便请求看看;等看到圆转玩具,就急忙把它烧了,并责怪元子说:“我听说古代有个憎恶圆的读书人唱道:‘宁可正直沦为奴隶,不能圆滑谋求显荣。宁可因为正直地位低下,也不能做人圆滑求得富贵显达。’次山你怎么能随意制作圆转玩具,听任用它来取乐婴儿,使婴儿从小就喜欢圆,长大必定爱好圆。教婴儿学圆滑,已陷入不义;亲自玩圆,又丧失了正直的品德。唉、唉,次山啊!回家喜欢婴儿玩圆,出外一定
本文标题:八上课外古诗理解性默写+其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26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