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囚陆蠡绿记绿色是自然满足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的礼物,它是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沙漠里的绿色给人安慰和希望石缝中的绿色生命力的象征: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作者简介他是值得骄傲的朋友,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和崇高的灵魂。——巴金翻译出版了法国作家拉马尔丁的长篇小说《葛莱齐亚》,还与巴金、丽尼分译了屠格涅夫六部长篇小说中的《罗亭》和《烟》。急不暇()择移徙()揠()苗助长淅沥()涸辙()猗()郁陆蠡()xiáxǐyàxīlìhézhéyīlǐ注:蠡lí:瓢或者贝壳。以蠡测海。蠡lǐ:用于人名、地名。范蠡、蠡县(在河北)解题笼子囚禁对象解题绿初读课文1.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你能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吗?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1、“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词语来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写作思路赏绿(1~7)囚绿(8~11)释绿(12~13)念绿(14)情感变化喜爱无比的喜悦爱怜尊敬祝福怀念期盼抒情线索1.作者为什么要囚禁绿?最后为什么又让绿恢复自由?囚绿为了让绿色与“我”更接近、更亲密,以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我”抑郁之心,燃起“我”对生活的希望,“我”把绿色囚住。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我”被青藤那顽强的抗争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精神所感染,作者仿佛看见了呼唤光明和自由的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当然也包括作者本人),故珍重开释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绿囚”。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后来为什么又放绿?1942年作者被捕,受尽酷刑,日本人问:“你爱国吗?”“我爱!”“你认为日本能战胜中国吗?”“不能!”最后被折磨而死。如今看来,陆蠡不也正是一枝永不屈服的常春藤吗?!正如巴金所说他有着一颗黄金般的心,有着崇高的灵魂。巴金说陆蠡是他最值得交的朋友!一片绿叶,一枝常春藤,就是“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是我的绿友,是阳光的孩子。1、快速找出常春藤不同的称呼,品味作者情感变化。绿影绿色绿友绿囚欢喜恼怒敬重根源:爱作者赋予了绿怎样的内涵?绿色被赋予了不屈不挠的精神,作者借赞美绿色,赞扬了中华民族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怀绿•背景:•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3、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托物言志蓬勃、向阳、固执生命、希望,追求光明、自由,坚贞不屈的抗战精神象征绿以小见大探讨文章主旨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1、向往光明和自由、坚贞不屈的作者本人!2、蒙难、渴望自由与和平的北平的人们!3、日寇铁蹄下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本文给了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你认为“绿”是什么?蓬勃向上,充满生机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黑暗绿是生命,是希望,是安慰,是快乐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和凋零!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煌!
本文标题:《囚绿记》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5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