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章段落划分方法:①按时间顺序分段。抓住文中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或句子,常见的除了岁、载、春、秋、春秋、早晨、中午、晚上等词语,还有表示具体时刻的词。②按地点(空间)变换分段。抓住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分段。③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抓住事情发展顺序,按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分段。④按文章结构特点划分。常见的如“总——分”或“分——总”可分两大段;有的是“总——分——总”,可分三部分。⑤按事物变化分段。按事情变化不同阶段划分。如:出现——淡化——消失。⑥按思想情感变化划分。按心情的变化划分。如: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⑦抓住中心句或中心段来给文章划分段落。中心句(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此为线索来分析理解课文段落也就一目了然了。课文第一句话“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是中心句,这句话讲了两个方面:学医和研究药物。则“学医”和“研究药物”这两个方面相对应的自然段,再加上总起句便可清晰地划分为三个意义段。再如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中心句,从这里入手,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海底景色奇异?哪几个自然段写海底物产丰富?加上总起段,可很自然地把课文分成四段。⑧根据课文题目分段。小学课本里的课文一般说来都比较典型,而课题又与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①提示了文章的重点;②人物;③事情;④时间;⑤地点。对文章进行分段的时候,不可忽视这些信息。概括段落大意:1、写事、写人这两种体裁的文章可以采用同一种概括段意的方法——把一个事情过程的意思,也就是每段内容意思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因此,可以这样的模式来尝试概括段意:谁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间)干什么?结果怎样?2、状物、写景的文章往往从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写。如外形、性能、用途等。基本模式是:什么怎么样,再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完整。这类体裁的文章概括段意时不可用标题或问题式来概括。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一、课题扩充法。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迎送总理灵车的感人场面。二、段意合并法。一篇文章由几个段落组成,我们可以用合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大段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三、分析比较,突出重点(重点突出法)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这个重点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补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归纳出来了。四、问答串联法。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边读边提出问题,按问题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学习《鲁滨孙漂流记》一课时,让学生阅读,然后设计以下问题:课文讲的是谁的什么事?鲁滨孙漂流的原因是什么?漂流了多少年?他是怎样生存下来的?认真思考然后回答,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五、抓重点语句(句子摘录法)有的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六、综合归纳法(要素串连法)不同体裁的文章要点不同。抓住“六要素”,先罗列出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再加以整理成一段表达通顺的话。格式可以设置为: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也就是人物做了什么。(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就是叙述叙述事情的经过。(3)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也就是说从几个方面描写景物的特点。(4)状物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也就是说从几个方面描写事物的特点。归纳段意的方法:1、摘句法。把概括全段主要内容的句子摘下来,这种“摘句法”是概括段落大意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地说有中心句,总起句或小结句的段落都可采用这种方法。再采用“换、改、补、并、拆、缩”六字法对所摘的句子进行整理。2、归并法。就是把一段的几层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3、取舍法。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语段:银粒儿一般的种子撒下去以后,天天有人俯着身子瞅着,盼着。可是大半个月过去了,竟没有丝毫动静。有人说种早了,有人说埋深了。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小芽儿破土而出了。(这段话讲了种子发芽了。)明确概括文段主要内容时要以内容较多、较突出的为主。这种方法叫取舍法。概括段意之联合法【以例识法】例1: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本段落分四个层次描述“卢沟桥”:句①为第一层次,这一层的要点(也即层次)是“卢沟修建桥的时间”;句②③④⑤为第二层次,它的要点是“卢沟桥的结构”;句⑥为第三层次,它的要点是“卢沟桥的坚固程度”;句⑦⑧⑨为第四层次,它的要点是“卢沟桥上的石柱雕刻精美”。把四层要点联合起来并在文字上稍作加工,就形成本段段意的概括:“描述卢沟修建桥的时间、桥的结构、桥的坚固程度和桥上石柱精美的雕刻”。例2:试概括下段文字的层意。①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冷落的景象。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吐出了新芽,小树林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第一层的意思是冬天萧条的景象,第二层的意思是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先划分层次,然后再把层次的内容概括组合,就把文段的意思全部概括出来了。本段写冬天萧条的景象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例3:完整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小型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巢口,垒成酒盅状、灶台状、坟冢状、城堡状或松疏的蜂房状,高耸在地面;中型蚁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只黑色花朵;大型蚁筑巢像北方人的举止,随便、粗略、不拘细节,它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浅析:文段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语是“筑巢”,这是一个语言标志,小、中、大三种蚂蚁,它们是如何筑巢的,通过摘取,再加以综合表达,这个文段的信息就很清楚了:三种蚂蚊筑巢的不同方式。二、【方法归纳】由上例可知,联合法概括段意的一般程序是首先分出段中的层次;接着提取各层要点,有现成的词句则用现成的词句,没有现成的词句则自己进行提炼;最后把各层要点按前后顺序连接起来构成段意。正确运用联合法的关键一是提取要点须准确;二是概括要纳入各层要点,重点的不能漏掉。即先提取所读段落中各层次的要点,然后把各要点合并在一起组成该段的段意。联合法一般适用于段中各层次内容是并列关系的段落。因为并列关系的各层次在段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概括段意只要把各层次要点联合起来,一般就能作出正确的概括。【小试牛刀】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的填空1.①大家用纺的毛线织毛衣,织呢子;用纺的棉纱合线,织布。②同志们穿的衣服鞋袜,有的就是自己纺线或者跟同志换工劳动做成的。③开垦南泥湾的部队甚至能够在打仗,练兵和进行政治、文化学习而外,纺毛线给指战员发军装呢。④同志们亲手纺线织布做的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⑤那个时候,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⑥衣服旧了,也“敝帚自珍”,不舍得丢弃。⑦总是脏了洗洗,破了补补,穿一水又穿一水,穿一年又穿一年。⑧衣服只要整齐干净,越朴素穿着越随心,西装革履,华丽的服饰,只有在演剧的时候作演员的服装,平时不要说穿,就是看看也觉得碍眼,隔路。⑨美的概念里是更健康的内容,那就是整洁,朴素,自然。——《记一辆纺车》附答案:这一段有三层意思:①②③句是第一层,要点是(“纺线做到了衣着上的自给”),④⑤⑥⑦句是第二层,要点是(“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⑧⑨句是第三层,要点是(“在衣着上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把这三层意思合在一起,即为本段的段意:(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使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再留主舍次压缩:纺线使延安军民衣着自给并使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2.先在语段上标上序号,然后提取每个句子的要点,再整理归纳段意。例4、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答案:说明水葫芦的传播(分布)广、外表美、繁殖快、养分低。3.简要概括上段文字的内容(不超过25字)例5.这种鸟叫粉红椋(liánɡ)鸟。虽然它的学名不少人会感到陌生,其实它与大家熟悉的八哥、鹩哥是一家,是由椋鸟、八哥、鹩(liáo)鸟三大类组成的椋鸟科大家族。这个大家族有28属114种,在我国有3属18种。椋鸟家族成员体形中等,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新疆的粉红椋鸟,来自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一带。每年的3月、4月,便从越冬地飞行数千里,来到新疆繁殖后代,在新疆北疆沿天山一带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广为分布。5月至7月,是它们生儿育女的好季节,粉红椋鸟到达繁殖地后,先在低山树林“集合”,修整羽毛,寻找配偶,完成“一夫一妻”制的婚配。数日后,他们便集群在崖壁缝隙、树洞等洞穴中筑巢。答案:介绍粉红椋鸟的种类、分布及其迁移繁殖规律。4.阅读下面段落回答段后问题。威廉斯根据吉尔福特的理论,经10年实验,数百名教师参与,归纳出18种创造思考教学策略。威廉斯认为,传统教学偏重教师教学行为,以教材或教学内容为中心,而现代教学则特别重视以学生为中心,这两者就忽视了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只有将三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他曾设想过在不同学科中通过教师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威廉斯的研究,由于其设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威廉斯的研究成果为什么能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这是一道典型的具体内容加以概括的题目。本题题干是从文段小结部分化出的,要求由果溯因。而要对“因”的部分加以概括,就要对相关的三句话进行层意分析,逐一概括。一层是说威廉斯的研究理论基础和实验时间及范围;二层是通过与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比较,说明其“整体性”的特点;三层是介绍其探讨不同学科教学模式的设想。分别摘其要点并组合在一起即为答案:①有吉尔福特的研究作基础;②有数百名教师参与,有10年实验经验;③正确处理教师
本文标题:概括段意之联合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395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