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龙源期刊网小说阅读之虚构作者:吴浔来源:《作文周刊(高中·人教版)》2011年第16期【技法指津】小说中的虚构是作者艺术想象的产物。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依据生活逻辑,通过想象和自己独具特色的加工,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却又在情理中的人物、情节,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虚构。小说的虚构主要体现在情节上。情节上的虚构是一篇小说具有较长生命力的必备条件。作者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根据行文的需要,凭借自己的联想、想象,合理地虚构出一些故事、情节或有关的细节,从而有效地表情达意或凸显文章主旨。一般来说,合理虚构的情节在生活中未必已经发生,但一定是可能发生的。即使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它也能够从某个侧面反映出真实的生活。虚构与表情达意的真实并不矛盾。虚构的材料同样可以表达作者对生活真切的感受,而且虚构可以有更为广阔的视角,可以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可以增强情感体验的典型性。但是虚构不等于虚假,更不是虚伪。小说创作完全允许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比如环境的烘托、渲染,人物心理活动的补充、想象,某些细节的改动等。但无论如何处理,典型性的材料可以虚构,表情达意则不能虚假。了解了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小说的主题,更深层次地进入小说塑造的主人公的内心。同时,对文章的基本框架安排、表现手法等,都会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我们要想把握小说,还得对小说创作的情节处理方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对进一步把握小说内容,理解主旨等有很大帮助。小说创作中,对情节的虚构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一、移花接木在小说的情节处理上,为了塑造更为典型的人物,作者往往采用张冠李戴的手法,把一个人的事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使读者浑然不觉。这样可以对人物形象进行集中典型的塑造与渲染,让其在所发生事件的大背景中鲜活、生动起来。二、杂取合成在广泛集中概括大量生活形象的基础上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作者将各地普通人物的特征有机地组合在一个人身上,对所描写的人物进行技巧式的拼凑,这样的形象肯定是非常典型的。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读到的人物基本上都是这样完成的。如祥林嫂形象,是鲁迅根据生活中的若干真实原型塑造出来的。三、偷梁换柱龙源期刊网将真人真事加以改造更换,使之更有利于表达主题。如鲁迅写《范爱农》,本来在日本东京,就徐锡麟案件,作者和范爱农都是不主张发电报的。但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却将自己换成是极力主张发电报的,范爱农是极力反对发电报的,双方剑拔弩张,矛盾尖锐到白热化程度。作者的一番偷梁换柱,使文章曲折跌宕,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突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虚构”是小说的本质。“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内容,其感觉经验越是新鲜、细微、独特、准确、深刻,就越小说化。小说终究是要塑造人物形象的,我们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来塑造典型人物。正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令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看到、了解许多人的面目。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却又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取决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以颠倒或交错。这些技巧的处理,和小说作者的写作习惯是密切相关的。另外,虚构是小说的生命。命题者往往会抓住这一点,从虚构上下工夫,在虚构上做文章。因此,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主要考查的是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我们答题时要注意两点:1.从情节、细节或人物本身分析小说所虚构的内容,不能偏离虚构的核心。2.分析小说通过想象、夸张、变形等手段达到的表达效果,注意情节的映射性和荒诞性的特点,要将其和现实区别开来,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出小说的特定主题。学生在作答时常常犯这样的错误:一是把小说故事本身等同于现实世界的事实,不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对故事情节进行客观分析;二是对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段不甚了解,不了解各种艺术手段的确切作用和表达效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小说内容及主旨,如本小说虚构了什么、是怎样虚构的以及为何要这样虚构等问题。学生若是能注意到这些问题,那答题就很容易了。【阅读训练】绝境□金文吉龙源期刊网远山如黛。如黛的远山下,便是米芾晚年隐居的“墨园”。“墨园”,又称“山林堂”,之所以驰名天下,与一个叫“洗砚池”的池塘有关。“洗砚池”原本只是一方普通的池塘,池水清澈,虽无沙鸥翔集,但有锦鳞游泳。米芾少时习字,便在池中洗砚,经年累月,池水成了墨色,甚至岸边的梅树,开出的花竟然也是黑色的,素有“墨梅”雅誉。米芾辞官以后,将池塘周围的土地都买了下来,建立庄园,名曰“墨园”。米芾天资聪颖,六岁即能诵诗百首,八岁搦管临池,十岁摹写碑刻,才名闻于乡里。米芾初习书时,每逢挥毫临帖,依古法,必头顶瓷碗一只,碗里盛满清水,腕悬青砖半块,以此苦练笔功。初,米芾下笔草率,日耗纸百张,然进境不大。忽一日,家里来了一位游方僧人。僧人在看了米芾的用笔后连连摇头。“那当如何?”米芾问。僧人说,想跟我学笔法,需要用我的纸,五两银子一张。米芾的母亲典当了自己的发钗,给米芾凑足了五两银子。纸贵,米芾凝思三天,才敢落笔。字写出后,米芾不敢相信,短短三天,他的字竟然已大有进境。僧人留下了那五两纹银后悄然而去。至此,米芾明白,写字不但要用手,更要用心。米芾学书,方式独特,称为“集古字”。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及至晚年,铅华洗尽,登堂入室,终成宋朝书法四大家之一。世人不知,对于书法,米芾虽负盛名,但自比书圣羲之,仍感不足。然“墨园”不同,洗墨黑池,梅开墨花,“墨园”已成书家圣地。天下墨客不远千里,舟车劳顿,朝觐“墨园”,不过为求池中黑水一杯,以砺其志。“墨园”成就了米芾冠绝古今的勤奋之名。隐居“墨园”之初,米芾每书皆用大笔,且每砚只蘸点墨,余墨均淡入池中,园中研墨、洗砚之人达十数人。然求池水者众,米芾索性将无数墨块暗投池底,池水愈墨,池鱼竟黑鳞墨目,池边草木亦为墨色,“墨园”之名愈隆。每有佳客到访,米芾必奉茶一杯,杯为白瓷,茶多为绿茶,但茶水却如淡墨,其味辛、苦。米芾自捻须摇首悠然品饮,诸宾客纷纷效仿,轻吹慢品,并频呼好茶。及至清静之时,米芾或悬腕泼墨,或行吟浅唱,陶然于自家黑白园林之中。米芾爱园成痴,一日突发奇想,何不将园中景致录之笔端,以传诸后世,米芾遂弃书从画。龙源期刊网园中景物皆融入米芾血脉,所谓成竹在胸,米芾以书法入画,一木一石、一山一水皆烟云变换,自成一绝,人称“米氏云山”。居“墨园”日久,米芾身体每况愈下,先是手脚无力,后是剧咳颤抖,到后来,眼睛竟也出了问题。米芾笔功扎实,过去日挥三百纸而不馁,现在画一幅画都需数次停笔小憩。一日,“墨园”来了一位僧人。僧人鹤发童颜,仙风道骨,只临池叹息,不发一言。米芾近前仔细观看,始认出竟是自己幼时的受业恩师。米芾倒头跪拜,请僧人入室上座,敬茶。寒暄毕,米芾面露得意之色,捧出画卷,请老师品评。僧人凝思良久,连叹!病园、病画、病人,病心,囿于绝境而不自知。米芾愣怔,不知恩师语从何来。僧人说,外面桃红柳绿,园中却只黑白两色,无四季之分,此为病园;画意清冷瘦绝,全无春色,此为病画;久居墨污之地,百毒侵身,此为病人;书画与虚名纠结,此为病心,四者中心病最甚。一语惊醒梦中人。米芾两股颤颤,几不能持。再拜,求恩师赐脱困之方。僧人拿出一墨,说,昔年我五两银子卖你草纸一张,今日我五两黄金再卖你清墨一块。池水清澈之日,当是你目明心聪之时。米芾接过墨块,奉上黄金五两。僧人持金出门,“咚”地一声将金子投入池塘,转身移步而去,竟不回头。待僧人远去,米芾即让家人将自己所画的青木竹石、水墨山水悉数翻出,堆积在“洗砚池”畔,亲自将多年心血付之一炬,“米氏云山”从此绝迹。火焰飞舞跳跃,明亮的色彩中,“墨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生机。(选自《天地》2009年第1期)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龙源期刊网小说开篇的“远山如黛”和“如黛的远山下”是重复的景色描写,有一个就够了。去掉前者会使得行文更加凝练。B.游方的僧人让米芾花费了五两银子买了他的一张纸,米芾由此知道了一个道理:练字只是一味地下苦工夫还不够,必须用心才会有长足的进步。C.米芾为了满足更多的求池水的人,将无数墨块偷偷地投到池底,足见其不忍心拒绝慕名而来者的一番好意,为的是和大家一起励志,共同进步提高。D.宾客们对米芾崇拜到疯狂的程度,就连米芾捻须摇首悠然品饮的样子,大家都纷纷效仿。E.米芾由字而画,将园中之景融入自己的血脉,并自成一绝,人称“米氏云山”。这虽是突发奇想,但绝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2.如何理解游方僧人对米芾说的“病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说结尾的“火焰飞舞跳跃,明亮的色彩”的描写,意在说明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说说这篇小说的主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小说阅读之虚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0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