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
1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一、成长的足迹一直向前走余映潮湖北荆州市教研室434100一中学时代,学校离家很远很远。每到周末,回家的我就会从华师一附中的校园出发,走过武汉长江大桥,再走郊区那弯弯曲曲的小路。在这长长的回家路上和长长的返校途中,我能把一周的功课在心里好好地重温。那时,生命中闪现着美好的前景,理想在心中燃烧。我明白,一个人在走路,但可以做到不仅仅只是走路。1968年,19岁的我远离武汉下乡了,没想到一去不复返,竟然在乡下生活了14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那窄窄的田间小路上奋力前行,走过春的泥泞,夏的炙烤,秋的风霜,冬的漫长,每跨出一步都会感觉到痛苦;在又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提着胡琴,背着书袋,串村走乡,沿途设点教“跑学”,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奔波中感受劳累;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我在乡镇中学当语文教师,当英语教师,当音乐教师,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在这所有的日子里,我都尽量珍惜我那已经不再年轻的岁月,钟情于在求知、求能、求智道路上的跋涉,坚持着读书,坚持着笔记,坚持着思考。在不让人有梦的日子里,梦想的火焰不能熄灭。每一个人的道路上,命运都有可能安排你像纤夫一样背负着重力在无路可走的地方走一段路,你只能咬牙,艰难地跨出带着呻吟的步子,向前走。二在我34岁、女儿快上小学的时候,我才从乡下走进了县城,走到了中学语文教研员的岗位上。又过了两年,我成为荆州市教研室的中学语文教研员。“教研员”,这平实而又内涵深刻的称呼,它给了我多少次的激动与自豪,又给了我多少次的鼓励与警示。它严肃地告诉我:一个教研员事业有成,离不开10个字:敬业,环境,毅力,智慧,学问;一个教研员应该具有多方面的素养,但有三个方面的素养尤为重要:服务教学的思想意识,崇尚科学的思想方法,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它认真地告诉我,厚重与深刻,表现于读书的数量与方法。许多年来,我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那就是做读书卡片。在1979年以来的我所订阅的每一期刊物的封面上,都有一个大大的“卡”字,这说明我已经读过它而且做过读书卡片了。我现在手中所拥有的,是数以万计的资料目录索引和资料卡片,这是覆盖面极大的、内容丰美的教研情报。国内数种语文刊物的历年精美文章的目录,被我分门别类地收进各个专题研究的目录卡片中。这又读又记的需要时日的读书生活,是我的“四季的耕耘”。其实岂止只是耕耘,更多的是钻探。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这种耕耘与钻探,我也许不会成功。常年多侧面、多角度的分析、思考与提炼让我发现了语文教学很多方面的规律,更让我发现了很多无人问津的空白,我的教研工作总有着新鲜而开阔的视野,我在宏观思考和微观操作中都获得了无尽的收获与乐趣。为了读书,我很少休息过节假日。在读书之中,我学会了听电视。有同仁问我,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说:每天做一点吧,2走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鼓励自己。三从36岁到现在,在人生最富有力量的这段时间,我走在辽阔的荆州大地上,开展着我的工作。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墙面贴满了历年来的各种纸条,那都是关于工作的设想与安排;最远的工作,已经设计到了2008年。我的工作,以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为服务对象,以“形成特色”为奋斗宗旨。我坚定地走着培养农村青年教师的路,他们,应该有着美丽如歌的教学青春。我突破了常规的教研工作模式,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研究、试题研究、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研究五个方面坚持20年开展系列性的活动,带出了五支队伍,培养了一大批课堂教学能手、写作能手、试题研究能手和文学社优秀辅导教师。我坚持带领着基层教师研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立志让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走进普通语文教师的课堂,坚持13年主持召开了13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会。整体阅读的教学艺术、提问设计的艺术、教材处理的艺术、教学生动的艺术、朗读教学的艺术、课中活动的艺术、语言教学的艺术、课型创新的艺术、文学作品的教学艺术……一一在我们面前走过,形成了亮丽的学术研究风景。我长期走着送教下乡的路,广大的乡村中有着我的辛苦工作的教师朋友。播撒在沿途路边的,是我那近百节课堂示范教学和100多场教学报告。我将这样一些看法渗透在我的工作中:研究教材8个字:上下求索,左右勾联。教学设计8个字:化静为动,尺水兴波。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应能够深刻地研读教材,应能够科学地设计教学,应学会充分地占有资料,应做到独立地撰写论文,应争取熟练地运用电脑。阅读教学设计有这样的要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关键的是12个字: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阅读教学有四要素:诵读,品析,积累,运用。……“牵挂”二字在我的心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我悉心指导过、关心过、帮助过很多的年轻教师,我也许创造了国内一个小小的奇迹:在2001年湖北省第六届特级教师评选中,我亲手培养的弟子章登享、郑文华、李光烈、刘学刚、胡里仁等5人同时评上了特级教师,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农村教师。我的工作决定了我应该这样做,他们的成功让我引以为自豪。我的一位弟子有这样的话语:“要证明年龄与生命的磁性成正比,不需要找别的证据,说出余映潮的名字就够了。不是父亲,但关心和微笑起来,亲切和慈爱已够做我们的父亲了。”我尊敬的前辈朱绍禹先生1999年10月在武汉有这样的赞许:“什么是研究,余映潮的工作就是研究,就是优秀的研究,他让你们如痴如醉。”就我的工作而言,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中的诗句说到了我的心中: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四1984年,我开始发表文章。我从卡片中、从大量的资料分析中发现教学论文有这样常用的写作角度:深加工、厚加工、精加工、美加工、趣加工、新加工、联加工、逆加工;发现几十年内竟没有人写出“教例品评”方面的系列文章;发现3几十年内竟没有人写出教材研读方面的系列文章;发现几十年内竟没有人写出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方面的系列文章。这些,是不是留给我来尝试的?于是,我用了八年时间,写完了《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从1996年起,写了几十篇有关教学思路设计的文章;从1997年起,写了四十几篇“别出心裁读课文”;从1999年起,我发表了几十篇教案设计;从2002年起,开始发表我的《阅读教学设计艺术50讲》。我的写作理念是:将一个点写透,将一篇文章写美,将一个系列写新。我的系列论文,都是为一线的老师们写的,它们以“可操作”为宗旨,以“例谈式”为风格;我几乎不引用别人的资料。暑假中的每一天,我都要写作10个小时以上。冬天的夜晚,我戴着手套打字。……1997年,我50岁。那一年,我开始上示范课。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能够讲课了,也许是写了近百篇“教例品评”吧,也许是写了近百篇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的文章吧,也许是读了数百篇有关教学设计的论文吧,总之,我是50岁开始学讲课了。我利用我的卡片资料对全国最有名气的名师们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我发现:人们基本上没有用过“板块式教学思路”,没有用过“一线串珠式”教学设计思路,没有用过“多角反复”式教学思路,没有用过“说读课”“无提问课”等新课型……这些,是不是留给我的一“隙”之地?我不停地向自己挑战,在过了50岁以后,我的课堂示范教学终于走出了荆州,在数千人注视着的大舞台上,我也能“沙场秋点兵”了。我的教学理念是: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近几年,我在浙江、云南、广西、贵州、安徽、山西、陕西以及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示范教学与学术演讲受到普遍的欢迎。在外面与名师相遇时,人家讲一节课,我也许讲两节课、三节课!2001年4月,张定远先生在温州听了我教学的《白杨礼赞》后这样评价:“映潮同志的这节课,积淀了知、能、意的丰厚内涵,一扫当前普遍存在的接受式教学、分析式教学、封闭式教学的种种弊端,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在师生相互切磋、讨论、研究的过程中,文章的立意,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美好的语言,全掌握了。对这样的好课,应加以介绍和推广。”……2003年,我56岁。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年轻,因为我要从年龄中减去那被耽误的十余年。我喜欢这样想——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我深深觉得,耐力是一种智慧;坚持走难走的路,必定能见到不寻常的美景。我要一直向前走——让梦想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让生命成为一架云梯,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二、理论:教材处理的艺术4教材处理的艺术之二:长文短教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一般来讲,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课文在2000字以上、文言文课文在500字以上的,就可以视作长文。长文在教材中的比例占30%左右,如初中语文第一册30课中,就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9篇长文,第二册中,有《提醒幸福》等10篇长文,第三册中,有《阿长与〈山海经〉》等8篇长文。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教学上难以处理等等弱势。所以,研究长文短教,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就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由于长文短教需要研究教师如何巧读课文,如何精选课文内容,如何组合教学内容,如何做到精练、高效、有用,所以它具有教材处理研究的普遍意义,对它的成功探索,将影响所有文章的教学处理。由这一点看,研究长文短教,对于大多数课文来讲,就显得更有意义。长文短教,从教材的类型看,可分为教读式处理与自读式处理,教读式处理比较精细,自读式处理比较粗放,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对长文如何教得精一点;从教学手法看,可分为平实性处理与艺术性处理,平实性处理比较平淡,艺术性处理比较生动,所以我们一般应研究如何教得生动一点。但无论怎样处理,无论运用什么手法,长文短教都重在一个“短”字,这个“短”字,又主要表现在“点”上。也就是说,长文短教的主要技巧在“选点”。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如下很多很多的角度进行教材处理:1.扣课文教学要求,以完一两个教学重点为目的进行短教。2.根据课文内容,以讲清讲透一两个难点为目的进行短教。3.分析竖式结构课文的脉络与布局,以突破课文的主要部分为目的进行短教。4.分析横式结构课文的写作特点,以“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为目的进行短教。5.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以落实一个“语言教学”的板块为目的进行短教。6.以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为目的,以突出课文中一个“知识的集合”为目的进行短教。7.以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为目的,对课文进行创造性改编或创造性复述。8.以训练某种阅读技能为主,选取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进行短教。下面请看笔者在“选点”上对课文进行艺术性处理的两个操作实例。1.突出一个“语言训练点”突出一个“语言训练点”,就是从课文的语文实际出发,从小处着眼,从语言表达的方式着眼,在课文中寻找、发现、提炼出语言表达的某个方面的技巧来进行教学。如或从词语表达,或从句式运用,或从段落写作,或从人物塑造,或从景物描写……的角度,积聚一个闪亮的语言学习与运用的“点”,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有的放矢的突破,教给学生一点有用的知识。如《羚羊木雕》的语言学用课——千姿百态表示“说”:教学步骤一:朗读课文。教学步骤二: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三:利用课文特点,教给一点似乎看不起眼而又实实在在的知识二——怎样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个“内容”写好。师生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品读。1.“说”这个词是常常有的。如: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时省略表示“说”的宇词。如:“您已经给我了。”“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3.对话中有时用其他的“说”。如:“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不!”我哭着5喊了起来。4.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的修饰。如:“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5.用
本文标题:余映潮与语文朗读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52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