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思考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是社会资源和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一个国家亏待了教育就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在没有宗教占据国人心灵的中国,执政党、政府的行为意识与他们所定义的教育,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国民素质,反过来国民素质也决定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发展潜力与未来,因为教育所培养的人力资源是国家文明与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决定性的资源。当然不可否认新中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对当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其可圈可点之处自然不少。但对于一个追求务实精神的民族来讲,站在世界文明进步的大格局之下不断审视乃至反省自身教育中的不足才是与时俱进的良性循环之路,能够采取切实举措去改进这些不足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永久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之道。可以说,中国近五十多年来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当今国家与社会的面貌,即国家的信仰与国格、社会的道德与秩序、民族的个性与未来。当代社会不少令人不安的问题与隐患,与教育所提供的“产品”有着必然的联系;反过来看,中国教育现状与建立文明强盛之国家以及和谐安康之社会对教育要求的差距非常明显,三言两语讲不清,百句千言道不明。“教育决定国家的实力与未来”应该是在回顾与反思国家历史以及先辈所付出巨大代价后得出的接近真理的法则。20世纪初,延续一千四百年之久的扼杀人性与创造力的科举制度废除,是清王朝在连续六十多年被拥有先进文明的外族打得一败涂地后不得以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可是这种对教育制度的变革来得太迟,没有像对面昔日的小弟弟——日本那样,二十多年的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明治维新就为国家提供了无穷尽的各类人才,这些人才又用了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就建立了与当时西方列强水平相当的现代科技与现代工业,仅仅两代人的功夫就使中国这位曾经的老师“甘愿”变成了谦恭的学生,而且随后还多次羞辱与痛打这位先前的老师,此种切肤之痛、此种血泪教训、此种国仇民恨,作为这位老师的后人应该以务实的举措使教育真正成为提升国力与民族素质之动力永不枯竭的发动机。从十年文革的诸多后遗症也可以看出,一旦延误了哪怕是一代人的教育,也得后来三四十年的不懈努力才能勉强弥补人才与科技出现的断层,而国民素质培育落下的课更是长久难以补上。当今的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教育所造就的人才这一首要国家资源之间的竞争,人才的内涵不仅仅是拥有科技文化知识与基本职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能够提升国家文明、民主与法治所必须的符合人文人道精神的信仰、道德与理想。面对新时期文明与进步这一人类发展的主流和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经济与科技一体化格局,以及抑制物质文明与人性中劣质素质以及畸形社会价值观相结合必然导致的信仰迷失、道德沦丧、理想破灭与精神空虚,当代中国教育可以说是责无旁贷和任重道远,虽荆棘载途,然必须以死不旋踵之信仰与破釜沉舟之气概方能达成。故首先有必要站在国家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以及人性与人文的角度,对近三十年以来中国教育进行理性和深刻的反省,为此将当代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与后果总结出来,不仅显得必要、及时、迫切,而且是正本清源之法、釜底抽薪之道与一劳永逸之策。第一是中国的学生学得太累。从世界教育历史与现状的宏观角度来看,当今小学到高中的学习与往日科举的十年寒窗相比可以认为是有过之而不及,主要表现为中国学生课余作业(包括自愿或不自愿参加课外有偿补习的作业)之多之重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早上起来只见星辰晚上就寝又见孤月是许多学生一日作息的始与终,特别是到了各毕业升学阶段,往往是每日六七节的主课、四五张的试卷,这还不行,到了周末和假期还要参加收费高昂的校内外补习班,总之,五六年甚至七八年的数千个日日夜夜,学生的头脑与精力全部围绕着在过来人与外国人看来毫无必要与画蛇添足式的所谓知识来转,以至到了整天穷于应付、神经紧绷、头昏脑胀、腰酸背痛的境地,于是数年下来普遍的高度近视、驼背、贫血、脊椎变形、消化不良、发育不良自然成为中国特色教育的主要副产物,昏倒在教室、猝死在寝室这种教育悲剧也屡见不鲜。到了中考高考前夕,学生身体的极限承受能力更是屡创新高,早上四点起床者有之,半夜两点就寝者有之,此时条件好的还有什么“鸡精”、“蛋白粉”、“脑轻松”等“核能”营养与健脑品支撑着,不少三餐粗茶淡饭之辈,等到考试一结束,身体与刚重病出院的病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少数人为此还落下终身的病根。所以到了考试结束特别是高考结束以后,面对堆积如山的参考书和练习试卷,学生往往是双眉紧锁、双眼怒瞪,可谓愁云惨雾、欲说还休、欲哭无泪,上去猛踢几脚者有之,用刀猛砍几下者有之,撕成碎片者有之,更有甚者,干脆付之一炬,恰是“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就是对应试教育的无声控诉和无奈发泄。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与明白这一道理,就是掌握再多再好的书本知识也很难说与提高学生素质与日后的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真的存在非常大的相关性,那么美国这个科技与经济全球第一国度中的学生岂不是早就学得累死掉了吗?还有什么力气来使他们国家长时间保持世界领先的地位呢?现在很多的“精英”通过各种途径移居海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再也不想要自己的下一代吃这种苦与受这份罪,即使那些又想回国发展的人,也有的因其子女强烈地反对而作罢,在这些接受过发达国家素质教育的孩子眼中,国内学生真的好似“苦行僧”,国内教室真的好似“集中营”。可以认为,将学生从繁重的课本学习与作业中解放出来,切实减轻其学习书本知识的负担,是中国教育真正迈进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必不可少的第一步。第二是中国学生神经绷得太紧。中国初等教育的残酷程度与紧张氛围足以与一场决定生死的战斗相当,分数、分数还是分数,升学率、升学率还是升学率,不仅决定学生的“优劣”也决定了学校名气。不论是周周练习还是月考、期中和期末考,很多学校的一项非“人道”举措就是排名,不仅是排名,还要张榜公布,并在家长会上大声宣布,名列前茅的自然会暂时洋洋得意,但保持领先优势的压力与下次落后带来的“丢脸”必然给这些心理本来就不成熟、心态本来就不太稳定的学生带来巨大的不安与精神压抑,就有人因为一时考试“失足”加上长期的忧郁而引发精神疾病,重者会永远离开给其带来欢乐多余痛苦的课堂,从此成为家庭与社会的累赘。有道是,连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凭什么能让人人都得第一呢?再好的班级也得有人为考试垫底呀,况且每个人的天资本来就有差别,反映到有分数差别也是正常的呀!与此对应的是,真正素质教育的核心——人文教育这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与建立和谐社会的东西,却成了中国教育的盲区,要么不知道人文教育的本质与形式是什么,要么对尚存的一点人文教育由于不与升学等直接挂钩而置若罔闻,更不明白一个人人文素质的高低对发挥其科学素质的决定作用。昂贵的学费也是造成学生精神伤害的罪魁祸首之一,当今的中国,从东到西从南至北,不少地方从高中开始每年的费用都在万元以上,超过60%以上家庭一年的净收入,从高一至大学毕业的总费用最少也得7万以上,是二十年前的40倍,而同期国家财政收入也才增长20倍以上,普通家庭的纯收入增长呢?大约在4~5倍左右。以大学收费为例,前些时候有报道称,经过抽查发现中国高等院校每年有几百亿的收费没有任何合法的理由以及说不出用到哪里去了。可怜的是这上千万的莘莘学子与他们背后的父母,这多收的几百亿会致使多少家庭陷于贫困、将多少父母推入绝境。读书把家里读穷、读书把二老逼疯、读书读成堕落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也是当代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真实写照,轰动华夏举国震惊的马加爵事件就是贫困在教育中的典型恶果,当然还可能有无数个准马加爵由于自身还有些自控能力而没有做出此类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可以说由于近乎“天价”的学费,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亏欠所造成的学生贫困,以及由于极端贫困导致的种种恶果,即使在二十年乃至五十年以后也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其“阴魂”将长期笼罩于这个社会上空和人们心头。可以毫不夸张与毫不忌讳地说,即使是贵为共和国的教育部长,凭他的工资水平供养一个大学生还可以,供养两个也会明显地感到吃力。近一时期以来,国家领导层也开始将解决天价学费问题纳入到工作的重点之中,通过增大投入与贷款等一系列举措来减轻学生与家长的负担,但愿这些利国利民的工作能够随着国家与地方财力的高速增长而如火如荼地深入下去,树立宁愿少上几个大工程也不能亏待教育这一千秋伟业工程的思想与理念,并贯彻执行到位,让广大莘莘学子尽欢颜。造成学费昂贵的一个原因是如今不少学校设施的奢侈豪华程度连外国同行都汗颜,什么带罗马柱的高楼,清一色的大理石地面,像星级饭店式的办公楼与会议室,高档装修的图书馆,等等等等,好像不豪华就显示不出学校的实力,不气派就显示不出学校的风格。当然这些巨额投资的相当一部分就是来自学生的收费,难道学校的豪华气派就能提高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吗?看来中国大学的这帮知识分子也没有摆脱千年奢侈浪费的华夏恶习。可恨的还有中国教育的各类考试,好像只有把学生考倒考怕才能显示老师的水平与教育的价值,中国考试难度之大也是世界一绝,许多地方考试题目之难令人困惑。2005年湖北某市中考数学的最后几道题,都把考生给看傻了,后来有人指出,除非平时参加了花钱的补习班学习,如奥数之类的,否则连从哪里动笔都不知道,所以中考结束后,初一、初二年级参加各种收费补课的学生猛增数倍,搞得那些补习老师应接不暇喜上眉梢,钱也如流水般进了他们的腰包。可怜那些父母,相当部分下岗在家,平时连几块钱都不敢瞎消费,但无奈之下对子女一小时几十块的补习费却没有丝毫的吝惜,有的甚至将父母一方的工资作为孩子的补习基金,此种补习之恶习之恶果真是令天下人心寒和心痛啊!就连沿海某大城市这个自诩为教育发达的地方,过去三年以来中考的难度确实逐年在降低,本来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由于众多重点中学校长的反对,理由是太简单不利于拉开学生的档次,新近招收进来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差距太大,无奈该市教委同意将增加2006年中考的总分数和难度,并在几个月后的中考中体现出来了。更可笑的是该市教委近几年花费了极大的投入对教材进行改革,即所谓的“二期教改”,要求降低、内容精简的新书一发到学校,特别是那些重点学校,不少老师会明确地告诉学生,“这些书上的内容上课会一带而过,你们将以指定的参考书或学校自编的内部教材为上课的课本”,其难度当然是正规教材的数倍,这就是所谓重点中学的奥秘所在,也是学生负担难以减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几所著名高中里,新进的高一新生就要面临难度极高的新生入学摸底考,以及开学后的天天练、周周爽、月月考,可怜那些初中没有“吃过小灶”的学生,即使是以每门平均98分以上(百分制)的成绩满怀希望和自信进入高中的,数学有时也只能拿到二三十分,相对初中的辉煌,失落、巨大的失落往往让这些未成年人羞愧难当、夜不能寐,精神上遭受的打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有时根本不能愈合。所以说,与西方国家的所谓名校不同的是,中国的名校基本上是靠分数堆积起来的,而不是以良好口碑的人文精神所建立起来的。高分数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更代表不了什么,看看爱因斯坦、看看爱迪生、看看比尔?盖茨就会明白。追求高分数为代表的应试教育的背后是千万学生的心酸、煎熬、痛苦与无奈,高分数人为提高了整体的学习难度与家庭教育成本,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本来应该使人愉快给人启迪的教育变成了亿万青少年的重担、痛苦、折磨与煎熬。有时候家长也是“精神紧张与压抑”的帮凶与制造者,本来自己读书时成绩就平平,凭什么要求子女要达到自己当年都达不到的分数呢?看见别人家的孩子上重点,回家就给孩子加压力要孩子给承诺,无形中增加孩子的精神压力,可气的是有的竟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和鄙视孩子的分数与能力,简直就是快要违法的霸道行为,要是发生在某些发达国家,只要孩子或邻居一报警父母就有被剥夺子女监护权甚至蹲大牢的可能,单从这点上看就可以看出
本文标题: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68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