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栽培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一章1、概念和术语农业生产结构:农业内部组成及比例关系农业生产:作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微生物生产作物生产:作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干物质的过程作物栽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系列农事活动生长分析法:叶面积和干物质生长发育研究法:分蘖、穗分化和花芽分化2、简述农业、农业生产、作物生产和作物栽培的相互关系。农业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是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在农业产业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是对作物,动物,微生物的生产,其中主要为作物生产,作物生产为作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干产物的过程,但其过程重在作物栽培,作物栽培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一系列农事活动。四者相互联系,逐次精细,依次精细提高农作物产量为人类活动提高基础。3、简述作物生产在农业中的重要性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重要物质;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人类的农耕文化。4、试述解决我国粮食危机的对策与途径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和水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少产后损失和播种损失;调整粮食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型高档农产品,实行人畜分粮;开发新的食物源,例如微生物发酵;适当进口5、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答:性质: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达到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产理论与技术措施的一门应用型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作物群体。任务:提供适宜条件;良种良耕。性质:应用型科学●理论任务:——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研究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研究作物与环境互作关系——研究作物内在生理生化反应——研究方法论●实践任务:——选择品种与适种适地——适地适种和合理布局——调控作物6、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什么意义?答:基因库、环境控制、农耕文化7、世界植物起源于哪12大地理中心?主要粮棉油农作物的起源地分别在什么地方?8、简述作物传播的动力和途径。答:(1)传播的动力:①自然力:风、水;②自力作用:根系;③动物的活动:动物迁徙;④人类的活动:人类引进(2)传播的途径:陆路或通过海路,或通过海路和陆路相结合的路径进行传播。9、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怎样分类?(1)按作物感温特性分类●喜温作物:大春作物或秋粮作物。●耐寒作物:小春作物或夏粮作物。(2)按作物对光周期反应特性分类●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定日照作物;(3)按作物对CO2同化途径分类●C3作物:●C4作物:●CAM(景天酸代谢)作物:10、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对作物进行怎样分类?答:1、粮食作物(拉丁文和英文表达)(1)禾谷类作物(2)豆类作物或称菽谷类作物:(3)薯类作物或称为根茎类作物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拉丁文和英文表达)(1)纤维作物(2)油料作物(3)糖料作物主要有甘蔗、甜菜等。(4)嗜好类作物(5)其他作物3、饲料及绿肥作物4、药用作物此外,还有分为春播(夏播)大春作物和秋播(冬播)小春作物。分为夏熟作物和秋熟作物。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等。以上有些作物可以有几种用途,其分类不是绝对的,同一作物,根据需要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1、简述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在世界及其中国的分布状况。◆小麦:最大作物,亚洲、北美洲和欧洲占世界小麦面积的86.9%;印度、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占世界小麦面积的45.8%。中国南方冬麦区、北方冬麦区和北方春麦区,分布最多的地区为华东,以河南和山东最多。◆水稻:东南亚国家占全世界的89.5%;印度面积为最大,次为中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和泰国,五个地区面积占全世界的70%左右。中国南方为籼稻,北方为粳稻。其中华东、华南74.9%。其中湖南最多。◆玉米亚洲和北美洲占世界的59.4%;其中以美国面积为最大,次为中国,再次为巴西。三国占全世界的46.5%。中国主产区为华北和东北地区,占全国面积的47.2%。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等地。12、简述我国种植业区划的依据及其各大区的种植业特点。分区依据:依据发展种植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物结构、布局和种植制度;种植业发展方向和关键措施等的相对一致性,并保持县级行政区界的完整性,将全国种植业划分为10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第二章1、名词或术语解释:作物的生长: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及个体的数量,重量及体积的不可逆增长的过程。作物的发育:作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即植株内部生理状态的转变、性器官的分化发育终至开花结实的过程。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主要是生殖器官的形成过程。是整体的量变与质变过程。作物的生育期:作物生长的一生,指出苗(或播种栽插)到成熟(或收获适期)的天数。生育时期:作物一生中其形态特征发生显著变化的各个生育阶段。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作物生产上的种子:泛指用于播种繁殖下一代的播种材料。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营养器官的生长;生殖器官的生长。器官的同伸关系:种子休眠: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作物种子的供繁殖的营养器官暂时停止萌发的现象。分蘖:禾谷类作物地下部靠近地表伸长的节间所发的分枝。LAI作物生长率(CGR):又叫群体生长率,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RGR:相对生长率,干重增长的有效指数,单位时间内单位干重的干物质增量,对群体或植株生长能力进行比较。NAR:净同化率,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的干物质增量。2、简述作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其调控关系:①.基础与前提的关系;②同等重要关系;③阶段性,重叠性和交替性的关系;④碳,氢代谢变化的规律性,前期氮素代谢占优势,中期碳,氢代谢并旺,后期碳素代谢占优势。调控策略:以不同生育期调控:①前期形成适度大小的壮苗搭架子②中期形成大量潜在的产品贮藏器官③后期养根保叶,并使光合作用向生殖器官或产品器官转运以不同收获对象调控:1子实类:方法很多,如前促营养器官中控营养器官,前稳营养器官中促生殖器官等2块根块茎类:对营养器官促控交替进行3茎用类:促营养器官抑制生殖器官3、简述作物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克服的办法。(1)胚的后熟引起休眠,可以通过低温和水分处理,促进后熟,使之发芽(2)硬实引起休眠,可以机械磨伤种皮或者使用化学物质使种皮溶解,增强透水(3)含有某种抑制发芽的物质引起休眠,可以通过改变温、光、水、气等条件或采用植物激素处理,解除休眠4、简述作物种子萌发的过程萌发过程:(1)有性繁殖材料:吸胀→萌动→发芽(双子叶作物分为子叶出土(棉花、大豆)与不出土(蚕豆、豌豆)与子叶半出土(花生)。与在栽培上确定播种深度有关)。(2)无性繁殖材料:分不定芽(甘薯)和休眠芽(马铃薯、甘蔗、苎麻);具多芽特点、顶端优势特点、含水量大等三大特点。5、简述作物根、茎、叶的机能。根作用和功能:吸收、支持、合成、贮存和繁殖作用。茎作用和功能:输导、支持、光合、贮存、通气和繁殖作用。6、单子叶和双子叶作物根、茎、叶、花器有何不同?其生长或分化特点怎样?双子叶作物花器的分化与发育过程:花器分散、花芽分化较早,但开始和结束时间各不相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进行分化。7、简述作物器官生长的相关关系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2地上生长与地上生长的关系3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第三章1、名词或术语解释:生物产量:光合作用后所得到的净干物质总量与地下根系吸收的矿物质之和。经济产量:具有经济价值的那一部分干物质总量。经济系数:指生物干物质转化为经济干物质的效率,即经济产量/生物产量。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构成产量的基本因素。作物群体:作物的不同个体所组成的个体群。作物的群体结构:组成群体的单株,总叶面积,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横列的动态情况。作物的产量潜力:是指作物高产的最高限额。RGR:相对生长率,干重增长的有效指数,单位时间内单位干重的干物质增量,对群体或植株生长能力进行比较。NAR:净同化率,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的干物质增量。LAR:叶面积比率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即单位干重的叶面积。SLA:叶面积干重比,即叶面积与叶干重之比,是叶子相对厚度的一种度量。LWR:叶干重与植株干重之比。CGR:作物生长率,又叫群体生长率,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2、简述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系数的关系。(1)经济~是生物~中具有经济价值的那部分,生物~》经济~(2)经济系数是经济~与生物~之比,在生物~一定的情况下,经济~越高,经济系数越大(3)经济系数一般比较稳定(4)经济系数与生物~呈正相关3、经济系数变化的影响因素有那些?不同作物的经济系数有所不同,其变化与遗传基础,收获器官及其化学成分以及栽培技术和环境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等有关。4、简述禾谷类作物产量的形成过程。(1)穗数建成:由基本苗(栽培密度)和单株有效分蘖数决定,单数有效分蘖数由最高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决定(2)穗粒数建成:由每穗可育颖花数(小花数)与颖花结实率决定。可育颖花数为分化颖花数与退化颖花数之差,可育颖花数由幼穗分化过程的条件及遗传特性决定,颖花结实率是每穗实粒数与可育颖花数之比值,结实情况受开花后营养与环境因素的影响。(3)粒重组成:受灌浆强度与灌浆长度决定,与品种,环境和营养有关。5、简述禾谷类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制约与补偿机制。(1)一种产量的够成因素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另一种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对减少,一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大量增加(尤其是分蘖数),植株会由于竞争作用而自动减少而调节,使群体保持稳定。(2)后期形成的产量构成因素可以补偿前期形成的产量因素的不足,如苗数不足可以通过大量的分蘖及较多的穗数加以补偿,穗数不足,粒数和千粒重可以增加,生长前期的补偿作用大于后期,补偿程度与品种,年份,环境差异有关。6、分析形成作物产量的“源、流、库”含义及其高产要求。源:光合器官的大小及光合速率,叶片,其他绿色表面积,净同化率,颖花叶比,粒数叶比,粒重叶比等流:输导组织的发达程度及光合转运速率,收获指数库:贮存器官的大小,数量及发展速率,如穗数,籽粒大小,荚果数高产要求:源:丰,源源不断,源远流长,与库相适应,否则,高产而不稳产流:畅,方向正确,中转站,节流,否则,高产而不稳产库:多,增加有效库,减少无效库,与源,流相适应,否则,稳产而不高产7、举例分析作物的群体结构概念及其含义及高产群体结构的特点。作物的群体结构:是指组成群体的单株,总叶面积,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的动态情况。高产群体结构的特点:(1)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保穗(果),增粒增重(2)主茎和分枝(蘖)间协调发展,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株型,减少无效枝(蘖)的消耗(3)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个体内部器官之间协调发展(4)生育进程与生长中心转移,生长中心(光合器官)更替,叶面积指数(LAL)茎蘖枝消长动态等诸进程合理一致(5)叶层受光态势好,功能期稳定,光合效能大,物质积累多,转运效率高8、探讨实现作物高产潜力的途径。培育高光效品种;合理安排茬口衔接,充分利用生长季节,采用间套作和育苗移栽等措施提高复种指数;才有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合理密植,正确运用肥水措施;提高光合效率。10、简述作物品质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1)食用品质:指蒸煮,口感和食味等特性;工艺品质:指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特性,如烟叶的色泽等;营养品质:主要指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含量;加工品质:指不明显影响加工产品品质,但对加工过程有影响的原材料特性。2)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生态因素:地理因素,小麦随南移品质降低;季节因素,南方早稻比晚稻品质差;温光因素,长日照则蛋白质下降,脂肪含量上升,含糖量上升;栽培措施,稀播,氮肥增多,补充灌溉,适时收获提高品质。11、如何提高作物的产品品质。(1)选育和培育优良的专用型品种(2)改善栽培技术:合理轮作;合理密植;配方施肥;合理灌排水;减少农药施用量,生产绿色食品.第四章1、名词或术语解释:春化反应:在一年中要求一定的低温才能抽穗,开花和结实的现象的过程光周期现象:作物开花与否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对应关系。温周期现象:作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同步的
本文标题:栽培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7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