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文档 > 军事理论课件――军事高技术
第八讲军事高技术•教学目的:1、了解军事高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及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2、掌握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种类及性能。3、了解高技术武器装备对现代作战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解与观看视频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一、军事高技术的含义•军事高技术,又称为军用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第一,军事高技术是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高水平的技术或尖端技术,它们能满足军事上的需要,对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第二,军事上的需要是军事高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第三,军事高技术是当代高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认为,当代高技术主要体现为军事高技术和产生于军事高技术。•第四,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主要为经济建设及商业应用为目的的高技术,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二、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在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中给人印象特别深刻的,当数80年代初美国提出并开始实施的“战略防御倡议”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将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及所取得的惊人作战效果,更使各国深刻地认识到:未来战争将是高技术战争;如不掌握高技术手段,将难以在高技术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说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包括激光、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代影响战争和军队发展的各种新技术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高技术,是未来对武器装备水平以及军事力量结构的发展起第一位推动作用的技术。•我国的“863”计划也是在那种背景下制定并实施的。据伦敦国际战略问题研究所估计,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每年用于高技术武器装备研制的军事科研经费累计达800亿美元以上。•我国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始于5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各种战术导弹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等高技术武器装备,并拥有运载火箭和军用卫星的制造与发射能力。展望未来,我国的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必将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和国防的巩固提供更加强大而又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三、军事高技术的主要领域•根据高技术的分类方法,将军事高技术划分为以下六大领域:•(一)军事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卫星通信和激光、光纤通信技术等;•(二)军用新材料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材料、能源材料、新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技术等(216页);•(三)军用新能源技术,主要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生物能技术等;•(四)军用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等;•(五)军用海洋开发技术,主要包括海水淡化、海水提铀、海底采矿以及海底工程建设技术等;•(六)军事航天技术,主要包括航天器的制造、发射和测控技术、航天遥感(空间侦察、监视)、空间通信以及空间工业技术等(220—222页)。•如果从高技术应用的角度而言,现代军事高技术的主要领域为: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夜视技术,军事激光技术,电子战技术,军事航天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核武器、化学武器与生物武器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技术,此外还有目前正在探索中的新概念武器技术(包括定向能武器、动能武器、军用机器人,多种反装备武器与数字化部队等等)(书本217—226页)。第二节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随着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及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对武器装备和作战行动产生了巨大影响,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即:1、侦察立体化;在高技术战争中,情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大洋深处到茫茫太空,布满了天罗地网式的侦察监视系统:水下的声纳,能够偷偷寻找军舰和潜艇的踪迹;地面的传感器,能够警惕地注视人员与车辆的动静;空中的侦察飞机,能够同时监视高空、低空、地面、海上的各种活动目标;天上的间谍卫星,“站得高,看得远”。•一直以来,美国认为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是军民一体,担心相关技术合作会对美国造成军事威胁。2008年3月22日,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理查德菲舍尔公开发表文章称,中国正在研究和开发能够对地面军事活动提供帮助的空间系统,并且正准备发展外太空进攻和防御的战斗能力.“我们会密切关注中国‘神七’的发射,对它的突破性新技术感兴趣。”在“神七”发射时间基本确定后,美军先进技术研发局航天领域的一名资深官员这样说道。因此,一直以来,美国情报部门非常关注我国航天基地的情况。酒泉、西昌、太原和海南四大航天基地是美国特工和其他情报部门监视的重中之重。目前,美国有12颗间谍卫星在太空运作,其中有6颗监视亚洲,主要向中国附近地区进行扫描,搜集导弹、核弹、太空工业和军事活动的情报。由于美国的卫星技术世界一流,在低地球轨道上间谍卫星所用的摄像机可以看清10厘米小的目标。因此,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动作”基本在其监视之下。••另外,美国在我国周边地区设立的各种电子侦察基地,也是刺探我国太空试验活动的耳朵。其中包括台湾阳明山电子侦察站和设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电子侦察基地,在日本和韩国建有十几座监听站。近年来,美国还打着反恐的幌子,利用与我国邻近的中亚国家和蒙古国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和驻军的机会,设立直接针对我国西北各太空基地的雷达测控和电子监控站点。用美军监控人员的话说,美国的目的就是要了解中国太空计划的一举一动。近几年,日本建成了由多种手段组成的侦察预警网络,具备对超高空、空中、海面和水下目标进行不间断监视的能力。•美国“锁眼-11”侦察照相卫星[资料图片].:其分辨率达1-2米,详查分辨率达0.1米,可以对目标进行实时监控。美国国家侦察局的经费预算为2.5亿至3.5亿美元,拥有最先进的间谍卫星及高科技产品。例如,空军的锁眼-8号和锁眼-9号图像侦察卫星,中央情报局的锁眼-11号图像侦察卫星,流纹岩号信号情报卫星,以及太空计划署的白云号海洋监测卫星。这些卫星全天候监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卫星动态。2、打击精确化;高技术武器装备,强调在“精巧”二字上做文章。所谓的“精”,就是要能够“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附带毁伤。在求“精”的同时,借助高技术的帮助,也开始在“巧”字上下功夫。比如,对于人,是打死好还是打伤好;对于物,是打碎好还是打废好3、反应高速化;现代武器装备由于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成果,今天已真正做到了机动快、反应快、打击快、转移快。在部队机动速度大大加快的同时,现代武器从发现目标到攻击目标的反应时间,也大为缩短。4、防护综合化;由于现代侦察、监视和探测手段具有全方位、全频谱、全天候、全时辰的特点,进攻一方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就可能出现“发难者先遭难”的结局。对于武器装备处于相对劣势的一方而言,搞好防护和伪装隐蔽,直接关系到胜败与存亡。事实证明,只要能够综合运用多种防护措施,藏起来,盖起来,小起来,跑起来,是可以收到隐真示假的效果的。5、控制智能化。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的发展,使武器装备的射程、威力、精度都几乎达到了各自的极限。交战双方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武器控制和部队指挥的水平上。而要想驾驭信息化战争,单靠人脑已经不够了,必须借助于电脑来帮忙。装备的研制试验甚至武器装备本身,也都在出现智能化的趋势。以往搞核武器试验,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现在,不用核材料,不用真爆炸,借助仿真技术就能提高核武器的性能。过去人们常说,“枪炮不长眼”,靠高技术武装起来的枪炮,不但长“眼睛”,而且长“心眼”,可以做到“打了不用管”。第三节高技术武器装备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一、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斗中的运用特点•(一)信息能力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能力,信息在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作战的胜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一开始就先摧毁伊军通信网络,后来干脆用石墨炸弹攻击对方的广播和电信系统,瘫痪伊拉克进行战争的神经中枢。据外电报道,伊军部队甚至不得不骑自行车传达命令。•(二)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1.兵力兵器远距离作战能力空前提高,使作战空域向大纵深发展,作战行动更加强调实施大纵深打击。•2.武器装备的分布高度增大,使作战空间向高低结合的立体化发展,作战行动更加强调“空地一体”、“海空一体”的立体作战•3.远距离、大纵深的立体作战,使战场前后方的区别缩小、甚至趋于消失。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应用,使现代作战更加强调主动进攻,而且可实施远距离、大纵深、高杀伤力的作战,所以传统的战场前方与后方的明显区别正趋于消失。•(三)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1.兵力兵器的快速作战能力提高,使作战行动具有更高的速度。•2.兵力兵器在夜间和不良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提高,可实施全天候、全时辰的连续作战。•(四)战略空袭与反空袭已构成独立的作战阶段•1.空袭的手段和兵器性能发生了质的飞跃。•2.战略空袭已可以摧毁对方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潜力。•(五)扩展了合同作战的范围,使战争向陆、海、空、天、电磁和心里的六维作战空间•二、高技术武器装备强制性地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恩格斯曾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类似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对作战方法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使原有的作战方法发生变革,产生新的作战方法或作战样式。•随着武器装备不断高技术化,军队将更趋于精干、机动性强、便于指挥,战斗力更加增强。在未来,这种趋势将有增无减。•三、高技术武器装备对军队指挥的影响•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军队指挥的作用,也极大地提高了对军队指挥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是,指挥必须越来越注重如何充分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效能,指挥必须掌握并有效地利用新的指挥技术器材。•指挥自动化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这种指挥完全是建立在战术与技术相结合并融为一体的基础上的,指挥员只有既懂战术又懂技术才能实施正确的指挥。一方面是因为C3I系统本身就是战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另一方面,现代战斗武器的研制也同时综合了战术与技术两类因素。第四节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一、如实对待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局限性•第一,高技术武器装备原理和结构复杂,研制和生产技术难度大,造价昂贵,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这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大国和强国在发展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时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例如,现代高技术武器装备与50年代时的武器装备比较,其结构的复杂程度(以零件数量计)增加了数倍乃至千倍以上,造价增加了数倍乃至数十倍以上。一支步枪从50美元增加到200美元以上,一辆坦克从10万美元增加到300万美元以上,一架战斗机从20万美元增至3000万美元以上,一架战略轰炸机由20.8万美元增加到1亿美元以上,一艘攻击潜艇由170万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以上,一艘航空母舰由5500万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以上,等等。•第二,由于高技术武器装备造价昂贵,使用维修不方便,消耗大,大多数一次性使用的高技术武器在战场上的使用是有选择性的,即主要用于高效费比的作战。例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总共只发射了288枚昂贵的“战斧”巡航导弹攻击伊拉克的战略目标;美空军总共投掷了约8.85万多吨弹药,但其中仅有6520吨高技术弹药。使用大量昂贵的高技术武器去攻击廉价的军事目标是非常不合算的。美国国防部也指出,如果用“爱国者”或其他防空导弹去攻击战场上空的无人机,其效费比太低,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因此,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战场上并不是万能的。•第三,高技术武器是可以对付的。高技术武器虽然战术技术性能优异、破坏力大,但是通常有相互制约因素多、对系统的协同配合高、对电子系统的依赖性大、运行程序性强及稳定性差、易形成固定模式等不足,因而并不是无坚不摧、攻无不克的,即使采用常规的“低”技术方法或低技术武器有时也能有效对付其攻击。••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高技术武器的关系人与高技术武器相比,当然是人的作用更重要。而且武器装备越发展,人的因素越重要。在高
本文标题:军事理论课件――军事高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9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