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鲁人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鲁人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一、为什么需要友谊?1.友谊是我们的心理需要,是我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2.真挚的友谊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3.真挚的友谊有助于我们增长智慧和才干。4.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需要友谊的滋润,友谊让人感受到被理解的幸福。二、闭锁心理的危害是什么?1.闭锁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2.如果不及时调适,任其发展下去,容易形成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性格,有碍身心健康。3.会影响与同学、朋友的相处和交往,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三、怎样调适闭锁心理?1.调适闭锁心理,需要我们正确的认识自己。2.需要我们敞开心扉,开放自我,主动与同学交往。尝试主动介绍自己,主动表达对别人的关心,积极主动地参加班级活动。四、怎样建立真挚友谊?1.用真诚去播种。朋友相交贵在真诚,彼此尊重,真心交流,言而有信,以诚相待,以心相交。2.用接纳去维护。善于接纳和欣赏与自己不同个性的同学,有利于我们取长补短,也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朋友。3.用热情去灌溉。在相互帮助中增进友谊,在彼此付出中升华情感。4.用原则去培养。建立真正的友谊必须以分清正确与错误、正义与邪恶为前提,我们应把握原则,谨慎交友,努力做到善交益友,不交损友。五、男女同学为什么需要交往?(男女同学交往的必要性、重要性)1.男女同学交往,是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男女同学交往,可以扩大交往范围,拥有更多朋友。3.可以学习异性同学的性格优势,增强我们的进取意识,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4.可以在学业上取长补短,有利于我们学习进步。六、不恰当交往的危害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以正确的态度、恰当的方式与异性同学交往,则会使自己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不当行为,影响学业进步,妨碍身心健康。七、怎样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异性同学之间怎样正常交往?)1.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提倡自然、适度。2.在交往过程中,要尊重性别差异,真诚自然,落落大方,既不过分拘谨,也不过分亲密。3.交往的范围应相对广泛,注意交往的场合、时间、频率。4.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是珍贵的,萌发对异性同学的好感也是正常的,但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在我们的身心还未成熟的时候,要学会把握自己,不要让纯洁的友谊过早地发展成为恋情。八、为什么要尊重老师?(老师对我们的爱表现在哪里?)1.老师引领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培育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老师的爱给我们温暖和力量。2.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神圣职责。老师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更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3.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建设者,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九、怎样尊重老师?1.尊重老师,对老师有礼貌。2.体谅老师,关心帮助老师。体谅老师的辛劳,理解老师的苦衷,力所能及地关心帮助老师。3.要听取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4.把尊师中教师落实到一言一行中。十、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内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亦师亦友”关系。十一、为什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什么要主动与教师沟通)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朋友。2.主动与老师交往、沟通,能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消除误会,化解矛盾,增进感情。3.有助于我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4.能使老师了解我们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十二、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与老师沟通,化解矛盾?)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开师生间的交往沟通。2.主动、热情、诚恳地与老师进行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向老师倾诉烦恼,得到老师更多的理解和帮助。3.消除对老师的畏惧心理,把老师当朋友。4.及时沟通化解矛盾,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5.理智地看待老师的“不公”。当我们觉的老师“不公”时,要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及时向老师袒露心扉,就会消除对老师的误解,帮老师澄清问题。6.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对老师的批评我们要虚心接受,有错就改,而不要耿耿于怀或顶撞老师。如果因误解受到老师批评,可以寻找适当的场合、时机,心平气和地向老师做出解释。)7.恰当地对待老师的过错。发现老师的过错,应该指出来,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不要当面争执、顶撞,甚至走向极端。十三、向老师提意见的技巧:把握时机、语气平和、坦诚相待、注意方式十四、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情绪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2.当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或事与愿违时,往往会产生消极的情绪。3.不同的情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景又是不断变化的。十五、为什么情绪不同结果不同?(不同的情绪给人带来怎样的结果?)1.积极的情绪能够使人精神焕发,思维敏捷,体力充沛;而消极的情绪会使人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有时会因为过于激动,而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2.长期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相反,若长期处于抑郁、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之中,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十六、调控情绪的方法1.理智调控法2.注意力转移法3.积极的自我暗示十七、合理宣泄情绪的方式是什么?1.哭泣宣泄2.倾诉宣泄3.运动宣泄4.书写宣泄十八、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宣泄情绪时要注意的问题?)1.情绪的宣泄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2.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十九、如何看待考试压力?1.压力并不可怕,适当的学习压力能促使我们努力学习;2.而过大的学习压力,则会使我们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3.长此以往,还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二十、如何缓解学习压力?1.适当调解自己的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正确看待考试等,也是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2.要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合理调解情绪,变压力对动力。二十一、考试紧张对人的影响有哪些?1.面对考试,有些同学会感到紧张,这是正常的现象。2.适度的紧张可使人的注意力集中,有助于学习水平的发挥。3.而过于紧张,则会导致考试焦虑。二十二、什么是高雅情趣?健康、文明、向上的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利于身心发展甚至有害身心健康的是庸俗情趣。二十三、高雅情趣有哪些意义?1.高雅情趣,能是我们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精神享受,从而提高生活品味,提升生命质量。2.高雅情趣,可以促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多地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3.可以拓宽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领域,开阔我们的视野,发展想象力,做事更加持久、专注,从而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二十四、怎样追求高雅的情趣?1.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从日常的平凡小事中培养自己的高雅情趣。2.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兴趣,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3.丰富文化生活,获得美丽体验。二十五、怎样将好奇、兴趣发展成高雅情趣?1.好奇是兴趣的开始,而有益的兴趣爱好,又可以陶冶高雅情趣。2.选择一些有利于成长和发展的兴趣爱好,使其逐步稳定下来,最终发展为高雅情趣。3.避免盲目从众,杜绝不良嗜好,对干扰学习、影响正常生活的不健康的东西果断说“不”。二十六、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活跃,乐于交往,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差。2.法律意识和自我哦保护能力也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3.未成年人事家庭的希望,关系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4.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为我们的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二十七、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二十八、未成年人保护法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1.未成年人保护法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法律责任。2.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家庭保护的主要内容,涉及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等内容。3.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学校保护的主要内容,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等方面的内容。4.社会各界都肩负着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未成年人规定了社会保护的主要内容。5.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十九、怎样用智慧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有哪些?)1.当面对一般侵害且侵害程度较轻时,可以通过协商和调解等方法来解决。还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申明自己的某一或某些权益是合法的,是不允许非法侵犯的,以便借助法律的威力,制止侵害,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可以采取“呼救法”,求得他人帮助;“周旋法”,设法稳住歹徒,寻找机会,及时脱身;拨打“110”报警,寻求警方紧急救助。必要时可以实施正当防卫。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对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比较,争取把所受损害降到最小,力求保全自己。3.当遇到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突发情况时,可以实施紧急避险。三十、未成年人收到侵权后如何维权?(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1.可以通过非诉讼途径加以解决,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依法到人民法院起诉侵权者,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它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3.也可以不通过非诉讼程序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三十一、未成年人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盗窃、抢劫、欺凌、斗殴等是未成年人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既侵害了他人,给他人及家人带来无尽的伤痛,给社会造成危害,又会断送自己的前程,乃至破灭家庭的希望和幸福。三十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1.不知法、不懂法,法律意识淡薄是一个重要原因。尽管法律有所了解,单法律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以身试法,从而导致违法犯罪。2.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不良心理和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就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已属违法行为,如不及时矫治,极易滑向犯罪的深渊。三十三、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1.一般违法行为违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对社会的危害较小,应受到行政制裁或民事制裁;2.犯罪行为违反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社会危害较大,应受到刑法处罚。3.可见,一般违法与犯罪二者有着严格的界限。三十四、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联系1.一般违法与犯罪虽有着严格的界限,但二者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2.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犯罪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一般违法到犯罪只有一步之遥。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三十五、怎样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1.学法、知法、用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拒不良行为于身外,远离违法犯罪,为自己设置一道“防火墙”。2.防微杜渐,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加强品德修养,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才能使自己健康安全地成长。3.在学校生活中,对于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同学,我们不能歧视他们,应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他们及时改正,和他们一同健康成长。三十六、为什么行为不同后果不同?1.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每一种行为都会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造成一定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后果。2.不同行为有不同后果。行为后果的好坏与行为者的动机有着直接的关系。3.凡是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的行为,必然会对他人和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受到人们的赞扬。反之,则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受到人们的谴责。(不同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三十七、怎样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A、三思而后行1.我做事我负责,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
本文标题:鲁人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49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