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比较文学概论四川大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主讲:LOGO第三讲变异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LOGO【内容提要】:一、变异学提出的背景二、变异学的提出和定义三、变异学研究的范围四、思考、讨论及参考资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LOGO【重点】:变异学产生原因、变异学提出、变异学的研究范围【难点】:跨语际变异研究、文化过滤、文学误读、文学他国化【课时】:3课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LOGO一、变异学提出的背景(一)时代与文化背景;(二)学科背景LOGO(一)时代与文化背景1、全球化与文明冲突萨缪尔·亨廷顿(1927-2008):《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LOGO“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那些最大的文明也拥有世界上的主要权力。它们的领导国家或是核心国家—-美国、欧洲联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将来可能还有巴西和南非,或许再加上某个伊斯兰国家,将是世界舞台的主要活动者。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LOGOLOGO2、现当代思想对“差异”的关注:现象学-解释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新历史主义,生态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LOGO3、中国学者的声音:杜维明——不同文明之间应相互对话;“儒家伦理能够为全球文明对话提供资源”;乐黛云——“和而不同”;曹顺庆——文化“失语症”的困境与如何在“和”中保持差异(二)学科背景1、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1)影响研究(2)平行研究2、“变异”因素的萌芽(1)国内(2)国外1、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影响研究目标:同源性,即流传或渊源的同一性。坚持实证性的科学精神是影响研究的突出个性,但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也同时包含变异的问题,因为当一国文学传到另一国时,它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异。局限性:不能反映在文学流传中信息的失落、增添与误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接受者、不同文明的影响下的文学阅读的差异。法国学派提出的形象学、接受学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变异”,但却只停留在实证层面。影响研究中的超越影响,未能揭示出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大大超出在本国影响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变异”。平行研究:目标:类同性美国学派以及平行研究注重求“同”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看来,求同才具有可比性,没有同,就没有可比性,并没有认识到异质性与变异性。局限性:拒绝对异质性文化进行研究。“我不否认有些研究是可以的……但却对把文学现象的平行研究扩大到两个不同的文明之间仍然迟疑不决,因为在我看来,只有在一个单一的文明范围内,才能在思想、感情、想象力中发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维系传统的共同因素。……而企图在西方和中东或远东的诗歌之间发现相似的模式则较难言之成理”——[美]韦斯坦因早期异质文化间进行平行研究,由于缺乏对“异”的重视,“比较”沦为“X+Y”的表浅化“比附”。案例:《牛虻》在中国1953年7月,中译本《牛虻》首次在中国出版,其原著中“不健康”的内容被大量修改和删节,使人物形象和思想倾向与原始文本发生了很大偏差,清晰地传达了编者的价值观。在粉饰主人公的同时,编者也力求让他们心目中的反派人物显得更坏,尽量淡化体现其人性一面的内容,刻意使人物变得黑白分明。2、变异研究的萌芽(1)国外:影响研究中的形象学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变异”;韦斯坦因:提出影响过程中出现的“创造性的转变”;赛义德:“理论旅行”—TravelingTheory;斯皮瓦克,苏珊·巴斯奈特: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变异;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于连:对异质性的强调。(2)国内:叶维廉:“文化模子”说(《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应用》)严绍璗:“变异体”概念(《日本“记纪神话”变异体模式和形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王向远:日本新感觉派及其在中国的变异(《新感觉派及其在中国的变异》)二、变异学的提出和定义(一)变异学的提出2005年,曹顺庆正式在《比较文学学》中提出比较文学变异学,认为比较文学研究应该从“求同”思维中走出来,从“变异”的角度出发,拓宽比较文学的研究;2006年,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文学变异学研究》一文中为变异学下了个明确的定义;2006年,在《比较文学教程》中对此定义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二)比较文学变异学(VariationStudies)的定义:变异学是指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现象在影响交流中呈现出的变异状态的研究,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文学相互阐发中出现的变异状态的研究。通过研究文学现象在影响交流以及相互阐发中呈现的变异,探究比较文学变异的规律。变异学研究的重点在求“异”的可比性,研究范围包括跨国变异研究、跨语际变异研究、跨文化变异研究、跨文明变异研究、文学的他国化研究等方面。(三)变异学的理论核心:异质性与可比性变异学强调异质性的可比性,是有严格的限定的,这种限定是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可比性基础之上的一次延伸与补充,即:在有同源性和类同性的文学现象之间找出异质性和变异性。“中国比较文学就是在中西文明碰撞之下催生出来的,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所产生的结果。文明冲突中的异质性与变异性大于共同性,而异质性与变异性是中国比较文学的表现形态,也是跨文明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异质性是跨文明语境下的必然产物。变异性在跨异质的文化中也是存在的,在跨文明研究中得以进一步凸现出来。所以,在’求同’思维下从事跨文化研究,是会面临诸多困难的,而变异才是先进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应该着重研究的内容。”——曹顺庆:《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48卷三、变异学的研究范围(一)跨国变异研究(二)跨语际变异研究(三)跨文化变异研究(四)文学他国化研究(一)跨国变异研究国别文学是一种以政治地域观念“国家”为界限的文学研究,如中国文学、法国文学、美国文学等。它们是独立的文学单元,具有各自的文学传统。随着国别文学的发展和不同国家文化交流的深入,一国文学的研究必然要考虑到与他国文学关系,文学研究逐渐由国家走向国际。一元视角、单一文化语境中的国别文学研究已不能解决一些新出现的问题,需要一个“他者”作为参照系进行观照。霍斯特·吕迪格指出:“一国民族的文学总是处在(垂直方向上)连续的历史传统的前后联系之中,同时又处在(水平方向上)与别国文学不间断的地区性交流之中”。跨国别的文学研究,必然会涉及一国文学流传到他国所产生的变异。形象学,接受学理论,大多是跨国文学的变异研究。案例:中国读者对《红与黑》的变异接受《红与黑》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但这部作品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却遭到了读者的批判。西方读者从他们的社会历史出发,将于连看成一位英雄,“一个与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个人”,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读者却认为于连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野心家,是典型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者。(二)跨语际变异研究1、跨语际变异研究的内涵:跨语际变异研究是指比较文学变异学在语言层面展开的研究,关注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异,主要指文学现象通过翻译,跨越语言的藩篱,最终被接受者接纳的过程。2、跨语际研究的实现条件(1)语言的“不可译”性与变异的必然性跨语际翻译一向被认为是困难的,甚至有许多中外学者都认为语言是不可能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18世纪末,德国语言学家威廉·洪堡(1767—1835)说:“所有翻译都只不过是试图完成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任何译者都注定会被两块绊脚石中的任何一块所绊倒:他不是贴近原作贴得太紧而牺牲本民族的风格和语言,就是贴本民族特点贴得太紧而牺牲原作。介乎两者之间的中间路线不是难于找到而是根本不可能找到。”中国早在佛经翻译时期,道安就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理论;后秦的译经大师鸠摩罗什告诫世人说:“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也。”并首度提出了翻译“失味”与文体、风格不可译的观点。事实上,跨语言的交流是可以的,并且随着交流的深入,语言的发展更具有创造性,这意味着广义的翻译,即诠释是可能的。只不过在这种交流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异性,尤其是对文学语言的翻译。文学作品的原文在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为了能使译文的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同样的艺术感受,译者就不得不参照译语环境找到能够调动译文读者产生审美阅读的语言手段。这样,翻译过程中的变异就成为必然。(2)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异质性有的西方语言学家认为,无论是从语音、语法,还是文学等方面来讲,西方语言都要比汉语先进、高级。这种语言上的差异也导致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本质的不同。对于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异质性,国内和海外的中国学者也深有体会。在中西文学互译中,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异。案例1:对《包法利夫人》》(MadameBovary)书名的翻译李健吾译作《包法利夫人》,李劼人译作《马丹波娃利》,李青崖译作《波华荔夫人》,失落了原作人名中“牛”的寓意。“‘Bovary’潜伏着愚蠢的主题,还隐含着福楼拜对他们的嘲笑:Bovary=Bov(牛)+ri(笑)”案例2:林译小说中的“变异”《汤姆大伯的小屋》中有一段话“EvilrollsoffEva′smindlikedewoffacabbage-leaf”,在林译本《黑奴吁天录》中将此译为“此女盖出水新荷耳。骤雨密点,不能有一星之驻。”其将“cabbage-leaf”译为新荷,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味,倒和夜娃不受环境影响的性格相合。林译本《黑奴吁天录》对原作的宗教主题的刻意忽略和大量删节案例3:杨绛对《堂吉诃德》的变异性翻译杨绛所译《堂吉诃德》中有一些西班牙俗语所表达的意思没有准确地表达出来。案例3:杨绛对《堂吉诃德》的变异性翻译例如在描写杜尔西内娅时,西班牙语原文用了“tienepeloenpecho”,杨译采用了字面直译,就是“胸口长着毛”,但是这明显有些不太符合女性的生理特征。其实,“peloenpecho”在西班牙俗语中意为“有胆量,有豪气”,在此处是说杜尔西内娅有如男子一般的胆识。这是由于对西方语言的异质性认识不够产生的变异。案例4,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变异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由于“丝”与“思”同音,表面上讲春蚕至死才不再吐丝,其实又暗指情人至死才停止相思。有人将这句诗翻译成“Thesilkwormsofspringwillweaveuntiltheydie”,或者“Spring’ssilkwormswindtilldeaththeirheart’sthreads”,甚至许渊仲翻译成“TheSpringsilkwormtillitsdeathspinssilkfromlovesickheart”,也都没有完全把双关的艺术呈现出来。(三)跨文化变异研究1、跨文化的实质2、文化过滤3、文学误读1、跨文化的实质跨文化研究的提出和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实践和知识资源密切相关。“如果说法国学派跨越了国家界线,沟通了各国之间的影响关系;美国学派则进一步跨越了学科界线,并沟通了互相没有影响关系的各国文学,那么,正在崛起的中国学派必将跨越东西方异质文化这堵巨大的墙,必将穿透这数千年文化凝成的厚厚屏障,沟通东西方文学,重构世界文学观念。”——曹顺庆于1995年提出作为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学科特征是“跨异质文化”的观点2、文化过滤(1)文化过滤的内涵:是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对影响的反作用。(2)文化过滤具有的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接受者的文化构成性。第二,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与选择性。第三,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3)“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现实语境、传统文化的过滤作用语言差异的过滤作用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案例1,《庄子》西译发生的诸多变异在西方,《庄子》里面的“天”、“道”经常被理解为“上帝”
本文标题:林译小说中的变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4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