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绪论1.固体废物概念、来源及分类;1.1概念1)定义——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社会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相对占有者不具原有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泥状)物质。2)与固废危害性相关的因素——固废的种类、性质和数量•农家沤肥——无环境问题,而大量堆放的城市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筑垃圾堆放——无甚污染,而废电池等丢弃——严重污染。1.1概念3)特性①时空性:时间性—仅相对于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而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昨天的废物将成为明天的资源。空间性—废物仅仅相对于某一过程或某一方面没有使用价值,某一过程的废物可能成为另一过程的原料。故称固废是放错地方的资源。②无主性:被丢弃后,不再属于谁,故找不到具体负责者,尤其是城市固废;③分散型:散布在各处,需收集;④危害性: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危害人体健康;⑤错位性:一个时空领域的废物在另一个时空领域是宝贵的资源。1.2来源一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生产废物,二是在产品进入市场后在流通过程中或使用消费后产生的废物——生活废物。后者的产生量随季节、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生活能源结构、城市规模和地理环境等因素而变化。城市生活垃圾增长率发达国家平均为2-4%,中国为9%(自1979年以来)7%(1990-2000)。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复苏期,垃圾增长尤其快(美国达5%)。我国1999年城市垃圾年产量约1.44亿吨,年清运量达1.14亿吨。1.3分类•按组成分: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形态分:固态废物(粉状、粒状、块状)和半固态废物(污泥);•按污染特性分:危险废物和一般废物;•按来源分:城市生活垃圾(Municipalsolidwastes)、工业固体废物、矿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危险(有害)废物(Hazardouswastes)(表1-1)。2.固体废物的污染与控制2.1固废的污染途径1)固废的性质:(1)是各种污染物的终态,往往浓集众多污染物成(2)其中的部分有害成分会转入大气、水体和土壤,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潜在的、长期的危害性。2)污染途径:露天存放或处理处置不当时,其中的化学有害成分可通过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等直接或间接传至人体,造成健康威胁。(图1-1)给出固废进入环境和其中化学物质致人类感染疾病的途径。1)侵占土地10000吨渣需占地1亩;据统计,固废占地:美国200×104ha;前苏联10×104ha;英国60×104ha;我国仅工矿业固废就达66亿吨,占地90多万亩(约55万公顷)(1994年止)。2)污染土壤直接用废渣作肥料可导致病菌寄生虫等污染土壤;工业固废会破坏土壤内的生态平衡(我国受工业矿渣污染的农田已达25万亩);固废中的重金属或放射性物质可在土壤中积累或长期存在,危害植物甚至人体健康。2.2固废污染危害3)污染水体污染地表水(随降水、地表径流或随风);污染地下水(随渗沥水入渗);直接排入地表水体,造成更大的水体污染。4)污染大气固废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有机固废能被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恶臭和毒气,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细粒废渣和垃圾,能随风飘逸扩散到远处,使平均视程降低30—70%。5)影响环境卫生我国固废无害化处理率1992年仅为28.3%(96年为49.06%;99年为63.4%).2.2固废污染危害2.3固废的污染控制与废水废气不同,固废往往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极状态。例如:有害气体或飘尘可富集成为废渣;有害物质或悬浮物可分离成为污泥或残渣;含重金属的固废烧浇处理后,有害金属可浓缩于灰烬中。而这些“终态”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又能转入大气、水体和土壤,成为其污染的“源头”。基于上述,控制“源头”,处理好“终态物”是固废污染控制的关键。因此固废的污染控制可从两方面入手:①防治固废污染;②综合利用废物资源。2.3固废的污染控制主要控制措施有:1)改革生产工艺(1)采用清洁生产;(2)采用精料;(3)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2)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即使第一种产品的废物成为第二种产品的原料,使第二种产品的废物成为第三种产品的原料,如此往复,最后只剩少量废物进入环境。3)进行综合利用如硫铁矿烧渣等可用于制砖和水泥;废胶片废催化剂等采用适当的物化熔炼加工法,可回收其中的铜银等贵金属。4)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5)提高国民对固废污染环境的认识,加强科学研究和宣传教育。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1)固体废物处理(TreatmentofSolidWastes):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储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2)固体废物处置(DisposalofSolidWastes):主要解决固废的归属问题,是固废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指最终处置(finaldisposal)或安全处置(securedisposal)。3.1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含义1)物理处理: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废的结构,使之成为便于运输、储存、利用或处置的形态。具体方法有:压实、破碎、分选、增稠、吸附等。2)化学处理:利用化学方法破坏固废中的有害成分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具体方法有: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化学溶出等。3.2固废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和固化处理。3.2固废处理方法3)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分解固废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使其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具体方法有: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和兼性厌氧处理。4)热处理:通过高温破坏和改变固废组成和结构,同时达到减容、无害化或综合利用的目的。具体方法有:焚化、热解、焙烧、烧结等。5)固化处理:采用固化基材将废物固定或包裹起来以降低起对环境的危害,从而能较安全地运输和处置。其主要对象是危险性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地质)处置两大类。前者包括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已被国际公约禁止);后者包括土地耕作、土地填埋和深井灌注及深地层处置等。3.3固废处置方法4.固废的管理体系(管理措施与技术政策)4.1基本框架由于固废污染环境的滞后性和复杂性,对固废污染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对废水和废气那样深刻。到90年代中期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固废管理体系。1995年10月30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并于1996年4月1日起施行,这为固废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法律基础。《固废法》中首先确立了固废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即: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4.1基本框架减量化——指减少固废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减量化的要求:I.减少固废的数量和体积;II.尽可能减少其种类和降低有害成分的浓度,减轻或消除有害废物的危险特性。因此,减量化是防止固废污染环境的优先措施。资源化——指采取管理和工艺措施从固废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加速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方法。它包括三个范畴:I.物质回收;II.物质转换;III.能量转换。4.1基本框架无害化——指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综合利用的固废,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以防止或减少固废的污染危害。《固废法》还确立了对固废进行全过程管理(IntegratedSolidWasteManagement)的原则。全过程管理是指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利用、储存、处理和处置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开展污染防治。实施这一原则,是基于固废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产生污染危害的可能性,因而有必要对整个过程及每个环节都实施控制和监督。4.2固废管理体系1)指定有关固废管理的规定、规则和标准2)建立固废污染环境的监测制度3)审批产生固废的项目以及建设储存、处置固废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4)验收、监督和审批固废污染环境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及其关闭、拆除我国固废管理体系是: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为主,结合有关的工业主管部门及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共同对固体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为实现固废的“三化”,各主管部门在所辖的职权范围内,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固废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其主要工作有:4.2固废管理体系5)对与固废污染环境防治有关的单位进行现场检查6)对固废的转移、处置进行审批、监督7)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废物的审批8)制定防治工业固废污染环境的技术政策,组织推广先进的防治工业固废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设备9)制定工业固废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规划10)组织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11)对所产生的危险废物不处置或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单位实行行政代执行审批、颁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12)对固废污染事故进行监督、调查和处理4.2固废管理体系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固废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有:1)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有关单位的固废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理2)对造成固废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事业单位进行限期治理3)制定防治工业固废污染环境的技术政策,组织推广先进的防治工业废物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和设备4)组织、研究、开发和推广减少工业废物产生量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限期淘汰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固废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5)制定工业固废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规划6)组织建设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储存、处置设施4.2固废管理体系各级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储存运输和处置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包括:1)组织制定有关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规定和环境卫生标准2)组织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储存、运输和处置设施,并对其运转进行监督管理3)对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储存、运输和处置经营单位进行统一管理4.3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固废法》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1)分类管理制度2)工业固废申报登记制度3)固废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制度4)排污收费制度5)限期治理制度6)进口废物审批制度7)危险废物行政代执行制度8)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许可证制度9)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单制度4.4固废管理和污染控制标准固废管理体系包括标准体系,而后者尚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我国有关固废的标准主要分为四类,即:1)固体废物分类标准;2)固体废物监测标准;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4)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1)固体废物分类标准此类标准包括:《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3--1996)、《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CJ/T3033--1996)中有关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其产生源的部分也属此类标准、《进口废物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试行)》(GB16487.1-12--1996)。4.4固废管理和污染控制标准2)固体废物监测标准——其作用是给出污染物统一的测定标准,达到标准化目的,为行政执行和约束提供依据,已经制定的有:《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1--1995)《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1997)《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1998)正在制订中的有:《固体废物监测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分拣技术规范》4.4固废管理和污染控制标准此外《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筛选》(GB5085.2--1996)中的附录A《危险废物急性毒性初筛试验方法》。《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CJ/T3039-95,建设部制定颁布)《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CJ/T3037—1995,建设部制定颁布)也属这类标准。4.4固废管理和污染控制标准3)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是固废管理标准中最重要的的标准,是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限期治理、排污收费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基础,也是造污者进行污染排放的依据。可分为两大类:I.废物处置控制标准,即对某种特定废物的处置标准和要求,包括:《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3015--91);此
本文标题:固体废物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59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