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儿科学2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型。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多见于<3岁婴幼儿,约占60%。[发病机理]结核性脑膜炎常为3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通过血行播散而来,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病。此外,结脑亦可由于脑实质或脑膜的结核病灶破溃,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及脑脊液中4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所造成。偶也见于脊椎,颅骨或中耳与乳突的结核灶直接蔓延侵犯脑膜。[病理]1、软脑膜弥漫充血,水肿,渗出,并形成许多结核结节。2、蛛网膜下腔大量炎性渗出物积聚,易在脑底诸池聚集。5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渗出物中可见上皮细胞,Langerhens及干酪坏死。3、颅神经损害:由于浆液纤维蛋白渗出物波及脑神经鞘,包围挤压神经引直。表现为Ⅶ、Ⅲ、Ⅳ、Ⅱ对颅神经障碍症状。4、脑血管:早期主要为急性6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动脉炎;病程长者呈增生性结核病变。可见栓塞性动脉内膜炎;严重者可引起脑组织缺血软化。5、结核性脑膜脑炎6、脑室管膜炎7、脑室扩张8、脑积水7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9、脊髓膜、脊髓、脊神经根有时受累,出现相应症状体征。[临床表现]典型病例起病多较缓慢。1、分期:(1)早期(前驱期):约1~2周,主要表现少言,懒动,易倦,烦燥,易恕等性格改变症状;结8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核中毒症状:发热、纳差、盗汗、消瘦、呕吐、便秘等。年长儿可有头痛,婴儿则表现为蹙眉皱额,或凝视,嗜睡等。(2)中期(脑膜刺激期):1~2周。颅内压增高征: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嗜睡或烦躁不9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安,惊厥等。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颅神经障碍: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瘫痪动眼神经外展神经瘫。部分可有脑炎体征:定向障碍,运动障碍或语言障碍。10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视神经炎或脉络膜粟粒状结核结节。(3)晚期(昏迷期):约1~3周。症状逐渐加重,频繁发作阵挛性或强直性惊厥;意识朦胧,继而半昏迷进入昏迷。极度消瘦呈舟状腹。常出现水、盐代谢紊乱。最终因颅内压急剧增高11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导致脑疝而死亡。2、不典型结脑表现:①婴幼儿起病急,进展快。②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者可表现为舞蹈症或精神障碍。③早期出现脑血管损害者表现为肢体瘫痪。12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④类似颅内肿瘤表现。⑤当颅外结核病变极为严重时,可掩盖脑膜炎症状而不易识别。⑥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常表现为顿挫型。3、分型:根据小儿结脑病理13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变化,病情轻重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4型:①浆液型:特点为渗出物仅局限于脑底,脑膜刺激征和颅神经障碍不明显,脑脊液变化轻微。多为疾病早期,病情较轻。②脑底脑膜炎型:为最常见14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一型,浆液纤维蛋白渗出物较弥漫,炎性病变主要位于脑底,脑膜刺激征明显,颅高压和颅神经障碍突出,脑脊液呈典型结脑改变。无局灶性脑症状。多为疾病中期。病情较重。③脑膜脑炎型:脑膜和脑实15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质均受累。脑血管变化明显,可有局灶性脑症状,颅高压或脑积水症状明显,脑脊液改变较轻,恢复较快,与临床表现不平行。此型病程长,迁延不愈或恶化、复发,预后差。④脊髓型:除脑及脑膜症16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状外,还有脊髓和脊神经根障碍。因脑脊液通路梗阻,脑脊液可呈黄色,有明显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病程长,多见于年长儿,恢复慢。常遗留截瘫等后遗症。[诊断]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关键,但若不及时17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诊断及治疗不当,病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仍较高。(一)病史①结核接触史。②卡介苗接种史。③既往结核病史:尤其是在1年内发现结核病又未经治疗18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者,对诊断有帮助。④近期急性传染病史,如麻疹,百日咳等常为结核病恶化的诱因。(二)临床表现:凡有上述病史的患儿出现性格改变、头痛、不明原因的呕吐、便秘、嗜睡或19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烦燥不安相交替等时,可考虑本病,眼底检查对诊断有帮助。(三)脑脊液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极重要。1、常规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呈毛玻璃样,也可呈黄色(蛛网膜下腔阻塞时)20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静置12~24小时后,脑脊液中可有蜘蛛网状薄膜形成;白细胞数多为50×106~500×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含量减少,氯化物亦降低,两者同时减低为结脑的典型改变;蛋白含量增高,一般为1.0~3.0g/L,脑脊液改变不21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典型者需要重复化验观察其动态变化。2、其他检查:①脑脊液结核菌培养:是诊断结脑和可靠依据。②聚合酶链反应(PCR):能检出极微量结核菌体DNA。22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③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核时脑脊液中IgG、IgA、IgM均增高,但以IgG为显著。④抗结核抗体测定⑤结核菌抗原检测⑥腺苷脱氨酶测定(四)X线检查:约85%结脑23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胸片有结核病改变;90%为活动性病变,呈粟粒型肺结核占48%,胸片证明有血行播散性结核病对诊断结脑有意义。(五)脑CT或磁共振(MRI)扫描:在疾病早期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基底节阴影增强,24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脑池密度增高、模糊、钙化、脑室扩大,脑水肿或早期局灶性梗塞征。(六)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诊断但约50%患儿可呈阴性反应。[鉴别诊断]25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一)化脓性脑膜炎:婴幼儿被误诊为化脑,而治疗不彻底的化脑CSF细脑数不高时,又易被误诊为结脑。鉴别关键在于CSF,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二)病毒性脑膜炎:起病较26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急,早期脑膜刺激征不明显;CSF无色透明,白细胞数50×106/L~2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一般不超过1.0g/L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三)隐球菌脑膜炎:起病缓慢,病程更长,我有长期使用广27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史,病初多无发热,颅高压症状明显。头痛剧烈,与脑炎其他表现不平行;视力障碍和视神经乳头水肿较常见,症状有时可自行缓解。CSF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糖显著降你,CSF墨汁涂片可找到厚荚膜圆形发亮的菌体,结核菌素试验28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阴性(四)脑肿瘤:易发生颅神经功能障碍,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改变。但脑肿瘤一般无发热史,少见抽搐、昏迷。颅高压症与脑膜刺激征不平行。CSF改变轻微,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脑部CT扫描或磁共振(MRI)有助29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于诊断。[治疗]主要抓住两个重点环节,一是抗结核治疗,二是降低颅内高压。(一)一般治疗:(二)抗结核治疗:联合应用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结核杀30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菌药物,分阶段治疗。1、强化治疗阶段:疗程3~4个月。联合应用INH,RFP、PZA、SM,其中INH每日15~25mg/kgRFP:10~15mg/kg/日PZA:20~30mg/kg/日31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SM:12~20mg/kg/日,在开始治疗的1~2周内,将INH全日量的地半加适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余量口服,病情好转改为全日量口服。2、巩固治疗阶段:继用INH,RFP(或EMB15~20mg/日)。32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药物总疗程不少于12个月,或待脑脊液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6个月;RFP(EMB)9~12个月,于病程早期开始治疗者可采用9个月短程方案(3HRZS/6HR)。(三)降低颅内高压:1、脱水剂:20%甘露醇33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2、利尿剂3、侧脑室穿刺引流4、腰穿减压和鞘内注药5、分流手术(四)糖此质激素:早期使用效果好,常用泼尼松,每日1~2mg/kg(<45mg/d),1个月后逐34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渐减量,疗程8~12个月。(五)对症治疗1、惊厥治疗2、水、电解质紊乱的处理①稀释性低钠血症:3%氯化钠静点②脑性失盐综合征:2:1液35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③低钠血症:0.2%氯化钾的等张溶液静点。(六)随防观察[预后]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治疗早晚②年龄③病期和病型36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④结核菌耐药性⑤治疗方法[并发症的后遗症]:脑积水、瘫痪、智力低下、失明、失语、癫痫和尿崩症。37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图1:为结核性脑膜炎引起的典型的角弓反张位的一个婴儿,该患儿未接受过BCG免疫注射。新生儿注射BCG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性脑膜炎。该患儿虽经治疗,最后仍然死亡。38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39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图2:1岁婴儿患结核性脑膜炎,是由于肺粟粒性结核播散所致。左侧第3对脑神经瘫痪出现上睑下垂。患儿还发生左侧偏瘫,脑积水及癫痫,均为结核性脑膜炎而引起。40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4142儿科学—结核性脑膜炎
本文标题:儿科学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3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