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TP制程脱泡不良报告报告
Confidential1XXX脱泡不良检讨2问题描述XXX脱泡后四周气泡残留发生站:贴合不良比例:近100%气泡区域不良示意图3现状分析生产过程分析贴合流程FF与Glass贴合后再与Lens贴合-----------无异常贴合压力2Kg-----------无异常脱泡条件45℃,4.5Mpa,30mins-----------无异常结论:生产条件无异常4真因分析与验证为什么会出现气泡?人机料法环贴合压力不合适来料膜鼓脱泡条件不合适贴合顺序错误辊轮硬度不合适贴合位置错误产品结构异常光学胶厚度不够5真因分析与验证脱泡条件曾别延长脱泡时间----------NG30mins60mins提高脱泡温度----------NG45℃60℃提高脱泡压力----------NG4.5Kg6Kg结论:调脱泡参数无法消除气泡整6真因分析与验证贴合位置曾别调整Lens及F+F+G位置----------NG调整Lens在辊轮位置调整F+F+G在平台位置Lens7真因分析与验证贴合顺序曾别F+F与Lens贴合脱泡后贴Glass然后再脱泡气泡可消除真空吸附困难(需增加真空孔)产量低结论:此种流程目前无量产性XXX产品贴片头真空孔分布状况8真因分析与验证贴合压力曾别贴合压力调整1Kg--------------气泡区域变大3Kg--------------气泡区域变小但仍然有4Kg--------------气泡区域变小但仍然有5Kg--------------贴合状况恶化结论:调整贴合压力无法气泡9真因分析与验证辊轮硬度曾别使用较硬辊轮手动贴片--------------NG边缘气泡气泡分布示意图结论:使用较高硬度压头未能消除气泡且有压伤产品风险10真因分析与验证来料膜鼓曾别膜鼓产品撕开放气后贴Lens--------------NG边缘气泡仍然存在截面图气泡区域LensGlassFilm结论:气泡与膜鼓无关11真因分析与验证产品结构曾别调整Lens与F+F+G边缘距离以验证贴合是否可以无气泡无气泡贴合位置变更12真因分析与验证产品结构曾别辊轮与Lens结合处用胶带加高厚度--------------NG普通产品贴合状况XXX产品贴合状况辊轮贴胶带增加厚度模拟普通产品胶带13真因分析与验证光学胶厚度曾别调整lens在辊轮压头位置Lens边缘不可悬空光学胶厚度变为75µm5Mpa,45℃,30mins17片脱泡OK3片在角落有微小气泡--------按压后即OK结论:加厚光学胶可以改善脱泡问题14真因分析与验证真因分析备注:XXX产品lens尺寸比玻璃小,滚压时形变程度比普通产品小,导致贴合效果较差,采用较厚光学胶可以改善贴合效果普通产品XXX产品15对策拟定与实施临时对策对50µm光学胶产品按正常流程贴片完后用触摸笔按压气泡区域后脱泡小量验证75µm光学胶贴片状况OK则更换产品BOM16效果确认采用75µm光学胶脱泡后近90%产品气泡可消除,少量产品有极细小气泡存在,可通过改变脱泡条件去除线性度(200gf,撕保护膜)厚度(mm)透过率75µm1.51.3573~7450µm1.51.3173~74结论:75µm与50µm光学胶除产品厚度增大0.04mm外其他性能无差异项目光学胶17再发防止贴片时lens边缘不得超出辊轮悬空18标准化制定不同结构产品光学胶选型规范19残留与潜在问题N/A20检讨XXX
本文标题:TP制程脱泡不良报告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57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