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教育学基础》ppt
教育学主讲教师:任平联系电话:15920182218电子邮箱:renping_huang1963@msn.com注意:本课程指定教材为《教育学基础》教学进度书签授课计划进度安排学习方法指导课程目录进度安排(一)周数授课章节1课程介绍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3第二章教育功能4第三章教育目的5第三章教育目的6第四章教育制度进度安排(二)周数授课章节7第五章教师与学生8第六章课程9第六章课程10第七章课堂教学11第七章课堂教学12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自学)进度安排(三)周数授课章节13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4第十章学生评价15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自学)16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自学)17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自学)18作业讲解及复习学会安排时间理解、学习和记忆记听课笔记学会阅读学会放松学会寻求帮助学习方法指导每周为自己定一个学习时间计划经常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要吃好,保证充足的睡眠,从事适当的体育活动,因为不良的健康状况注定要降低您的学习效率学会安排时间吸收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阅读和讨论每天花5分钟时间复习一下当天所学的知识,再花10分钟预习一下下一次学习要学的知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及时复习理解、学习和记忆组织好得到的信息列出需要进一步参考的资料集中注意力善于用总结性的语言记听课笔记学会阅读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干扰为了目的而阅读,用心吸收书中的思想用批判的眼光读书,总结所读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将它们记在笔记本上在繁忙的学习之余,要学会自我放松,出去走走,打打球,然后再回到学习中来。学会放松辅导教师班级同学学校图书馆参考书目网络资源学会寻找帮助参考书目1.DavidGeoffreySmith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LeslieP.Stffe&JerryGale主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小威廉姆丰富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预祝大家学习愉快谢谢!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三章教育目的第四章教育制度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六章课程第七章课堂教学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十章学生评价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课程目录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认识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价值练习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日常用法某同学看电影后:“我从这部影片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政府官员大会发言:“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家庭主妇:“你的孩子真有出息,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一种社会制度方法思想转变过程教育的词源英语及法语和德育的“教育”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就是“引出”,就是采用一定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汉语的“教”的甲骨文的写法是,金文的写法是。表示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子的学习行为。“学”在甲骨文中常见的写法是,金文的写法是。意思是孩子在一所房间里学习有关的知识。结论:从词源上看教与学是统一的,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同一事物,同一种活动。我国“教育”一词取代“教”与“学”是在清末民初从日本引进,逐步演化而来的。教育家解释什么是教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子思说:“修道之谓教。”卢梭认为:“教育应当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是准备完善的生活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法国教育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是年长的几代人对社会生活方面尚未成熟的几代人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和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分析有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来解释教育,有的则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探讨教育。他们各持各的观点,各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教育的某些特点,但又各有自己的偏颇和局限。从社会视角定义教育1.广义:2.狭义:3.更狭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从个人视角定义教育特朗里的“教育”定义“成功地学习(一般地说借助于教学,但非必然如此)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这里所学的应该是值得学习者为之花费精力与时间(凡使用教育一词者皆作如是观),学习方式(与培训相对而言)则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自己从未考虑过的境遇和问题中去。”教育的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分析:1.教育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2.教育是个耦合的过程: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耦合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的异同学习:灌输:养育:教育包含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的学习都是教育。例如,完全独立的自学就不是教育。片面强调个体社会化,强调个体发展要与社会发展无条件的一致,忽视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培养。是在日常自然状态下发生的随机的教育活动,起不到促进的作用。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教育影响学习者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学习是个高度个性化的活动。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三、教育的形态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教育形态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非制度化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与生产或生活高度一体化的,没有从日常的生产或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机构及其制度化行为。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高级形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流派观点代表人物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神创造的。几乎所有宗教生物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法国社会学家勒图尔诺(Letourneau)《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美国教育家孟禄《教育史教科书》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观点的大部分学者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的教育1.古代学校出现并发展;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工业社会的教育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信息社会的教育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2.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中国孔子的《论语》;中国古代的《学记》--世界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欧洲柏拉图的《理想国》;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二、教育学的独立培根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康德最早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之父;三、教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德国教育家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文化与教育》、利特《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实用主义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前苏联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凯洛夫的《教育学》;中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批判教育学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利》、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法国的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5.教育学加强了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超越经验普及科学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科学的阐释教育现象科学指的是波普尔以来建构的概念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理论是一门“临床科学”1.启发教育时间工作这的教育自觉,是他们不断的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练习(一)名词解释教育p4教育影响p6制度化的教育P8(二)简答题1.关于教育的起源,有四种观点教育的神话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或圣人创造的;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类本能,因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教育的劳动起源论,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的教育也主要是因为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发生,其中社会生产是最根本的需要。2.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现代学校也就是正规的学校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为全体大众服务,而不是仅仅为特权阶级服务。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也是18世纪末期到20世纪早期教育学蓬勃发展的原因。3.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类型多样化,一个四通八达的学校教育网络将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政治和经济的狭隘范围内。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相辅相成。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二)简答题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p20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p20(三)论述题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谈谈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哪里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就其沟通二者的“中介”或“桥梁”作用论,又有以下的表现:(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2)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第二章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概述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实现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这一作用有两个方面:其一,它在该活动或系统内部所具有的特定作用,这完全由该事物的结构所决定;其二,它在更大的系统中或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特定作用,即该事物对其他事物的作用,这是由该事物的结构和外部事物的结构共同决定的。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美国社会学家默顿。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性质和形
本文标题:《教育学基础》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693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