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
诫子书诸葛亮经典文言·诵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参考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真金不怕火炼•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哺(pǔ)育游弋(yì)模(mú)样面面相觑(qù)•B.恫吓(hè)感喟(kuì)勾(gòu)当良莠(yǒu)不齐•C.针砭(biān)蕴藉(jiè)蹊(qī)跷退避三舍(shě)•D.炽(zhì)热痉挛(luán)桎梏(gù)咫(zhǐ)尺天涯(A项“哺”读bǔ;C项“舍”读shè;D项“炽”读chì。)B•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汉代文学中,借屈原之名表达自己情感的作家为数不少,提及屈原这位令人充满同情的诗人,往往使作家在身处坎坷之时顿将失意、挫折、忧愁幽思都涣然冰释了。•B.我的家乡,是朔风劲吹,红日高悬的地方,是城头旌旗猎猎,大道甚嚣尘上的地方;是慷慨悲歌,壮士远行,哥哥走西口,好汉上梁山的地方。•C.张家界的神仙池满布箭竹,景观兼有九寨沟和黄龙寺的特点,其中的金银滩更是奇特有趣。全滩一半呈金黄色,一半呈乳白色,平分秋色,互不相干。•D.为庆祝戏曲网的创办,我给网友展示一下我多年来对戏曲音像的一些收藏。或许这些东西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堆充满粉尘气息的过时之物,但我却认为烂船也有三斤铁,它们是我心中的财富。•C•A、涣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很快消除。•B、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C、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D、烂船也有三斤铁:比喻不好的东西也有可利用的、不可小看的成分。•有一位高三毕业生给同学的留言这样写道:•岁月如梭,时光荏苒,高中三年,弹指之间。蓦然回首,沧海桑田。望中犹记,征途漫漫,举步维艰,涸辙之鲋,形影相见。幸有挚友,雪中送炭。鼎力相助,孜孜不倦,同甘共苦,共赴难关。一丘之貉,情真义兼。来日方长,此情不忘……第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词语(熟语)2010-9-1一、考纲解读:•1、《考试大纲》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2、2004年考纲开始把“成语”改为了“熟语”,扩大了考查范围,成语、格言、谚语、俗语、歇后语和惯用语一起进入了考查范围。•成语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众人拾柴火焰高天下乌鸦一般黑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炒鱿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满招损,谦受益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谚语(俗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成语年份及试卷分布举例2010广东,2殊途同归斗转星移甚嚣尘上销声匿迹2009广东,2莘莘学子运筹帷幄首当其冲栋梁之材2009全国Ⅱ,2忧心忡忡急流勇退排山倒海南腔北调2009年海南宁夏,3觥筹交错言不及义乐此不疲匪夷所思2008广东,2扣人心弦怨声载道义无反顾怒形于色2008全国Ⅱ,2无伤大雅络绎不绝各尽所能伯仲之间2007广东,2间不容发妄自菲薄名噪一时南辕北辙二、考点分布:三、考试规律总结:1.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如美轮美奂、薪尽火传、不孚众望、等量齐观、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规律总结:2、既要理解成语意义,更要注意语境(句子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和内容)。否则,即使知道成语或熟语的含义,也会判断错误。3、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所以,成语或熟语试题整体难度不大,容易得分,所以这个考点应从容对待,扎实复习。四、近5年广东高考成语题真题回放•2、(2006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B.在利己主义者看来,没有谁不为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出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新人、新事,是不堪设想的。•C.在学习、工作中,人总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碰到问题多向别人请教,这样才会有进步,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D.我们对秦陵开展现代意义上的考古调查已有四十多年,多次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中是冰山一角,大量珍宝还深藏地下。D•答案:D•解析: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感情色彩不当。•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像。指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语境不当。•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语境对象不一致。•冰山一角,比喻人们所了解到的事实或知识的真相与实际情况还差得很远。•2、(2007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来自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B.我们不能因为有姚明等人加盟美国NBA,就妄自菲薄地说,我国的篮球运动足以与欧美篮球强国抗衡了。•C.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C•答案:C。“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当时名望很重,符合语境。•A项“间不容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不是指空间容不下的意思。•B项“妄自菲薄”指毫无根据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原句是自诩的意思,不符合语境。•D项“南辕北辙”比喻背道而驰,行动与目的相反。原句是说我俩考虑问题不同,可改为“大相径庭”。2、(2008广东卷卷,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一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A、扣人心弦B、怨声载道•C、义无反顾D、怒形于色D•答案D•解析“扣人心弦”指诗文、表演等感染力强,牵动人心。•“怨声载道”指百姓对统治者普遍怨恨不满。•“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以上三个成语均不合语境。•“怒形于色”指内心的愤怒写在脸上,合乎语境,显示出司机对骑摩托车男子的强烈不满。•2.(2009年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欣逢您四十华诞,我们谨向您——亲爱的母校,致以热烈的祝贺。•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亲爱的母校,是您厚实的沃土孕育了我们的未来,是您严谨的学风和优良的传统赋予了我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是您把我们这些懵懂少年培养成今天的栋梁之材。•A.莘莘学子B.运筹帷幄•C.首当其冲D.栋梁之材C•答案C•解析A“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子,此处符合语境。B“运筹帷幄”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也泛指筹划决策,此处符合语境。•C“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处不合语境。•D“栋梁之才”担负国家重任的人,符合语境。2、(2010年广东卷)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A.殊途同归B.斗转星移•C.甚嚣尘上D.销声匿迹C•答案:C•解析: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斗转星移,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现在也指事物消失。“鼻莫如大,目莫如小”作文评讲命题者常设计的误用类型有:•①望文生义•②褒贬颠倒•③对象、范围不当•④搭配不当•⑤谦敬错位•⑥语法功能的误用⑦语义深重误用⑧成语的两面性误用⑨意思重复⑩不合语境近几年来广东高考成语考查特点:•1、感情色彩的误用。如:首当其冲、无所不为。•2、适用对象的误用。如:美轮美奂、汗牛充栋。•3、望文生义。如:洛阳纸贵、万人空巷。•4、易混淆的成语。如:耸人听闻与骇人听闻、鱼目混珠与鱼龙混杂。•5、成语的两面性。如:粉墨登场、铤而走险。•一、防止望文生义•熟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加之有些熟语中的语素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熟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熟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1、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2、历史如同一条长河,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3、关于他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如履薄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使用错误。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使用错误。言人人殊: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使用正确。•4、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5、台独分子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关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不寒而栗:形容非常恐惧,不表示寒冷。使用错误。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使用错误。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9.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10.不名一文:名:指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11.司马青衫:形容极度悲伤。12.别无长cháng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人贫穷。13.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14.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将成语的首字连成句并猜谜:__逆之交__量齐观__情逸致__驹过隙__如指掌__年老成__高德劭__破血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惜春猜《红楼梦》一人物名•二、辨明色彩:•1、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2、我们来到了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始作俑者:首开恶例的人,贬义词。使用错误。无
本文标题:正确使用词语(熟语)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03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