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66摄影艺术第一章(摄影简史)
摄影艺术与技术前言•照相机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装置,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接纳物体的反射光并将物体的影像永久地记录在胶片上。这是一项壮举,而且是一项相对比较新的壮举。今天,人们当然已经接受了它;但是在160多年前,还没有办法能够完成这一幻想。直到19年纪中叶,没有一个历史伟人的肖像是以照片的形式永远记载下来的。人们只能通过绘画了解乔治·华盛顿(GeorgeWashington)或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的相貌,而且由于没有他们本人的照片,你们也就无法确定他们本来的面容。事实上,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几千年有记载的历史的真实影像都未给人们遗留下来。当时,确实有些艺术家和雕刻家已经把过去很多伟大人物的形象保留了下来,但只是在照相机发明以后的年代,才使我们能将普通人的形象也保存下来。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说照相机是一种平等的装置。1839年巴黎的达盖尔(Daguerre)发明了摄影术,此后便风行于西方世界。仅仅26年后,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的时候,人们已经有了包括重大事件和名人的整套摄影记录,从林肯(Lincoln)到李将军到普通士兵以及战争中的大屠杀和惨案。今天,照相机这项了不起的发明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一章摄影简史第二章摄影原理第二章照相机第三章摄影构图第四章各种光线条件的分析及运用第五章彩色摄影第六章后期制作第一章摄影简史第一节摄影历史的演变第二节摄影器材的发展摄影术的起源---小孔成像记录•英国焦点出版(1991年)出版了阿尔玛·达文波特所作《摄影史概览》(Thehistoryofphotography--anoverview)一书。该书是这样开始的:“中国一个名叫墨翟的人,留下了他公元前4世纪期间对光线观察的记录,他注意到物体的反射光线透过一个小孔投射到一个黑暗表面上时,在这个黑暗表面上得到物体的一个倒立的影像。这是摄影史上的第一个发现,是‘摄影’历史的开端”。•镜头代替小孔•公元16世纪60年代意大利人D·巴布罗注意到使用一个镜头代替小孔,影像的清晰度和亮度都能得到加强。暗室绘画•杨·维梅尔(JanVermeer)1非常像照片的绘画1660年杨·维梅尔(JanVermeer)2《戴珍珠耳环的少女》1665年摄影时代的到来第一张照片(1826年)法国人JosephNicephoreNiepce把涂有沥青的板放进照相绘画设备中,经过8小时,得到了第一张沥青照片。---白色沥青涂在金属板上(油性溶剂中溶化成一种漆状物料)•---在暗箱中对着阳光明亮的物体曝光数个小时•---曝光的沥青硬化定型,未曝光的沥青不硬化•---从暗箱中取出金属板浸入熏衣草油溶剂中•---没被硬化的沥青在油性溶剂中洗去,留下硬化了的沥青。•---在黑色金属板上显示出沥青形成的白色影物正影像片。第一张照片(1826年)法国人JosephNicephoreNiepce把涂有沥青的板放进照相绘画设备中,经过8小时,得到了第一张沥青照片。银板照片(Daguerrotypes),应用于1839年-19世纪60年代•由法国人路易斯.雅克.曼德.达吉利(Louis-Jacques-MandeDaguerre)(1787-1851)于1839年1月7日发明了银板照相法。半年后法国政府以给他和他的儿子终身俸禄的承诺买下了此技术,并作为礼物献给了全世界。1839年8月19日法国政府由巴黎天文台台长在科学和美术学会上邀请各国要员和报刊记者,举行专门的发布会详细介绍了达吉利摄影术。随之,世界范围内掀起银板照相潮。•---用碘烟雾薰蒸镀银的铜板形成感光层•---然后在照相机中曝光。---再暴露于水银烟雾蒸气下使感光层显影,银表面形成图像。•---再将铜板浸人硫代硫酸钠(海波)溶液中定影,把未经曝光显影的感光物质碘化银除去,已经显出的影像便被‘定’住了下来,从而获得永久性影像。银板照片•银板照片(1839)意大利港口)•银板照片(1846年银板照片机福克斯.塔波特“光线绘图”•1839年,英国人福克斯.塔波特(FoxTalbot)申请了“光线绘图”照相法发明专利。他把纸浸泡于氯化钠溶液中,并使之干燥。再将纸涂刷硝酸银溶液。这就在纸张上形成了感光氯化银。要曝光的东西放于相纸上方在太阳光下曝光,例如树叶,这样就产生出了“图像”。然后冲洗它,稳定它。铁氰相纸•应用于1842年-20世纪50年代,由约翰.赫斯契尔(JohnHerschel)先生发明,这种相纸含有铁盐,而不是银盐。•相纸被涂刷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并使之干燥。把相纸放于正底片下,在阳光下直接曝光。曝光大约十五分钟以后,用水清洗相纸。氧化产物产生出一种灿烂的蓝色(蓝绿色),因此而得名“铁氰”。玻璃硝基纤维素正片(CollodionPostive)•应用于19世纪50年代-19世纪90年代•在斯各脱.阿契尔(F.ScottArcher)1851年发明玻璃负片的启发下,詹姆斯.阿姆罗斯.卡汀(JamesAmbroseCutting)于1854年获得玻璃正片专利。把感光材料涂于与负片相反的一面就制造出了“正片”。照相方法和银板照相法相似。它主要用于风景照片和肖像照片。以成像方式分类,彩色摄影分为加色法和减色法。•加色法additiveprocess:按红、绿、蓝三原色光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色光影像的方法。减色法subtractiveprocess:运用青、品、黄三种颜色的单色影像来叠合成各种色彩的景物。•加色法彩色原理一、三个阶段:真正称的上是一架照相机并具有一定使用价值距今大约只有140余年的历史。一百多年来照相机有了飞速的发展,它的演变历史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839—1938年,约一百年的历史,其特点是提高了照相机的技术性能和发展了相机的品种。技术性能:木制暗箱金属机身,单片镜头多片镜头,光学式取景,连动式测距,快门,光圈自拍等性能。品种:大型内外拍座机,使用软片620、120相机和使用35cm电影胶片的相机问世。第二节摄影器材的发展1939---50年代其特点光学、机械结构进一步完善,电子技术开始应用到照相机上,120、135相机并行发展的时代。光学:1949年美国发明变焦距镜头;1950年法国发明远望镜头;1954年联邦德国设计了微距镜头。快门:联邦德国发展出同步康普尔,并加上MX闪光连动,1959年首创程序快门,日本创造了上下走向式的钢片快门。1947年美国发明了一次成像的黑白相机;1948年瑞典首次发展高级单镜头120相机。从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相机已进入了光学,精密机械,电子相结合的时代,使相机的性能、技术指标都有了空前的提高,平均每二年就能生产出一种替换产品,由于性能的提高,照相机已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八十年代中期----现今传统的相机正逐步的被停产,成为收藏家们收藏对象,以电脑、高科技、多功能相结合的新型相机正在问世,成为新一代照相机。总结•法国人达盖尔运用了他的国人尼埃普斯(Niepce)的显影概念,在基础的摄影化学方面作出了贡献。美国人乔治·伊斯门(GeorgeEastman)和他的伊斯门-柯达公司通过批量产品把摄影带给普通人,他们的批量生产始于19世纪90年代。德国人借助他们在设计制作方面的高质量和光学技术方面的专长,把照相机推向了批量产品的市场,20世纪20年代已经可以得到诸如徕卡和禄莱照相机,并且这种优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的市场。日本人把电子技术带入摄影领域始于20世纪50年代。他们运用计算机设计出了优秀的镜头和光学系统,完善了使用35mm胶片--当今最流行规格的高质量照相机。然后,他们还利用美国计算机和宇航工业所发展起来的微电路学概念和计算机芯片,设计出了人们现在已经司空见惯的高灵敏测光系统、自动曝光系统和自动聚焦系统。•名作欣赏(一)第二章照相机第一节、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与类型第二节、镜头的组成与成像原理第三节、光圈结构与作用第四节、快门结构与作用第五节、相机其它部件第六节、数码相机原理与组成第七节、相机的附件及胶卷一、基本结构:照相机是由镜头、光圈、快门、取景器、测距器、卷片、机身(暗箱)等主要部件构成的。由于微电脑高科技在相机上广范运用,使原传统的相机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使各控制部件的控制形式性有了很大的转变。第一节、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及类型单反内部结构,自动对焦单反机由镜头、快门、反光镜、对焦屏、输片系统、光圈自动收缩机构、AF系统、测光系统、曝光系统、自拍机、显示系统和机身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工作均由机内的微型计算机和接口电路统一协调指挥。全部电子线路都是由柔性印刷电路组成,使电路能分布在照相机内的各个部分。135型相机型谱成像过程•光通过透镜(1),被反光镜(2)反射到磨砂取景屏(5)中。通过一块凸透镜(6)并在五棱镜(7)中反射,最终图像出现在取景框(8)中。当按下快门,反光镜沿箭头所示方向移动,反光镜(2)被拾起,图像被被摄在CCD(4)上,与取景屏上所看到的一致。相机的组件构成照相机切面相机的分类各有不同,但更多的是根据相机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把它们分为拆合式相机,35mm小型相机,反光相机,大型相机四类,其实随着摄影器材迅速发展,那种分类都不是很恰当的。根据我国一直沿用相机机构特点和性能分类把相机分为:拆合式相机1854年福克设计了一种以软皮革制成皮腔使镜箱后面的对光玻璃片可以移前退后对准距离,并且可以折叠的镜箱,这样是最早的拆合式相机。其特点:镜头和机身由皮腔连结,体积小价值便宜,不能更换镜头,不能进行航空摄影。易坏,如:鸥203,红梅HM—1型相机。二、照相机的种类拆合式相机35mm小型相机1912年美国史密斯设计,1924年德国莱茨厂首创莱长A型相机样品,这种相机使用电影胶片,可拍36、24、12张胶片,其结构与现在135相机基本相似,红旗20型、长城82---1型等属于此类机种。反光相机1685年查恩设计出原型,1861年由沙顿用在摄影上,他取得了“反射式摄影机的专利权,这种相机经过多年的使用改进、完善,才成为今天广为使用的135照相机,(原理结构在后面的问题中祥讲)大型相机过去的新闻镜箱称为型相机,主要是画幅大不必放大就能制版,多用于科技摄影和艺术摄影,我国没有生产此类相机,只生产外拍机和人像座机。此外尚有一些特殊用途的相机,如:水下摄影机、显微摄影机360全景相机等。还有一些成像过程和使用材料不同于一般的相机,如一步成像相机记录相机等。数码相机是目前非常普及一种相机种类,分为卡片式相机,135单反相机等功能齐全、种类繁多第二节、镜头结构与成像原理一、镜头的作用:是通过光线把景物集结成影象并投射到感光片上,使感光片接受到清晰的影象。他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照相机的性能。镜头上的数字镜头在不同相机的运用二、镜头的组成主要有四部分构成,光学镜片、调焦机构、光阑及镜筒,每一个部分都必须绝对精确并正确地装配起来,这样才能保证长期使用中不发生问题。1、镜头光学系统凹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凸透鏡:平行光經凸透鏡折射後,會聚於一點,所以又稱為(會聚透鏡)凹透鏡:平行光經凹透鏡後,會發散光線,各光線的延長線會相交於一點所以又稱為(發散透鏡)透镜的种类作用:鏡別圖示說明平面鏡由右圖可知,兩面平行的透鏡中,較平的平透鏡其平行射入的光線,幾乎直線前進。凸透鏡中間部份比邊緣厚的透鏡,有會聚光線的作用,又稱為會聚透鏡。分成雙凸,平凸,凹凸三種凸透鏡。凹透鏡中間比邊緣薄的透鏡,有發散光線的作用,又稱為發散透鏡。分成雙凹,平凹,凸凹三種凸透鏡。透镜多片组合作用2、镜头调焦机构由各种金属套筒组成,实现调焦与变焦功能焦距是指在镜头上所标志的毫米读数,代表视角和镜头的放大率,他表示在对无限定物体聚焦时镜头光学中心至底片间的距离,同时也决定了所摄对象的空间位置在相片上的相互关系,即被摄体在照片上的影象。3、镜头的焦距按照国际例,镜头焦距以f来表示,例如镜头上刻f=50,则该镜头的焦距为50mm。镜头焦距大小以底片尺寸为依据•底片尺寸越大,焦距越长;底片尺寸越小,焦距就越短。一般标准镜头的焦距大约相当于底片尺寸对角线的长度。如135相机的底
本文标题:66摄影艺术第一章(摄影简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742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