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1QC7手法(又名:統計的目標管理工具)課程綱要1.QC7大手法步驟2.目標管理過程3.資料會說話(真話/謊話)4.圖表製作要領5.簡易7手法6.舊QC7手法6.1查檢表6.2散佈圖6.3層別法6.4直方圖6.5柏拉圖6.6魚骨圖6.7管制圖(*請廠商帶有關銷售、生産、品管、倉儲…等統計圖表參與研討)7.新QC7大手法(試作:KJ法、決策矩陣圖法…)8.制程能力9.WORKSHOP帶來效益一、幹部能提供“圖表”取代長篇大論。二、更正現有圖表錯誤,以求完善。三、老闆、經理一清二楚,瞭解“各單位績效?與目標是否達成”?四、利用統計手法,正確分析原因與有效解決異常問題。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2一、QC7大步驟1.7個QC步驟2.QC原則三“現”原則QC7手法改善三不原則⊙現實資料⊙不接受不良⊙現物觀察⊙不製造不良問題點現狀掌握原因分析採取對策效果確認標準化管理AD20檢核特性人員設備方法材料不良率BDCDDD1173改善前改善後柏拉圖查檢表散佈圖特性要因圖推移圖小計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3⊙現場保留⊙不流出不良二、統計目標管理過程1.統計目標管理過程綱要2.確認統計需求單位執行時機使用記錄産出圖表品管每日QA出貨檢查日報表成品抽驗合格批率日推移圖每日成品抽驗合格批率日推移圖成品檢驗不良批率月推移圖當月末達成目標日或月推移圖不良專案柏拉圖最大不良專案魚骨圖處置對策表每月IQC進料檢驗登記表不良批率分包商扇形圖前三大不良分包商處置對策生産部每月生産不良處理單報廢申請單損耗專案柏拉圖損耗率月推移圖當月未達成目標損耗率日推移圖最大損耗專案魚骨圖損耗專案柏拉圖處置對策表主題選定與目標管理記錄收集製成圖表分析、對策、行動研討、修訂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43.瞭解目標、主題、公式三、資料會說話1.用“資料”取代“評論”2.“資料”的分類2.1依[性質]分:“計量值”與“計數值”2.2依[來源]分;——市場資料/銷售資料——分包商數據/採購資料——制程資料/檢驗資料——庫存資料…等2.3依[時間]分:過去/現在/未來?2.4依[用途]分:解析用/管制用。3、資料的收集方法3.1來自日常、即時的“記錄”報表。3.2報表中之區分類別應合理化!(例如:外觀不良、電鍍不良、加工不良…皆不宜)3.3現場依[區分類別]分劃盛裝容器。3.4使用“劃記法”一次到位。(如:正、┼┼┼┼…等)3.5外觀性不良,如圖—産品有幾處不良時,僅記錄其最嚴重之一項。3.6不良率之計算爲所有不良數之和除以檢查總數,而非簡單之相加除以天數。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54、整理資料應注意的事項4.1問題發生要採取對策之前,一定要有資料作爲依據。4.2要清楚使用目的。4.3資料的整理,改善前後所具備條件要一致。4.4資料搜集完後,要馬上使用。4.5搜集正確而不是造假的資料。四、圖表製作要領1.不要遺忘“圖名”(Title)2.應有:“資料時間”(Period)3.注明來源(Sourcereference)4.圖形採用依統計主題,涉及單位選用,通常有5.座標軸(Coordinate):應表明代表、專案名稱及單位6.刻度(Scale)依數值範圍可能之Max與Min。7.劃線(Ruling)7.1基線及圖示線應比其他邊線段“粗黑”7.2可利用“圖例”與“顔色”,(但最好一張表不超過3種)等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67.3“圖例”應加以說明8.可以補充實際“點”之數值或作成“資料表”於圖下方。9.別忘了“製作者”,“審查者”與呈交“確認”。五、簡易七手法手法圖形用途備注甘特圖容易管理1.工作進度安排2.查核工作進度3.掌握現況4.日常計劃管理用最容易最有效的一種進度自我管理流程圖一目了然———→○→□→○→○→□→○操作□檢驗△儲存搬運1.工作內容之表示2.容易掌握工作站3.教育、說明用工作說明,內容之簡易表示方法5W工作要領WHAT物件WHY目的WHEN何時WHERE地點WHO誰HOW手段HOWMUCH費用1.7種質問法2.解決任何問題或分析,考慮之要素3.面面俱到考慮周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2H愚巧法簡便方法交通標誌顔色管理1.異狀管理2.可使工作輕易,人人會做3.再發防止的工作法愚笨的人都能使用的一種工作方法雷達法容易表達1.效果之比2.目標之達成情形3.多項巨層比較表達效果或資料差異的一種方法123456………………………………………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7統計法簡單好用1.異常資料一目了然2.容易對照、比較3.易看出結論應用最普遍報章、雜誌均可看到的圖表推移法差異顯示1.資料對時間變化管理使用2.可以把握現狀,掌握問題點3.效果、差異比較瞭解資料差異是簡單的方法,應用很廣六、QC舊七手法手法圖形用途備注特性要因圖分類清楚(4M1E)1.管理、教育用2.改善、解析用3.源流管理用4.現場操作標準用可應用反轉法,由找要因變換爲找對策方法柏拉圖重點把握1.決定改善目標2.明瞭改善的效果3.掌握重點分析能以前面幾項爲改善之要點,可忽略最後幾項查檢表簡易有效12ABCDEF1.日常管理用2.收集資料用3.改善管理用幫助每個人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必要之資料收集層別法比較作用1.應用層別區分法,找出資料差異的因素,而對症下藥2.以4M,每1M層別之借用其他圖形本身無圖形(是一種考慮不同層面之比較方法)散佈圖相關易懂1.瞭解二種因素(或資料)之間的關係2.發現原因與結果的關係應用範圍較受限制料人法機(含模、治、工具)環境100%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8管制圖趨勢明朗UCLCLLCL1.掌握制程現況的品質2.發現異狀即時採取行動現況生産中止讓品質穩定的一種管制情報直方圖瞭解品質1.瞭解分佈2.瞭解制程能力3.與規格比較4.批品質情況瞭解一批品質之好壞6.1查檢表一、定義:以簡單的資料用容易瞭解的方式作成圖形或表格,只要記上檢查記號並加以統計整理,作爲進一步分析或核對檢查用的稱爲查檢表。或簡稱爲:1.爲了便於收集資料而設計的一種表格或圖表。2.用很簡單的劃記、符號、數位記入圖表或表格中,而能很容易地看出其結果或異常的一種方法、工具。二、查檢表的種類:查檢表依工作的種類或目的可分爲點檢用查檢表及記錄用查檢表兩種。1.點檢用查檢表主要功能是確認作業實施、機械的實施情形或爲預防發生不良或事故,以確保使用時安全,如機械(汽車)定期保養點檢表、開機作業點檢表、登山裝備點檢表、教育訓練點檢表…等等,這種查檢表主要是調查作業過程中的情形,可防止作業的遺落或疏忽。2.記錄用查檢表又稱改善用查檢表,把資料分類爲幾個專案別,以符號、劃記或數位(如○、×、、正…)記錄的圖或表,這種查檢表主要是調查作業結果中的情形,例如用於不良原因和不良專案的記錄用查檢表。三、設計查檢表須先考慮的事項:1.明確設計查檢表的目的是什麽?2.決定查檢的專案是哪些?3.決定查檢的人員及方法?特性規格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94.查檢的頻率如何?5.查檢的方式?6.查檢的期間,從什麽時候開始?什麽時候結束?7.決定記錄的形式(表格),如機器、時間、人…等各專案如何設計?8.決定記錄的方式?◎、×、√、正。四、查檢表的製作步驟:1.點檢用查檢表製作步驟a.逐一列出需點檢的專案。b.須點檢的專案是什麽?“非做不可的工作”、“非檢查不可的事項”…等c.點檢有順序要求時需注明順序碼,依順序排列。d.必須點檢的專案,盡可能依機器、人員、制程…等層別之。2.記錄用查檢表製作步驟:a.決定所要搜集的資料及希望把握的專案決定此步驟時,應由相關人員以過去的經驗和知識來決定,最好是部門的所有人員都參加,以免遺漏某些專案。b.決定查檢表的格式依據所要作層別分析的程度來設計一種記錄和整理都很容易而且適合自己使用的格式。c.決定記錄形式記錄形式可以採用一般用的“正”字記號,以及圖形記號的“O、△、×、”等或次數分配用“”。d.決定搜集、期間多少、檢查方法等。e.決定記錄的方法五、查檢表製作要點:查檢表製作沒有特定的形式,可任意配合目的而作更改。不過以下幾點需特別留意: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101.以最少的時間將與現場的資料記錄下來或查檢完畢。2.在記錄問題的同時,記錄者本身已立即一目了然所登記的內容。3.切記勿遺漏重要專案。六、查檢表記載的專案:1.目的標題2.物件、專案爲什麽3.方法何種方法4.時間、期間在什麽時間、多少期間、間隔如何?5.人誰來做6.場所、制程在什麽地方7.結果整理合計、平均、統計8.傳遞途徑誰需要瞭解,要報告給誰?七、查檢表的使用資料搜集完成應馬上使用,首先觀察整體資料是否代表某些事實?資料是否集中在某些專案或各專案間是否差異?是否因時間的經過而産生了變化?查檢表統計完成即可利用於柏拉圖來加以整理,以便掌握問題的重點。于使用查檢表時應作下列反映:1.有問題必須迅速地發出警告,並採取措施。2.問題若未獲解決,馬上研究採取適當措施。3.查檢表的專案應隨著工程的改善而改變。4.查檢表應能反應出下一工程或市場的關係。5.不方便隨時填記時,以小東西層別代替。6.由記號即能判斷,並採取行動。7.收集的資料應能獲得層別的情報。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118.進行資料收集時,先準備好查檢工具。9.讓收集者瞭解收集的目的及方法。6.2散佈圖(ScatterDiagram)一、散佈圖的定義:一種獨立資料(無相關)時,利用直方圖或柏拉圖就可以找到改善的著眼點,但若資料互相有關係時,作成散佈圖較容易瞭解。工程的要因和品質特性(結果)有幾種資料時,其中有一種資料連續變化,關連其他資料也有連續變化時,稱之爲互相有相關關係。將相對應變化的兩組資料,分別依X軸(橫軸)、Y軸(縱軸)點入座標圖中,以觀測兩組資料間是否相關及其相關程度,這種圖稱爲散佈圖,或稱相關圖。二、功用:1.知道兩組資料(或原因與結果)之間是否有相關及其相關程度。2.把作業者、機械設備、材料、作業方法…等可能影響的原因層別,繪製散佈圖,可檢討何者影響結果。3.檢視是否有離島情形。4.抽樣檢驗中,若某品質特性的測試成本高或困難,則可採用與此特性有關係存在的另一測試成本較低或測試容易的特性,以降低檢驗成本。5.管制圖中若一製品的兩特性間有密切關係時,則可舍去其中一個管制圖,以降低預防成本。6.兩組資料若直線變化,可依散佈圖求出直線方程式,作爲訂定標準之用。三、繪製散佈圖的要點1.發現原因與結果的關係收集原因的資料與結果的資料,相對比較。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122.繪出散佈圖,可收一目了然之效在散佈圖內,將原因和結果的資料點入。3.判斷是否有關係?從散佈圖可以清楚瞭解兩組資料間的關係。4.如果集合全部資料繪製散佈圖無法判定時,則應先予層別,再行點入繪製的散佈圖上。四、散佈的繪製步驟:步驟1:收集有關係的兩種對應資料30組以上,對應資料分別爲X、Y。步驟2:求出資料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步驟3:繪出橫軸(X)及縱軸(Y),將資料依X、Y座標點入。a.橫軸爲X,縱軸爲Y。b.要因和特性的場合,要因(X)爲橫軸(原因),特性(Y)爲縱軸(結果);如果同爲要因(原因)或特性(結果)時,可任取一軸。c.X或Y的最大值-----最小值之差(即範圍)的長度做爲刻度。d.刻度表示橫軸由左→右是由小而大。縱軸由下→上是由小而大。e.刻度的決定,除去異常值,使縱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的寬度約略等於橫軸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的值。f.兩點數據在同一點重復時,點上變重圓記◎,三點數據在同一點重復時,點上三重圓記,餘類推之。步驟4:記入必要事項a.資料數、期間記于上方b.製品名、工程名、作成者、作成日期┉等記于下方。五、散佈圖的判讀:1.正相關(點子自左下至右上分佈者):X增大時,Y也隨之增大,稱爲正相關,如下圖a→cyyyQC7大手法版權所有、翻印必究136.3層別法一、定義:針對部門別、單位別、制程別、班別、人別、工作方法別、設備別、地點┉等所搜集的資料,依照它們共同的特徵加以分類、統計的一種方法。也可以說爲區別各種不同原因
本文标题:QC七大手法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