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教案
教案编号:001章节第一章建设工程法规导论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教学目的了解建设工程法规教学重点法律关系教学难点法律关系时间分配教学过程3课时第一节建设法规概念一、建设法规定义建设法规是在建设活动中国家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总和。二、建设法规的调整对象建设法规的调整范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管理关系;二是建设经济关系;三是从事建设活动的主体内部民事关系。三、建设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建设规范除具备一般法律特征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的特征。1、行政隶属性行政隶属性是建设法规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建设法规必然要采取直接体现行政权力活动的调整方法,即以行政指令为主的方法调整建设业法律关系。2、经济性建设法规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法规的经济性既包含财产性,也包括其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联系性。3、政策性建设法律规范体现着国家的建设政策。它一方面是实现国家建设政策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把国家建设政策规范化。国家的建设形势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建设法规要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4、技术性为保证建设产品的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大量的建设法规是以技术规范形式出现的,如各种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规范等。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本章内容通俗易懂,内容讲授全面,学生学习重在认识与理解、雅典式教学方法有一定效果。第2页共33页教案编号:002章节第二章与建设工程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教学目的了解民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教学重点民法教学难点民法、诉讼时效时间分配教学过程3课时1.工程法律关系构成的三要素及其内容(1)主体,a.国家机关:权利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a)国务院、b)各级人民政府、c)国家各主管部门;b.社会组织:投资建设方,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监理、审计、招投标代理等单位,银行;c.个人。(2)客体,土木工程的对象,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务,表现在――a)财(建设资金、货币)、b)物(建筑物、材料、设备、机械)、c)行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活动)、d)非物质财富(方案、专利等)。(3)内容,建设权利、建设义务的具体表现。2.工程建设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终止(1)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主体A与主体B签订了合同,主体双方就产生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此时受法律规范调控的法律关系即告产生)。(2)法律关系的变更:1)主体变更(主体变,相应权利义务也不变,也称为合同转让)。2)客体变更,是指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发生化(范围变更、性质变更)。3)法律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变更,必然导致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即内容的变更。(3)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复存在,彼此丧失了约束力,包括,1)自然终止(法律关系所规范的权利义务顺利履行);2)协议终止(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协商解除某类工程建设法律关系规范的权利义务);3)违约终止(法律关系主体一方违约,或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某类法律关系规范的权利不能实现)。3.工程建设的法律行为第3页共33页(1)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按是否包含当事人的意志为依据分为两类,1)事件(指不以当事人意志为转移而产生的自然现象),2)行为(是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行为包括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2)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3)行为内容合法,4)行为形式合法。4.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制度。分为,(1)普通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间)通常为2年;(2)短期诉讼时效(如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延付或拒付租金、;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为1年;(3)特殊诉讼时效(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4)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诉讼时效起算最长20年内)。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课后总结本章内容通俗易懂,内容讲授全面,学生学习重在认识与理解、雅典式教学方法有一定效果。第4页共33页教案编号:003章节案例分析课授课方式案例教学教学目的了解民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教学重点民法教学难点民法、诉讼时效时间分配教学过程3课时公司甲与公司乙签订了一份商品买卖合同,规定:甲于1997年6月10日前交货,乙验货后于6月15日付清全部货款60万元。此后,甲按时发货,但乙接货后只付了45万元,并在6月15日要求对剩余的15万元宽限一段时间。甲不同意,回电要求立即支付,乙接电后未予理睬。此间,甲负责该业务的人员离职,换人,管理较乱。到2000年7月2日,甲在清理合同时发现乙尚未支付上述15万元。于是向乙追偿15万元欠款及利息。(1)乙拒绝支付,甲向人民法院起诉。(2)乙同意支付并于8月5日支付了15万元及利息。8月底,乙又告诉甲已过诉讼时效,要求甲退回该笔钱,甲不同意,乙向人民法院起诉。(3)若甲在1999年3月发现并催款,乙仍然没有支付。2000年8月诉至法院。(4)乙同意2个月内付清,并进行了书面确认。但是没过几天,乙又称已过诉讼时效,他们已无义务支付该款,拒绝支付。甲向人民法院起诉。问:上述情况,法院会支持吗?答案:(1)不予支持。超过诉讼时效(2年)。(2)不予支持。义务人在届满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接受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如果义务人履行义务后,又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反悔,人民法院也不予支持。(不消灭实体权利)(3)支持。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4)支持。高法《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1999.1.29):债务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作业布置课后习题第5页共33页课后总结本章内容通俗易懂,内容讲授全面,学生学习重在认识与理解、雅典式教学方法有一定效果。第6页共33页教案编号:004章节第三章建设许可制度授课方式讲授教学目的掌握建设许可制度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建设许可证制度相关规定教学难点建设许可证制度时间分配教学过程6课时1.《建筑法》的主要内容(建筑法共分8章,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1)总则2)建筑许可3)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4)建筑工程监理5)建筑安全生产管理6)建筑工程质量管理7)法律责任8)附则2.建筑活动应遵守的原则:1)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标准,2)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3.建筑许可及三种制度(1)定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准许、变更或终止”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建筑活动的具体行政行为”。(2)三种制度:施工许可证制度、从事建筑活动单位资质制度、从事建筑活动个人资格制度。4.施工许可、及申领条件(1)定义: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可以施工的证明)。――是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主要手段之一,即“施工许可证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2)施工许可证的申领条件:1)工程用地已获批准;2)已取得规划许可证;3)动拆迁符合施工进度;第7页共33页4)已确定建筑施工企业;5)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6)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7)按照规定应该委托监理的工程已委托监理;8)建设资金已落实;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5.建筑行业企业的从业资格制度(1)从业条件:注册资本;有相应的法定职业资格专业技术人员;有相应的技术装备;其他。(2)从业资格:在取得的资质证书的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3)建筑行业企业的资质证书:从事建筑活动的企业(施工企业、勘察设计院、监理公司等),须经建设主管部门对其“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工程业绩、管理水平等”进行审查;由此核发以确定其“可承担任务的范围”的资质证书。(4)施工企业资质分为:1)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二级、三级),2)专业承包(一级、二级、三级),3)劳务分包;6.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1)执业资格:对具有一定专业学历、资历的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考试和注册,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具有相应的“文件签字权”的制度。(2)建筑工程相关的执业资格:应在职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有注册建筑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7.土木工程建设程序(1)建设的特殊性:a.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b.建设生产的过程连续性、工作协作性;c.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性。第8页共33页(2)建设程序的原则: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3)土木工程的建设程序主要工作:项目立项批准,项目报建,设计招标与设计方案,规划许可证,建筑设计及审图,监理委托,工程施工招投标,施工许可证,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及备案,……,使用。作业布置让学生看一些关于建筑行业执业资格证课后总结本章内容很重要并且一些内容难以记忆,尤其是建筑行业执业资格。第9页共33页教案编号:005章节第三章建设许可制度习题授课方式案例教学教学目的掌握建设许可制度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建设许可证制度相关规定教学难点建设许可证制度时间分配教学过程6课时第一部分建筑施工许可制度习题1.《建筑法》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申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条件是,己经()。《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办法》A.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B.确定建筑施工企业C.已签订委托监理合同D.办理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E.审查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2.以下工程应当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是()A.某在建工程中止施工满一年B.某工程已按国务院有关规定报送开工报告,即将获得批准C.某宾馆大堂翻修工程投资额100万元,建筑面积250平方米D.某村村民集资建楼房,预计成本120万元,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但未取得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申领建筑施工许可证后,既不开工又不申请延期,或者超过延期时限的()。A.建筑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B.由发证机关收回建筑施工许可证C.由建设行政主管机关处以罚款D.取消该建设项目4.某在建工程6月1日因故中止施工,建设单位应当在()前,向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A)7月1日(B)8月1日(C)9月1日(D)10月1日第10页共33页5.建设单位最迟应当自领取施工许可证之日起()内申请延期。A.15日B.30日C.1个月D.3个月6.根据《建筑法》的规定,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中止施工满一年的工程恢复施工前,()应当报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A.施工单位B.建设单位C.监理单位D.设计单位7.某建设单位于2005年5月1日领取了施工许可证。但是由于施工地区发生了洪水,使得该工程无法开工。2005年8月10日始具备开工条件,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建设单位必须在2005年8月10日起三个月内开工,否则施工许可证自行废止(B)2005年8月10日开始施工时,建设单位除获得延期批准外,还需报发证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C)只要建设单位在2006年2月1日前开工,则施工许可证自行有效(D)如果建设单位没有申请延期,施工许可证已经于2005年8月1日废止8.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要求建设资金已经落实。建设工期不足1年和超过1年的,到位资金原则上分别不得少于工程合同价的()。A.30%,50%B.40%,60%C.70%,50%D.50%,30%第二部分企业资质相关习题1.从事建筑活动的经济组织应当具备的条件是符合国家规定的()A.注册资本、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装备B.流动资金、专业技术人员和突出业绩C.注册资本、专业管理人员并依法设立第11页共33页D.流动资金、专业管理人员和资格证书2.从事建筑活动企业或单位,应当向()申请设立登记,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颁发资格证书.A.工商行政
本文标题:建设工程法律法规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25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