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手柄座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1序言综合模块(机制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的课程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次课程设计中,我所选的零件是“手柄套”,完成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艺装备的设计。在加工时,零件的配合部分需进行精加工,保证其配合准确,提高车床的综合性能,又因为被加工零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难度大,需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与装配。由于能力所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老师多加指教。一、零件的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零件的生产类型依设计题目知:Qn=5000件/年;结合生产实际,备品率和废品率可以取为=5%,=0.5%。由此可得,该零件的生产纲领2年件/55130.5%)(1%)5(15000)+)(1+Qn(1=N查表可知其属轻型零件,生产类型为中大批量生产。二、零件毛坯的设计1、选择毛坯根据生产纲领可知,手柄套属中大批量生产,零件形状为全圆柱体,可选零件材料为45,毛坯制造选用铸造毛坯,这样毛坯与成品相似,加工方便,省工省料。为了提高生产率,铸造方法选用砂型铸造,且为机器造型。2、确定毛坯尺寸适用于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Ra1.6m。Ra6.3m的表面,余量要适当增大。分析零件,各加工表面均为Ra1.6m,因此这些表面的毛坯尺寸只需要将零件的尺寸加上余量值即可。图2:根据零件尺寸计算的毛坯尺寸三、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1、定位基准的选择本零件是不规则多孔零件体,其右端面是设计基准(亦是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为了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应选右端面为定位基准,即遵循“基准重合”的原则。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本零件有平面、内孔、外圆柱面、螺纹等加工,材料为45。以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参考本指南有关资料,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1)、右端面右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其它表面,表面粗糙度为Ra3.2m,加工方法为先粗车后精车。(2)、左端面未注公差尺寸,根据GB1800-79规定其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6.3m,由于毛坯上已经铸造出孔留出加工余量,所以选择先扩孔再铰孔即可达到要求。(3)、2-6孔未注公差尺寸,根据GB1800-79规定其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3.2m,只需用6mm麻花钻直接在其位置钻孔即可。(4)、12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为Ra1.6,加工方法可采用粗车——精车——精磨。(5)、14这两个孔用于联接油管,用于输通油液,密封性需要比较高。连结部分采用螺纹联接。由于毛坯中这两孔是铸为实心,所以此部分的加工为先锪沉头孔,然后在其位置钻13孔,接着扩孔到14深13mm。43、拟订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其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中已经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除此之外,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滤油器体加工包括各圆柱面、孔及端面的加工。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及先粗后精的原则,该零件加工可按下述工艺路线进行。工序ⅰ机器砂型铸造毛坯;工序ⅱ检验,清砂;工序ⅲ热处理;工序ⅳ粗车外圆;工序ⅴ粗车左端面;工序ⅵ粗车右端面;工序ⅶ扩6孔;工序ⅷ扩2-4孔;工序ⅸ扩10孔;工序ⅹ精车外圆。工序ⅹⅰ锪平26;工序ⅹⅱ精车内孔10;工序ⅹⅲ精车内孔13;工序ⅹⅳ锐边倒角。工序ⅹⅴ检验。54、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四、是分散工序,工艺安排合理,能满足用通用机床加工并达到精度的要求,除了选择万能性通用机床加工外,还要设计一些专用夹具,提高加工要求和质量工序设计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1)、选择机床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机床。①工序ⅰ、ⅱ、ⅲ属于备坯阶段,不属于切削加工,由专门的车间负责。②工序ⅸ粗车左端面,选用卧式车床就能满足要求。本零件外廓尺寸不大,精度要求不是很高,根据工厂内的现有设备一般最常用CA6140型卧式车床加工。③工序ⅴ先锪30内孔面,再扩38内孔,精度要求不高,选用立式钻床进行加工。④工序ⅵ粗车48外圆柱面,在切退刀槽。加工中需要换刀具,刀架最好是换位的,所以选择CA6140最经济。⑤工序ⅶ铰38内孔,内孔倒角,选钻床进行加工。6⑥工序ⅷ精车48外圆,选用CA6140进行加工。⑦工序ⅸ钻3-9通孔,由于是通孔,刀具进给深度可以不严格控制,在其位置钻通孔即可。选用立式加工中心,只要在专用夹具上设计好对刀块,然后执行程序就可以加工出3个9通孔了。⑧工序x磨左端面,表面粗糙度Ra1.6mm,没有要求与中心线的垂直度,所以选用普通的端面磨床即可加工达到要求。⑨工序ⅹⅰ、ⅹⅱ加工进(出)油口孔,选用摇臂钻床进行加工。⑩工序ⅹⅳ精磨48外圆,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为Ra1.6mm,精度要求比较高,所以这里选用外圆磨床进行加工。(2)、选择夹具工序ⅳ选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工序ⅴ、ⅵ、ⅶ、ⅷ、ⅸ、ⅹ、ⅹⅰ、ⅹⅱ、ⅹⅳ都选用专用夹具。(3)选择刀具根据不同的工序选择刀具。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车床上加工的工序一般选用硬质合金车刀。切刀槽宜选用高速钢。为提高生产率及经济性,应选用可转位车刀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钻床上机加工的工序麻花钻,锪头钻,倒孔钻等。(3)选择量具①加工部分的量具工序ⅳ卡尺;工序ⅴ卡尺;工序ⅵ卡尺;工序ⅶ卡尺;工序ⅷ卡尺;工序ⅸ卡尺;工序ⅹ卡尺;;工序ⅹⅰ卡尺,螺纹塞规;工序ⅹⅱ卡尺,螺纹塞规;工序ⅹⅳ千分尺。②检验部分的量具检查内容测量工具砂眼、清砂是否干净、裂缝观察表面及磁力探伤;轴向尺寸卡尺;外圆径向尺寸外径千分尺;8角度角度卡尺;孔内径内径千分尺;检查粗糙度专用仪器;检查配合表面精度专用仪器。确定工序尺寸根据各原始资料及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采用计算与查表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中间工序公差按经济精度选定,上下偏差按入体原则标注,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手柄套”零件材料为45,毛坯的重量约为1.1千克。生产类型为中批或大批,采用机械砂型铸造毛坯。(1)、确定圆柱面的工序尺寸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8,30,11,3-9由于无特殊加工精度等,在满足其表面粗糙度的条件下直接钻孔或扩孔来完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外圆柱面46h6和46:46粗糙度为Ra6.3,精度等级为IT14,考虑其长度为14mm,因为砂型铸造等级为IT14左右,能满足加工需求,因此直接铸造成型。48h6所需精度要求高,需进行粗车—精车—精磨。精车此时直径余量为0.9mm,精磨此时直径余量为0.1mm,剩下的粗车时直径余量为52.4-48-0.9=3.4mm,能满足加工要求,考虑48h6长度为40,精度等级为14,由铸造直接完成。48h6的外圆柱面的加工余量表如下。9表3:48h6外圆柱面的加工工序尺寸(单位:mm)工序名称工序双边余量工序公差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及公差精磨0.1IT6(0-0.016)480016.048精车0.9IT7(0-0.025)48.10025.01.48粗车3.4IT11(0-0.160)490160.049毛坯F(0-3.6)52.48.14.52(2)确定轴向工序尺寸如图4所示,图中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均按毛坯公差等级确定为IT14.图4:工序轴向尺寸L2工序尺寸按L1的工序尺寸确定。粗车余量为2.8mm,工序尺寸为102.5mm,粗糙度精度为Ra6.3;精磨端面余量为0.5mm,工10序尺寸为102mm,粗糙度为Ra1.6。L3和L4由铸造直接完成,L3=40mm,L4=14mm。L6由锪30孔工序一次加工,L6=70mm。L5由第一次扩38孔完成,L5=65mm。五、夹具的设计本夹具是工序XI的专用夹具,所设计的夹具装配图如附图3所示,夹具体零件图如附图4所示。有关说明如下:1、工件的定位(1)、定位方案11(2)计算定位销尺寸(a)(b)图7:定位销38孔选用圆柱销定位,9孔选用菱形销定位。下面只计算定位销的配合尺寸,其余尺寸按标准查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确定两销中心距按IT14查表,得9孔的公差为0.36mm,38孔的公差为0.62mm。取孔的中心偏差等于孔的公差的1/5,则9孔的中心偏差为mm072.05136.0,38孔的中心偏差为mm124.05162.0。那么两孔中心距偏差为mmLD098.02124.0072.0。两孔偏差较大,那么两销中心距的偏差为mmLDLd033.0098.0313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确定圆柱定位销直径尺寸1d12取mmkd018.0002.013863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确定菱形销宽度b和B值如图7(b)所示的菱形销。查表可得b=4mm,B=7mm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计算菱形销的直径尺寸2dmmDbLdLD116.09)033.0098.0(42)(22min2mmDd884.8116.09min222取偏差为g6,查表得121.0131.0005.0015.029884.8dmm上述式中的:2、夹紧装置入图8所示,这是专门设计的夹紧元件。参见夹具装配图,把夹紧元件套入零件的外圆柱面,然后顺时针旋转将套筒的两翼卡入夹具体的契形口中,契形口是按一定角度设计的,可让两翼受力时产生摩擦力而自锁,达到夹紧作用。图8:契形双翼套筒3、定位误差分析如图6所示。所加工的是11斜孔,本工序加工要求保证的位置精度主要是11孔中心线与沉头孔平面的交点到左端面A的尺寸mm435.094。13由于左端面A是主要定位基准,那么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重合0jb;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是受两定位销影响的;在左端面A平面方向移动的定位误差由38圆柱销确定,由于圆柱销与38孔为过盈配合,所以01jw。绕端面A的垂直线旋转方向的定位误差由9菱形销确定,9孔的尺寸为mm180.09,菱形销为121.0131.09mm,那么mmjw311.0131.018.02。由上述得mmjwjwjw311.0311.0021,由三角函数关系换算成mm435.094尺寸方向得mmjw173.0。那么mmjwjbdw173.0173.00,该方案的定位误差小于该工序尺寸制造公差087mm的1/3(mm29.0387.0),该定位方案可行。4、对刀装置如装配图所示,由专用夹具的定位与夹紧,11变为竖直孔,只要让钻头竖直进给加工就可以了。由于零件是斜着安装到夹具上的,为了方便装卸工件,把钻模板设计成铰链翻开式的。已知生产类型为中大批量生产,而且钻好11孔后好要进行扩孔与攻丝,就需要更换刀具,所以选用快换钻套比较合适。5、夹具体工件的定位是由夹具体的斜面和两个可换定位销连接起来的。然后通过双翼套筒卡在夹具体的契形口里实现夹紧。通过钻模板连14接套筒和夹具体,实现对刀。这样该夹具便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了定位、夹紧、对刀等功能。6、结构特点该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自锁实现的,而钻模板用铰链翻开式,解决了空间问题,使工件装卸变得方便。本夹具更换钻套后,又可以进行16扩孔和M18X1.5mm攻丝的工位。六、设计小结这是我大学期间,在学完全部课程和生产实习之后的又一次实践性学习。经过了3个星期努力,我终于完成了任务。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使我懂得了运用学过的知识,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以前在课本中不明白的很多问题,也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根据要求设计工艺和某道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工艺与设计夹具,我都是第一次实践,经过老师的指导
本文标题:手柄座夹具设计设计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37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