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名词解释1.探究式学习P89一种以学生自主的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方式2.正式评价175所谓正式评价是指评价者富有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实施的评价,一般往往是采用量化的方式来进行的。体现在教育活动中,多表现为上级行政部门、幼儿园管理层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而开展与实施的评价,常见的有各个层次(园内或园间)的教学活动评优等,一般采用量化和等第或分数式的评价表。3、合作式学习P102合作学习是依据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中人的关系为基点,以共同目标的设计和达成为先导,以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的一种教学策略和学习模式。4、非正式评价P177指发生在教育活动过程和特定活动情境中的,不自觉地进行着的对学习者的行为语言以及教学活动现象或事件等的观察和评定。5.体验式学习P112体验式学习泛指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时间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方法。6、形成性评价P182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进展情况的评价,进而影响学习过程的一种评价模式。7、接受式学习P118接受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8、内部评价P183参与者主体进行的自我评价,如学习者主体对自身的自我认识和评价,教学者主体对自我的教学工作的评价等。二、选择题1.PCK是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术语最早出现于1986年舒尔曼教授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会刊《教育研究者》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舒尔曼对PCK的定义是将其作为多种知识的综合,以下哪一项不符合他对PCK的定义(D)A.教师对学习者的知识B.课程知识C.教学情境知识D.学生对某一主题理解和误解的知识2.在一些欣赏活动、艺术创编活动或复杂的智力活动中体现得比较多,对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的目标是CA.行为目标B.生成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活动目标3.“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让学生尽早有机会在不同程度上去接触和掌握某门学科的基本结构,随着学生在智力上的成熟,围绕基本结构不断加深内容深度,使学生对学科有更深刻和有意义的理解。”这样的教育活动内容的编排称为AA.螺旋式编排教育活动内容B.直线编排教育活动内容C.渐进分化编排教育活动内容D.综合贯通编排教育活动内容4、以生成性目标为取向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往往可以见诸于(B)A无结构化的幼儿园课程中B.低结构化的幼儿园课程中C.高结构化的幼儿园课程中D.完全结构化的幼儿园课程中5.“在描述活动目标时,一般用哪些词来描述教师的“教”CA.“教育”、“帮助”、“喜欢”B.“教育”、“激发”“学会”、C.“教育”、“帮助”、“激发”D.“要求”“说出”、“创编”6.“从学习层级论的观点出发,把教育活动内容转化为一系列习得能力目标,然后按这些目标之间的心理学关系,即从较简单的辨别技能的学习到复杂的问题解决技能的学习。”这种把全部教育活动内容按等级排列的编排称为BA.螺旋式编排教育活动内容B.直线编排教育活动内容C.渐进分化编排教育活动内容D.综合贯通编排教育活动内容7、以下哪个不属于探究式学习的特点(D)A.自主性B.开放性C.过程性D.情境性8、体验式学习活动的内容设计应该遵循(A)A.适宜性意义性挑战性B.真实性、模拟性、社会性C.过程性、持续性、开放性D.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9.当教师发现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究面临困难而可能止步不前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的策略去引发幼儿进一步的讨论和探究。CA.发散式提问B.层叠式提问C.启发性问题D.反问多项选择题1.当前课改实施的要求及区角活动的特点,教师在设计和选取活动内容时,应尤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ABC)A.体现生活性B.注重实践性C结合主题性.D.符合规律性2.区角活动材料设计应该注意ABCDEA.丰富性B.层次性C.情感性D.自然性E.探索性3.哈佛大学的教授DavidKolb对体验式学习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述,他将体验式学习描绘成一个循环周期,这个周期分别由哪些元素组成(ABCD)A.具体的体验B.观察与反思C.抽象概念的形成D.在新情境中检验概念的意义4.一般说来,幼儿园目标体系包括:(ABCD)A.幼儿园保教目标B.幼儿园各领域目标C.幼儿园各年龄班及学期目标D.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二、填充题: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取向主要有: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2、幼儿园教育活动环境创设应遵循全面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可变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等基本原则。3.体验式学习具有情境性、亲历性等特点。4、一个教育活动目标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行为、条件、标准。5、在现实中,为了满足幼儿、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不同需求,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该具有多元指向。它应当指向幼儿的行为、幼儿的认知、幼儿的社会化、幼儿的健康、园所环境的视觉效果以及园所文化的展现。6、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最主要的三大要素分别是教师、幼儿和环境。7.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把教育教学目标分为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和情感态度领域目标8.教育活动的设计中,教师一般可以根据以下三条原则,即与幼儿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原则、从幼儿兴趣和需要出发原则、就地取材原则选择教育活动资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9.合作学习包括师幼互动为主的合作式学习、幼幼互动为主的合作式学习、全员互动为主的合作式学习等三种类型。10.区角活动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学习性”区角活动和“游戏性”区角活动两大类。11.教师在活动组织指导过程中的一般性策略主要包括观察、导入、提问、回应。1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中把认知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三类13、P45-46教育活动内容的编排(3种观点)1、布鲁纳提出的螺旋式编排教育活动内容的主张。2、加涅提出的直线编排教育活动内容的主张。3、奥苏贝尔提出的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教育内容的主张。14、P76-77幼儿园教育资源及其种类(5点)幼儿园资源、教育对象资源、教师自身资源、儿童家庭资源、社会资源。15、探究式学习的特点(3点)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P90三、简答题2、当幼儿对教师预设的活动主题没有兴趣或表现倦怠时,教师应当如何应对?教师应灵活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计划者、组织者、指导者,其教育行为和教学策略的选择总是有其一定的计划性,在活动的进行中,教师一般也是按照既定的方案予以实施的,但是,教师们也常常会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碰到类似的情况:或是教师原先设计的活动内容和材料不能唤起幼儿的兴趣;或是由一个活动环节,孩子们会新派生出原先并不在教师计划中的内容进而取代了对原有内容和活动安排的兴趣,由此,就对教师提出了需要灵活对待“预设”与“生成”之间关系的挑战,对于教师来说,不能仅仅拘泥于既定的教学计划,而是应当及时捕捉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作为灵活调整教育活动的新的“生长点”,在大多数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范围里即时生成新的活动内容与主题,从而真正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自主性学习中主动建构和提升经验,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师幼互动的价值认识。4、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P3-6(一)整合性: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多个领域、多种层级整合而成的目标结构系统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也体现出整合性的特点3、整合性也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和方法、形式、手段方面。(二)生活性:首先,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方面。其次,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途径与环境、场所方面。(三)趣味性:首先,体现在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形式上。其次,体现在活动环境和材料的丰富多样上(四)动态性:首先,反映在活动过程上的动态。其次,体现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环境上的动态5、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具有如下特点:p521、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启蒙性2、幼儿教育活动内容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3、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具有生活性和生成性7、简述有效师幼互动的支持策略,并结合案例选择其中一个策略具体分析P138-143激励式互动策略,其中主要包括策略一:情境感染;策略二:语言催化;策略三:情感分享。追随式互动策略,其中主要包括策略一:环境创设;策略二:变换调整;策略三:耐心等待;策略四:及时反思。挑战式互动策略,其中主要包括策略一:问题质疑;策略二:启发思考;策略三:推动深化。请选取其中一个策略,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具体阐述如何使用这个策略9、P153-155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原则(5点)1尊重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4情境性原则、5个别化原则。(一)尊重性原则所谓尊重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活动评价的实施中应充分体现对被评价者的尊重,无论是对幼儿的评价还是对活动中教师的评价都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同时体现激励、发展与正面肯定为主,以帮助教师或幼儿发现、发扬长处,弥补不足。(二)科学性原则教育活动评价的科学性原则要求在评价的实施中,评价者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手段和工具来展开评价。(三)全面性原则首先应全面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另外评价的渠道应体现全面和多样,即评价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对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层面上的评价。(四)情境性原则应当跟踪幼儿的真实生活和学习情境,观察与记录他们在实际情境问题中的参与、操作、实验、交流、合作、态度等方面的状况并作出分析和评价。把握和提倡评价中的情境性原则,更关注的是幼儿的学习过程而非结果,更强调的是评价的过程性、现场性和即时性。(五)个别化原则指评价者或教师应当从幼儿的不同潜能和个性出发制定评价手段和方式,还指教师应当遵从幼儿的个别差异10、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源主要包括哪些?P84倒数第二段家庭、幼儿园、社区是幼儿发展的三大环境和可利用资源。家庭、幼儿园、社区在学前儿童教育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提出教育目标,并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育,具有幼儿教育的优势。家庭教育是在不拘形式的日常生活中随时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负有教育和抚养孩子的责任,并且要支持幼儿园教育。社区则有任务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和年龄特点配合幼儿园教育,而社区更具有灵活性和自愿性的特点,其主要任务是配合幼儿园、家庭,组织安排生活,防止和减少孩子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和腐蚀。11、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理解幼儿园区角活动的价值和功能?P205-207区角活动于幼儿园课程的意义与价值1、拓展课程的组织形式2、平衡课程的内容体系区角活动于幼儿及教师的意义与价值1.主体参与,有利于促发幼儿的自主学习2.积极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1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4点)P13-151.发展性原则:A教育活动的设计应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出发点,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考虑儿童原有的基础B教育活动的设计也应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落脚点,以“发展”作为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无论是在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以及方法和组织的姓氏的运用等各个层面都要以如何有力于促进儿童的发展作为依据和法则2.主体性原则:A遵循儿童为主体的原则B正确认识教师角色以及对儿童学习和活动的指导3.渗透性原则:各领域、各种学习形式有机的融合4.开放性原则:对教育活动进行必要的预设,但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1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中不同的目标取向(3点)(知道属于哪类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来设计目标,他指向的是通过教育活动儿童所发生的行为变化,目标设计中关注的是可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行为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生成的目标,如果说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生成性目标关注的则是过程。所以,有时又被称作过程目标、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强调的是个性化,指向的是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所以,表现性目标并不预先规定儿童的行为变化,他关注的是儿童在复杂的教育活动中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现,追求儿童表现的多元化而不是同质性。14、P64-66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指向(6点)每个指向的定义及意思的理解1、行为指向(促使幼儿发
本文标题:活动设计-复习范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40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