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规划研究1背景分析发展的必然性学科自身发展的拓展后世博时代城市更新与发展模式转变科学发展、城乡统筹、节能减排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可能性资源、能源利用等新工程技术为规划目标实现提供了可能城市总体规划领域不断完善节水、节能、再生水利用技术……先进的技术分析手段提高了规划的科学性“3S”技术、微气候分析技术……落实国家指标,制定能耗、污染物排放的具体目标落实“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环保”要求2相关要求相关要求具体规划内容相关法律法规城乡规划法资源利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污染控制与治理措施、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原则、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资源利用类保护农用地相关内容;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环境保护类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设区市的城市总体规划需要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科学发展相关要求落实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确立城市能耗、污染物排放的具体目标;应落实对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及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人居环境改善要求保护特殊生态系统、减少空气污染、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噪声治理、水环境治理与污水资源利用。其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规划等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拓展基础3经验借鉴3.1国外先导地区经验美国圣地亚哥美国麦迪逊日本松本英国伦敦3经验借鉴3.1国外经验规划理念规划内容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低碳)集约利用资源自然生态资源管理:土地、水、能源、矿产环境污染治理:水、大气、噪声、土壤、辐射生态敏感地区保护:自然保护区、农业保护区、公园绿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与修复栖息地、提高生物多样性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节能、新能源利用、应对气候变化措施麦迪逊公园及开敞空间现状和规划图3经验借鉴3.2国内经验规划案例北京武汉深圳重庆3经验借鉴3.2国内经验规划内容技术方法自然资源利用:土地、水、能源环境治理:环境功能区划;水、气、噪声污染防治生态敏感地区保护: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格局构建;生态用地确定;生态修复“3S”技术的空间分析生态承载力技术确定城市规模生态适宜性分析进行空间划分微气候分析技术改善规划方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中利用CFD模拟温度分布3经验借鉴3.3经验总结规划理念关注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生物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集约利用自然资源规划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自然资源利用目标和措施环境保护目标及污染治理措施生态空间规划及管理措施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及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新能源利用要求4应用4.1研究内容相关要求和国内外案例专业规划技术规程近几年生态环境专题研究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土地资源保护×√资源承载力×√资源集约利用×√环境保护环境功能区划(水、气、声、土壤、辐射)水、气、声水、气、声污染防治(水、气、声、固废、土壤、辐射)水、气、声、固废水、气、声、固废环境容量×√生态建设生态空间保护与管理√√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格局构建√√生态修复×√生态承载力×√低碳发展××生态系统规划×√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敏感地区管理×√保护与修复栖息地××4应用4.2技术方法相关要求和国内外案例专业规划技术规程近几年生态环境专题研究生态规划技术“3S”×√生态适宜性分析×√生态承载力分析×√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生态功能分区×√景观指数分析×√微气候分析××相关生态技术污染防治技术×√资源利用技术×√4应用技术方法更加普及和交叉生态技术生态适宜性分析四区划定(非建设用地)生态承载力分析城市规模景观格局分析生态空间布局微气候技术CFD软件模拟方案优化“3S”技术生态敏感性分析用地布局优化交通可达性分析生态空间布局指标体系更加注重可考评性1、区域统筹视角重点由建设空间转变到建设与非建设空间协调共进,增强规划安全性。2、转换底图关系,先图后底-先底后图-互为底图,修正系统演进路线,提高规划的科学性。3、优化资源配置,对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社会利益进行直接调配和规约,促进规划由技术文件向公共政策转变,增强规划公共属性。4应用4.3昆山总规资源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分析城市发展容量从土地资源、水环境容量两个方面综合测算承载能力污水处理厂出厂水质标准化学需氧量浓度(毫克/升)合理承载人口(万人)一级A50155地表水V类水标准40193地表水IV类水标准30258地表水III类水标准20384昆山市水环境承载人口规模估算昆山市可建设用地规模估算类别依据要求面积(km2)重要自然生态保护空间国家环境保护部生态市指标占市域面积比例≥17%157.71森林国家环境保护部生态市指标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18%150.63水域昆山市土地利用现状—175.89基本农田现状基本农田保护指标42.69万亩284.58非建设空间合计611.14应用4.3昆山总规环境保护环境功能区划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排放强度要求环境保护措施4应用4.3昆山总规生态建设分析热岛效应成因并提出减缓措施植被覆盖度、建设强度、城市热岛有明显相关性碳氧平衡分析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影响因素产业结构0.8:65.3:33.90.4:60.6:390.4:49.6:50轨道、常规公交比例0、20%0、30%10%、30%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0.610.350.25可再生能源比例(%)01020森林覆盖率(%)22.33035测算结果碳净排放(万吨)1414675367氧净消耗(万吨)424621101233CO2排放强度年均减少率(%)03.315.954现状与应用4.3昆山总规生态建设综合多因素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昆山市域生态功能区划图综合基本农田、河湖水面、饮用水源地保护、植被分布、工程地质条件等将市域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过渡区和生态建设区昆山市域生态要素分析4应用4.4常熟总规资源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分析城市发展容量从生态足迹、环境容量、资源承载能力三个方面综合预测承载人口规模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措施集约利用建设用地,保护土地资源提出水资源利用目标,开源节流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评价因子适宜人口规模生态足迹224~375万人水环境容量232~337万人可建设用地承载人口300~350万人耕地面积承载人口125~143万人综合评价预测常熟市可承载人口约200~300万人。4应用4.4常熟总规环境保护环境功能区划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排放强度要求环境保护措施4应用4.4常熟总规生态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基于生态廊道、斑块、基质的生态安全格局,建设用地和生态空间之间建立必要的生态隔离综合多敏感性分析和上位区划进行生态功能区划根据资源环境、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河流水网、生态敏感单元、土地利用结构等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合《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进行分区常熟市域生态功能分区常熟市域生态安全格局4应用4.4常熟总规生态建设通过叠图法论证保留绿心(绿楔)叠加基本农田保护、水生态、水景观、调洪蓄水、改善城市微气候、防治大气污染、增加水环境容量等,确定需要保留绿心绿心(绿楔)保留的必要性单因子分析图4应用4.5应用评析内容体系较为完善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规划内容对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实现低碳发展进行了探索多方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计算技术方法生态足迹方法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水环境容量分析基于A-P值法的大气环境容量计算碳氧、源汇平衡分析基于GIS技术的多方法空间分析生态适宜性分析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微气候分析4应用4.5应用评析规划反馈构建了满足最新发展要求的生态环境规划内容体系和指标体系梳理、总结出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规划技术方法体系提出了生态环境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反馈的方法和内容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反馈城市规模生态空间分析反馈空间结构及用地布局碳氧平衡分析助于低碳富氧方案选择相关技术方法的应用可以推广到各类规划。生态技术手段对规划方案后期的验证有待进一步探索。存在不足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总规中生态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53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