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步步高]2011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 货币、价格和消费
第一部分知识专题专题一货币、价格和消费高考命题报告真题回眸题组一货币1.(2010·四川文综)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A.①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②④是通货膨胀的典型表现,①错误;③与题意无关。答案B2.(2010·江苏)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人民币。这一变化表明()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解析2010年和2007年相比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减少,这说明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D题组二价格3.(2010·浙江文综)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供低收入者租用的廉租房等。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增加廉租房不一定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②说法绝对化,不选;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是否互为替代品,与政府采取一系列抑制房价的措施不构成因果关系,③不选;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缓解房地产市场过度炒作,①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答案C4.(2010·全国Ⅰ)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A.5元6元B.10元12元C.20元24元D.8元16元解析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5×20%=6元,故答案为A。答案A5.(2010·山东文综)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从图中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关系可以看出甲乙商品是互为替代品,故选①④。B题组三消费6.(2010·四川文综)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说明()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④低碳生活要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题干材料中的“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等都是一些消费行为,这些行为对我国低碳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①正确,②的消费理念是错误的,不能超前消费,③题干材料中的消费习惯属于绿色消费,因此③正确。④是对低碳经济的错误理解,低碳经济会促使人们科学消费,不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所以不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低碳生活要有正确的认识。答案B题组四主观题7.(2010·安徽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年份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消费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200712.49.615.85.820088.68.213.25.2200910.18.713.75.4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答案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实际增长率的变化。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总体高于其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则相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镇居民收入预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预期。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命题特色本专题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从命题内容上看,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面较广,考查的重点有: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的发行量、汇率变化及其影响、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也有主观题。并且计算类题目考查的较多。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结合货币流通规律考查通货膨胀问题。(2)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纸币的购买力、价值量、汇率的变化。(3)结合物价的变化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4)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对价格波动的认识。(5)结合具体事例考查消费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结合具体的消费行为考查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知识网络构建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货币主干整合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用纸币来代替。2.纸币与通货膨胀(1)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但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能会诱发通货膨胀;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可能会引起通货紧缩。国家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形势,确定货币政策,调节纸币的发行量。3.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1)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经常变动的。(2)外汇汇率与人民币的汇率变化成反向关系,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反之亦然。外币本币外币币值本币币值外汇汇率本币汇率不变更多升值贬值升高跌落不变更少贬值升值跌落升高更多不变贬值升值跌落升高更少不变升值贬值升高跌落(3)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外汇汇率升高,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相反,外汇汇率跌落,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重要意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考向预测考向1通货膨胀预测依据:当前我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我国要管理好通胀预期,结合货币流通的知识考查通货膨胀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预测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一般来说,下列形势必须关注通货膨胀现象的是()①经济快速增长②银行信贷规模增大③物价下降④消费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过多,导致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引起的。在经济增长过快、银行信贷规模过大时容易引起通货膨胀,①②符合题意。考向2汇率变化及其影响预测依据:从2005年汇改到现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上升,人民币升值。汇率变化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影响,是考查的重点。预测2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5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2%。这意味着()①同样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美元②外汇汇率上升③同样的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④外汇汇率跌落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意味着同样的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美元,因此人民币汇率上升,是外汇汇率跌落,①④正确,选A项。答案A主干整合1.影响价格的因素(谁影响了价格)(1)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考点二价格(2)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出现卖方市场;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出现买方市场。(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特别提醒在分析物价变动的原因时,既要从价值角度考虑成本的变化,也要考虑国际国内供求关系的变化。2.价格变动带来的影响(价格变化影响了谁)(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加。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这一影响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重要表现,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就是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要求经营者必须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价格需求本商品相关品互为替代品上升减少增加下降增加减少互补商品上升减少减少下降增加增加考向预测考向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预测依据: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是每年各地高考命题的重点。预测3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解析题目考查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总量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计算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要先计算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260÷(1+30%)=200元。再计算出价值总量200元×2=400元。答案B考向4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预测依据: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是重要的理论知识,高考试题常以坐标的形式考查价格、需求、生产之间的关系。预测4下列描述中理解下边函数图像由Q1点到Q2点运动正确的是()①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从增加到减少②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从减少到增加③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④该商品因价格上升而扩大生产规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从图中看出,从Q1到Q2商品的价格上升,供给增加,处于卖方市场,③④符合题意。该商品的供给增加,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会增加,替代商品需求量减少,①②说法错误。答案C主干整合1.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1)消费类型:①按消费对象: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②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③按消费的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2)消费结构:通过恩格尔系数来体现。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其发展的趋势是,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下降,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比重逐步增加。考点三消费2.影响消费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内容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其它因素表现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消费水平与当前收入成正比。②居民消费水平与未来收入预期成正比。③居民收入差距
本文标题:[步步高]2011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 货币、价格和消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89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