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采矿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采矿工程生产实习报告学院:资源学院专业:采矿工程班级:**--**班姓名:***学号:*********目录一、实习性质及目的···························································1二、实习要求·································································2三、实习时间·································································3四、实习地点·································································3五、实习人员·································································3六、指导老师·································································3七、实习单位简介····························································3八、实习内容及过程··························································20九、实习感言································································22十·参考书籍································································232007级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性质及目的(一)实习性质采矿专业生产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井下开采方向高年级学生学完《矿山压力机岩层控制》、《采矿学》、《井巷施工技术》等专业课后的一次实践过程,是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才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二)目的生产实习是学生在学过采煤方法概论之后进行的第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稍等实习,是一次较深入的现场专业实践,是教学过程和完成采煤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本次生产实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加深对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专业知识面,锻炼学生在采矿开采技术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本次实习的目的是:1.通过实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煤矿以及我国煤炭工业发展情况,学习现场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热爱专业的高贵品质,巩固专业思想,坚定为煤炭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2.使理论更好的结合实际,对煤矿生产建立全面系统的概念,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并为以后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3.通过深入实际工作面劳动,听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讲课作报告,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资料,编写实习报告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编写技术文件及独立工作能力,并熟悉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工艺,初步了解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4.为课程设计收集部分资料。5.牢固树立“安全为天”的理念,严格执行《煤炭安全行为规程》的规定。6.培养团队意识与劳动意识,为以后工作奠定牢固基础。二、实习要求1.学生必须遵守实习纪律,按时参加一切实习活动,实习期间不得无故缺席和离开实习地点。2.严格遵守国家法令、煤矿安全规程和实习矿井的规章制度,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保证整个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井下参观、地面参观安全。执行保密制度,生产用图纸、技术文件、实习笔记、日记及有关资料及数据不得丢失和泄密。3.虚心向现场工人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密切配合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认真做好实习笔记,技术消化实习内容。4.培养劳动意识、经济观点、安全意识、团结写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实习期间下井劳动和参观必须保证效果。三、实习时间本学期第14周—18周(包括校内视频实习和煤矿井下实习)四、实习地点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邯郸矿业集团陶一煤矿。五、实习人员河北工程大学资源学院采矿工程专业07级1班、2班、3班和4班全体学生。六、指导老师崔景昆老师王同杰老师程立潮老师吕秀江老师七、实习单位简介陶一煤矿位于邯郸市西约17公里,武安市康二城镇东南1.0Km处,中心坐标东径114。18,19,,,北纬36。39,10,,,行政区属武安市康城镇管辖。井田范围北以陶31孔为界,南至第17勘探线,西起F4断层,东至2#煤层-85等高线及F3断层,南北走向8Km,东西倾向0.4~1.5Km,井田面积7.5Km2。截止到2007年末,保有地质资源/储量10086.1万吨,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为1582.8万吨,可采储量为680.5万吨,累计采出储量1102.5万吨,动用资源储量1996.7万吨,损失资源储量894.2万吨。邯矿集团陶一煤矿交通位置图(一)矿井交通位置陶一煤矿位于邯郸市西约17公里,武安市康二城镇东南1.0Km处,邯郸市武安市大淑村康二城焦窑煤矿陶二姬庄煤矿陶煤矿一煤矿二陶煤矿扩大区陶二煤矿扩大区交通位置图峰峰矿务局新坡马头107国道114°15′114°30′36°40′36°30′36°40′36°30′新峰支线郸峰图1—1邯环行路铁长邯铁路路铁马公路武邯路南路武邯公铁路清化村乡工程乡从中乡野河乡蔺家河乡南大社长邯广京114°30′114°15′中心坐标东径114。18,19,,,北纬36。39,10,,,行政区属武安市康城镇管辖。井田中部有邯郸——长治铁路通过,本矿铁路专用线在康城火车站与之接轨,专用线长度1.5Km;井田中部有邯郸——武安公路通过,井田北部有319国道通过,运输条件十分便利。(二)矿井地质概况1.地质特征、煤层煤质1)自然地理井田地表位于紫山与鼓山之间的丘陵地带,区内地势南北两侧高,标高+276.6m,中部地势低,牛叫河最低为+120m,相对高差160m。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在东南侧有季节性的车网口小溪,流向北北东汇入牛叫河,由矿井排水,天气降水汇合而成,流量很小。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据武安气象站多年观测资料,年降水量最高为1026mm,年蒸发度一般为2100mm。气温42.5℃~-19.9℃,年平均12.6℃。冻结期自12月初至次年3月初,最大冻结深度410mm。最大积雪厚度150mm。最大风速22.7m/s,平均2.7m/s,风向以东北、北北东、南居多。区内雨季集中在7~9月份,占全年70%以上。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井田内从南向北村庄有停泗头村、高河村和陶庄村。工业场地主要建筑物可分为三部:生产系统、辅助生产车间、行政管理及生活福利建筑等。2)井田范围:井田范围北以陶31孔为界,南至第17勘探线,西起F4断层,东至2#煤层-85m等高线及F3断层,南北走向长8Km,东西倾向0.4~1.5Km,井田面积7.5Km2。3)井田地质特征根据地质条件分类标准,本井田的地质条件分类为:Ⅲ-ⅢcⅡdⅢc,揭露的主要地质构造有断层、褶曲、岩浆岩、陷落柱。(1)地层陶一煤矿井田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石炭系中统和上统、二叠纪、三叠纪及第四系。a.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以巨厚~厚状灰色、深灰色纯灰岩、褐黄色花斑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组成,地层厚度170m左右。b.石炭系(C)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主要白灰色巨厚层状石灰岩及浅灰色铝质泥岩组成。含一层不可采薄煤层,局部含透镜状赤铁矿。地层厚度13~31m,平均20m。石炭系中统太原组(C3t):为海陆交替相沉积的泥质岩、碳酸岩和碎屑岩。主要由深灰色、灰色粉砂岩、泥岩及灰色中~细粒砂岩组成。其中夹有6~8层石灰岩,本组地层含煤5~14层,主要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有6、8、9煤层。地层厚度112~153m,平均120m。c.二叠系(P)山西组(P1s):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由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和浅灰色中~细粒砂岩组成,含煤2~8层,中下部1、2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地层厚度49~83m,平均67m。下石盒子组(P1x):由灰绿、深灰和带紫花班状粉砂岩又浅灰色铝质泥岩组成。地层厚度41~87m,平均厚度68m。上石盒子组(P2s):由灰、深灰、紫灰花斑色粉砂岩和浅灰、灰白色砂岩组成,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总厚度420~647m,平均厚度517m。石干峰组(P2sh):由绿灰、紫灰色中~细粒砂岩与紫色粉砂岩相间交替沉积,以粉砂岩为主。总厚度165~276m,平均厚度237m,d.三叠系(T)岩性以薄—厚层状紫色、灰紫色及紫红色细粒砂岩为主,夹粉砂岩薄层或粉砂岩透镜体。地层厚度大于550m。e.第四系(Q)由冲洪积的砂质粘土、粘土及砂、砾石组成,地层分布不均,厚度变化大。地层厚度0~21.96m。(2)断层:井田范围内落差大于10m的断层有5条。即F3、F4、F9、半F8、半F9,均为高角度正断层。F3断层:井田东侧深部边界断层,走向N25E,倾向SE,倾角70度,落差35~70m,南部第13勘探线处落差最大。F4断层:井田西侧浅部边界断层,又称半个山断层,走向N20°E,倾向NW,倾角70°,落差135m~310m,由南向北落差变小,地表断层迹象明显。F9断层:位于井田北部的西侧浅部地段,平行F4断层,属于F4断层的伴生断层,走向N20°E倾向NW倾角70°,落差15~28m,北部落差逐渐减小至尖灭。半F8断层:平行位于F3断层东侧,又称虎山断层,走向N25°E,倾向SE,倾角70度。落差10~25M,由北向南断层落差增大。半F9断层:井田南端的横切断层,又程双泉观断层,走向N50°E,倾向NW,倾角70°,落差25~135m。南部断层落差较大,北部因受F3及F8切割而落差急剧减小。(3)褶曲:规模较大的褶曲有鳌子山东背斜和半个山背斜,均位于井田西侧平行F4断层发育,前者在井田北部,走向N30。~N20。E,轴长2.5Km;后者在井田南部,走向N30。E,轴长3Km。(4)岩浆岩:本区燕山运动晚期岩浆普遍沿软弱的煤层呈床状侵入,在煤系地层中,自上而下可分为五层,岩性以浅灰色、灰绿色斑纹结构的闪长斑岩为主,次为全晶质,中粒状的闪长岩。受火成岩侵入影响,局部地区煤层被挤薄、吞蚀、切割,对采区布置、巷道掘进和正常回采有较大影响。3)煤系地层及煤层: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是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统山西组。在中石炭统本溪组中只有一层不可采的薄煤。含煤地层总厚度约205~220m,含煤20~22层,总厚约14.4~16.7m。可采层计6~8层,总厚度8.74~13.84m。南部有1#、2#、4#、5#、6#、7#、8#、9#八层,北部有4#、6#、8#、9#六层。目前主要可采煤层为2#煤,待开发的下组煤为8#、9#。可采煤层总厚度为10.75m,详见可采煤层一览表。1#煤(小煤)可采范围都在北翼,南翼极少。北翼赋存稳定,厚度一般1.10m变化不大。局部因沉积变相冲刷。顶板以粉砂岩为主,局部中粒砂岩。局部也有火成岩顶板。2#煤(大煤),为主要可采煤层,较稳定,平均厚度在3.2m左右。南翼最南部一个采区变为1.0m左右。其它也有局部冲刷变薄。顶板多为粉沙岩,局部有坚硬的中砂岩。煤层内普遍存在0.1~0.4m的夹石层。4#煤(野青),厚度变化不大,一般在0.95~1.0m,局部尖灭变薄,顶板为0.2~3.9m的石灰岩,一般厚度1m左右,据揭露的资料,不易维护,不适宜在其下面布置永久性巷道。5#煤(山青小煤),仅在中部局部可采,平均厚度0.29m,最大厚度1.07m。6#煤(大青),大部可采,变化不大平均厚度0.8m左右。最大1.3m,局部尖灭。顶板为粉沙岩,个别为灰岩,炭质泥岩及细砂岩。7#煤(小青),除火成岩破坏以外,南部全部可采,厚度变化不大,厚度最大可达2.54m,平均1.25m。顶板为粉沙岩或泥岩。井田北部一般都不可采。8#煤(大青),煤层厚
本文标题:采矿工程生产实习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90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