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 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技术规范及验收规范培训(主讲人:练振辉).ppt [兼容模式]
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二月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技术规范及验收规范宣贯主讲人:练振辉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电缆技术规范》《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电缆验收规范》《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电缆附件技术规范》《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电缆附件验收规范》《广东电网公司线路杆塔技术规范》《广东电网公司线路杆塔验收规范》《广东电网公司导、地线技术规范》《广东电网公司导、地线验收规范》•宣贯内容: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广东电网公司绝缘子技术规范》《广东电网公司绝缘子验收规范》《广东电网公司线路金具技术规范》《广东电网公司线路金具验收规范》《广东电网公司10kV架空绝缘导线技术规范》《广东电网公司10kV架空绝缘导线验收规范》•宣贯内容: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1环境条件1.1.1环境温度年最高温度:45℃年最低温度:-10℃最高日平均温度:38℃最大日温差:25℃日照强度:0.1W/cm2(风速0.5m/s)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1.2海拔高度:≤1000m1.1.3最大风速:35m/s1.1.4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2系统运行条件1.2.1系统标称电压(U):10kV1.2.2系统频率:50Hz1.2.3系统最高电压(Um):12kV1.2.4导体对地或金属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0):8.7kV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3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直埋、管槽、排管、沟道、隧道、桥架、竖井等多种方式。地下敷设时电缆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4运行要求1.4.1电缆导体的长期最高额定温度为90℃。1.4.2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不超过250℃。1.4.3电缆敷设时环境温度不低于0℃。1.4.3电缆安装时最小弯曲半径:单芯电缆15D,三芯电缆12D,其中D为电缆外径。1.4.4电缆地下敷设时需满足局部可能完全浸于水中的运行要求。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5技术要求1.5.1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导体应为圆形单线绞合紧压导线。–铜导体材料为符合GB/T3956-1997的第一种或第二种裸退火铜导体(铜的纯度≥99.9%)。–每一根导体20℃时的直流电阻应不超过GB/T3956-1997规定的相应的最大值。–导体截面与标称截面不得出现负偏差。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5.2挤出交联工艺–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应采用三层共挤工艺,全封闭化学交联。–应注明交联工艺全过程是否配置偏心度测量装置。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5.3导体屏蔽–导体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导体上,表面光滑,无明显绞线凸纹、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在剥离导体屏蔽时,半导电层不应有卡留在导体绞股之间的现象。标称截面500mm2及以上电缆导体屏蔽应有半导电带和挤包半导电层复合组成。–导体屏蔽电阻率不超过1000Ω•m,标称厚度为0.6mm。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5.4绝缘–绝缘标称厚度为4.5mm,绝缘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测量厚度应不小于4.05mm,绝缘偏心度应不大于8%。–绝缘材料应采用进口聚乙烯材料。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5.5绝缘屏蔽–绝缘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应均匀地包覆在绝缘上,表面应光滑,不应有尖角、颗粒、烧焦或擦伤的痕迹。–绝缘屏蔽电阻率不大于500Ω•m。–绝缘屏蔽应为可剥离型。标称厚度为:0.6mm。–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之间应有沿缆芯纵向的相色(黄绿红)标志带,其宽度不小于2mm。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5.6金属屏蔽–金属屏蔽由重叠绕包的软铜带组成,铜带连接应采用焊接方式,并满足短路温度要求。绕包应圆整光滑,无氧化现象。三芯屏蔽应互相接触良好。铜带间的平均搭盖率应不小于15%(标称值),其最小搭盖率应不小于5%。铜带标称厚度应按下列要求选用:–单芯电缆:≥0.12mm;–三芯电缆:≥0.10mm。–导体截面为500及以上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应采用铜丝屏蔽构成。铜丝、铜带电导率应与铜导体导电率相当。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5.7内衬层及填充物–缆芯采用非吸湿材料PVC绳或网状聚丙烯填充,应紧密无空隙。缆芯中间也应填充,三芯成缆后外型应圆整。在本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填充物的机械性能应能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选用挤包内衬层,采用非吸湿材料,挤包内衬层厚度符合GB/T12706.2的要求。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5.8金属铠装–三芯电缆金属铠装应采用双层镀锌钢带或涂漆钢带螺旋绕包,绕包应圆整光滑。铠装金属带标称厚度应符合GB/T12706.2的要求。–单芯电缆金属铠装应采用不锈钢带或者铝带,不允许用钢带。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5.9外护套–外护套厚度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任一点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外护套外观应圆整、平滑、无损伤。–有防蚁、防水要求时,电缆外护套宜采用聚乙烯(PE-ST7)材料,可选用中密度PE(MDPE)或高密度PE(HDPE)护套;在空气中敷设的电缆可采用难燃聚氯乙烯(PVC-ST2)材料护套。–a)外护层应符合GB2952的规定;绝缘水平应符合DL/T401的规定;–b)应有良好的防腐蚀、防蚁、防潮和阻燃性能,其中:电缆的防蚁性能应满足GB2951.38根据蚁巢法达到I级蛀蚀等级;在空气中敷设电缆的防火性能应满足GB/T18380.1的要求。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5.10电缆不圆度–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5%。–电缆不圆度=×100%。1.5.11成品电缆标志–成品电缆的外护套表面应连续、清晰地凸印或印刷厂名、型号、额定电压、导体截面、制造年份、计米长度标志。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5.12电缆盘•应用铁木结构电缆盘。电缆盘应能承受在运输、现场搬运或在任何气象条件下户外储存3年以上可能遭受的外力作用。并且电缆盘应承受在安装或处理电缆时所可能遭受的外作用力不会损伤电缆及盘本身。电缆盘筒体最小直径应符合电缆最小弯曲半径要求。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一)电力电缆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6现场验收试验•(1)绝缘电阻试验•(2)交流耐压试验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二)电力电缆附件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1环境条件1.1.1环境温度•年最高温度:45℃•年最低温度:-10℃•最高日平均温度:38℃•最大日温差:25℃•日照强度:0.1W/cm2(风速0.5m/s)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二)电力电缆附件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1.2海拔高度:≤1000m1.1.3最大风速:35m/s1.1.4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日平均值:95%•月平均值:90%1.1.5污秽等级:Ⅳ级1.1.6覆冰厚度:5mm(风速不大于15m/s时)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二)电力电缆附件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2系统运行条件1.2.1系统概况•a)额定频率:50Hz•b)额定电压:10kV•c)最高运行电压:12kV1.2.2爬电比距•爬电比距不小于31mm/kV。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二)电力电缆附件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3运行要求1.3.1电缆线路中电缆正常运行时导体的长期最高允许额定运行温度为90℃。1.3.2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5S)电缆附件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250℃。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二)电力电缆附件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4技术要求1.4.1终端•a)终端的出线杆与电缆铜导体之间应采用压接方法连接,终端各部分的机械强度应能耐受因电缆的负荷变化而产生的末端推力而不致损坏。•b)户外端子应采用防水型。•c)终端内的绝缘填充剂及密封剂,应与电缆及终端内的其它绝缘材料相容。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二)电力电缆附件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4.2接头•a)电缆接头中的导体应连接良好,满足正常运行及短路运行要求。•b)电缆接头宜采用整体预制型或组合预制型结构,与电缆绝缘外径的配合,应保证足够的紧固力。•c)中间接头应有密封良好的外金属保护套或铠装带,外保护套应具有与电缆外护套相同的绝缘水平并能承受一定的机械外力。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二)电力电缆附件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4.3电缆头•a)户内终端性能要求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及标准试验结果交流耐压或直流耐压4.5U0,5min或4U0,15min不闪络、不击穿局部放电在1.73U0下,≤10pc通过冲击电压试验105kV,正负极性各10次不击穿、不闪络恒压负荷循环(在空气中)导体施加电压2.5U0,并加热至(90-95)℃其中加热5h,冷却3h,共3次循环不击穿及由以下试验评定试验结果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二)电力电缆附件技术规范/验收规范1.4.3电缆头•a)户内终端性能要求(续)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及标准试验结果局部放电(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加5-10℃)在1.73U0下,≤10pc通过恒压负荷循环试验(在空气中)导体施加电压2.5U0,并加热至(90-95)℃,其中加热5h,冷却3h,共60次循环不击穿及由以下试验评定试验结果局部放电(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加5-10℃和环境温度下)在1.73U0下,≤10pc通过短路热稳定(屏蔽)在电缆屏蔽的ISC下,短路2次,无可见损伤通过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Pro试用版本创建
本文标题:广东电网公司配网技术规范及验收规范培训(主讲人:练振辉).ppt [兼容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90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