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拉维莱特公园(伯纳德屈米)
•解构主义•产生背景•理论基础•解构建筑•解构大师——伯纳德•屈米•案例分析——拉维莱特公园产生背景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理论基础解构主义60年代缘起于法国,雅克·德里达——解构主义领袖——不满于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对那种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信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理论基础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而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好是这种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矛盾的理论解构主义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解构建筑所谓解构主义,简单地说就是采用解析的方法,将传统结构分解成一系列要素并重新组合,组合的原则却不再遵循传统的均衡与稳定,更加强调因地制宜和随机性。理论上的继承屈米是建筑理论上解构主义理论最重要的人物,他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引入建筑理论。他认为应该把许多存在的现代和传统的建筑因素重新构建利用,以更加宽容的,自由的,多元的方式来建构新的建筑理论构架。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了建筑的解构主义理论的人是埃森曼。世界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1944年出生于瑞士洛桑。1969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科大学。1970-1980年在伦敦AA建筑学院任教。197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城市研究所。1980-1983年在Cooperunion任教。1988-2003年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保护研究院的院长一职。伯纳德•屈米建筑不仅仅是造型的问题,而且成为都市文化的载体。建筑师不仅仅是设计某种形式,而是创造社会性的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并不是一种有关形式的知识,而是探索世界的知识形式。人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探索世界,比如电影导演、艺术家,也可以作为建筑师来观察这个世界。——伯纳德·屈米(BERNARDTSCHUMI)创作来源:电影艺术、文学理论在SituationistInternational运动背景下他将两者与建筑相结合,发展了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学者的研究工作,为的是重新审视建筑承担的责任和加强建筑对文化的表达。这个理论在他的建筑实践中以两条线索来展开:•揭露建筑次序与生成建筑次序的空间、规划、运动之间的传统联系。•创造空间与空间中发生的事件的新联系。屈米的设计通过组织事件的方法,往往暗示了一种比平常的生活更有效的生活方式。建筑的责任从提供功能空间转向了组织社会活动。“没有事件发生就没有建筑的存在”,他的设计永远是提供了充满生命力的场所,而不是重复已有的美学形式。屈米作品在行为学上有明显的动机性,引导使用者自发革命性地使用他所提供的空间。这样建筑就成了一个受设计概念、城市地形和规划所界定好了的“情景构造物”。城市的布景者概念一TechnologiesofDefamiliarisation概念二TheMediatedMetropolitanShock概念三De-structure概念四Superimposition概念五Crossprogramming概念六Event:TheTurningPoint建筑思想三个程序设计的概念交叉程序设计:把所给空间用于与原来空间意图不同的设计。横断程序设计:把两项设计中的各种空间布置结合在一起,忽略掉其对立性。解析程序设计:把两项设计结合起来,让设计A的必要空间设置和设计B的可能布置两者混合起来。代表作新卫城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辛辛那提大学体育中心法国拉维莱特公园•人文背景•建造目标•交通区位分析•公园简介•平面总概——点线面体系•空间序列的展开•疯狂的构筑物——folies•先进性和缺陷性•对比分析拉维莱特公园1974年以前,拉维莱特公园原址处有一个百年历史的大市场,当时的牲畜及其它商品就是由横穿公园的乌尔克运河运送。历史背景拉维莱特公园是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巴黎建造的九大“总统工程”之一它建造于“解构主义”这一艺术流派逐渐被广大设计师认可的年代。在1982年举办的国际性的公园设计竞赛中,建筑师屈米的方案中标。建造背景城市公园通常被作为城市居民的室外活动场,并旨在创造优美的绿色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的人居环境。然而知名的城市公园吸引了旅游者的到来,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就是一例。它不仅仅是一个有魅力的、吸引人的公园,而是一个场所:一个城市的客厅,城市居民用以展示自已特色、招待客人的场所。公园在建造之初,它的目标就定为:•一个属于21世纪的、充满魅力的、独特并且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公园。•它既要满足人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需要,同时又是体育运动、娱乐、自然生态、科学文化与艺术等诸多方面相结合的开放性的绿地。并且公园还要成为各地游人的交流场所。建造目标区位分析拉维莱特公园位于巴黎的东北边缘,巴黎第19区。环城公路地铁站巴黎的环城公路和两条地铁线都经过公园的所在地。因此当游客游览完南北有1000多米长的公园后,能在公园的另一端方便地坐到车。交通分析地铁站拉•维莱特公园面积约55公顷,是巴黎市区内最大的公园之一。园址上有两条运河,东西向的乌尔克运河将全园一分为二,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北区展示科技与未来的景象,南区以艺术氛围为主题。南北向是圣德尼运河。这两条近乎直交的运河成为了公园与城市熔融的纽带,同时也是公园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作为线系统的组成部分张显着解构主义的魅力。公园简介屈米抛弃原有的构图形式,和谐秩序和其他一些形式美原则通过点线面三个不同系统的叠合,有效的处理整个错综复杂的地段,使设计方案具有很强的伸缩性和可塑性。平面总概方案阶段的探索“点”点的体系由呈方格网布置的、间距为120m的一组“疯狂物”构成。它采用钢结构的红色建筑物给全园带来明确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并与草地及周围的建筑物对比强烈,非常突出。点的体系“线”线性体系构成了全园的交通骨架,。由两条长廊、几条笔直的种有悬铃木的林荫道、中央跨越乌尔克运河的环形园路和一条称为“电影式散步道”的流线型园路组成。东西向及南北向的两条长廊将公园的主入口和园内的大型建筑物联系起来,同时强调了运河景观。线性体系面的体系面的体系有主题花园和几块形状不规则的、耐践踏的草坪组成,以满足游人自由活动的需要面系统公园被屈米用点、线、面三种要素叠加,相互之间毫无联系,各自可以单独成一系统。但又可以说它们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三者相辅相成又互相抵触,形成了非可以为之但又丰富多变的空间序列。点线面结合空间序列的展开公园的主入口龙园(滑梯背部看去)正面晶球馆Argonaut一艘退役的潜水艇诉说自己的故事。通向竹园的某个入口通向一块草坪和一个Folies竹园的隐秘入口葡萄园源于萤火虫飞舞的设计“镜园”是在欧洲赤松和枫树林中竖立着20块整体石碑,一侧贴有镜面,镜子内外景色相映或趣,使人难辩真假;少年园从展厅看音乐城前广场从音乐城看展厅红色钢铁怪物是公园中最著名的,这40个明显具有构成主义风格的小建筑物采用钢结构,出现在120m×120m的方格网的交点上,这些疯狂物以10m边长的立方体做基本形体加以变化,达到了变化与统一的效果。在公园极为平坦的地形和空旷的草原上,特别显著和张扬。疯狂的构筑物:FoliesFolies可以作为信息中心、小卖饮食、咖啡吧、手工艺室、医务室之用等,和建筑物落在一起的,就作为其入口或强调立面,除此之外,在它里面还安排了很多活动。folies有些纯属屈米的爱好,而无功能性的雕塑般的添景物,folly与建筑的重叠,引发了冲突folly与线与面的元素结合,相得益彰,给游客提供了一个充满魅力的空间对建筑功能确定性和结构形式的解构。屈米设计的“疯狂物”——folies,消解了它的具体功能,它在功能意义上具有不确定性和交换性。消解了传统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功能的互换性和因果关系。在这里形式没有服从功能,功能也没有服从形式。“建筑不再被认为是一种构图或功能的表现”,空间成为了一种“诱发事件”。拉维莱特公园的先进性:•“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改变了传统园林和城市分开的状况,创造了公园和城市相容的结构•公园做到了“白天看风景,晚上看夜景”,而之前法国的大多数公园都只在白天开放。•屈米基于城市变化理论提出了可塑性空间的设计思路。主要通过一些网格以及网格节点上的亭子进行控制。拉维莱特公园的缺陷性:在实际设计中,屈米试图用建筑的方式来追求一种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效果,但这种建筑化的思路走向极端,丢掉了园林崇尚自然的本质属性,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造价非常高•尽管很多建筑的造型非常奇特,但过于装饰化、时装化,过不了多久就让人感觉到过时和厌倦•公园的整体气氛更像是一个游乐场,而不是供人接触自然的公园。几个明显的缺陷:拉维莱特公园的缺陷性:对比分析----凡尔赛宫巴黎凡尔赛宫是法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平面对比“理性”与“非理性”“整体”战略与“分离”战略“焦点透视”空间形式与“散逸多重”空间形式“图案化”与“结构化”通过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与巴黎凡尔赛宫花园的比较分析,体现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设计中反叛和质疑的创新精神。•参考文献:1杨义芬,沈守云.当代景观建筑设计思潮之解构主义.山西建筑第32卷,第9期:14-152克里斯蒂娜•豪威尔斯.德里达(张颖,王天成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3包亚明.一种疯狂守护者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何佩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4(2):74-766国外后现代建筑尹国均,著重庆出版社8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伯纳德•屈米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18-19.
本文标题:拉维莱特公园(伯纳德屈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192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