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附:施工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报批稿)项目名称:海口市云龙镇云定路市政工程(污水工程、景观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建设单位(盖章):海口市琼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4年1月11日环境保护部制—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2——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云龙镇云定路市政工程(污水工程、景观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建设单位海口市琼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卢工通讯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高登街财政大厦六楼联系电话18976669911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海口市云龙镇云定路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改扩建行业类别及代码K7550市政工程管理化占地面积(平方米)596800绿化面积(平方米)29100总投资(万元)4281.13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39.91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24.29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4年9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背景200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口市行政区划调整。行政区划调整使海口资源更加丰富,城市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经济基础更加坚实。行政区划调整为海口及乡镇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5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海口市委、市政府2006年3月24日正式出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将着力加强村镇的规划建设,包括抓紧编制全市村镇规划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等。在加快小城镇建设方面,海口市将优化小城镇布局,将临近市区的府城、灵山、海秀、城西、长流、西秀、新埠7个镇纳入主城区,同时重点建设永兴、东山、红旗、大致坡、三江、新坡、龙塘、旧州、云龙、三门坡10个中心镇,形成海口的卫星城镇。目前云龙镇居民点较小,分布较分散,大部分的村庄的等级低,制约了城镇经济和城镇建设水平。云龙镇镇区规模相对偏小,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现状镇区内的三条主干道路海榆东线、云定路、云美路均为早期建设的公路,缺少配套的市政管网,制约了沿线地块的开发利用。在省委省政府和海口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云龙镇的发展有了难得的大好机遇,因此,珍惜发展机遇,自我改善,创造优良投资环境是目前镇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改善市政基础是城镇发展、改善基本面貌的前提。本项目建设内容为云龙镇云定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内容为:污水工程、景观工程—4—及其他附属工程;给水、照明、电力、通讯、燃气等其他管线工程仅预留位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第052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海口市云龙镇云定路市政工程应当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建设单位儋海口市琼山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院接受任务后,立即成立环评组深入现场勘查,并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完成了海口市云龙镇云定路市政工程(污水工程、景观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附施工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的编制。二、项目概况1、建设内容云定路市政工程(污水工程、景观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全长6.2km;其中污水改造范围全长2.5km,起点为云定路-海榆东线交叉口(K0+000),终点至岭脚村(K2+500),路线全长约2.5km;慢行道、景观工程起点为云龙镇区640米范围外(K0+640),终点至南国•威尼斯水城边界靠近三十六曲溪(南渡江支流处K6+200),路线全长5560米。慢行道的主要设计内容为5m宽的慢行道,景观工程的主要设计内容为5m宽的景观绿化带,包括广场、凉亭、石凳等沿街小品附属设施。(一)污水工程(1)现状工程云定路镇区路段现状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合流管管径为DN400~DN500,镇区外设置排水边沟收集排放公路路面的雨水。(2)方案设计根据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总体规划(2013—2030)报告污水规划布局可知,本次规划将云龙镇分为两个区域进行分区处理:镇区西南区域的海科院、华夏云龙、南国威尼斯、云龙水郡南边地块等项目排入华夏云龙项目东侧的规划云龙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0.5万吨/日,远期处理规模1.5万吨/日。污水处理标准为一级A标准,处理尾水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后进行中水回用,余量尾水排至演丰东河。镇区、云龙产业园、临空产业园、匹斯克、裕泰、中信台达等区域通过纵一路污水干管排入云龙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近期处理规模1万吨/日,远期处理规模2.5万吨/日。污水处理标准为一级A标准,处理尾水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后进行中水回用,余量尾水排至龙塘坝下游约1公里处。目前整个云龙镇只有一个污水处理厂,即云龙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依据《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总体规划(2013~2030)修编》,规划云龙产业园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规模分别为近期3万吨/日、远期6.5万吨/日。为了避免分散式污水处理后的尾水排放污染,云定路东北部建设集中区产生的污水向东—5—侧汇集后沿云定路排入纵一路规划的污水管道,最终接入云龙产业园的污水处理厂处理。云定路污水管道敷设范围为海榆东线至岭脚村,故云定路污水管网除了收集沿线地块的水量还转输卜典湖一横街及文明南路的污水量。(3)污水管道布置污水管道的布置走向原则上依据污水厂的位置和规划竖向地坪标高进行平面布置,采用重力流,为圆管非满流形式。污水管道采取单侧布管形式,布置于道路东侧,镇区内污水布置于东侧人行道上,距道路中线9.0m,镇区外污水布置于东侧,距东侧排水边沟沟壁外侧4.0m。云定路地势为中间高、两头低,全线在岭脚村为最高点,所以项目无需设置提升泵站。本次污水管敷设的范围是北起云定路-海榆东线交叉口,南至岭脚村。故用ID400污水管收集岭脚村至云定路-海榆东线交叉口的污水后,向西转输至纵一路的规划污水管网,最终排入位于云龙镇产业园区西北角纵一路西侧的现状云龙产业园污水处理厂。(4)污水管道附属构筑物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设置污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间距:40m。污水检查井井盖、井座均采用球墨铸铁件。位于机动车道的采用重型球墨铸铁防盗井盖、井座,其它均采用普型球墨铸铁防盗井盖、井座,检查井与管道连接处设置防止不均匀沉降措施,污水检查井与管道接口处,采用橡胶密封圈柔性连接。(5)污水街坊支管为方便用户接入,街坊各支管预留检查井位置设置在道路规划红线外2m。镇区内排水系统为合流制,故管渠中为合流雨污水,旱期流量为污水,因此在对现状管渠衔接前需进行截留污水。在现状两侧居民门口均设置有小方井与预留井或干线检查井连接,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6)污水管道管材选择污水管道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环刚度≥8KN/m2,橡胶圈承插接口。(7)污水管道开挖及基础处理管道埋深在3.5米以内的,可采用天然放坡开挖,坡比1:0.75。建议管道埋深超过3.5米的,打木麻黄桩加挡板及横撑进行支护,木麻黄桩中尾径φ10cm,长度为4.5米。镇区内两侧建筑物较较多,建议沟槽在适宜位置采用放坡开挖或打木麻黄桩加木挡板横撑支护的防护方式。,开挖平均深度为3.5米,宽度为2米。施工方式采取开挖施工方式。(8)管线布置次序在满足路面上的荷载、管道强度、覆土深度等要求条件下,将给水、电力、电信等管线在排水管线以上穿过。各种工程管线交叉时,自地表面向下排列的顺序为:电力、电信、燃气、给水、雨水、污水管线。各种管线在车行道路下的覆土深度不小于0.7米。—6—(二)慢行道、景观工程(1)建设规模慢行道、景观工程的设计起点为起点云龙镇区640米外(K0+640),设计终点为南国•威尼斯水城三十六曲溪(南渡江支流处K6+200),设计总长5560m,设计宽度为5m慢行道+5m景观绿化带=10m。慢行步道面积30580m2,绿化带面积29100㎡,垃圾桶12个,石坐凳42个,木亭子2个等。(2)设计方案①慢行道设计平面设计:结合沿线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进行路线平面设计。道路平面设计中心线按照云定路改造的东侧边沟边界线进行拟合设计,道路中心线走向基本与云定路改造工程中心线平行,最小曲线半径100m,最大曲线半径500m,满足城市次干道慢行道规范要求线形。纵断面设计:本次慢行道纵断面基本上以边沟顶标高作为道路设计标高,道路设计标高与云定路道路改造标高基本一致。K0+947桥梁设计出慢行步道路面标高适当降低,已满足漫水路面设计要求。除了K2+171~K2+425道路纵坡4.9%,K3+725~K4+081道路纵坡4.46%,道路纵坡大于3.5%,不满足非机动车道道路纵坡设计要求外,其余道路纵坡均满足要求。在这两个纵坡过大路段,通过设置交通推行标志,每隔100m设置休息平台,每隔2m设置柱形华表等辅助设置减弱过大纵坡对非机动车道通行的影响。横断面设计:标准横断面:慢行道与绿化带都采用单坡,慢道单向坡度均为2.0%,绿化带单向坡度均为4.0%,慢行道坡向绿化带,绿化带坡向公路现状排水边沟。横断面形式为:0.3m沟壁+0.6m排水边沟+10m车行道+0.6m排水边沟+0.3m沟壁+5m绿化带+5m慢行道(本项目主要建设绿化带和慢行道,排水沟和车行道为现状工程)。见附图。路基设计: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砾类土、砂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基底部。有采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慢行道全线填挖高度均不大,填方按照1:1.5放坡处理,挖方按照1:1放坡处理。道路全线采用植草防护。路面结构设计:本慢行步道仅供行人和自行车通行,路面结构参考非机动车道的路面结构。路面结构方案比较。—7—表1路面结构设计表路面方案结构透水砖、花岗岩(方案一)彩色沥青(方案二)面层6cm透水砖或花岗岩1cm彩色沥青3cmM10水泥砂浆4cm细粒式沥青砼/5cm中粒式沥青砼基层12cm水泥稳定石屑20cm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15厚级配碎石15cm级配碎石底基层方案一采用透水砖铺装+花岗岩点缀修饰,该方案接缝较多,易损坏,不利于自行车慢行,方案二采用彩色沥青铺装,从经济指标考虑,沥青混凝土路面造价高;从规划方面考虑,公路在远期将拓宽,透水砖在后期更容易拆除,还可回收利用。因此,本次设计推荐采用透水砖路面。②景观工程整个慢行道的植被在空间上考虑了不同郁闭度对整个景区不同部分空间感受的影响。郁闭度是指树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遮蔽地面的程度,用十分数表示,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1,依次为0.9,0.8,0.7等。慢行步道采用种植行列式路荫乔木,形成林荫路的景观,或有序,或壮观。绿化带注重种植乔、灌、草的层次,以减少单调感,使人民处处有景可观。根据功能、景观及生态要求,特别设计了一些硬“软”结合地。“软”即指绿化。硬“软”结合地主要分为两种:林荫广场和驿站,间隔500米左右设置一处广场,在林荫广场中布置休息坐凳,并点缀艺术小品,丰富景观效果。沿线驿站共设置2处,一处位于镇区外,一处位于威尼斯处。3、筑路材料与运输条件(1)砂、石料本项目建设所需的砂、石等基建材料均为市场上常用材料,海口市的材料供应商均有充足的货源;(2)填料本工程挖
本文标题:云龙镇云定路市政工程(污水工程、景观工程及其他附属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34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