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冬季施工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的规定,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根据以往经验,兰州地区每年十一月左右气温便开始降低,工程将进入冬季施工阶段。冬季施工时由于其寒冷的的气候条件将会直接影响在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为保证冬季施工顺利的进行特编制此方案。二、组织机构职务姓名项目经理赵凯亮质量负责人李双彦技术负责人何正茂安全负责人张本强二、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规范》GB50204-20113、《冬期混凝土综合蓄热法施工成熟度控制养护规程》DBJ/T01-36-974、《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5司法局业务用房相关图纸及技术文件。三、工程概况本工程为皋兰县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地点位于皋兰县司法局院内,结构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本建筑层次为五层(局部为六层)多层建筑。新建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2428.54平方米,设计高度为21.2米,建筑物总长:30.7米,总高21.1米,总宽:13.8米;层高:一、六层层高3.7米,二、三层层高3.3米。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商业楼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商业楼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墙体工程:本工程外墙均为300厚KM型空心砖砌块外贴50厚岩棉板保温,外墙居轴线外200mm,居轴线内100mm,内墙为200厚KM型非承重粘土空心砖砌块,均居轴线中。四、工程特点1、冬季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环境不利,是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尤其砼工程居多。2、质量事故出现的隐蔽性、滞后性。即工程是冬天干的,大多数在春季才开始暴露出来,因而给事故处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轻者进行修补,重者重来,不仅给工程带来损失,而且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3、冬季施工的计划性和准备工作时间性强。这是由于准备工作的时间短,技术要求复杂。往往有一些质量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跟不上,仓促施工造成的。因此,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何经济合理,使产生的费用最少的情况下过渡冬季施工阶段,显的尤其重要。五、冬季施工技术、安全措施(一)土方工程:1、回填土当气温低于-10℃时,不宜回填作业.。2、土方回填前,应将基坑底部的冰雪及保温材料清理干净。4、室外的基槽(坑)或管沟可采用含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粒径不得大于15cm,含量不得超过15%,宜应均匀分布,但管沟底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5、回填宜连续进行并应夯实,以免地基土或已填的土受冻,大面积填方时,要组织平行流水作业或采取其它有效的保温防冻措施。对当天回填的灰土面层采取覆盖阻燃草纤被保温,防止过夜面层冻涨,第二日回填前如有冻结部位必须挖除后重新回填。冬期回填土方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50%;铺填时,冻土块应均匀分布,逐层压实;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增加。人工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超过20cm,夯实厚度为10~15cm。6、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填方高度不受限制,平均气温在-5~-10℃时填方高度不宜超过4.5m,平均气温在-11~-15℃时填方高度不宜超过3.5m,平均气温在-16~-20℃时填方高度不宜超过2.5m。(二)钢筋工程冬施期间,由于钢筋在负温条件下,其力学性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强度及屈服点提高,但延伸率和冲击韧性降低,对钢筋的加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钢筋工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钢筋在运输、堆放、搬运过程中,尽量减少碰撞、挤压,以减少钢筋表面的机械损伤,降低冷脆性。(2)、加工时必须保证二级以上的钢筋的弯曲半径大于4倍的直径,并不得在同一位置来回弯折。(3)、Φ16(包括Φ16)以上的钢筋宜采用电弧焊;Φ16以下的钢筋宜采用搭接绑扎。钢筋负温焊接宜采用电弧焊的方法。浇注砼前对钢筋上的霜、冰、雪等进行彻底清理。(4)、加强对焊工冬季施工培训。通过试焊以确定在低温条件下各焊接设备的最佳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和焊接通电时间等焊接工艺参数;(5)钢筋焊接在室外作业时,应采取防雪挡风措施,保证焊缝和热影响区能够缓慢冷却,密切注意焊接时的气温变化;(6)加工完成的钢筋笼须采用枕木支垫,整齐堆放。2、混凝土施工现场搅拌护壁砼:(1)砂石料场须采取防雨雪措施,在雨雪来临之前应采用工业石棉被或彩条布对材料进行覆盖,以防渗水后材料冻结;晴天后须及时揭开覆盖,清除冰雪;每次混凝土施工完毕之后,拌合站料斗内剩余材料须清理干净,然后对集料斗进行覆盖;(2)骨料中不得带有冰雪或冻结团块,每次开盘前应派专人对砂石料进行检查,清除表层冰雪和冻结的骨料;(3)投料前,应先用热水或蒸汽冲洗集料斗和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投料的顺序为:砂石料、热水,搅拌30s,再加水泥搅拌,每盘搅拌时间应较常温时延长50%(由60s提高到90s);(4)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当原材料的温度不能满足出料温度要求时,根据目前本工地的气温和设备配备的实际情况,应对拌合用水进行加热。(5)为加快砼初凝强度可采用42.5级标号水泥,水泥只可保温不得加热。桩芯商品砼:(1)桩芯混凝土采用商品砼,试验人员应积极与搅拌站联系,及时沟通,确保搅拌站所提供砼,符合本工程设计、施工要求,符合冬期施工要求,而且所掺外加剂必须符合结构设计要求,不得掺加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严禁掺加氯盐。为保证冬施工程质量,对浇筑及养护做如下要求:(2)在原设计砼强度等级基础上增加一个砼强度等级,商砼进场第一辆车必须带有配合比试验报告及浇注申请单,确认无误后方可浇注,否则不准浇注;(3)浇注施工应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安排合理、组织严密,尽量缩短作业时间,以确保混凝土出罐温度不低于10℃,入模温度不低于为5℃,采用温度计随时测温;(4)浇注前应再次确认钢筋笼、导管等是否安装到位;(5)浇注过程应与搅拌站保持联络,尽量缩短运距,选择最佳路线;正确选择运输容器的形式、大小和车体保温材料;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并合理组织装入、运输和卸出混凝土的工作。(6)及时了解交通状况,确保浇注施工不间断,连续进行。(7)混凝土的温度降至0℃前,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抗冻临界强度。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砼的抗冻临界强度为30%。(8)气温低于5℃时,不得对砼进行喷水养护。(9)对于混凝土挖孔桩工程的冬季养护,由于其裸露于大气中的面积甚小,表面系数小于1,因此采用保温蓄热法最为适宜。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在混凝土灌注成型之后,立即用保温效果好且价格又便宜的保温材料加以覆盖保温,覆盖要严实挡风,不散热,借此延缓混凝土的冷却速度,保证混凝土在正温度下增长到预定的强度。这种养护方法的热源主要来自加热原材料所得的热量和水泥水化作用发出的热量,以及地表下土壤的热量。保温材料可选用草垫、塑料加草垫、油毡纸加草垫或水泥袋纸加草垫等。在冬季养护期间,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以防气温突然下降,遭受寒流和霜冻的袭击。同时,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应该及时调整保温措施,增加草垫层数,造成正温环境。(10)蓄热法的保温养护措施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加热设备,成本较低,对于混凝土挖孔桩来说,无疑是很好的方法。当室外气温较低时,还可以采用原材料加热、掺加防冻剂或早强剂等辅助手段配合进行,以提高混凝土的初温,加速混凝土硬化和降低混凝土的冻结温度。(11)按规范做好每组试块取样、养护、防冻工作。(12)保温材料采用塑料薄膜、草垫,分期进场。(二)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采用综合蓄热法施工: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掺量的外加剂(早强剂、或早强型防冻剂),搅拌时原材料料加热,浇筑后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的水化热热量,通过适当的保温延缓混凝土冷却,使混凝土温度降低到0°或防冻剂规定的设计强度前,达到预期要求的一种施工方法。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的规定。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采用综合蓄热法、负温养护法施工的混凝土,砼受冻临界强度当不应小于4.0MPa;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受冻临界强度当不应小于5.0MPa。冬施期间全部采用商品砼,为保证冬施工程质量,对砼加热、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作如下要求:1、混凝土材料要求:(商品混凝土由搅拌站协助完成)(1)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得低于32.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少于280kg,水胶比不应大于0.55,并加入早强剂。有必要时应加入防冻剂(根据气温情况确定)。(2)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3)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在有条件的时候,砂石筛洗应抢在零上温度时做,并用塑料纸,油布盖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由骨料带入的水分以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4)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如外加剂为粉剂,可按要求掺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时投入。如外加剂为液体,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5)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强剂,掺量应符合使用要求及规范规定,且应注意在添加前应做好模拟试验,以核实有关技术措施;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6)混凝土中添加防冻剂时,严禁使用高铝水泥。(7)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8)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9)为减少、防止混凝土冻害,选用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以减少拌合用水量,此时可适当提高水泥标号,水泥标号不底于P.O32.5。当混凝土掺用防冻剂(外加剂)时,其试配强度较设计强度提高一个等级。在钢筋混凝土中禁止掺用氯盐类防冻剂,以防止氯盐锈蚀钢筋。(10)拌合设备进行防寒处理,设置在温度不低于10℃暖棚内。拌制砼前及停止拌制后用热水洗刷拌合机滚筒。拌制砼时,砂石骨料的温度保持在0℃以上,拌合用水温度不低于5℃。必要时,先将拌合用水加热。当加热水不能满足拌合温度时,可再将骨料均匀加热。(11)水及骨料按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满足混凝土浇注需要的加热温度。(12)水的加热温度不宜高于80℃。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至80℃。以上,此时要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进行搅拌均匀,再加水泥,以免水泥与热水直接接触。(13)当加热水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将骨料均匀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片石混凝土掺用的片石可预热。(14)预拌混凝土用砂,应提前备足料,运至有加热设施的保温封闭储料室备用。(15)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可以在使用前转运入暖棚内预热。2、运输要求砼的运输过程快装快卸,不得中途转运或受阻,运送中覆盖保温防寒。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进行重新调整拌和料堤的加热温度。(1)砼的灌注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低于5℃,细薄截面砼结构的灌注温度不宜低于10℃,砼分层连续灌注,中途不间断,每层灌注厚度不大于20Cm,并采用机械捣固。(2)现场应留设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作为拆模依据。4、混凝土的质量检查(1)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a、检查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b、在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外界影响变动时应及时检查;c、检查外加剂的掺量;d、测量商品混凝土出罐车时的温度和浇筑时的温度。e、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测量检查四次(2)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质量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块的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拌制100m³且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b、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混凝土不足100m
本文标题:83冬季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4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