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整体法和隔离法(解析版)
1整体法与隔离法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5年武汉部分学校调研测试)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为m、横截面半径为r的半圆柱体A、B放置在粗糙水平面上,A、B的圆心O1、O2之间的距离为l,在A、B上放置一个质量为2m、横截面半径也为r的光滑圆柱体C(圆心为O3),A、B、C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B.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方向由O1指向O3C.若l减小,A、C之间的弹力减小D.若l减小,地面对B的摩擦力增大【答案】C2.(2014高考全国新课标理综I第17题)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23.(2014江苏物理第8题)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4.(2014四川理综)如右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答案】:BC[来源:学科网]35..(2012·江苏物理)如图所示,一夹子夹住木块,在力F作用下向上提升。夹子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M,夹子与木块两侧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若木块不滑动,力F的最大值是A.2fMmMB.2fMmmC.2fMmM-(m+M)gD.2fMmm+(m+M)g【答案】:A【解析】: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m+M)g=(m+M)a,隔离木块M,由牛顿第二定律,2f-Mg=Ma,4联立解得:F=2fMmM,选项A正确。【考点定位】此题考查整体法隔离法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6.(2011新课标卷)如图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现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点评】此题考查叠加体、整体法隔离法受力方向、加速度图象等知识点。7.(2010全国理综1)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坂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A.a1=0,a2=gB.a1=g,a2=gC.a1=0,a2=MMmgD.a1=g,a2=MMmg[来源:学.科.网]a1=0。木块2受重力和弹簧向下的弹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2=MMgF=MMmg,所以选项C正确。5[来源:Z.xx.k.Com]【答案】C【点评】此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瞬时加速度问题。要注意,弹簧中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而木板、轻绳、轻杆的弹力都可发生突变。8(2010山东理综)如图2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角,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A.N=m1g+m2g-FsinB.N=m1g+m2g-FcosC.f=FcosD.f=Fsin9.(2010浙江理综)如图4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B.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对物体受到的重力C.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D.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610(2007年高考江苏物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m的最大拉力为A、5mg3B、4mg3C、2mg3D、mg3【点评】选择隔离的研究对象时,一定要选择所受的力是确定的物体,不要选择所受的力是不确定的物体,此题中由于左边木块之间的摩擦力尚未达到最大,因此不能隔离左边木块作为研究对象。1.计算题11.(2010上海物理)倾角=37°,质量M=5kg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1)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与方向。7(2)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解析】(1)物块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L=12at2解得加速度a=2m/s2。设斜面对木块摩擦力为f1,支持力N1。隔离木块分析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f1=ma,mgcos-N1=0,【点评】此题考查叠加体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衡条件等知识点。12(2009年安徽卷)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a=1m/s2上升时,试求:(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解析:解法一:(1)设运动员受到绳向上的拉力为F,由于跨过定滑轮的两段绳子拉力相等,吊椅受到绳的拉力也是F。对运动员和吊椅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ammgmm-2F椅人椅人[来源:学§科§网Z§X§X§K]解得F=440N。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F’=440N(2)设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N,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有:amgm-FFN人人,解得FN=275N。由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也为275N。8解法二:设运动员和吊椅的质量分别为M和m;运动员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对吊椅的压力大小为F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绳对学科网运动员的拉力大小为F,吊椅对运动员的支持力为FN。分别以运动员和吊椅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agM-FFN①mamgFFN②由①②得F=440N,FN=275N。13.(2015河北省邯郸摸底测试)如图,一个倾角θ=30°的光滑直角三角形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顶端连有一轻质光滑定滑轮。质量为m的A物体置于地面,上端与劲度系数为k的竖直轻弹簧相连。一条轻质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斜面上质量为m的B物体相连,另一端与弹簧上端连接。调整细线和A、B物体的位置,使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且细绳自然伸直并与三角斜劈的两个面平行。现将B物体由静止释放,已知B物体恰好能使A物体刚要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求:21*cnjy*com(1)B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最大距离x;(2)B物体下滑到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3)若将B物体换成质量为2m的C物体,C物体由上述初始位置静止释放,当A物体刚好要离开地面时,C物体的速度大小v。9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沿斜面向上..................................⑦14(2015山东师大附中模拟)如图所示,固定在水乎面上的斜面其倾角37o,长方形木块A的MN面上钉着一颗钉子,质量m=1.5kg的小球B通过一细线与小钉子相连接,细线与斜面垂直。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现将木块由静止释放,木块与小球将一起沿斜面下滑。求在木块下滑的过程中;(1)木块与小球的共同加速度的大小(2)小球对木块MN面的压力的大小和方向。10(取g=l0m/s2)
本文标题:整体法和隔离法(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4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