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唤醒护理身为护士,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况,如何在工作中体现出护理的专业性,使患者和医生对你刮目相看,更加信赖你,敬佩你?那是要靠你的能力和水平赢来的!掌握以下几个技能,教你找回护理的自信和骄傲!把生活自理能力“还给”病人很多医院把生活护理狭隘地理解为给病人洗头洗脚,以为在生活上照顾病人就是生活护理,这就是护理的价值?来看一个张中南教授的经典案例——有一次,我在一家医院的ICU查房,看到护士正在给一个病人喂粥,当时我问这名护士:这个病人能不能自己吃饭?护士非常快地回答:不能!我又问为什么?护士回答他昨天才做完一个大手术。我说就凭这一条吗?她说是。接下来我又问她:你知道病人要想自己吃饭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吗?她没有答上来。一个手术后的病人要想自己吃饭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答案似乎挺复杂,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就简单多了。首先是意识清楚,吞咽功能和胃肠蠕动正常,护士喂粥,病人没有异常反应,说明病人已经具备这些功能。但要想自己动手,病人起码需半卧位坐起来。护士可按以下流程来进行:其一询问手术医生,手术的伤病局部是否允许半卧位的姿势,伤口会不会裂开或出血;其二,要了解病人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其三是病人的疼痛评分。除此之外,还需要护士对其上肢的关节和肌肉力量进行检查:如病人双手握力、腕关节力量、肘关节力量、肩关节力量都需达到四级以上,他才可能端起碗,拿起筷子或勺子。经过上述了解和评估,该病人生命体征正常平稳,上身肌肉力量全部达到五级,疼痛评分是1分,主刀医生确认半卧位对伤口无影响。也就是说,这个病人可以自己喝粥。但是医务人员的判断也可能有误差,所以,先将病人上身摇起10度,看看病人有无异常反应;观察1分钟后再摇起10度,逐渐摇至45度,再观察2分钟,病人仍没有不良反应;这时先给他一瓶水,让病人拿在手里试举一下,没有问题再给他勺子和粥碗,让他自己吃。Hold住医生的盲点常常有护士反映,医生不支持功能训练。当护士问医生病人能否喝水或下地时,医生的回答常常是“不着急,等一等”。难道医生不愿意病人快点恢复吗?显然不是。原因在于:大多数医生虽然熟悉伤病局部的承受能力,但他们没时间去了解其他四个方面(生命体征、全身肌肉力量、疼痛评分和心理认知)的实际情况,加之病本位医疗理念的驱使而不愿去主动了解,因此显得过于保守。护士要想安全有效地实施功能训练,必须掌握其方法和流程,要在了解评估病人的基础上制订康复计划并加以实施。一位右股骨骨折的病人,护士在为其制订功能训练计划时,首先要确定病人右下肢关节能否活动、负重(这由医生决定),如果内固定打得结实,则可以部分或完全负重。针对这个病人,医生的意见是右下肢关节可以活动,但不能负重,因此康复计划就相应地确定为“右下肢抗重力,非负重主动屈伸”。再经检查评估,确定他其余的肢体力量为五级,意即病人可用健侧下肢下地负重站立,右下肢不能负重,但可以进行屈伸训练。进行护理康复训练前,护士还要确保病人的生命体征正常,才可以用力训练。此时,对患者进行的疼痛评分是2分,所以相应的康复计划是“鼓励指导病人忍受酸胀程度的疼痛进行训练”。如果这种酸胀变成了刺痛或刀割撕裂般的疼痛就必须停止。对该病人心理状态的评估是乐观、有信心,这样的病人虽然会积极配合训练,但也可能操之过急,所以在指导训练中要反复向病人强调:自行负重或右下肢旋转都可能导致骨折内固定处断裂。另外,通过对这个病人社会家庭因素的了解,得知他家境贫穷,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其认知上的突出特点是担心康复的费用高。这时护士可在康复计划里加上一条,多给他讲讲康复的好处,告诉他不要光看康复的费用高不高,而要看值不值,并让已经做过康复训练且有效果的病人给他示范,相互多沟通交流。读《唤醒护理》有感拿到《唤醒护理》这本书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从我选择护理这个专业,我就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去认真的审视她,一个可能与我一生都有莫大关联的职业。读完这本书时,我突然感觉眼前的茫茫黑夜中,似乎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星,努力得指引着迷路的孩子,前进的方向。《唤醒护理》一书是著名医院管理专家,骨科专家,美国阿肯色州骨科研究所所长,第一位获得国际理查德.欧考纳奖的亚洲医学专家张中南教授所著,不仅提出了“人本位护理”的理念,更详实地介绍了如何实施的方法,其目的就是帮助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知道做什么,懂得为什么,掌握怎么做。书中绝大多数案例都来自作者亲身的管理经历,通俗易懂。它不是教科书,却有教科书的灵魂;它不是制度规范,却是制度规范的标准和依据;它不能被生搬硬套,而是需要理解创造。在书中,他首先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前护理缺陷的现状,分析了护理缺陷的原因,之后提出时代呼唤人本位整体护理,给我们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和流程,让我们不仅知道做什么,还要懂得为什么,怎么做。让我明白了我们一直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也能够理解为什么病人会对我们的工作有诸多的不满。“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我们早就挂在嘴边的,但我们真正做到了这点了吗?正如张教授所说的,我们传统的护理工作,局限于治疗处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打针挂水,发药铺床,简单执行医嘱,生活护理大多数是病人家属或是护工去做,病情观察就是对生命体征的监测,认为只要生命体征正常,病人就没事,殊不知等到病人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再去干预处理,往往为时已晚,我想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深刻教训,这也是很多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除去病人本身疾病不可挽救的原因,很多时候是我们对病情的观察评估不及时造成的,要知道,有时生命就是分秒必争回来的。教育指导只是病人初入院时的宣教,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内容和模式。心理护理可能就更是寥寥数语吧。张中南教授给我们提出了护理工作的七项内容是:生活护理,治疗处置,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监护观察,功能训练,专业服务。构建了全新的护理流程,简单的概括为八个字:评估,报告,计划,实施。在生活护理的认识上,我们存在很多的误区,认为生活护理就是给病人洗头洗脚、喂饭、剪指甲,其实不然。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可以在生活护理中及时动态量化的评估病情,了解病人的自理能力,进行专业系统的评估、教育指导,鼓励患者能做之事自己做,从而达到真正的痊愈。在护理流程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评估,包括四个步骤:了解,比较,假设,判断。通过“四看”“三问”“再查”了解病情,将搜集到的资料和正常值,以及病人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提出假设,再通过排序和排除进行判断,再向医生报告,包括病人的反应,自己的判断和证据,以及提出建议,整个过程科学系统有层次有重点,护士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还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如果护士通过以上的评估过程,证实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提出的建议是积极可取的,不仅可以保护病人的安全,得到医生的认可,而自我价值的认同也会让自己颇有成就感,同时会大大促进自己的经验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这让我想到,在临床中,我们护士是病人说什么就报告什么,病人说头疼,就立即告诉医生头疼,病人说心里难受,就报告医生说心里难受,从来没有去考虑一下为什么病人会头疼,是发热引起的还是高血压引起的,还是睡眠不好引起的,病人说心里难受,也没仔细询问和检查,难受的部位是心脏还是胃,是疼痛还是闷气,缺乏细致的病情观察能力,没有自己的评估和判断,导致医生对护士不满,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也很难有提高。护理计划的制定应是全面个性化动态的,而护理计划应包含护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即治疗处置、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教育指导、功能训练、病情了解。各项计划的内容应该是应根据每个病人具体情况制定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护理内容因人因时因地不同。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方案,同一个病人因疾病的发展会出现新的问题,需要不断调整护理方案。护理计划实施的过程,需要“边做边看”,及时观察病人的反应,评估治疗处置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判断,报告医生,重新修正方案,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完整的护理循环流程。我们常常抱怨治疗处置工作占用了我们的大部分时间,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做心理护理、教育指导、生活护理、功能训练。其实这些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可,在治疗处置的过程中,我们和患者的每一次沟通都可以起到教育指导的作用,每次进入病房,温馨的微笑,亲切的话语,操作时的轻柔体贴,都会有心理护理的功效,而看似平常的拉家常也可以是了解病情,心理护理。关键看你是否是个有“心”人,能否把握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的有效时机。在我们这一行业中,护士姐妹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挣钱不多,干活不少;重复乏味,不用思考;又脏又累,也不落好;若有机会,转行跳槽”。虽然说,这只是一个负面的感受,但是从这样的感受是否可以看出她们有没有职业的荣誉感,有没有对这个职业长远的规划,甚至谈及热爱?在这样的心境下,就算有“心”,也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固,据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张中南教授“人本位护理”理念的落实还必须依靠各个护理管理者根据自己的医院的具体情况来具体规划实施。但是,张中南教授思想的火花,却能燃起我们心中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更能给我们日渐封闭的心灵注入山间甘甜的泉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烂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唤醒护理》读后感1.阅读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要用心去面对岗位。读完《唤醒护理》后,我懂得了再遇到这样的状况,除了必须冷静对待,我还必须用耐心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中,防止不良情绪影响患者而加重病情。患者因为病痛的折磨而暂时失去了正常人的行为,处于一种半昏迷半清醒的状态,这个时候极易体现出异于常人的举动,也许就连患者本人当时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过激行为,而此时此刻,唯一能唤醒患者本能意识的,只有护士。也许当用温暖的手抚摩患者冰冷的手时,也许当用温和的话语安慰患者暴躁的心情时,也许任凭委屈的泪水恣意横流时,患者的情绪才能被控制住,患者的心灵才会被感召,患者的病痛才会被遏制。2.阅读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怎样发扬护理精神。作为从事护理岗位九年时间的护士,每天三班倒的岗位很累很辛苦。除了要管两三个病人,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外,还要做治疗,最紧张的工作是如果病人突发异常,就要马上紧急抢救。长期处于紧张繁忙的状态,却还要忍受着患者及家属的责备与刁难。为此我养成了爱抱怨,与患者吵架,工作不认真的习惯。记得一次对中毒患者洗胃时,患者不仅不配合治疗,还出现精神症状,对我拳打脚踢,当我被踹翻在地,性格倔强的我当即反抗,回敬粗暴与无礼,要不是同事们及时拉开与患者撕扯在一起的我,还不知道会是什么结局。这起事件后,院领导和护士长对我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我虽心有不服,但也无可奈何。好在同为护士的姐妹们对我的遭遇深表同情,让我内心有了一丝安慰。而阅读完《唤醒护理》这本书,让我懂得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要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这也是医护人员破解医患关系的钥匙。它唤醒的是医护人员的良知,正像沉睡了多年的心扉,猛然间振作梦醒,找到了通往璀璨红十字道路的航标。3.阅读这本书让我找到了从事护理职业的方向。作为护理战线的一员,在读《唤醒护理》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要不断转变理念,积极探索,学以致用,力争把“人本位”医疗应用到护理实践中去,从而使让医患关系越来越和谐。在加强对病人自身的关注外,更要把注意力放到病人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这就是我读完《唤醒护理》后最大的收获。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征长途,点缀得香花烂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疼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树良好医风·做护理表率。《唤醒护理》让我深感,身体的疾病可以治愈,但心灵上的疮疤却永久地无法愈合。血浓于水的亲情医治好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患,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创伤。天使成长之路—《唤醒护理》读后感提灯女神南丁格尔曾讲过,护士必须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然而我们将如何把这句朴素的话带入我们日常工作中,需要我们护理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并且从中蜕变成长,使白衣天使光芒永绽。最近在阅读《唤醒护理》这本书时,让我更加坚定
本文标题:《唤醒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078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