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第七节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1、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家强盛(基础)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尤其是唐朝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望,对各国有很强的吸引力;2、政府鼓励、重视唐政府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外商来华贸易的政策,为对外交往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唐政府还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使3、交通发达见《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陆路海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到达朝鲜从登州、扬州出发到达韩国、日本向西经“丝绸之路”,可到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国家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波斯湾登州是今天的山东蓬莱唐朝时期对外交通发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长安出发向西可到印度B.从长安出发向西可到伊朗C.从长安出发向西可到阿拉伯各国D.从长安出发向西可到朝鲜答案为D。二、唐朝与新罗的友好交往1.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朝鲜半岛与我国相邻。早在秦汉之际,双方就发生了友好的关系。当时的朝鲜半岛上有哪些国家?他们与我国有怎样的友好交往?当时朝鲜半岛上有三个国家,分别叫马韩、辰韩、弁韩。都曾多次派人赴汉,加强联系。其中的辰韩更是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他们和汉朝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他们有檀弓、果下马等特产输往中国,而我们也有铜镜、漆器、铁制生产工具等输往朝鲜。到唐朝初年,朝鲜半岛上仍有三个国家,是高丽、百济和新罗。隋唐同这几个国家都有往来。隋炀帝和唐太宗曾出兵高丽,结果都兵败而返。后来,新罗的势力逐步扩大,并统一了朝鲜半岛上的大部分地区。新罗积极发展同唐朝的友好关系。2.双方频繁的交流新罗和唐朝交流极为频繁。谁来归纳一下,双方的交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第一,唐朝的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多。崔致远第二,新罗商人来唐贸易的很多。“新罗坊”“新罗馆”先进的唐朝文化对新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里?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概括说明。政治上,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经济上,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技艺。文化上,设立国学,教授儒学,喜欢读唐诗、写唐诗。生活习惯上,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新罗文化对唐朝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他们的音乐就很受我国人民的欢迎,唐太宗设置的十部乐,其中一部就是高丽乐。三、唐朝和日本的友好交往1.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遣唐使”就是日本派往唐朝的使臣。当时,随同遣唐使一起到中国的还有一些学者、工匠、学生等。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又随同遣唐使一起回国,也有一部分人留在中国继续学习。随同遣唐使回国的就叫“还学生”,留在中国继续学习的就叫“留学生”。两汉时期的中日交往是怎样的?西汉汉武帝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与汉交往;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派遣使者到我国,光武帝赐“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丰富了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隋朝时,两国互遣使臣。从贞观年间开始,200多年间,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他们的留学生在唐朝学习哲学、历史、政治制度、文学艺术和生产技术,他们回国后积极传播唐朝文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唐朝文化在各个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影响。2.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日本受到唐朝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政治上,在唐初回国留学生的策动下,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新政中的制度,参考隋唐的制度,如:参照中国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了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教育上,在京都设立大学,学科设置和学习内容基本上与唐制相仿,考试内容就是中国的儒家经典。科学技术上,唐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建筑、雕版印刷等陆续传入日本。日本模仿唐长安,建成了平城京(今奈良)、平安京(今京都)等。另外在文学艺术、生活习尚、节日风俗等方面,日本也受到了唐文化的影响。当时,中日之间的贸易极其频繁,由中日两国出土的文物作证。3.吉备真备和鉴真(在中日交往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高僧鉴真等吉备真备在长安学习17年,学成回国后,他根据汉字的偏旁创造日本假名字母。有关鉴真,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他先后六次东渡,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终于东渡成功,他先后在日本的九州、奈良等地传播佛教,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学等知识介绍到日本。这两人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四、唐朝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1.唐与东南亚国家的往来隋炀帝时曾派人出使马来半岛。唐朝中期,骠国歌舞团的演出轰动长安。当时与唐朝来往最密切的是——天竺。天竺相当于今天的——印度(因为印度半岛上的国家今天有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在唐朝,尼泊尔称为尼婆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统称为天竺。)2.唐与印度经济文化的交流表现:政治方面,双方互派使臣。经济方面,双方有频繁的贸易往来,他们运来了菩提树、郁金香和棉布,我们运去了绢和瓷器。唐太宗还派人去学习熬糖法,提高了我国的制糖技术。文化方面,我国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造纸术的传入,使他们结束了用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而我们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都受到古印度北部艺术风格的影响。五、唐朝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8世纪时,在亚洲广大的领土上,东方崛起了大唐帝国,西方也有一个强大的帝国——阿拉伯帝国,当时唐朝与阿拉伯以及中亚、西亚欧非的其他一些国家也有友好的往来。1.唐朝和中亚一些国家的交往中亚一些国家处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因此早在西汉时就与我国有密切的交往,在隋唐时期往来更是密切,双方互派使臣,也经常有贸易往来。在唐朝刚建立时,西亚较强大的国家是波斯帝国,大家还记得吗,在西汉时我们称之为——安息。不久,波斯就被大食所灭,大食就是——阿拉伯。2.唐朝与波斯、大食的交往丝绸之路开通后,波斯与我国一直有较密切的交往,班超出使西域时,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了波斯湾。隋朝时,双方政府互派使节。7世纪中期,波斯遭到大食的侵扰,波斯国王和王子先后前来求援,后两人定居长安。许多波斯商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以经营宝石、珊瑚、香料、药品而闻名。大食灭了波斯后,也立刻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8世纪中期,大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双方的交往开始于651年,在此后的148年,大食遣使来唐达三十多次。穆罕默德的话“求学问尤当去中国”,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人对中国文明的向往。中国的纺织、造纸等技术都通过阿拉伯人传到西亚、欧洲和非洲。3.唐朝与东罗马、非洲的交往在两汉时,我国称罗马为——大秦。大秦与汉朝的关系:班超出使西域时,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了波斯湾。后来,大秦王安敦派出的使者曾到达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礼物赠给东汉皇帝。唐朝时,唐和东罗马有使节往来,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入中国。东罗马的皇帝和贵族都爱穿中国的丝织品,唐朝时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东罗马的丝绸、瓷器更多。另外,中国史书上还记载了唐朝与非洲的来往。1.唐朝对外关系最主要的特点是答案:BA.封闭B.开放C.武力征服D.联姻2.下列表述,不是唐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有答案:CA.唐朝经济文化发展B.唐朝对外交通发达C.唐朝疆域广阔D.统治者的开明态度3.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CA.佛教传入中国B.法显游历天竺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4.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了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BA.天竺B.日本C.新罗D.波斯唐朝时期中外交往出现空前盛况。据此回答26~27题。26.有一名中国显要贵族,吃着波斯枣,看着中亚舞,以高丽参养身,诵佛经以养性。此贵族生活在()A.西汉B.南北朝C.隋朝D.唐朝【导析】唐朝时的中外交往出现空前盛况,与波斯、中亚、朝鲜、印度有着密切的往来。【答案】D27.唐朝与日本、天竺、大食往来的相同之处()①都派使臣到长安通好②都吸收了唐朝生产和手工业技术③都有商人在中国定居④都曾使用中国文字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A1、唐朝后期,吐蕃最西与之为邻的是A.波斯B.大秦C.大食D.天竺2、唐朝的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主要反映了:A唐朝建筑技术的提高B唐朝对外政策倾向C新罗商旅来唐很多D唐朝城市的发达3、对中日交往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有:①崔致远②吉备真备③义净④鉴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CCD国家官方交往(使节)经济文化交流朝鲜日本东南亚(天竺)中、西亚(大食、波斯)欧洲非洲东罗马参用唐朝政治制度1、互派使臣2、日本参用唐朝政治制度钱币;文化使者互派使节(1)天竺传入;(2)中国输出互遣使节使节往还(1)东罗马传入:(2)唐朝输出:(1)朝鲜传入;(2)中国输出:(1)波斯店;(2)造纸术汉唐时期中外交往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不同特征:①汉代以陆路为主,唐朝水陆并举。②汉代以商贸为主,唐朝使臣、商贸交往、文化交往全面展开。两汉基本没有使臣交往。唐时与朝鲜、日本、印度等互有使臣来往通好。③汉代以丝和丝织品为主,唐代丝绸、瓷器、纸张、茶叶等商贸物品大为增多。④汉代商贸具有单向性,唐代中外交往具有双向性。不仅传播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原因:汉朝江南相对落后,海上通商的条件不是太好,唐朝经济中心开始出现南移的趋势,造船业发达,国力强大,经济文化发达。习题精选基础训练题一、单选题1.吸收唐朝的优良技术,织出精美的朝霞锦、大花鱼牙锦的国家是(B)A.日本B.朝鲜C.印度D.阿拉伯2.唐朝后期,吐蕃最西与之为邻的是(C)A.波斯B.大秦C.大食D.天竺3.唐朝时,海路从哪儿出发,可达朝鲜、日本?(C)①泉州②登州③广州④扬州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二.列举三位唐朝时候对中外友好作贡献的人物,并举出他们的具体贡献。①日本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年轻时即来中国学习,他的汉文诗写得很好,和李白、王维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对传播唐文化作出重大贡献。②我国高僧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在日本留居十年,传播唐朝文化。③我国高僧玄奘,在唐太宗时到天竺研究佛经,回国后把佛经翻译为汉文,由于这些佛经原本在印度失传,他的译本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古代文化的重要史料。玄奘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朝对外交流主要特点:①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都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有明显的连续性.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②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③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④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⑤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原因:①唐朝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备发展对外交往的基本条件,也吸引了各国人前来学习和贸易;②唐朝开辟了四通八达的海陆对外交通线,便于发展对外关系;③唐朝有辽阔的疆域和和睦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对外交往;④唐朝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兼收并蓄,虚心学习,又尊重外国人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作用: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发展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②同时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启示: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前所未有,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频繁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
本文标题: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83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