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微生物与免疫学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1、造血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器官/组织中的一种原始造血细胞,早期的造血细胞是多能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两种潜能,赋予机体在整个生命过程始终保持造血能力。多能造血干细胞最初分化为共同淋巴样祖细胞和共同髓样祖细胞等。2、淋巴细胞归巢:是淋巴细胞的定向游动,包括成熟淋巴细胞向外周淋巴器官归巢,淋巴细胞再循环,以及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其分子基础是称之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的黏附分子与内皮细胞上相应的血管地址素黏附分子的相互作用。3、免疫:是指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后所发生的一种在本质上属于生理性的反应。其作用是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则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4、抗原:是指能与TCR/BCR结合,促使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抗体,并能与之结合,产生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5、抗原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基,是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6、异嗜性抗原:是指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7、佐剂:是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当其与抗原同时注射或预先注入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8、超抗原:某些抗原物质只需要极低浓度即可激活机体2%~20%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9、构象表位:是指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在空间上形成特定的构象,称为构象表位,也称为非线性表位。10、顺序表位:是指由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构成的表位,又称为线性表位。11、共同抗原表位:是指在两种不同的抗原之间所存在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12、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和某些外分泌液中,也可作为抗原识别受体存在于B细胞表面。13、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属同一类、亚类、型别)的特异性抗体。14、超变区:免疫球蛋白的可变区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15、Fab段:木瓜蛋白酶使Ig在铰链区重链间二硫键近N端处切断,形成两个相同的单价抗原结合片段简称Fab段。16、抗体的调理作用:抗体如IgG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IgG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17、抗体: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激活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18、ADCC作用: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作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R识别包被于靶抗原(如细菌或肿瘤细胞)上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19、CDR:互补性决定区,免疫球蛋白的超变区因在空间结构上可与抗原决定簇形成精密的互补,故又称互补性决定区。20、补体系统: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故被称为补体系统。补体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以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21、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由病原微生物等提供接触表面,不经C1、C4、C2激活过程,而直接由C3、B因子、D因子参与的激活过程,称为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又称第二途径。22、细胞因子: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1分),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増殖和分化等功能(1分)。23、细胞因子的旁分泌效应:活化的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对邻近的靶细胞表现的生物学作用。24、细胞因子的自分泌效应:某种细胞因子的靶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这种作用方式称为自分泌效应。25、粘附分子: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的统称。26、白细胞分化抗原:主要是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各个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27、初始T细胞:是指从未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G0期,存活期短,表达CD45RA和高水平的L-选择素,在外周淋巴结之间进行再循环。主要功能是识别抗原,无免疫效应功能。初始T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内接受抗原刺激而活化,并最终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28、Th细胞:初始CD4+T细胞可分化为Thl、Th2和Th3三类效应Th细胞,分别分泌不同细胞因子,发挥不同免疫效应。其中Thl细胞Th2细胞分别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Th3细胞则通过分泌的TGF-β对免疫应答发挥负调节作用。29、效应T细胞:存活期短,主要表达高亲和力IL-2受体,黏附分子(整合素和CD44)和CD45RO。与初始T细胞不同,不能在外周淋巴结之间进行再循环,而是向外周炎症组织迁移。在炎症组织内,效应T细胞仍需与抗原递呈细胞或靶细胞相互作用而被再次活化,然后才能发挥免疫效应功能。30、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指一些CD4+T细胞可表达IL-2受体的α链,即CD25分子。这类细胞通过抑制性调节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达到免疫的负调节作用,同时在自身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31、T细胞的阳性选择:双阳性T细胞的TCRαβ与胸腺基质细胞表面的MHCII类或MHCI类分子以适当的亲和力结合,继续分化为CD4+或CD8+单阳性细胞(1分)。经过阳性选择,T细胞获得了识别抗原的MHC限制性(1分)。32、T细胞的阴性选择:阳性选择后的单阳性T细胞若能识别胸腺皮质与髓质交界处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自身肽MHCII类或自身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即发生凋亡而至克隆清除,不能识别复合物的T细胞则能继续发育(1分)。由此,T细胞通过阴性选择而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1分)。33、TCR-CD3复合物:为T细胞抗原受体与一组CD3分子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复合物。(1分)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信号的主要单位。TCR特异识别由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而CD3为T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1分)34、Tc细胞:cytotoxicTcell细胞毒T细胞,通常指表达TCRαβ和CD8分子的CTL细胞(1分),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1分)。35、BCR复合物:即B细胞抗原受体(BCR)复合物,是B细胞表面最主要的分子。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胞膜免疫球蛋白(ml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CD79a)和Igβ(CD79b)异源二聚体组成。mIg主要功能是结合特异性抗原。Igα(CD79a)和Igβ(CD79b)也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主要功能是作为信号转导分子转导抗原与BCR结合产生的信号,参与Ig从胞内向胞膜的转运。36、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呈给淋巴细胞的细胞称为抗原提呈细胞。通常所说的APC多指的是单核一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等能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即所谓的专职性APC(professionalAPC)。其他抗原提呈细胞,如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各种上皮细胞及间皮细胞等,又称为非专职性APC.37、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单核/巨噬细胞(0.5分)、树突状细胞(0.5分)、B淋巴细胞(0.5分)等能表达MHC-II类分子(0.5分)的细胞。38、外源性抗原:指从APC细胞外进入细胞的抗原(1分),经过加工处理与MHC-II分子结合(1分)。39、内源性抗原:指从APC细胞内产生的抗原(1分),经过加工处理与MHC-I分子结合(1分)。40、人工被动免疫:是给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用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人工被动免疫制剂主要包括抗毒素,人免疫球蛋白制剂,细胞因子制剂和单克隆抗体制剂。41、人工主动免疫:运用经过处理的抗原刺激物(1分)诱导机体产生免疫保护的方法(1分)42、类毒素:细菌的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1分)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得到的物质,(1分)接种后可诱导机体产生抗毒素43、免疫应答:是指T细胞和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并产生免疫效应的全过程。44、穿孔素:是储存于胞浆颗粒中的细胞毒素,单体形式的穿孔素分泌于胞外,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在靶细胞膜上聚合,形成圆柱形的穿膜孔道,水与Na+经孔道迅速进入靶细胞内,导致靶细胞在数分钟内裂解死亡。45、协同刺激信号:免疫活性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刺激。第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与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识别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是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相互作用后产生的。46、体液免疫应答:指B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由其分泌的抗体发挥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故将此类应答称为体液免疫应答。47、初次免疫应答:指抗原物质初次进入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免疫后,需经一定(较长)潜伏期才能在血清中出现抗体,该种抗体含量低,持续时间短;抗体以IgM分子为主,为低亲和性抗体。48、再次免疫应答:指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所引起的免疫应答。机体经初次免疫后,在抗体下降期再用相同抗原进行免疫,则抗体产生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抗体含量大幅度上升,维持时间长久;抗体以IgG分子为主,为高亲和性抗体。49、超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50、Arthus反应:Arthus发现给家兔皮下反复注射马血清数周后,当再次注射马血清时,可在注射局部发生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Arthus现象或实验性局部过敏反应。
本文标题:微生物与免疫学名词解释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18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