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成本会计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书书书第2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教材部分习题答案案例题1.由于各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品种都比较多,因此在产品成本账的设置上,除了设置基本生产成本总账以及按产品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以外,还应按车间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由于该企业能源方面的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应予以重点反映和控制,因此,该企业应该为各种产品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即应该专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用以单独反映产品成本中的能源消耗情况。2.应该为辅助部门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总账以及相关的明细账进行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核算。由于锅炉车间的规模比较大,因此该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单独设账核算;而运输队的规模较小,为简化核算起见,该车间可以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所发生的制造费用直接在该车间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核算。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教材部分习题答案练习题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A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 合计1800千克B材料: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5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 合计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7821800=099 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7171700=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 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 合计3495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3=3636(元) 合计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 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2。表3—12原材料费用分配表数量单位:千克;金额单位:元原材料名称甲产品乙产品定额定额消耗量定额定额消耗量定额消耗总量实际消耗总量分配率实际消耗量甲产品乙产品计划单价按计划单价和实际消耗量计算材料费用(计划价格费用)甲产品乙产品合计A10100048001800178209999079221980 1584 3564 B55006120017001717101505121231515 3636 5151 合计——————————3495 5220 8715 原材料成本差异——————————-699-1044-1743原材料实际费用——————————342515115685407(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495———乙产品5220 贷:原材料87152)借:材料成本差异1743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99———乙产品10442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交互分配。 水费的分配率=1900020000=095 运输劳务的分配率=2000040000=05 供水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 运输车间应分配的水费=095×1000=950(元)(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供水车间实际费用=19000+750-950=18800(元) 运输车间实际费用=20000+950-750=20200(元)(3)对外分配。 水费的分配率=1880019000=0989474 运输劳务的分配率=2020038500=0524675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水费=0989474×16000=15832(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24675×30000=15740(元) 合计31572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水费=0989474×3000=2968(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0524675×8500=4460(元) 合计7428元(4)根据以上计算分配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见表3—13。表3—1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金额单位:元数量单位:水———立方米运输———公里项目交互分配对外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供水运输合计供水运输合计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90002000039000188002020039000劳务供应数量2000040000—1900038500—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09505—09894740524675—辅助生产车间耗用供水车间耗用数量1500分配金额750运输车间耗用数量1000分配金额950基本生产车间耗用耗用数量1600030000—分配金额158321574031572企业管理部门耗用耗用数量30008500—分配金额296844607428分配金额合计9507501700188002020039000(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本题假设各项辅助生产费用均分别由各受益单位负担)。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950———运输7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750———运输950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31572管理费用7428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18800———运输202003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供水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000×06=1200(元) 供水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6=6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5000×06=15000(元) 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5000×06=3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7000×06=4200(元) 合计24000元 供电车间应分配水费=500×5=2500(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水费=4000×5=20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水费=1000×5=5000(元) 合计27500元(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供水车间实际成本=25620+(1200+600)=27420(元) 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2780+2500=25280(元)(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供水车间成本差异=27420-27500=-80(元) 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5280-24000=1280(元)(4)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见表3—14。表3—1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金额单位:元项目供水车间供电车间数量(立方米)费用数量(度)费用费用合计待分配数量和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科目金额68401370020540“制造费用”科目金额18780908027860小计550025620400002278048400计划单位成本506供水车间耗用动力电200012001200供水车间耗用照明电1000600600供电车间耗用修理费50025002500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耗用动力电250001500015000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及水费4000200005000300023000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及水费10005000700042009200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275002400051500辅助生产实际成本2742025280辅助生产成本差异-8012801200(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1)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直接燃料和动力)1200基本生产成本———×产品(直接燃料和动力)150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23000———供水车间600———供电车间2500管理费用92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27500———供电240002)结转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水19380———供电11580 贷:制造费用———供水车间19380———供电车间11580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1200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80———供电1280案例题[案例1]1.应按实际工时比例将直接人工费用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理由是:(1)该企业原始记录和业务统计工作较为完善,应该能够提供实际工时的资料;(2)选择实际工时作为分配标准,能更好地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所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的多少联系起来。2.应按机器工时比例将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制造费用在甲、乙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理由是:(1)该企业的原始记录和业务统计工作较为完善,应该能够提供机器工时的资料;(2)该车间属于技术密集型生产单位,大型、先进的设备较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燃料和动力方面费用的多少与机器设备的运转时间密切相关,同理,制造费用中与机器设备相关的费用所占比重较大,而这部分费用与机器设备的运转时间有密切的联系。3.在成本核算中应该为管理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1)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和计划(定额)总成本;(2)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总工时(人工工时和机器工时)和计划(或定额)总工时;(3)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和计划单位产品成本以及在单位产品成本中各成本项目所占的比重;(4)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和计划的单耗(即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工时消耗等)。[案例2]1.计算分配生产工资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甲产品定额工时=500×8=4000(小时) 乙产品定额工时=400×10=4000(小时) 分配率=1200004000+4000=15 甲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4000×15=600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4000×15=6000(元)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 分配率=1200004300+3700=15 甲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4300×15=6450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3700×15=55500(元)2.确定差异并分析原因。从以上计算分配结果可以看出:按实际工时比例分配比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甲产品多负担4500元(64500-60000),相应地乙产品少负担4500元(55500-60000)。这一结果的形成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1)所制定的工时消耗定额不够准确,从而使本月两种产品按实际产量和工时定额计算求得的定额工时与实际工时有较大差距。(2)两种产品的工时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由于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消耗的工时)有较大差别,即甲产品劳动生产率较低,而乙产品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从而使劳动生产率高的乙产品因所消耗的生产工时相对较少,而少负担了费用。通过本案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产品的定额管理比较健全,工时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由于产品的定额资料比较容易取得,而实际工时资料的取得需要比较多的统计工作量,因此,为了加速核算,节约核算成本,可以按产品的定额工时比例来分配生产工资费。(2)为了将产品负担的生产工资费用的多少与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密切联系起来,并便于管理上对产品成本的深入分析,应该按产品
本文标题:成本会计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29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