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55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
编号仁怀市委党校(一期)二标段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程序签名职称日期编制专业负责人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公司技术部门公司质量部门公司安全部门批准公司总工贵州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目录一、工程概况…………………………………………………………………21、工程总体概况…………………………………………………………22、孔桩基础概况…………………………………………………………23、施工平面图……………………………………………………………24、施工要求………………………………………………………………25、技术保证条件…………………………………………………………2二、编制依据…………………………………………………………………2三、施工计划…………………………………………………………………31、设备及材料计划………………………………………………………32、施工进度计划…………………………………………………………5四、施工(工艺技术)方案…………………………………………………5五、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11、组织措施………………………………………………………………112、质量保证措施…………………………………………………………123、安全保证措施…………………………………………………………134、现场应急措施…………………………………………………………15六、劳动力计划……………………………………………………………16七、计算书及图纸…………………………………………………………17-2-一、工程概况1、工程总体概况本工程位于仁怀市鲁班镇黄家田村。为学员宿舍楼,建筑面积12715.36㎡,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为地下二层,地上六层的多层建筑,总高36m。正负零标高为878米,桩顶标高为869.55米(-8.45米)。2、孔桩基础概况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及独立柱基。平场标高为869.2米。砼强度孔桩护壁为C30、桩芯为C30、独立柱基为C30。基础共有44个孔桩,最小孔桩直径D=1000,最大孔桩直径D=1600。孔桩持力层根据图纸说明均为中风化白云岩,承载力特征值为fa=3000KPa。桩基础嵌入完整岩层深度不小于0.6m。根据地勘报告建议孔桩深度计算:(从平场标高算起)孔桩最浅为4m,最深为15m。其余大部分深度均在10m左右。开挖地段无不良地质情况,无地下水。3、施工平面图:见下页4、施工要求①、按本工程质量、安全措施要求施工;②、特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③、按设计图及相关规范要求施工;5、技术保证条件①、项目组织管理保证:组织高效稳定的项目管理班子;②、质量安全控制保证:严格按质量、安全规定的措施进行施工;③、验收程序保证:严格按交底-施工-自检-监理验收的程序进行二、编制依据:1.地质勘查报告-3-2.施工图纸3.施工合同及招标文件4.施工组织设计5.施工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三、施工计划1、设备及材料计划1.1.机械设备:以下设备计划投入到基础施工中。设备名称数量用途设备性能型号塔吊1台垂直水平运输S5012强制式搅拌机1台搅拌砼JZC350无线对讲机5部通讯联络5公里50m钢尺2把轴线量测经过检定钢筋弯曲机1台WG3T钢筋切断机1台QT300切割机1台QG4-5振动棒电机3台交流电焊机1台碘钨灯5盏台秤1台混凝土试模盒2组混凝土的强度试验150*150*150孔桩铁皮模板60套孔桩护壁模板支护1000*10001.2.办公设备:-4-仪器名称数量用途设备性能型号电子经纬仪1台投测轴线测角精度:2'S'水准仪1台标高测量与传递精度:每公里往返测1mm台式计算机1台内业计算及资料双核处理器惠普打印机机1台打印、复印MP10051.3.材料计划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开始进场时间1钢筋T30按工程实际进度2水泥T20按工程实际进度3水泥标砖块8000按工程实际进度4砂m330按工程实际进度5碎石m350按工程实际进度53、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准备3孔桩定位放线2人工挖孔桩及护壁施工、验槽40孔桩钢筋施工5孔桩砼浇筑1孔桩检测合格2地梁施工总计工期:53天五、施工工艺技术(方案)1、人工挖孔桩施工顺序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其施工顺序为: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第一节桩护壁施工→设置垂直运输架、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低压照明→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砼护壁)→第二节桩护壁砼浇筑(砼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对桩孔直径、深度、桩底尺寸、持力层进行全面检查隐蔽验收→清理废土、排除井底积水→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灌桩身砼。2、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钢筋安装、砼浇筑2.1、测量控制主要测量器具选用全站仪一台,水准仪一台,50m钢卷尺一把;以建设单位及规划部门提供的平面和高程坐标控制点为依据,根据设6计对本工程平面坐标和高程的要求,准确地将建筑物的轴线与标高反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工程测量规程要求,进行控制线放样工作。2.2、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网在桩基开挖前,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建立桩基主要轴线控制网。桩基础施工阶段,根据平面控制网投测轴线和桩孔细部放线,2.3、轴线的定位及放样放样时,将控制轴线直接投放到地面上,然后采用经纬仪及丈量工具投放其余各轴线。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线一至,以作挖掘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第一节护壁完成,将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护壁上,以后每节护壁中心线以十字线对中,吊线锤作中心控制,用尺杆找圆周,以基准点测量孔深。2.4、挖孔方法挖孔为安全起见,采用“挖一护一”方法进行施工,即每挖1.0m深孔土方作一节桩体内护壁,当遇有较大地下水量时,减少单节长度。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或岩层用锤、钎风镐或钻机等工具破碎,扩孔入岩部分必要时采取爆破的方法。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按设计桩直径加两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弃土装入吊桶内,由辘轳提升到桩孔外,并用手推车运到事先确定的弃土地点,最后集中运出场外。挖孔深度达到中等风化岩石时,采用风镐进行开挖。72.5、护壁施工护壁施工:(砼护壁)护壁施工采取定型铁皮模板拼装而成,拆上节支下节,循环周转使用,模板用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灌,上部留100mm高作浇筑口,拆模后用砼堵塞,砼强度达到要求后即可拆模。一节护壁施工完毕,下一节桩孔开挖前,如有地下水渗入,或地表水流进孔内,用潜水泵抽干后方可继续施工。2.6、人工挖孔桩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1)准备工作根据现场情况,钢筋将分批进场。进场钢筋每批都要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钢筋捆上标牌、出厂检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必须相符,并且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开始加工用于施工。进场后,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将钢筋按不同的规格型号分类堆码整齐,并挂上检验合格标识牌。钢筋加工前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纸及现行施工规范要求认真翻样,翻样时综合考虑墙、梁、柱的相互关系,确定钢筋相互穿插、避让关系,解决首要矛盾,便于施工操作。2)钢筋的加工及成品堆放本标段人工挖孔桩主筋采用HRB400级钢12和14,箍筋为螺旋箍,直径φ8,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加劲箍φ14,间距2000mm。钢筋加工统一在车间内进行。纵筋接长采用氧气压力对焊,加劲箍接头部位单面焊,搭接长度10d。氧气压力对焊施工工艺如下:8氧气压力对焊在车间统一加工,所有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且必须先做试焊。对焊前先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夹具和钢筋间接触不良。钢筋的端头若有弯曲,予以调直或切除。焊接完毕后,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时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品种时,必须先对制作的对焊试件进行冷弯试验。加工好的成品按平面布置图堆放到指定地点,并分类隔离开,挂好标识牌,标识牌上写明钢筋级别、直径、形状、尺寸、使用部位、数量,以免弄错。成品堆场地面避免积水,以免造成钢筋锈蚀;防止油污污染钢筋成品。对已锈蚀和有油污的成品钢筋,在绑扎前应做除锈和除油污处理,不得将不干净的钢筋用于施工。3)钢筋笼的制作为保证钢筋笼的加工制作质量,在现场设置钢筋加工车间,在钢筋加工制作期间内,车间设钢筋切断机一台、钢筋对焊机一台、钢筋调直机一台以及钢筋笼螺旋筋加工设备一台,集中加工制作全部钢筋笼所需各种规格尺寸的钢筋,为减少钢筋笼的二次搬运,钢筋成型绑扎在桩孔附近就地进行,根据每根桩的实际成孔有效深度,将钢筋笼分别一次焊接成型,桩纵向主筋的接头面积在同一截面内的数量不得超过总数的50%,位置不在同侧接头错开700mm以上。然后运至现场吊装。4)砼工程桩基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浇筑5)桩芯砼的浇灌方法9桩芯混凝土浇注采用车载式臂架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机械振捣。砼浇注前与气象台建立中短期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制度,便于提前做好针对性的防雨、防风和防冻措施,与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保证现场内道路畅通,水电供应正常。在施工现场设专人负责指挥调度,做到不待料,有序施工。施工要点如下:A、挖至设计标高或持力层时,通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地勘单位、设计单位和相关部门共同鉴定,认定符合设计要求的持力层后,方可即浇筑封底砼及桩身砼。B、严格按砼配合比进行砼配料,成孔清底干净后两小时内应灌注桩身砼,否则重新清孔。C、混凝土浇筑期间,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防备临时停电停水,在现场储备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和人工拌合捣固用的工具。D、在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和控制钢筋、保护层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做好隐蔽工程验收。E、桩身砼浇筑采用漏斗加串筒,串筒末段离孔底不大于2m的距离,且每根桩身砼浇筑连续进行。F、在振捣砼时,振动棒应交错有序,快插慢拔,不能漏振,也不得过振,振动时间控制在20—30秒。混凝土振捣层厚度不大于500mm,在有间歇时间差的砼界面处,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动器应伸入下层砼50mm。G、砼浇筑过程中按有关规范要求预留试块。3、地下水及流砂的处理10根据地勘报告,本工程所处位置高于山坡上,无任何地下水。土质主要为粘性黄土和基岩。以下处理方法为备用预案。桩挖孔如遇到少量渗水时,可在桩孔内挖小集水坑,随挖土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如遇到大量渗水时,可在桩孔内先挖较深集水井,设小型潜水泵将地下水排出桩孔外,随挖土随加深集水井。当挖孔遇流砂层时,在井孔内设高1-2m,厚4mm钢套护筒,直径略小于砼护壁内径,利用砼支护作支点,用小型油压千斤顶将钢护筒逐渐压入土中,阻挡流砂,钢套筒可一个接一个下沉,压入一段,开挖一段桩孔,直至穿过流砂层0.5-1.0m,在转入正常挖土和模板支护。浇筑砼时,至该段,随浇砼随将钢护筒(上设吊环)吊出,也可不吊。混凝土浇注时,若遇地下水较大,可采取相邻较深桩孔作为临时降水孔,不断用潜水泵抽水,保持浇注砼的桩孔内孔底无积水。4、施工容许偏差1、桩径的允许偏差为±50mm,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1/200,桩中心位移允许偏差20mm;2、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主筋间距允许偏差±10mm,箍筋间距允许偏差±20mm,钢筋笼直径允许偏差±10mm,钢筋笼长度允许偏差±50mm。3、其他各种尺寸偏差均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5、施工质检要求1、对每一根桩做好一切施工记录;按有关部规范要求预留砼试件,并统计试压结果。在施工完毕后须及时将完整的施工、试验及质检资11料整理好提交有关部门检查和验收。2、对施工完毕的桩如认为实际地质资料与设计资料或对某些桩的质量和承载力存在疑问时,由设计单位会同建设单位及质检部门任意指定若干根桩采用钻孔抽心,荷载试验或其他有效方法进行鉴定。六
本文标题:55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37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