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考点三-汇总-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04030201年份卷别题目·作者朝代·体裁题材考点2017全国卷I《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宋·律诗即事抒怀诗鉴赏表达技巧;评价情感;鉴赏诗歌语言全国卷II《送子由使契丹》苏轼宋·律诗怀人送别诗全国卷III《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唐·律诗即事抒情诗2016全国卷I《金陵望汉江》李白唐·古诗写景抒怀诗鉴赏表达技巧;评价情感;鉴赏语言形象全国卷II《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甫唐·古诗状物赠友诗全国卷III《内宴奉诏作》曹翰宋·律诗言志抒怀诗2015全国卷I《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岑参唐·律诗边塞征战诗鉴赏表达技巧;评价情感全国卷II《残春旅社》韩唐·律诗写景抒怀诗2014全国卷I《阮郎归(春风吹雨)》无名氏宋·词爱情闺怨诗鉴赏表达技巧;评价情感全国卷II《韩山店梦觉作》韦庄/《宿渔家》郭震唐·绝句宋·绝句羁旅思乡诗2013全国卷I《鹊桥仙(华灯纵博学)》陆游宋·词写景抒情诗鉴赏表达技巧;评价情感全国卷II《慈云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宋·律诗托物言志诗考点分析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而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十分丰富,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拟人、夸张、对比、借代等;二是表达方式,如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而抒情方式又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三是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用典、想象、联想、渲染、动静、虚实等;四是篇章结构,如照应、过渡等。1修辞手法2表现手法3表达方式4结构技巧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反问夸张借代设问用典双关顶真描写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对比、反衬、象征、想象、化用典故、比兴、烘托、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描写角度观景顺序:远近、高低、上下、点面绘景感官:视、听、味、嗅描写手法正面:白描、渲染、细节、动静侧面:烘托、衬托、虚实整体安排: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层层深入开头部分:奠定基调、开门见山、总领全诗引出下文(铺垫下文、埋下伏笔)中间部分: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结尾部分: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尾照应1、借景抒情正-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寓)情入景、情景交融反-以景衬情2、借物抒情托物言志3、借事抒情4、借古抒情借古讽(喻、鉴、伤)今5、借典抒情提醒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试题再现】2017全国卷I诗歌鉴赏真题热身[答案]诗句使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用“下笔春蚕食叶声”来比喻考生下笔写字的声音,写出了考生们奋笔疾书,生动形象;也侧面衬托出考场的安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比喻是用另一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比方的修辞手法。一般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在诗歌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1)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它使描绘的事物更形象,表意更丰富,表达的情感更感人。如:(含拟人和拟物)山园小梅(其一)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颈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深,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解析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这个人啊,倒是有点像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让人捉摸不定了。最后一句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还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还有情”。作者明确而又含蓄地表达出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多义性和同音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可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也能使诗歌的内蕴丰厚,余味深长。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诗中第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借代指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或借事物的局部(或特征)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可以使语言简练、形象、含蓄。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妙处。答案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绿”“红”以颜色分别借代“叶”“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生动形象新鲜而又奇特。用疑问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用于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诗歌末句用反问对表情达意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解析这首诗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项羽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百战疲劳壮士哀”是根本原因,“中原一败势难回”是结果。答案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指出项羽的失败已无法挽回,江东子弟是不会跟随他卷土重来的。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修辞的运用能收到笔墨经济,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主人下马客在船理解: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理解: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理解: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主人和客人都在船高考总复习·语文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高考总复习·语文【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考查形式: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诗中的某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答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第二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第三步: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第四步: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答题范式】点明修辞手法+结合诗歌分析其具体运用+使用效果知识方法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形象、鲜明。增强了感染力。比喻用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易于理解,接受。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情。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微妙的神态和情思。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排比:增强语势,强化感情。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常见修辞格表达效果高考总复习·语文古代诗歌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高考中重点考查抒情、描写两类,并且描写和抒情的技巧与后面所谈的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高频微考点二表达方式抒情是古诗创作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高考总复习·语文1.直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直接抒发了作者蔑视权贵之情。2.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来抒情的方法,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和托物言志四个方面。高考总复习·语文①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抒发感情,这种抒情方式叫作借景或借物抒情。②触景生情。触景生情是指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高考总复习·语文③寓情于景。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④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高考总复习·语文描写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描写的方式一般有正侧面描写、白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细节描写、点面结合等。1.正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例如形容女子容貌美,“明眸皓齿、貌若天仙”即为正面描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为侧面描写。在鉴赏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时,应当明确表明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描写方式高考总复习·语文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是常用的写景手法。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
本文标题:考点三-汇总-表达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8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