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1+1”课程(巧手折纸)计划
“1+1”课程(巧手折纸)计划二年级一班范正国2010年9月设计理念: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除正常的常规教学以外,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折纸艺术则契合了素质教育要求,活动中很容易创设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情景,使学生在感受折纸艺术独特魅力的同时,艺术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情分析:折纸作品学生看见过很多,但真正能够自己折纸的同学却很少。多数学生对折纸感兴趣,缺少的是折纸技法的学习。因此通过《折纸》的教学,弥补学生折纸基本技法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对折纸艺术的热情。学生情况分析:折纸是深受学生喜欢的一种小工艺,它通过剪、折,粘贴,描绘等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加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项有意活动。学生不仅能在折纸活动中获得成功和满足,并能促进动脑、动手以及各种交往,探索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折纸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学生的折纸兴趣,探究欲望,并不是要教会学生多少数量的作品。我认为学生学习折纸的过程应该是主动探索的过程,尤其是学生,教师应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问题,且通过互动来解决问题,享受活劝和成功的乐趣。今年中班对折纸教育活动中进行系列的尝试,现制定计划如下:一、相信孩子,让学生独立尝试《瑞吉欧教育理念中的儿童与教师》一文中写到:“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自己成长的主人。”“儿童不仅有学习的需要,而且有学习的能力。”“要相信孩子,让他们独立尝试。,要让孩子们勇敢的试一试,看谁能第一次就成攻,让孩子去接受这种方式。经过一次尝试我看见大部分孩子已经在边看边试了,对于他们来说,我想这是-种挑战。不管成功与否,他们都被激起了自己探索的火花。在折纸过积中,努力让学生一改以前的我不会,我不行的懒惰思想,认真的进行尝试。儿童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有着内在的求知欲望,儿童的兴趣必须得到承认和支持。这种内在动力更能够促进儿童的学习。由此我想:我们教师要善于研究儿童的思想,在观察了解,分析中知道儿童的需要,知道他们是怎样学习的。那么,首先就要做到:相信孩子,让学生独立尝试,不仅能使孩子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激发其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且也有利于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想要解决问题。二、促进互动,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相互交流,认知冲突,合作活动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在折纸活动中,学生肯定会出现不同的困难,你会的也许就是他不会的,他会的也许你不会,老师就是要促进互动,包括师幼,幼幼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有时是互相帮助,有时也会是各持己见,相互争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大小一致的意见,帮助孩子展开讨论,实际进行比较,最终发现谁的方法最好,并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最难的步骤可以让部分学生先学会,起小老师的作用。教同桌的孩子们在互动中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三、善于等待,允许学生再来几次学生对折纸技能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行的,特别对于那些能力较弱,动手少的学生来说,一次根本不够,有时发现:活动评价后学生总还想问老师要材料,希望再折一个。如果利用孩子们的这种兴趣,老师能作到善于等待,允许学生再来-次或几次,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经验,亭受成功的乐趣,一定会起到更好的效果。让孩子们在再来一次中,进一步理解和记忆折纸的技能并能在老师提供的材料的刺激下主动的进行探索活动,充分体验了折纸活动中的乐趣,并促进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在改革创新的今天,我觉得,学生通过折纸活动不仅是要获得浅显的折纸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学习中去探索,去尝试,培养他们认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增强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今后适应时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组织折纸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考虑自己的目标意识,任务意识,更多的应该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去观察,去倾听,去了解他们关注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愿意先接受什么,彻底地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孩子观念,以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教育技巧赢得孩子们的喜爱。
本文标题:“1+1”课程(巧手折纸)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39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