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增值税纳税评估分析测算表
数值数值期初库存产成品金额本期完工产成品金额期末库存产成品金额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毛利率评估正常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M3-M2(工)或M7(9)-M2(商)#DIV/0!评估正常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评估正常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DIV/0!销售收入测算数=(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其它应税行为收到的资金-“应收帐款”及“预收帐款”当期贷方发生额+“应收帐款”及“预收帐款”当期借方发生额)÷(1+本期销售综合税率)3、工/商业增加值评估法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2、增值税税负评估法测算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DIV/0!00#DIV/0!#DIV/0!#DIV/0!1、销售收入评估存货变动评估法资金动态评估法工业商业进价核算评估售价核算评估弹性评估预警值测算税负率预警值,可能有疑点本期应纳税额基期应纳税额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其它应税行为收到的资金应收、预收帐款帐户当期贷方发生额应收、预收帐款当期借方发生额测算数申报数+免税收入+出口免税,进一步分析收入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评估方法评估指标计算公式企业实际申报数测算数实际申报数,收入有可能不实,进一步分析本期不含税收入总额本期销售综合税率=本期增值税销项税额÷本期不含税收入总额销售收入测算数=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本期产品销售收入测算数=(期初库存产成品金额+本期完工产成品金额-期末库存产成品金额)×(1+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测算数=(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1-毛利率)工资380900折旧74415.56预警值利润15398.51--------3、工/商业增加值评估法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差异率=〔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100%销售税金及附加2879.54#DIV/0!--------同行业评估基期工/商业增加值=工资+利润+折旧+销售税金及附加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基期}÷基期×100%本企业税负=应纳税额÷工(商)业增加值同行业税负=同行应纳税额总额÷同行工(商)业增加值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基期)÷基期×100%本期工/商业增加值=工资+利润+折旧+销售税金及附加评估正常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评估正常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DIV/0!3、工/商业增加值评估法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主要外购货物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评估期产品数量=评估期原材料或包装物耗用量÷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或包装物定额5、投入产出法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数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评估期产品数量=当期投入原材料数量×投入产出比4、进项税金评估法000#DIV/0!投入产出比当期投入原材料数量评估期原材料或包装物耗用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数量-期末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本期销售成本测算数预警值,收入有可能不实,进一步分析申报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测算数预警值,收入有可能不实,进一步分析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N4-G2(工)或N7-G2#DIV/0!#DIV/0!0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DIV/0!0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007、工时(工资)耗用法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8、设备生产能力法5、投入产出法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企业当期实际产成品(含半成品)产量 ≈ 计算的评估期生产产品的数量,为正常反之为异常问题值=(评估应税销售收入-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X适用税率(征收率)6、能耗测算法0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评估期若干设备的日产量或时产量评估期正常工作日或工作时0评估期生产人员工时总量(工资总额)单位产品耗用工时(或者工资)当实际产品数量(含半成品)≈评估期产品产量则为正常,反之为异常评估正常期初库存产品数量0评估正常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产量=评估期生产人员工时总量(工资总额)或某一主要生产环节工时总量(工资总额)÷单位产品耗用工时(工资)期末库存产品数量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评估期期末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销售数量=评估期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产量-评估期期末库存数量评估期生产能耗量评估期销售收入测算数=评估期产品销售数量×评估期产品销售评估期单位产品能耗定额评估期产品销售数量单位产品耗用原材料或包装物定额适用税率或征收率企业当期实际产品(含半成品)产量≈计算的评估期企业出产品数量为正常,反之为异常评估正常评估期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产量=评估期生产能耗量÷评估期单位产品能耗定额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0#DIV/0!00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售价核算0进价核算09、设备生产周期法8、设备生产能力法11、以进控销法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商品数量+评估期购进商品数量-期末库存商品数量)×评估期商品销售单价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10、毛利率法毛利差异率=(企业毛利率-行业或商品毛利率)÷行业或商品毛利率×100%#DIV/0!000期末库存商品数量数量评估评估期购进商品金额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1-毛利率)期末库存商品金额毛利率期初库存商品数量评估期购进商品数量金额评估毛利率行业(商品)毛利率评估正常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商品金额+评估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设备运行一个周期的天数或小时数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评估期生产的周期数设备每一周期的生产能力或总容量当实际产品数量(含半成品)≈评估期产品产量则为正常,反之为异常评估正常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产量=评估期生产的周期数×设备每一周期的生产能力或总容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生产的周期数=当期有效生产天数或小时数÷设备运行一个周期的天数或小时数当期有效生产天数或小时数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当实际产品数量(含半成品)≈评估期产品产量则为正常,反之为异常评估正常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510039.55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DIV/0!0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000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13、外部信息核对法11、以进控销法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12、产品(行业)链分析法0(当期应收账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应收票据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银行存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现金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对外投资视同销售类借方发生额)÷(1+适用税率或征收率)≤当期产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类贷方发生额则为正常,反之为异常当期产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类贷方发生额(当期应收账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应收票据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银行存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现金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对外投资视同销售类借方发生额)15、资金监控法问题值=(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14、保本经营法000当期应收票据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产品销售收入贷方发生额当期银行存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类贷方发生额当期现金收入类借方发生额评估正常适用税率问题值=测算应纳增值税额-申报缴纳的增值税额评估正常当期应收账款收入类借方发生额当期对外投资视同销售类借方发生额评估正常申报缴纳的增值税额最低保本销售收入=评估期的费用支出总额评估期的费用支出总额测算应纳增值税额=最低保本销售收入×适用税率第三方信息数据评估期产品产量=第三方信息数据÷单位产品耗用定额或缴纳费用标准单位产品耗用定额或缴纳费用标准测算应税销售收入=(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产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评估期产品销售单价期初库存产品数量期末库存产品数量下游产品或行业的进项税额上游产品或行业的销项税额评估期销项税额=下游产品或行业的进项税额则为正常,反之为异常评估期进项税额=上游产品或行业的销项税额则为正常,反之为异常评估正常评估期商品销售单价评估正常评估期销项税额评估期进项税额数量评估数值期初库存产成品金额本期完工产成品金额期末库存产成品金额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金额289958.36期末库存商品金额692576.62本期购进商品金额2993787.02毛利率评估正常√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2895236.09865275.76865275.762333026.32评估正常√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10054.782895236.090.17%评估正常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2、增值税税负评估法销售收入测算数=(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其它应税行为收到的资金-“应收帐款”及“预收帐款”当期贷方发生额+“应收帐款”及“预收帐款”当期借方发生额)÷(1+本期销售综合税率)本期产品销售收入测算数=(期初库存产成品金额+本期完工产成品金额-期末库存产成品金额)×(1+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测算数=(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1-毛利率)销售收入测算数=期初库存商品金额+本期购进商品金额-期末库存商品金额测算税负率=(应纳税额÷应税主营业务收入)×100%进价核算评估售价核算评估1、销售收入评估存货变动评估法资金动态评估法工业商业测算数申报数+免税收入+出口免税,进一步分析收入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税主营业务收入预警值测算税负率预警值,可能有疑点测算数实际申报数,收入有可能不实,进一步分析本期不含税收入总额本期销售综合税率=本期增值税销项额÷本期不含税收入总额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和其它应税行为收到的资金应收、预收帐款帐户当期贷方发生额应收、预收帐款当期借方发生额增值税纳税评估分析测算表评估方法评估指标计算公式企业实际申报数第7页,共18页数值增值税纳税评估分析测算表评估方法评估指标计算公式工资折旧预警值利润评估正常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402618.2617%评估正常√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4、进项税金评估法3、工/商业增加值评估法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差异率=〔本企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同行业工(商)业增加值税负〕×100%应纳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增长率÷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主要外购货物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数×7%销售税金及附加弹性评估同行业评估测算数预警值,收入有可能不实,进一步分析同行业税负=同行应纳税额总额÷同行工(商)业增加值测算数预警值,收入有可能不实,进一步分析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本期运费支出本期销售成本基期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增长率=(本期-基期)÷基期×100%本期工/商业增加值=工资+利润+折旧+销售税金及附加基期工/商业增加值=工资+利润+折旧+销售税金及附加工/商业增加值增长率={本期-基期}÷基期×100%本企业税负=应纳税额÷工(商)业增加值本期应纳税额第8页,共18页数值增值税纳税评估分析测算表评估方法评估指标计算公式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评估异常评估差异值6、能耗测算法问题值=(评估应税销售收入-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X适用税率(征收率)5、投入产
本文标题:增值税纳税评估分析测算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3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