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1)
1海淀区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17.01学校姓名学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9页,共五道大题,1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学好、学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共10分)狼山才一百多米高,它【甲】在长江边上。但人们一旦登上山顶,看到南边脚下是浩荡江流,北边眼底是无垠平川,东边远处是迷朦大海,立即会觉得自己是在俯视着大半个世界。狼山没有重峦(dié)嶂的气势,没有云遮雾迷的仙气,没有松石笔立的风骨,只有开阔和实在。造物主在这里不再别具匠心....,而是让你明明净净地鸟瞰一个现实世界的寻常模.样。狼山的一些文化遗迹加重了它的分量,使万里长江入海前再发一声浩叹。千年前在这里的骆宾王随口【乙】出过“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诗句,器宇不凡,令人(zhǔ)目;山顶上,有一副.石刻对联:“”。这些都可以证明中国古代文人对大海以外的世界的依稀企盼。而这份企盼由清代状元张謇实现了。他看到了世纪的暖风在远处吹拂,新时代的文明五光十色,强胜弱灭。于是,他从狼山下来,办纱厂、油厂、轮埠.公司,还办学校、博物馆、医院、气象台……把狼山脚下搞成一块近代气息甚浓的绿洲。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他宏伟实验的种种遗址。(取材于余秋雨《狼山脚下》)(1)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模.样(mó)一副.(fù)迭瞩B.模.样(mú)一副.(fù)叠瞩C.模.样(mú)一副.(fú)叠嘱D.模.样(mó)一副.(fú)迭嘱(2)文中加点字“埠”的第五笔是(2分)A.丨B.一C.ㄱD.L(3)根据语境,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蹲【乙】绣B.【甲】蹲【乙】吐C.【甲】站【乙】吐D.【甲】站【乙】绣(4)根据语境,下列词语不能替换文中加点词语“别具匠心”的一项是(2分)A.独辟蹊径B.标新立异C.别有用心D.别出心裁2(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对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登高而呼,山回谷响;举目四顾,海纳百川B.登高一呼,山鸣谷应;举目四顾,海阔天空C.登高一呼,海阔天空;举目四顾,山鸣谷应D.登高而呼,海纳百川;举目四顾,山回谷响2.对《雁门太守行》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A.首句用压城的黑云来喻指敌军的嚣张气焰,开篇就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气氛。B.“燕脂凝夜紫”以凝重的色彩给人以视觉的冲击,渲染了战斗的惨烈悲壮。C.“霜重鼓寒声不起”一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侧面表现了边塞风光的奇异。D.结尾引用“黄金台”的典故,表现将士们誓死保家卫国、报效朝廷的决心。3.默写(4分)走进古典诗词,品读那一行行诗句,你便走进了古人的情怀。它是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①”的欢欣喜悦;它是杜甫“②,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它还是文天祥“③,○4”的舍生取义……阅读它们,不仅帮助你了解古人的情志思想,还让你感受崇高,获得心灵的洗礼。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4-7题。【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选自《核舟记》)3【乙】唐有韩志和,善雕木,作鸟雀之状,饮啄悲鸣,与真无异。以关捩①置于腹内,发之则凌空奋翼,可高百尺,至一二百步外,方始却下。奏之,上睹而悦之。志和又于怀中将出一物,名蝇虎子,数不啻○2一二百焉。其形皆赤,云以.丹砂啗③之故也。乃分为五队,令舞《梁州》。上召国乐,以举其曲。而虎子盘回宛转,无不中.节。及.曲终,累累而退,若有尊卑等级。志和臂虎子于指上,猎蝇于数步之内,如鹞④擒雀,罕有不获者。(选自《太平广记》,有删改)注释:①[关捩(liè)]能转动的机械装置。②[啻(chì)]仅仅,只有。③[啗(dàn)]同“啖”,吃,这里是“给……吃”的意思。④[鹞(yào)]猛禽名,似鹰而小。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罔不因.势象形()(2)其两膝相比.者()(3)无不中.节()(4)及.曲终()5.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能以.径寸之木A.云以.丹砂啗之故也B.跪而拾之以.归C.是以.必得躬历山川D.卷石底以.出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翻译:(2)饮啄悲鸣,与真无异翻译:7.【甲】【乙】选段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可谓各具特色。【甲】中王叔远的雕刻注重人物的○1(用自己的话概括),例如,“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乙】中韩志和的制作注重器物的机巧,例如,“○2”。(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三、名著阅读(共7分)8.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完成(1)—(2)题。(3分)文段一:脚好了之后,他敢跑了。这使他非常的痛快,因为别的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4他干脆不大到“车口儿”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的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老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像装傻,又像耍俏的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文段二: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1)上面两个文段都描述了祥子拉车时的情形。文段一中的祥子实在肯干,而文段二中则变得___。(1分)(2)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说是哪些事情使祥子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导致他走向毁灭。(2分)9.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连环画,完成(1)—(2)题(4分)○1一觉醒来,那只搁浅的大船已被潮水从沙上浮了起来,差不多冲到我先前被冲伤的岩石附近了。○2东西储备得差不多了,我在岛上山坳前选了一块较平坦的草地,用木头和船帆搭起帐篷,开始了荒岛的生活。○3我在一个大方柱上用刀子刻上了“我于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在此上岸”,并在方柱上一天刻一道印,七天刻一长道。○4我天天带上狗和枪出去打点野味儿。成功打到山羊的那一天,我开心极了。但我知道这样下去火药会很快用完的。5(1)这一组连环画展现了鲁滨逊初到荒岛时,面对的种种困难以及应对的办法。请你结合画面和小说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2分)面对的困难应对的办法缺少必需物资○1○2搭起简易帐篷○3大方柱上刻记日期解决火药会用完的危机○4(2)18世纪欧洲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鲁滨逊漂流记》。你认为卢梭为什么要这样建议呢?(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年夜春歌》,完成10—13题。(13分)年夜春歌——居京琐记从维熙我真不知道它有多么充沛的精力,在午夜三更时刻,冬天的蝈蝈在我的书房里,一口气吟唱了几百声。那是春节午夜守岁时发生的事情:当北京的大钟报告狗年来临、鞭炮响成一片的时候,书斋里传出它吟唱新春昂扬而欢快的春歌。说来像是一个童话:初夏时我曾养过两只蝈蝈,到了冬至后的11月中旬,两只蝈蝈像是有“虽非同时生,但愿同时死”的情约那般,一块儿静卧于蝈蝈笼子中,结束了它们的歌唱生涯。死前它们还有一个相同的生命特征,像人走进天国之前身体都要衰老一样,先是哑然失声,后又掉了双腿,最后才蜷曲着身子在笼子中安息了。不知为什么,在那几天我曾有失去两个小小稚友....的感觉。之所以如此,我觉得这两个来自乡野的小小歌手.......,不仅激发我返老还童般的乡恋之思,还给了我写作的灵感。俄罗斯文体学家巴乌斯托夫基斯曾说,童年是作家的精神摇篮,它将像影子一样追随作家的一生。因而我写作时,心里常有回到故乡田园之感。特别有意思的是,两只蝈蝈鸣秋之时,正逢我的孩子一家从美国回来探亲,这两只小小歌手,给孩子们带来过无限的新奇和惊喜。我的两个孙儿围着蝈蝈笼子观望了很久。然后好6奇地询问:“爷爷,这是什么东西,怎么会叫得这么清脆?”我反问他俩:“难道美国没有这种虫儿?它叫蝈蝈。”他俩回答不知道。他俩在美国十多年了,没有在田野里看见过这种会唱歌的蝈蝈。我看他俩爱不释手,便把两个蝈蝈笼子,搬到了他们睡觉的房间。在一片秋歌声中,我对两个孙儿讲述我经历过的童年:无边无际的青纱帐,醉红了脸的高梁,杂草丛生的绿河滩……两个孙儿还是娃儿时便跟随父母去了美国,他们对中国的黑土地知之甚少,因而那两只蝈蝈的歌声,不仅是我们老少两代人的享受,还成了我们祖孙之间沟通人文历史的媒介。那段时间,两个娃儿成了蝈蝈的饲养员,把胡萝卜、南瓜、黄瓜、菜心……塞进蝈蝈笼子。记得在临别北京之前,他们还特意向两只蝈蝈告别,说要不是美国海关不让昆虫入境,一定把它们带到美利坚。两只蝈蝈对我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在它们死后,为安葬它们我颇费了一番心思。我将它们用花纸包好,埋在了书斋的橡皮树下,算是对两个乡野歌手的厚葬吧!第二个童话,是由第一个童话引发出来的。我们居民楼上有一个喜欢饲养花鸟鱼虫的老者,他说他曾听到过我家里传出蝈蝈鸣叫之声,于是在寒冬降临之际,给我送来两只穿越冬季的名贵蝈蝈。与夏秋蝈蝈相比,它们的体态虽然娇小些,但鸣叫之声却不比夏秋的蝈蝈逊色。特别让我感到惊喜的,它们都有躲避严寒的温暖之巢——那是用葫芦精制而成的。让我十分感动的是,老者不仅送来冬日的蝈蝈,连同这两个蝈蝈葫芦,也要一同送给我。我拿出几十元钱,塞给这位芳邻。哪知他反而对我瞪起了眼睛:“你认为这点钱就够了?你有空到潘家园虫鸟市场去看看……”我知道冬天的虫鸟,价格十分昂贵,便又掏出一张五十元现钞,强塞进他的手里说:“真是谢谢您老了,有空我一定去那里转转。”他有点急了,把钱拍回到我的手心:“你太小瞧你的邻里了,我只是想增加一点你的书斋雅趣,好能多给我们写出点讲真话的文章来!”我还想说什么,老者扭过身去,走进了电梯间。这一刻,我才明白了芳邻送我冬天蝈蝈的用意。今年的北国冬季,大风吼叫,寒气逼人,让我最为惬意的时刻,是在窗外飘雪的日子,当天地楼宇一片银白时,那蝈蝈的歌声,仿佛在演绎着一个雪国的梦境:窗外白羽翩翩,书斋里它歌声绵长,让人感到活在一个纯白无瑕的天地之中,实在是另一种精神享受。其中,让我最为动情的,是节日期间孩子们从大洋彼岸打来拜年电话的时候,蝈蝈鸣春之声穿插于鞭炮的轰鸣之间。我告诉孙儿:“今年北京允许放鞭炮了,你听见了吗?”他说:“我听见了,还
本文标题:北京市海淀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49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