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等离子体?答:等离子体: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被电离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通常被视为物质除固态、液态、气态之外存在的第四种形态。如果对气体持续加热,使分子分解为原子并发生电离,就形成了由离子、电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气体,也就是等离子体。2.切伦科夫辐射是否只发生在电子的身上?答:切伦科夫辐射:在透明介质中,当粒子速度(是材料的折射率),粒子的部分能量以相干的蓝-白光发射。切伦科夫辐射不一定只发生在电子的身上,当粒子速度就有可能发生切伦科夫辐射,而这一条件电子比较容易达到,所以电子发生切伦科夫辐射概率比较大。3.γ射线通过什么机制把能量传给物质?物质丢失了什么能量?答:γ射线通过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与物质作用产生次级粒子(如电子,正电子)将能量传递给物质。丢失的能量:(1)康普顿散射后的光子有可能逃出探测物质而不被吸收(2)电子对效应产生的电子可能发生湮没产生的两个光子有可能逃出探测物质而不被吸收(3)三种效应产生的次级电子可能发生轫致辐射逃逸出探测物质而不被吸收。4.地热是怎么产生的?地热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长寿命放射性元素(主要是铀238、铀235、钍232和钾40等)衰变产生的热能。5.α放射源用于烟雾探测器的原理?答:电离室内有α放射源(241Am)产生α射线,α射线使电离室内空气电离,产生离子形成电流。当烟粒子进入电离区时,与离子相结合使得离子移动速度减弱,形成的电流减小。当电流低于预定值时,探测器发出警报。这就是α放射源用于烟雾探测器监测烟雾的浓度来实现火灾防范的原理。6.为什么要用小球体来定义注量?答:单向辐射场中的注量用来表征辐射场中穿行的辐射粒子疏密程度。而辐射场中某一区域包含沿不同方向穿行的辐射粒子,某点的注量是不同方向穿行的辐射粒子叠加的效果,与入射射线的方向无关,所以要用小球体来定义注量。1.辐射源本身的几何尺寸为L,辐射场中某点处与辐射源的距离为r,剂量误差小于1%时辐射源可以当作点源处理,,那么为多少?解:(1)将辐射源视为点源时,距离点源r处的注量率=(2)设线状源长度为L(m),总活度为A(Bq),单位长度上的活度为(线活度),取如图其中一小段dx可看成为点源,其活度为,在Q点造成的注量率:将代入上式得:===用Matlab编程计算,并绘出曲线(如图1-1)计算结果:=3时,0.91%=5时,0.33%=8时,0.13%=10时,0.08%0510150.920.930.940.950.960.970.980.991图1-1线源面源计算结果:=6时,1.36%=7时,1.01%=8时,0.77%=10时,0.5%图1-2面源体源计算结果:=6时,1.63%=7时,1.21%=8时,0.93%=10时,0.6%图1-3体源8.统计题:按学号后三位作为起始数,计算50个数,计算误差为5%(+、-由抛硬币决定),并绘出变化曲线。5254.651.8754.4657.1954.3351.6149.0351.4848.9146.4644.1441.9344.0346.2343.9246.1248.4350.8548.3150.7348.1945.7843.4941.3239.2537.2939.1537.1939.0537.1038.9640.9138.8640.8038.7640.7038.6736.7438.5840.5142.5440.4138.3936.4738.2940.2042.2144.3246.54采用origin6绘制的统计曲线如图1-1图1-1统计曲线9.试写出235U裂变中子能谱,绘出曲线,并计算平均能量。答:235U裂变中子能谱:(绘出的曲线如下图2-1)裂变中子的平均能量:==1.98MeV2MeV图2-1235U裂变中子能谱10.求1gRa的放射性活度?解:放射性活度:11.为什么授与能是随机量,而平均授与能为非随机量?答:授与能:电离辐射以电离、激发的方式授与某一体积中物质的能量。其中=进入该体积的所有带电的和不带电的电离粒子能量的总和;=从该体积逸出的所有带电的和不带电的电离粒子能量的总和;=该体积内发生的任何核和基本粒子转变中所有原子核和基本粒子静止质量能改变的总和。进入该体积的所有带电的和不带电的电离粒子,从该体积逸出的所有带电的和不带电的电离粒子以及该体积内发生的任何核和基本粒子转变中所有原子核和基本粒子都是随机的,所以,,是随机量,从而授与能是随机量。平均授与能:=-+,其中=进入该体积的所有带电的和不带电的电离粒子能量的总和的期望值;=从该体积逸出的所有带电的和不带电的电离粒子能量的总和的期望值;=该体积内发生的任何核和基本粒子转变中所有原子核和基本粒子静止质量能改变的总和的期望值。,,是非随机量,从而平均授与能也是非随机量。12.照射量为何是以空气介质来定义的?吸收剂量呢?答:(1)照射量表征的是或射线在所关心的空气体积V内交给次级电子用于电离、激发的那部分能量。(2)空气介质是一种常见且廉价的介质,早期的探测器如自由空气空腔电离室利用空气腔体受照射产生的电离电流来测量照射量的。根据可测得空气的吸收剂量(3)吸收剂量D表征的是辐射在所关心的体积V内沉积的能量,这些能量可来自V内或V外。所以吸收剂量D适用于任何物质。13.为什么中子建立带电粒子平衡比射线容易些?答: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主要是重带电粒子,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主要是电子,而能量相当的重带电粒子的射程远远小于电子的射程,所以能量相当中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平衡厚度远远小于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平衡厚度。从而中子建立带电粒子平衡比射线容易些。14.DNA?答:DNA定义:一类带有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由4种主要的脱氧核苷酸(即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它们的组成和排列不同,显示不同的生物功能,如编码功能、复制和转录的调控功能等。15.细胞凋亡?答: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16.采用origin6绘制不同能量γ射线在某些材料中的质量衰减系数的变化曲线如图3-1所示:由图可看出Eγ=8MeV时Be的质量衰减系数突然增加,变化巨大,如此可见这个值有误!图3-1不同能量γ射线在某些材料中的质量衰减系数的变化曲线17.潜在照射?答:由于偏离计划的操作程序和事故,包括辐射源的失控和恶意事件,可能引起较高的照射。尽管这种情况是计划的,但这种照射却不是计划发生的。ICRP把这些照射称作潜在照射。18.讨论辐射防护最优化?答:(1)辐射防护三原则:实践的正当化、防护的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2)防护的最优化:尽量减少辐射照射所致的健康危害,在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之后,保证个人的受照剂量、受照人数、受照机会全部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量低的水平。(3)防护的最优化的实施包含了辐射防护的全部三个原则19.为什么职业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比公众人员宽松20倍?答:(1)职业工作人员是少数人,而公众人员是大多数人,从集体剂量及对社会危害程度来看,职业工作人员吸收的剂量对社会集体剂量及社会危害程度比公众人员小的多(2)职业工作人员身体素质比公众人员要好(3)职业工作人员防护意识及防护知识比公众人员要高20.超线性?答: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可能出现发光强度比按线性增长所预计的还要快的情况,这就是超线性现象。21.绝对标定与相对标定?答:绝对标定:探头放在已知剂量率的辐射场中,调整仪器,把仪表的读数刻成已知的剂量率数值,剂量率可根据标准源强及几何位置等因素计算出来;相对标定:把需要定标或校正的仪器与标准仪器比较的方法。
本文标题:核辐射防护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583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