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亮晶晶的泡泡》说课稿一、说设计意图中班孩子喜欢和同伴一起玩,也想结识更多的朋友,但是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很难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总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他们知道要对老师有礼貌,但却很少做到对朋友也有礼貌。故事当中大白鹅渴望和朋友一起玩,但是又缺少与同伴交流的方法,这使得它在寻找朋友的过程中屡屡碰壁。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让大白鹅难过,同时也引发了小朋友们的思考,究竟怎样才能交到朋友呢?终于,大白鹅用礼貌和友好交到了朋友。故事以大团圆的结局,帮助幼儿感受、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温馨与快乐。《亮晶晶的泡泡》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符合孩子的经验水平。故事中大白鹅的经历生动地告诉孩子们应该如何与同伴交往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该活动中我采用了看图猜测,动作表现以及音乐烘托、渲染,游戏情感体验等方法来达到以下活动目标。二、说活动目标和重难点《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通过故事,体会大白鹅找朋友的心情,并讲述自己的观点。2、愿意和同伴一起,学着与同伴友好、礼貌地交往,体验和朋友一起做游戏的快乐。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如何去找朋友。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围饶着这一目标进行教学。中班幼儿比较单纯,不会察言观色,不太会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心情。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从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三、说活动准备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以下活动准备:PPT《亮晶晶的泡泡》、记录表、游戏音乐、呼啦圈。四、说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直观法是因为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以直观的画面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2、说学法活动中我将游戏法作为主要的学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注意力稍显弱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五、说活动过程(一)介绍角色,引起幼儿兴趣1.(出示故事封面)这是谁?猜猜它想干什么?2.大白鹅一个人觉得很孤单,想找朋友和它一起玩,我们来看看,它找到朋友了吗?(二)观察图片,理解故事1.让幼儿自己观察PPT,大白鹅来到了哪里,找谁做朋友?2.大白鹅是怎么找朋友的?3.它们愿意和大白鹅做朋友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4.为什么小鱼、小鸡、小鸟都不愿意和它做朋友呢?大白鹅交朋友成功了吗?它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幼儿模仿大白鹅难过、哭的表情。)幼儿讲述时,教师将大白鹅找朋友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5.大白鹅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泡泡会想些什么?这些泡泡是从哪里来的呢?怎么样才能找到吹泡泡的朋友呢?6.大白鹅看到了小姑娘,它怕小姑娘也不愿意和他做朋友,他该怎么做呢?(请幼儿教大白鹅怎么有礼貌地和小姑娘说话)瞧,大白鹅找到了几个朋友?他们是谁?数数看有几个朋友?7.教师讲述故事结尾,介绍故事的名字。1.刚才我们看的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亮晶晶的泡泡”?2.“大白鹅是怎样才找到朋友的?”为什么这个故事名字叫“亮晶晶的泡泡”呢?小结:对呀,就是因为亮晶晶的泡泡帮助大白鹅找到了朋友。(三)完整欣赏,讨论主题。1.你记得故事中,大白鹅在什么地方,找到哪些朋友,成功了吗?回忆故事内容,完整记录在记录表中。2.讨论:听了这故事,说说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小结:我们不能学习大白鹅,直接冲到别人那里去,一定会把朋友吓跑的,所以高兴是最快乐的,只要我们大胆有礼貌地与小朋友交往,肯定能找到很多很多朋友。(四)音乐游戏,情感体验。1.出示PPT,小姑娘和朋友还在吹泡泡,他们的泡泡还会去找到哪些朋友呢?2.我们也来做泡泡飞起来,有礼貌地去找一个新朋友一起做游戏吧!3.幼儿互动游戏:找朋友(音乐)结束活动。(五)续编故事,延伸活动小姑娘和朋友还在吹泡泡,他们的泡泡还会找到哪些朋友?把你想到的记录在这张表格中,讲给你的好朋友和身边的每个人听。六、说活动反思《亮晶晶的泡泡》这一教学活动内容生动地描述了一只孤独的大白鹅找朋友的经历。起初它的无礼让朋友们都躲着它。正当它无助的时候,天上飞来了许多泡泡,它顺着泡泡飞来的方向找去,这次它的礼貌让小姑娘的朋友们接收了它。从而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礼貌地交往。故事以一只大白鹅为主线导入,让孩子们观察图片,说一说大白鹅是怎么找朋友的,小动物们为什么不愿意和大白鹅做朋友。在老师语言的提示下,孩子们能仔细观察出大白鹅的形象姿态。整个教学环节较清晰,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积极地参与其中,兴趣度也较高,大部分幼儿能积极主动的举手回答问题。在第二环节中是整个活动的重点。老师以表格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地点”、“人物”等信息,便于幼儿讲述故事中更加完整。在整个活动中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在让幼儿自己观察了大白鹅找了小鱼、小鸡、小鸟做朋友,幼儿能观察出他们都没有和大白鹅做朋友,但当教师问为什么他们没有和大白鹅做朋友呢,幼儿的回答是这些小动物们饿了想去找吃的了,这时教师应该马上拉回来大白鹅找朋友的方式对吗,这样更利于幼儿的想象。或者问如果你是大白鹅,你会怎样去和他们交朋友呢,如果能这样进行回应幼儿的想象空间就更大了,而不是教师一味地追问为什么他们没有和大白鹅做朋友呢。在活动设计中,也有一些没有考虑周全的地方,在与人交往的技巧及方法的指引还不到位,作为老师,既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造、提供合作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提高。七、附:故事《亮晶晶的泡泡》有一只大白鹅,它很想找一个朋友玩。大白鹅找到小河边,看见一群小鱼它们摇摇尾巴游走了。大白鹅找到菜地里,看见一群小鸡,它们眨眨眼睛走开了。大白鹅找到柳树下,看见一群小鸟,它们拍拍翅膀飞走了。大白鹅戆戆直叫,可谁也不理它,它呜呜哭了起来。这时有一串亮晶晶的泡泡,从天上飞来,它们老在大白鹅的头上转圈圈。大白鹅高兴了,它赶紧用嘴巴去接泡泡,可怎么也接不住。大白鹅追呀,追到一座山坡跟前。泡泡往它翅膀下一托,大白鹅就飞起来了。山坡上有一幢红房子,大白鹅跑到红房子跟前一看,啊,这儿泡泡真多!有个小姑娘趴在窗台上吹泡泡,大白鹅问小姑娘:“你也是一个人玩吗?”小姑娘:“不!我有许多好朋友。你来玩吗?大白鹅:愿意,愿意!红房子的门打开了。哟,小姑娘的朋友真多!小姑娘告诉大白鹅,这些朋友都是她用泡泡找来的。小姑娘又吹起了泡泡。亮晶晶的泡泡飞呀,飞得很远很远,它们又去找新朋友了。
本文标题:亮晶晶的泡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0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