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制造加工工艺 > X-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Y
11.引言:一、发展背景: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而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一)、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2)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二)、对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估计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1958年,近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到1979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的基础条件的制,数控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七五”期间以及“八五”的前期,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在此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研究开发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在产品的国产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三阶段是在国家的“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5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经过4个5年计划的攻关,总体来看取得的成绩还是不小。(三)、对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2(1)战略考虑。我国是制造大国,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所以,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首先从社会安全看,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制造业发展不仅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国防安全看,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精尖数控产品都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质,对我国实现禁运和限制,“东芝事件”和“考克斯报告”就是最好的例证。(2)发展策略。从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以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制造装备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用系统的方法,选择能够主导21世纪初期我国制造装备业发展升级的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支撑技术、配套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内容,实现制造装备业的跨跃式发展。强调市场需求为导向,即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以整机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曲型数字化机械、重点行业关键设备等带动数控产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数字化伺服系统与电机、高速电主轴系统和新型装备的附件等的可靠性和生产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不会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没有规模就不会有价值低廉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没有规模中国的数控装备最终难有出头之日。二、设计的目的、意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等知识进行的基本设计训练。其目的是:能够正确运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的功能构成、特点和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了解设计方案的拟定、比较、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机械部分设计,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典型机械零部件和执行元件的计算、选型和结构设计方法和步骤;通过测试及控制系统方案设计,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工作原理,和软件编程思想;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应用手册、标准及编写技术说明书的能力,促进学生在科学态3度、创新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2.设计任务题目:数控X-Y工作台设计任务:设计一种供应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1.立铣刀最大直径的d=15mm;2.立铣刀齿数Z=3;3.最大铣削宽度ea=15mm;4.最大背吃刀量pa=7mm;5.加工材料为碳素钢活有色金属。6.X、Y方向的脉冲当量xy=0.004mm;7.X、Z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01.0mm;8.加工范围为200×150㎜;9.工作台空载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axmax3000mm/minxzVV;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axmax400mm/minxfzfVV;3.总体方案的确定3.1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3.1.1导轨副的选用腰设计数控车床工作台,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而且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3.1.2丝杠螺母副的选用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需要通过丝杠螺母副转换成直线运动,需要满足0.004mm冲当量和01.0mm的定位精度,滑动丝杠副为能为力,只有选用滚珠丝杆副才能达到要求,滚珠丝杆副的传动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运转平稳、寿命长、效率高、预紧后可消除反向间隙。3.1.3减速装置的选用选择了步进电动机和滚珠丝杆副以后,为了圆整脉冲当量,放大电动机的输出转矩,降低运动部件折算到电动机转轴上的转动惯量,可能需要减速装置,且应有消间隙机构,选用无间隙齿轮传动减速箱。3.1.4伺服电动机的选用4任务书规定的脉冲当量尚未达到0.001mm,定位精度也未达到微米级,空载最快移动速度也只有因此3000mm/min,故本设计不必采用高档次的伺服电动机,因此可以选用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以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3.1.5检测装置的选用选用步进电动机作为伺服电动机后,可选开环控制,也可选闭环控制。任务书所给的精度对于步进电动机来说还是偏高,为了确保电动机在运动过程中不受切削负载和电网的影响而失步,决定采用半闭环控制,拟在电动机的尾部转轴上安装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用以检测电动机的转角与转速。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分辨力应与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相匹配。考虑到X、Y两个方向的加工范围相同,承受的工作载荷相差不大,为了减少设计工作量,X、Y两个坐标的导轨副、丝杠螺母副、减速装置、伺服电动机以及检测装置拟采用相同的型号与规格。3.2控制系统的设计1)设计的X-Z工作台准备用在数控车床上,其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单坐标定位,两坐标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的基本功能,所以控制系统设计成连续控制型。2)对于步进电动机的半闭环控制,选用MCS-51系列的8位单片机AT89S52作为控制系统的CPU,能够满足任务书给定的相关指标。3)要设计一台完整的控制系统,在选择CPU之后,还要扩展程序存储器,键盘与显示电路,I/O接口电路,D/A转换电路,串行接口电路等。4)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源,与步进电动机配套使用。3.3绘制总体方案图总体方案图如图所示。微型机接口电路功放电路执行元件机械传动机构机械执行机构总体方案图4.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54.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按照下导轨上面移动部件的重量来进行估算。包括工件、夹具、工作台、上层电动机、减速箱、滚珠丝杠副、导轨座等,估计重量约为800N。4.2铣削力的计算设零件的加工方式为立式铣削,采用硬质合金立铣刀,工件的材料为碳钢。则由表3-7查得立铣时的铣削力计算公式为:0.850.750.731.00.13cezp118afdanZF(6-11)今选择铣刀的直径为d=15mm,齿数Z=3,为了计算最大铣削力,在不对称铣削情况下,取最大铣削宽度为ea15mm,背吃刀量pa=7mm,每齿进给量zf0.1mm,铣刀转速n300r/min=。则由式(6-11)求的最大铣削力:0.850.750.731.00.13c118150.11573003N1280NF采用立铣刀进行圆柱铣削时,各铣削力之间的比值可由表查得,考虑逆铣时的情况,可估算三个方向的铣削力分别为:fcF1.1F1408N,ecF0.38F486N,fncF0.25F320N。图3-4a为卧铣情况,现考虑立铣,则工作台受到垂直方向的铣削力zeFF486N,受到水平方向的铣削力分别为fF和fnF。今将水平方向较大的铣削力分配给工作台的纵向,则纵向铣削力xfFF1408N,径向铣削力为yfnFF320N。4.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纵向)4.3.1块承受工作载荷maxF的计算及导轨型号的选取工作载荷是影响直线滚动导轨副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本例中的X-Y工作台为水平布置,采用双导轨、四滑块的支承形式。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即垂直于台面的工作载荷全部由一个滑块承担,则单滑块所受的最大垂直方向载荷为:maxGFF4(6-12)其中,移动部件重量G=800N,外加载荷zF=F486N,代入式(6-12),得最大工作载荷maxF=686N=0.686kN。查表根据工作载荷maxF=0.686kN,初选直线滚动导轨副的型号为KL系列的JSA-LG15型,其额定动载荷aC7.94kN,额定静载荷0aC9.5kN。任务书规定加工范围为200×150㎜,考虑工作行程应留有一定余量,查表选取导轨的长度为520mm。4.3.2距离额定寿命L的计算6上述所取的KL系列JSA-LG25系列导轨副的滚道硬度为60HRC,工作温度不超过100C,每根导轨上配有两只滑块,精度为4级,工作速度较低,载荷不大。分别取硬度系数fH=1.0,温度系数fT=1.00,接触系数fc=0.81,精度系数fR=0.9,载荷系数fw=1.5,代入式(3-33),得距离寿命:L=KmFCfffffawrcth562550)(3max远大于期望值50Km,故距离额定寿命满足要求。4.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4.4.1最大工作载荷Fm的计算如前所述,在立铣时,工作台受到进给方向的载荷(与丝杠轴线平行)Fx=1408N,受到横向载荷(与丝杠轴线垂直)Fy=320N,受到垂直方向的载荷(与工作台面垂直)Fz=486N.已知移动部件总重量G=800N,按矩形导轨进行计算,取颠覆力矩影响系数K=1.1,滚动导轨上的摩擦系数=0.005。求得滚珠丝杠副的最大工作载荷:Fm=KFx+(Fz+Fy+G)=[1.11408+0.005(486+320+800)]N1557N4.4.2最大动工作载荷FQ的计算设工作台在承受最大铣削力时的最快进给速度v=400mm/min,初选丝杠导程Ph=5mm,则此时丝杠转速n=v/Ph=80r/min。取滚珠丝杠的使用寿命T=15000h,代入L0=60Nt/106,得丝杠寿命系数L0=72(单位为:106r)。查表,取载荷系数fw=1.2,滚道硬度为60HRC时,取硬度系数fH=1.0,代入式(3-23),求得最大动载荷:FQ=NFffLmHw8881304.4.3初选型号根据计算出的最大动载荷和初选的丝杠导程,选择济宁博特精密丝杠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G系列2005-3型滚珠丝杠副,为内循环固定反向器单螺母式,其公称直径为20mm,导程为5mm,循环滚珠为3圈×1系列,精度等级取5级,额定动载荷为9309N,大于FQ,满足要求。4.4.4传动效率η的计算将公称直径d0=20mm,导程Ph=5mm,代入λ=arctan[Ph/(d0)],得丝杠螺旋升角λ=4°33′。将摩擦角ψ=10′,代入η=tanλ/tan(λ+ψ),得传动效率η=96.4%。4.4.5刚度的验算.X-Y工作台上下两层滚珠丝杠副的支承均采用“单推-单推”的方式。丝杠的两端7各采用-对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本文标题:X-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Y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3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