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13 区域发展差距:成因与走向(四川省统计局 王智、谭践、魏娜)
1四川省统计局参赛队员:王智、谭践、魏娜区域发展差距:成因与走向摘要..................................................................................................................................................21、区域发展差距相关研究综述.....................................................................................................3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历史演进情况.................................................................................52.1区域的划分.......................................................................................................................52.2测度区域发展差距的指数...............................................................................................82.3样本区间的选择和数据的预处理...................................................................................92.3.1样本区间的选择...................................................................................................92.3.2数据的预处理.....................................................................................................102.4Theil系数计算及结果分析..........................................................................................102.4.1总体的地区差距水平及其演进.........................................................................102.4.2四大区域内的差距水平及其演进.....................................................................122.4.3四大区域间的交互差距水平及其演进..............................................................133、区域发展差距模型..................................................................................................................143.1区域发展差距模型设定..................................................................................................143.2平稳性分析......................................................................................................................173.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模型的建立...........................................................................183.3.1模型数据形式的选择.........................................................................................183.3.2模型设定检验及其他检验.................................................................................193.3.3实证分析结果.....................................................................................................194、对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成因分析及可能走向的描述...............................................................204.1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成因分析.........................................................................................204.2对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可能走向的描述.........................................................................225、政策建议..................................................................................................................................22参考文献:.....................................................................................................................................25附录5模型设定检验............................................................................................................272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综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经济区域及发展差距的划分、定量实证分析经济区域发展差距成因及走向进行探索性的工作。(1)基于极差规格化、均值化等数据预处理,经过反复聚类试算,确定了4大经济区域,并对所得区域划分进行了方差分析,验证了区域划分的合理性,有别于已有研究的区域划分;(2)采用泰尔系数,测度了所构建的区域发展差距及构成,以1990年-2006年间的区域总差距水平、区域间、区域内的差距水平为样本,进行了波动趋势分析,得出若干有意义的结论;(3)在多重检验结果的支撑下,采用实证分析手段和面板模型技术,分析了四大区域内部发展差距的主要成因,从数量方面验证了这些因素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存在的统计依存关系,揭示相关学说的合理性;(4)利用所建立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区域发展内部差距测度,对我国区域发展差距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可能走向;(5)结合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历史演进、成因、发展差距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若干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区域发展差距成因分析泰尔指数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31、区域发展差距相关研究综述改革开发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不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区域发展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发展差距,学界对区域发展差距进行了诸多研究,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观点。从已有的汗牛充栋研究成果看,可从定性和量化两个方面对其主要观点、学说进行梳理总结。从定性角度看,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从区域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严汉平,白永秀(2007)[1]较为全面的综述了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成因的各种观点,详尽分析讨论了投资分布差异、FDI分布差异、资金使用效率及深化速度差异、人力资本分布差异、社会资本丰裕度差异、投资环境差异、体制差异、市场发育水平及市场化程度差异、专业化程度及分工水平差异、发展战略差异等十个方面的学说;叶德贵(1996)[2]认为区域的地理区位条件、悬殊的教育、科技基础、不合理价格体系造成的比较利益差别等因素是影响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主要成因;刘爱玉(2002)[3]提出从资源禀赋、结构、政策因素等方面分析研究政策、产业和所有制结构、人力资本等对地区经济差距的成因;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7)[4]从GDP总量、产业结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以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人均纯收入等四项指标,从统计角度审视了各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定量研究方面,郭科,潘峻峰,王兰图(2006)[5]选取了表征经济总量、各4产业情况、产出效率等方面特征的16个指标变量,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东西部发展差异进行详尽的分析;文献[6-8]采用测算绝对差异或相对差异的方法,认为中东西三大区域之间的人均收入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而文献[9-11]的结论是省际经济发展差异呈现缩小的趋势。应当说,上述成果为区域发展差距成因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拓展研究视野。但是,本文认为在已有关于区域差距研究成果中,尚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首先,区域的划分标准的界定。多数研究者基本上或是以地理标志进行区域划分,或是依据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经济发展程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对区域进行划分,进而所研究的区域多为“东中西三大区域”、“七大区域”、“八大区域”或者“31个省级行政区域”。理论上讲,地理区域与经济区域在某种程度上或多或少的可能会存在着一定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使得相关的理论、学说应用于地理区域的区域发展差距成因研究时,其有效性必受到限制和约束,其研究结论与经济区域划分的结论有待商榷。其二,样本和区间的选择。现有研究成果的样本和区间多采用1978年以来的数据进行研究,也有部分学者采用1952年以后的数据进行相关研究。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态势表明,1990年出现拐点,按照“近大远小”的统计数据处理原则,以及剔除拐点效应的设定,样本和区间的选择应以能够有效、充分提供有用信息为准。其三,区域差距的界定。从目前已有研究成果看,一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认识和把握的,尚未有得到公认的衡量区域发展差距的合理标准。最后,学说的验证。已有研究所提出不少有价值的理论学说,尽管这些理论学5说有着值得充分肯定的学术价值,但这些理论学说在具体应用于中国区域发展差距研究中,目前尚无定量测度实证分析研究报告。为此,本文将在经济区域及发展差距的划分、定量实证分析经济区域发展差距成因及走向进行探索性的工作。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历史演进情况2.1区域的划分区域的划分是要将经济、社会、民生等发展状况基本相近的省份归类,以便更好地把握它们的共同特征,分析区域发展差距的成因,判断区域发展差距的走向。借鉴文献[12]的思路,重点考虑经济发展的状况,本文选用表征区域发展若干指标,进行极差规格化、均值等数据预处理1,经过反复聚类试算,在相关统计检验结果的支撑下,筛选出了表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指标,快速聚类,最终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分成6类区域(见附录1)。
本文标题:13 区域发展差距:成因与走向(四川省统计局 王智、谭践、魏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3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