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近年全国卷试题命制人员和各自擅长领域
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命题人学术特长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杨宁一(北京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曹大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社会史。注意把社会与文化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剖析传统文化的成因、特点、类型,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以及在诸方面的具体表现。朱汉国(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曹文柱(北京师范大学)秦汉魏晋杨玉圣(北京师范大学)美国史李帆(北京师范大学)古今中西交汇孙燕京(北京师范大学)晚清社会风尚赵世瑜(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史、民间文化史1.对知识记忆与理解同等重要(记忆过程一定要有概括、理解、迁移)2.历史阶段特征比阶段分期重要3.历史的通史意识比专题史意识重要4.探索历史事件所蕴涵的价值观比学术意义重要5.探索人类文明的共性比差异性重要6.学会从世界去思考比思考世界重要7.历史试题的能力定位比题型重要8.历史试题所包含的能力层次比能力种类重要9.历史学科能力的操作性比简单分类重要能够识读历史图表;能够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材料及信息;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掌握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初步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客观分析和解释社会现实问题。高考试题命制者的史学观念与命题思想命题人学术特长命题心态吴国盛(北京大学)刘北城(清华大学)世界近代史何德章(武汉大学)中国古代民族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经济史胡德坤(武汉大学)战争史和国际关系史马世力(南开大学)世界近代史、欧美近代化李少兵(南开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社会史郝瑞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现代史王斯德(华东师大)从宏观的角度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作综合性的思考和反省,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1.回避上年心态2.热点题型强化心态热点题型是试题发展的方向,成为所有命题人的共识。3.“我”的试题心态每年高考试题,命题人都要原创一两个新题目,以显示自己的水平。4.偏爱复合心态设计编制复合题型,即在一个题目下一般不单纯只考一个知识点,而是把几个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形成复合题型。5.追求新颖心态6.规避争议心态(1)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其学术专长是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杨宁一,1952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近现代史、日本政治外交史。曾经为北师大日本留学生主讲《中韩日关系史》,采取了日语和汉语的双学教学;2003年担任历史系专业日语教学;研究生专业课:东亚地区政治经济研究。部分高考人(2)北京师范大学曹大为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社会史;是岳麓版高中新教材主编,中国长城研究会副理事长,代表作有《长城:碰撞与融合的界碑》等。★1944年11月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著名长城专家,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中国大通史》主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文化史、社会史研究。他注意把社会与文化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侧重研究传统社会的结构,社会运行与变迁、社会控制及其效应、影响。剖析传统文化的成因、特点、类型,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以及在诸方面的具体表现。勾划传统文化的渊源流变,评价其社会效应与历史影响,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与新文化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未来走向与命运。(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汉国朱汉国,1954年11月生,江苏常州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多年来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主编新课程高中历史教科书(共9册,人民出版社出版)。代表性著作有《中国政党制度史》、《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中华民国史》。是新课标、新教材的著名专家,在高考历史界有重大影响。(4)北京大学教授赵世瑜赵世瑜,出生于1959年8月,四川成都人。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总主编,《政治文明历程(必修Ⅰ)》分册主编。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历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赵世瑜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社会史、民间文化史及史学理论研究。代表性著作:《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全传》、《腐朽与神奇:清代城市生活长卷》、《吏与中国传统社会》、《中国文化地理概说》、《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的早期发展,1918-1937》、《狂欢与日常——明清时期的庙会与民间文化》等。主要论文有《寺庙宫观与明清中西文化冲突》、《社会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等。(5)王斯德王斯德男,1936年3月生,华东师大历史学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理事等。主要著作:《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国际关系史》、《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论集》、《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人物》等。主要论文:《论太平洋战争前美国远东战略及其演变》。《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等。他撰写的《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引进外资和技术的历史经验》、《苏联党内斗争和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僵化》等论文比较系统地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形成的背景、特征、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借鉴意义的见解。现正主编《世界通史》、《二十世纪世界史通论》和《社会主义和当代世界》,从宏观的角度对20世纪的世界历史作综合性的思考和反省,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必修一必考知识突破专题突破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先秦政治文明的开创(1)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及深远影响(2)周秦政治文明的继承与发展;秦朝的制度创新(1)秦朝开创的制度的具体表现(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及深远影响;汉到元政治文明的发展(1)通史角度分析集权的措施及影响(2)中西方制度的比较(3)集权的措施及权力监督明清时期的政治文明(1)制度创新的表现、特点和影响(2)综合思考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具体表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古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2)罗马法的特点及影响(3)古希腊罗马文明与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联系。(3年33考:选择、非选)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考查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内容及影响(英美民主制度创新及其影响);(2)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共性及个性特点(3年48考:选择、非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求索(1)阶段的历史特征(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社会进步方面的意义)(2)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及影响(3)具体考查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3年33考:选择及非选);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民族复兴之基(1)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具体史实(2)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阶段的特点(3)抗日战争的史实及国民党的抗战;晚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革命中的政策及其评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19世纪及20世纪两种不同政治文明的竞争;苏俄社会主义文明的创建:俄国十月革命的政治实践和苏俄早期的政权建设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现代中国的政治:1954年宪法的认识、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代议制比较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1)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原则(2)从中外贸易与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影响(3)从对外开放与新时期的外交建树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1)两极格局形成过程中重大事件的理解(2)美苏“冷战”对欧洲、远东局势的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及对两极格局的影响;(2)从中国与西欧关系的角度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结合当前世界形势热点,尤其是远东地区的大国关系,理解世纪之交政治格局的特点限时定量先想后记完全一致时间特点原因影响迁移运用必修二必考知识突破专题突破点古代中国经济(1)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农业、手工业、商业)高度繁荣的表现;(2)中国古代经济政策调整的背景、具体措施及影响;(3)古代某时期或某领域内的经济发展与近代相联系,综合理解;(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史实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1)19世纪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的反应;(2)洋务运动对现代化的意义;(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背景、内容、影响;(4)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背景、内容;(5)晚清时期中国社会转型的新气象与中西方文明的冲突融合(3年25考:选择、非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20世纪50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得失(2)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伟大成就;(3)中国在应对全球化方面的努力;(4)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3年42考:选择、非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2)近代科学革命的背景及成就;(3)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科学革命与社会生活;(5)19世纪西方两次工业文明的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6)19世纪法、德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其工业化进程;(7)西方近代经济思想(经济政策)变迁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将近代西方经济发展与现代西方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思考)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调整(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实质、创新性举措及影响;(2)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苏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及相互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改革的内容及影响;(2)苏联与西方及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3)20世纪中期三种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与经济模式。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发展模式自我完善和调节的表现及意义;(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限时定量先想后记完全一致时间特点原因影响迁移运用必修三必考知识突破专题突破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儒家思想在不同阶段发展的表现及深远影响;(2)深层次思考儒学观点的内涵与外延(3)综合政治、经济等,思考儒家思想的发展;(4)纵向对比考查近代不同时期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及其时代背景;(5)宋元理学及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人文主义内涵的理解;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文艺复兴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联系与区别;理性主义的理解、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中国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比较;(2)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思想的近代化历程(1)近代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及影响(特别注意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旧三民主义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步意义);(2)近代以来中西方思想文化的碰撞与融合;(2)l9世纪后半期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上向近现代迈进近代化的表现;(4)西学东渐影响下20世纪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革;(5)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与近代化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及其与西方科技的差异;深层思考文化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与文化限时定量先想后记完全一致时间特点原因影响迁移运用考与学相关问题学生高考失分的原因①基础知识欠缺。“三基”不扎实,教材不熟、运用不活、理解不透是普遍问题。②学习习惯欠缺。浮光掠影,马虎跳读,没有刻划,没有淘汰。③文史常识欠缺。不喜欢记忆,积累不够。④阅读能力欠缺。读不懂材料。⑤读图识图欠缺。史图脱节,空间概念模糊。⑥解题技巧欠缺。技巧不熟练,应变能力差。⑦逻辑分析欠缺。不能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意图。⑧文字表述欠缺。归纳概括能力欠缺,学术语言表述能力弱。⑨答题规范欠缺。书写不工整,书写不规范。⑩心理性格欠缺。记忆是根本(基础知识是根本;理解记忆显能力;活学活用才升华)①高考试题考查准确的史实记忆。试题虽不直接知识,但“变着法子”
本文标题:近年全国卷试题命制人员和各自擅长领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5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