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方案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方案南昌市邮政路小学徐瑢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有一种集体教学法……把五十个人看成一个人,把八十个人也看成一个人,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分张三、李四、王五一样教,这是极其恶劣的做法。”(日本,小原国芳)承认学生存在差异就如同承认学生高矮不一那样简单明了,这是一个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客观事实,不过强调教师要从学生的差异出发,为学生提供有差异的教学安排与措施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了。反观现实中的教学“常态”,多数教师仍然是忽略学生的差异,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按相同的步调实施教学,期望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同的发展,这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课题组认为有必要开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通过研究既能引起教师对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的关注,改变以往“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达到自己最佳的发展水平,又能展示一种尊重每个生命价值的教学改革形式,从而确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在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办学层次。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10款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就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和个性化教学理论。5、因材施教理论、全面发展理论和终身发展理论。三、研究目标1、以全面正确的差异教学观为指导,收集、整理、探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案例,总结成功的差异教学策略,真正改变以往“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2、通过教学干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长善救失,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达到自己最佳的发展水平。3、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在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办学层次,发挥中心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四、研究内容1、调查分析当前学生发展中存在差异的具体表现。(包括智力的差异、认知风格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个性特征的差异、准备差异和兴趣差异等)2、探索适应学生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3、研究总结常规数学课堂背景中实施差异教学的基本策略。(包括认识和了解学生、拟定差异教学计划、实施有差异的教学等)五、研究对象本校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六、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以研讨课为平台,各课题组成员分工关注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并结合案例分析、个案研究等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记录,通过对不同阶段研讨课的对比、总结,对实施过程进行调控,促进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开展。七、研究步骤具体步骤为:理论学习~调查研究~课堂实践~探索规律。1、准备阶段(2009.1至2009.2)⑴成立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⑵制定课题实验方案;⑶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与学习。2、组织实施阶段(2009.3至2010.10)⑴课题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⑵对全体学生进行初试,确定学生的基础水平;⑶课题组成员随堂听课,跟踪了解实验效果,对教案、个案、案例作进一步修改;⑷定期进行检测,随时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控并做好各种资料的存档整理工作;⑸定期举行公开课,请教研专家到校听课指导,集思广益,总结经验;⑹期中、期末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阶段性总结,并做出下一步工作的计划。3、总结阶段(2010.11至2010.12)⑴回顾反思,对课题进行总结;⑵听取各级领导及专家对课题工作的意见,撰写结题报告,报相关部门审定。八、研究预期难点及创新点难点:如何在同一课堂内,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并让每个学生真正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点:1、在听课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每位老师关注的对象不同,对案例进行微化研究,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老师将所要教的知识信息进行重新分解,加工成多种多样的教学性知识形态,能够适应各种不同需求学生的差异需要。坚持数学课堂教学的差异与和谐,追求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充分的、可持续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促进个性优化发展的策略南昌市邮政路小学徐瑢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纪。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未来社会出现“信息化”、“国际化”和“个性化”这三大特点。因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个性教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表现为个性的自主性、独特性、社会性。”[1]个性发展,就是人的综合心理结构的形成、丰富和完善的过程,特别是责任感、自尊感、独特性、创造性、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完善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个性的发展。”[2]伴随着个性发展理念的教育是要实施教学的个性化,即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策略和技术,重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注重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信心、主动性、创造性、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以及多种能力的培养,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旨趣和愿望,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更新学生的生存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充分和谐地发展。因此,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要充满活力和灵性,充满智慧和激情,真正成为学生人生中潜能得到开发、精神得到唤醒、内心得到敞亮、独特性得到彰显、主体性得到弘扬的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张扬。自主学习是促进个性优化发展的基本策略,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被动地、消极地接受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而是主动地、积极地去选择、去接受,同时根据自身的需要来主动地获得学习资源。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可以决定学什么,还可以决定怎么学,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自由。但是长期以来,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独占三尺讲台,把书本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很少考虑学生意愿如何,未来社会需要与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自觉不自觉地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教育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发展必须是自由的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激活儿童自我发展的内源因素也即天赋的主体性,使之转化为现实的儿童自我创造、自我确证与自我实现之活动”。[3]因此,作为个体成长过程的教育,我们要充分激活儿童“天赋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引导他们自我选择,为他们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多元选择,使他们尽可能根据自己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模式,从而真正地成为知识生成和建构的自由主体,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张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欲望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诱发的,入情入境的教学,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教材中的很多题材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有意识地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唤醒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小学一年级关于元、角、分计算的数学课上,我设计了富有生活情趣的购物活动。在讲台边的桌子和墙壁上,摆挂了许多小商品,有铅笔、本子、橡皮、洋娃娃等,分别明码标价。我“给”每个孩子三元钱,让孩子自己去“购买”想要的东西。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购物,生活化的课堂别开生面。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在愉悦的氛围中张扬了个性。这时,一个“小售货员”向我举报:“老师,他买得不对。”“怎么回事?”我询问。“他用了三元钱,拿了三元多的东西。”没等我再询问,那个买得不对的学生已经开口了:“打折。”他把买的东西和打折的价格计算得分文不差。你能说这孩子调皮吗?不能。这是孩子的童趣,是他在发挥着聪明才智,我连忙说说:“哦,可以打折。”我没有否定这一想法,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打折”,数学来源于日常生活,这有利于促进孩子的个性张扬,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充分彰显。(二)营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4]每个学生都是有情感、有自尊的活生生的人。由于智力水平、行为习惯、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个性差异。作为教师必须承认这种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民主和谐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具有诚挚的态度与爱心,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课堂的民主性不仅体现在师生关系的情感和谐上,而且还应体现在对教与学关系的矛盾处理中,要努力使学生以宽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以呵护,对学生的错误想法要真诚善待。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以自己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才能做到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学生的自主意识才会萌发,个性才能得以弘扬。(三)拓展时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判断,推理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就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学习活动,真正是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和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向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成为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产生想法“助产士”。要改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学生的“学习”为主教学模式,必须要给学生提供积极的个性化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时,凡是学生能说、能想、能做的就应该让学生去想、去做,让“教室”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探讨的乐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动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实验,去猜测,去交流,去概括,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牢固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情感,形成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我先让学生观察正方形、长方形图,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有那些猜测,然后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观察正方形、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想办法检验自己的猜测,启发学生:“怎样才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长方形纸,饶有兴趣的折、量,比较边的长、短。最后通过操作、比较得出结论: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对边一样长。
本文标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82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