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八章 家禽疾病与疾病防治
第十三章家禽疾病与疾病防治制作者:格明古丽新城疫病原:新城疫副粘病毒流行病学:各种年龄和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生,发病率高,死亡率90%以上。症状;病鸡口腔积粘液,常甩头发出“咯咯声”,排绿色稀便。慢性者出现神经症状,头,颈部扭曲(20.1—1)或有抽搐,运动失调以及麻痹。产蛋鸡群发病时,产蛋大幅度下降,软可蛋数量增多。非典型新城疫发病率不高,病变也不典型,死亡率低。病理变化:口,咽部积粘液。嗉囊内充满酸臭,混浊的液体,粘膜可见糜烂和浅溃疡。腺胃粘膜的腺体开口处呈环状充血或出血(20.1—2)。腺胃口和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的粘膜有时见充血或出血,坏死。肌胃剥去角质膜后,可见粘膜皱襞充血或出血,十二指肠的升段1/2处,卵黄蒂后约3厘米处,回肠的前1/5处(即两个盲肠尖相夹处)可见椭圆形出血,坏死溃疡灶(20.1—3,20.1—4)。病灶隆起,呈灰黄色,干燥,表面覆有绿色面即可看出,局部肿胀,呈紫红色。直肠和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有时见散在的麸皮样,灰黄色坏死灶。病灶周围出血。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明显。在卵泡的顶部出现出血沟或疤痕(20.1—6)。粘液和呈暗紫红色出血,坏死。(20.1—3,20.1—4)。病灶隆起,呈灰黄色,干燥,表面覆有绿色粘液或呈暗紫红色出血,坏死。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20.1—5)。此外,有时还可见空肠前段20厘米处及其与卵黄蒂之间的肠淋巴集结,甚至盲肠体底等多处粘膜出现枣核形溃疡。上述溃疡灶一般从肠浆膜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和病变不难诊断。非典型性新城疫因病变不明显,应多剖检病死鸡,重点观察腺胃和肠道的特征性病变,再结合流行病学和症状进行综合判断。鉴别诊断:育雏阶段应注意与传染性法氏囊病区别;新城疫的神经症状应与马立克氏病和维生素E缺乏症区别。成年鸡新城疫发生呼吸道症状时应与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相区分。成年鸡产蛋出现大幅度下降时,要考虑与产蛋下降综合症相区分。防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以使鸡群保持高度,持久,一致的免疫力。鸡传染性腔上囊病,马立克氏病,鸡白痢病,鸡慢性呼吸道病等都可损害免疫器官,影响免疫效果,故应注意其他疫病的防制。鸡新城疫神经症状一头、扭颈、头后仰的姿势。鸡新城疫的病鸡死亡,神经症状及精神委顿。新成疫腺胃、肌胃出血,肠各集腺处出血,肿胀,既枣核形溃疡处新成疫腺胃出血和肠枣核形溃疡新成疫直肠出血点,盲肠扁桃体出血,盲肠出血点,回肠起始部出血溃疡新成疫直肠和泄殖腔出血溃疡和卵泡出血鸡新城疫腺胃的腺体开口处充血和出血火鸡新成疫的精神症状—扭颈、卷爪及拉白色稀粪。鸡白痢病原: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流行病学: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褐羽产褐壳蛋的鸡种比白羽产白壳蛋的鸡种敏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本病是当前养鸡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危害很大,病死,淘汰率很高,病鸡群不易诤化。症状:鸡发病时表现嗜唾,翅下垂,拉白色稀便,甚至将肛门糊堵。肺有感染时出现喘气和呼吸困难。关节感染时出现关节肿胀和跛行。患病母鸡和带菌鸡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产的蛋孵化时死胚多;出壳后为弱雏。病理变化雏鸡:出壳后5日内死亡者一般无明显的特征病变,只见肝,脾略肿大,卵黄囊不退缩或吸收不好;10日龄以上的病死雏鸡,可见肝,胚肿大,肝散在坏死点(4.3—1),肺可呈褐色,实变,有坏死灶。20日龄至2月龄病死雏鸡,除肝,脾变化外,尚见肺有黄色局灶坏死或灰白色增生灶;心肌见黄色坏色或灰白色增生结节,坏色灶界限不清,严重时心脏变形.10%~20%的病例尚见肌胃有黄色不整形的坏死灶.部分病例见肝破裂,内出血。关节感染者见关节肿大,内含黄色混浊渗出液。成年鸡:卵巢变形,呈椭圆形,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形,或有长柄;变色呈灰,白,黄,红,褐,灰绿甚至铅色;卵黄液油脂状,混浊,稀薄或呈干酪样,有的卵泡呈充满透明液的囊泡。慢性感染的鸡常见卵泡破裂,引起广泛的腹膜炎。有的病例见心包炎,心包粘连,腹膜炎及肝,脾肿大,肝散在坏死斑纹,形如地图,甚至肝破裂,内出血。公鸡主要见睾丸萎缩,散在小脓肿。诊断:根据病变可做初步诊断;确诊靠细菌培养;病鸡作全血平板凝集试验(2分钟内出现明显凝集者为阳性反应),也可用沉淀抗原通过琼扩试验检查蛋黄中的抗体。鉴别诊断鸡白痢所见的心包炎,腹膜炎易与大肠杆菌病的病变相混,主要靠细菌培养及血清学诊断区别。另外,鸡白痢的心肌坏死,增生和肺的增生变化易与马立克氏病的心,肺肿瘤相混,可借细菌培养和血清学反应区别。曲霉菌病也见肺干酪性坏死,可通过细菌检查区别。防止:种鸡必须适时进行全群检疫,及时淘汰阳性鸡;孵化过程要严重格按规章制度执行。蛋库,孵化器,出雏器及所用器具严格消毒。定期清洗,消毒水槽,食槽及用具;清除粪便和带鸡消毒。药物防治可提高育雏存活率,降低感染率。育成阶段要尽量减少应激,如饲养密度,通风,温度,饲料骤变等。药物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一般用庆大霉素,氯霉素,白病消有效。鸡白痢卵巢变形鸡白痢肌胃坏死鸡白痢鸡锞关节肿胀---关节炎鸡白痢肝散在坏死斑纹,如地图鸡白痢心肌结节和坏死鸡马立克氏病病原:疱疹病毒(MDV)流行病学:一般发生于2~5月龄,肉鸡可早在45日龄。发病率约5%~10%,严重时达30%~40%,甚至60%。200日龄产蛋鸡仍有发生,但零星出现。症状:根据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而分成下列几型。内脏型:表现精神萎顿,蹲伏,运动失调和腹泻等症状。眼型(小见):主要表现一侧眼失明,瞳孔缩小,边缘不整齐,虹膜退色,从正常的黄色变为灰青色,混浊。皮肤型:颈,躯干和腿部毛囊肿大,呈结节状。大小如黄豆至拇指。神经型:表现消瘦,运动失调,步态拘谨,半瘫或全瘫。其中以一腿向前一腿向后的“劈叉”姿势最典型。还有的病鸡出现低头,伸颈,歪颈或素囊胀大,喘,翼下垂等异常现象。病理变化:内脏型:肝,脾,肾明显肿大,其上散布或多或少,大小不等的乳白色肿瘤结节。肿瘤切面呈油脂状。卵巢肿大,肉样,失去皱褶,原始卵泡少或消失。大者如核桃,似肉团。腺胃肿大,壁厚,粘膜乳头可融合成大的结节。有的病例尚可见肌肉肿瘤,心,肺肿瘤和小肠粘膜肿瘤性白斑。神经型者多见一侧神经(如腰荐神经,坐骨神经)肿粗,小数病例见迷坐神经肿粗。诊断:根据发病情况,症状和病变可确定。另外,取病鸡血清及羽髓做琼扩试验,阳性者可确定。鉴别诊断:马立克氏病(MD)与白血病的病变很相似,需参考发病年龄和腔上囊有无肿瘤,加血清监测决定。MD的神经症状易与新城疫,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E缺乏及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疾病。防制:1日龄雏鸡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育雏室在进雏前应彻底清扫,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并空舍1~2周。育雏前期,尤其是前2周内最好采取封闭式饲养,以防MDV野毒早期感染。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如饲养密度大,饲料发霉变质,鸡舍通风不良,饲料营养水平差等),提高兽医卫生防制水平等。马立克氏病心肿瘤,脾、腺胃肿大马立克氏病肺肿瘤马立克氏病小肠粘膜肿瘤性百斑马立克氏病腿内收肌肿瘤马立克氏病坐骨神经肿粗马立克氏病颈迷走神经肿粗鸡痘发病情况:除雏鸡外,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生。该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一般分两型。症状和病变:皮肤型:冠,肉垂,颜面和眼脸或腿,趾皮肤上生长痘疮,病程2~3周;成年产蛋鸡患病时影响产蛋。发生眼痘时,易继发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化脓性结膜炎;造成眼脸肿胀,并有多量浓性分泌物。鸡痘流行时常暴发葡萄球菌病。粘膜型:口腔,咽喉粘膜出现局灶性坏死伪膜,或在上部气管粘膜形成隆起的增生灶,甚至喉裂被干酪性渗出物堵塞。口,咽粘膜的病变影响食欲,出现呼吸困难,甚至造成窒息死亡。眼性鸡痘巴氏杆菌感染之眼病变鉴别诊断:应注意与喉气管炎区别。喉气管炎多发生于青年鸡和成年鸡,且发病时鸡群不见皮肤痘变化。防治:定期接种疫苗。一般采用刺种方法。第一次免疫多在10~20日龄左右,第二次在开产前进行。为有效地预防鸡痘发生,应根据各地情况在鸡痘高发季节到来之前,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粘膜性鸡痘腭裂粘膜痘症粘膜性鸡痘口腔、喉、气囊中见干酪样坏死灶粘膜性鸡痘喉裂被渗出物阻塞粘膜性鸡痘气管粘膜痘斑传染性法氏囊法氏囊病腔上囊肿大、出血、水肿法氏囊病胸肌出血法氏囊病腔上囊粘膜皱褶出血、水肿,表面有渗出物法氏囊病腔上粘膜出血法氏囊病病发病鸡的昏睡症状法氏囊病法氏囊呈紫黑色的病理变化禽霍乱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流行情况:平养和环境卫生条件差的鸡,鸭场多发,育成,成年鸡易感;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本病常见于潮湿,闷热季节,主要呈急性发作。症状:急性者发烧,口流浆液,冠,肉垂发绀,腹泻,病程短,死亡快。慢性禽霍乱可见肉垂水肿,窦,关节,趾爪肿胀,也可见渗出性结膜炎。病理变化:急性型:冠,肉垂黑紫色,胸肌和胸腔浆膜散在出血点。心包积多量浆液,心外膜出血明显。肝肿张,棕黄色,质脆,散在大量黄白色坏死点,十二指肠呈急性,卡他性或出血性,卡他性肠炎变化,肠腔扩张;浆膜血管明显,并见出血斑点。肠内容物血样,粥状。黏膜高度充血,出血。慢性型:多见于疾病流行的晚期,零星发生。病死鸡冠和肉垂淤血,水肿,质地变硬(5.2—6)。病程较长时,可发生坏死,结黑色痂,甚至坏疽。此外,尚可见纤维素性坏死性肺炎,气囊炎(5.2—7)和腹膜炎,心包炎和关节炎等变化。临床呈跛行的病例,见腿,翅各关节肿大,变形,关节腔中含有纤维素性或化脓性渗出物;关节囊增厚。母鸡可见卵巢坏死,变形。诊断:根据典型变化可诊断,确诊取病死禽的肝,心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见两极染色的粗,短杆菌。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细菌培养。鉴别诊断:小肠球虫病的肠变化与禽霍乱相似,但绝无心,肝病变,且涂片检查见大量球虫卵囊。禽霍乱病鸡肝脏肿大,有密散的大头针帽大小的灰黄色坏死点眼和关节感染巴氏杆菌时,应注意与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相区别,主要通过细菌检查确定。慢性禽霍乱时所见的肉垂,颜面部肿胀应注意与霉形体病和嗜血杆菌感染相区别,主要通过细菌检查确定。防止:用青,链霉素,磺胺类药,喹乙醇,庆大霉素等治疗。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疾病常发区可用菌苗接种,或用自场组织灭活苗紧急预防。做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避免潮湿。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原:疱疹病毒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与成年鸡,发病率30%~50%,死亡率一般在10%~20%,继发感染时死亡率较高。症状: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咳嗽,甩头,甩出带血的渗出物。检查口腔,见喉裂处有干酪性渗出物栓塞。鸡群产蛋量下降。病理变化:喉头,气管粘膜肿胀,充血,出血(20.4—1),甚至坏死,喉头和气管上段被黄白色干酪性渗出物堵塞(20.4—2,20.4—3),造成全身各器官组织严重淤血。诊断:根据病变可诊断。发病早期可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抗原。另外,可采取喉,气管病料,接种于9~11日龄鸡胚观察痘斑形成(20.4—4),检查核内包涵体(20.4—5)。也可用琼脂扩散方法检查鸡群。鉴别诊断:应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霉形体病和新城疫鉴别。粘膜型鸡痘可见喉裂堵塞,但气管粘膜不见急性炎症;另外,一定可见皮肤型痘。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发生于雏鸡阶段,病变限于气管中下部粘膜充血,出血,管腔中有多量粘液及血。防制: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和传喉,鸡痘二联苗均有一定的保护力,但反应较强烈。注意鸡舍通风和清洁;合理的饲养密度。鸡群发病后应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并辅以强力米先,强力霉素,庆大霉素,泰乐加等治疗,以防继发感染。传染性喉气管炎病鸡张口呼吸传染性喉气管炎气管中血凝块传染性喉气管炎喉头气管出血,坏死性炎症传染性喉气管炎喉气管中干酪性渗出物栓塞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冠状病毒流行情况: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为多。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雏鸡发病严重。通过呼吸道传染,但被病毒污染的蛋,饲料,饮水和用具也可传播。传染性支气管炎分呼吸道型和肾型。肾型传支多发生在1~5周龄,或10周龄之内。发病率高,死亡率达40%~60%。症状:主要表现为精萎顿,脱水,饮水增加,尿,粪液多。病的早期见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呼吸道型主要见咳嗽,气喘有罗音,眼湿润,鼻有分泌物,个别鸡可见窦肿胀。5~6周龄以后和成年鸡症状较轻,只有夜间平静时听到罗音。成年鸡
本文标题:第八章 家禽疾病与疾病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87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