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凸显学校生命教育特色,构建具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课题研究方案
“凸显学校生命教育特色,创设生命化的特色班集体”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研究背景我校的办学特色是:“上浩生命教育,奠基幸福人生”。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少年消防警校,我校始终致力于把消防教育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在2009年,我校更是把消防教育的研究提升到生命教育的研究高度,继而学校的德育工作重心便转向了学生的生命教育。因此,在2010年借着南岸区德育1221工程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良好契机,我校德育处便着手蕴酿课题,在11月提出“凸显学校生命教育特色,构建生命化的班集体”的课题研究,12月该课题的开题报告得到了校方认可。二、课题的研究综述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对如何构建生命化的班级文化建设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1)台湾张振成认为,生命教育就是“从生物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开启希望之光”,“从社会文化的生活体认,激励服务人生,实现自我”,“从精神心灵的探索,启迪珍爱生命,发扬善性”。(2)深圳市龙岗区建文中学提出《富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研究中他们提出其研究目标是:努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并明确指出: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等主要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因此班级首先必须富有生命力。(3)《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第6期中刍议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报告中指出:具有生命化文化环境氛围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4)吉林市教委曾要求全市中小学用生命化教育理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希望改变师生在校的生存方式,促进师生主动生命化的研究力度。(5)《生命化德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生命化校园文化》,课题报告中指出:选择生命化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用生命化的理念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们一个温馨的家。我校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我校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篇一律,千“班”一面,既给学生严重造成审美疲劳,也毫无生命的气息,因此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三、课题的研究意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生命化教育就是对每个孩子的一份真爱、一份关注、一份尊重、一份赏识、一份等待、一份宽容,它努力培植的是对生全的敏感,关注所有生命的价值,肯定所有生命的意义。在越来越关注生命的今天,人本思潮使人们对生命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文化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班级文化建设在生命化教育理念下显得更加光鲜,富有活力。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浙江大学王东莉在《当代青年研究》03.06中《生命教育和人文关怀——青少年教育的终极使命》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要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生命的发展。班级是学生个性的发源地,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和个性化的重要园地。班级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点、落脚点。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心理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它像一个大磁场,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学生;它像一个大情感场,产生一条条情感链,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流向每位学生的心田,在感染、熏陶、教育和鞭策的体验中感悟其无形的力量。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下开展班级特色文化的创建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陶冶学生的文化修养,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使他们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关爱生命。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依据一:新课程理论的基本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认为,班级属于每个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人,要让学生人人都参与班级的各种管理活动。在班中设“大到班级管理,小到擦桌擦椅”等多个岗位,帮助每位学生在班中找到合适的位置,让那些一直充当“被管理”角色的学生不再游离于班级之外,形成“班级工作人人做,集体事情人人管”的局面。我们认为,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团结友爱的生生关系,是学生持续健康、主动发展的催化剂。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基于上述论点,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应让他们自主参与活动,实现自我的充分发展;同时还要培养自尊、自爱、自重的人格,对自己的活动和行为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从而主动地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依据二:德育理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应依据道德品质形成的特点和受教育者的实际状况,采用正面疏导和因材施教的方针,坚持传授道德知识同受教育者的道德实践相结合、个人示范和集体影响相结合、榜样激励和舆论扬抑相结合、启发诱导与本人自觉相结合。我们认为,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切以学生的身心特点、身心需要及身心发展为立足和出发点,使学生在其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范围内自由、快乐、主动、健康地成长,实现德育的初衷。依据三:有关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班级文化规模虽小,但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它既不断地吸取整个社会的文化信息,又不断创造自己的文化形态,它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蕴藏着丰富的时代元素,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建设是以优雅的环境、生动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潜在的、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暗示。苏霍姆林基有一句重要名言:“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德国著名的演讲家海因.雷曼麦也认为:“用暗示的方式说出严肃的道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为人接受。”学生从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的暗示,常能使学生在不需任何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教育、自我调适,从而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品质。我们认为,富有生命化的班级文化是师生共同努力创设的群体文化,包括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内容,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共同愿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纪律习惯等方面的总和,起着来熏陶和培育学生文化人格的作用。六、研究课题的界定1.班集体:在教学班的基础上,在共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凝聚力、协作精神、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它是一种特殊的学生主体,是班级学生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具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2.生命化:是一种富有人性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而不是“造物;是让学生的“发展潜力”得到充分开发;是认同个性差异,注重个性发展,更强调特色。3.生命化班集体:是指班集体利用和创设富有生命气息的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关系等来熏陶和培育集体成员创造性人格的一系列影响活动,它是一种顺乎个体生命发展规律的班级文化,它所关注的是班集体本身的生命、人文性和生命精神。七、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精确研究生命化教育的理念,用文化的方式对班级进行科学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健康地成长。具体目标:①智力与非智力教育的和谐统一。②劳逸相兼的和谐统一③理解生命与尊重生命的和谐统一④生理成长与心理成长的和谐统一主要内容:①调查了解目前我校学生的学习及思想现状(包括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关心他人、拾金不昧等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②分析原因,制定我校用生命化教育理念引领班级文化的途径和方法。③进行实验研究。④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分析、讨论,进一步改善实验,探究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八、课题研究的对象对研究班级不做特殊的选择,以增强研究班级的可借鉴性、可模仿性和说服力。(2016级3班、2015级3班、2014级1班、2013级3个班、2012级2班、2011级2班,一共8个班。)九、研究内容及途径方法(一)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的创设近年来,中国教育开始关注生命教育,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在了“以人为本”上,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协调地发展”。那如何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精神状态,即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学生只有内心真正具有要求向上,追求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愿望,有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志向,并且付诸行动,才能学有所成,德有所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1、计划学生定。以往,班级工作计划都是由老师根据学校和少先队工作计划制定而成的。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在班集体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使班集体的目标成为学生们明确的参与目标呢?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认为,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或进行某一活动时,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而不是一台供人操纵的机器。学生在心理上有独立、自主、主动参与的要求。他们的这种需要若能得到满足,他们就会对由老师或学生组织的教育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在行动上采取合作的态度。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和不合作的态度。所以现在每个学期制订班级工作计划时,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同学的意见与建议,由全班同学集体制订,并监督执行。这样制定出来的班级奋斗目标,学生才会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这样一来,他们既是参与制定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真正在班级中实行“以法治班”。2、干部学生选。在原本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管理中,班干部总是由教师来挑选、任命的。这些干部,一是在校的品德、学习表现好,二是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能较出色地完成学校和教师布置的工作。然而,这种师选班干部的体制存在的后果是:干部的群众基础不够稳固;不利于小干部本人的个性发展,往往会滋长优越感,养成自以为是、好教训人的坏习惯。因此,在我们班级中,班干部都是通过竞选产生的。这样的班干部才有威信,才不会辜负大家的希望,才能更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3、管理学生来。建立班级管理制度,遵循“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原则,让学生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管理。班级中可以设置值日班长、代班主任等岗位,由他们代替教师处理班级偶发事件。为了让学生管理班级有法可依,我们制定了班规(全部由学生制订)。班规从课堂到课间,从作业到行为规范,从身体健康到心理健康,从个体发展到团结合作,面面俱到。班规还应该明确奖惩制度,与道德分紧密结合。每天的晨会课上,值日班长可以把上一天的班级情况作一小结,表扬先进,指出不足,使学生在集体舆论中主动改正缺点。这样,不但能将教师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教育教学的其它工作,而且为学生创造了一片自由、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使每一位学生都从中得到锻炼。从而通过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评价,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体会自身存在的价值。(二)良好的班级物质文化的创设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我们常常说环境造就人,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1、让教室的每一堵墙都能说话我们的教室有四堵墙,每一堵墙都充分利用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今后的方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虚度光阴。教室左右两边的墙上,可以是学生的特长展示区,他们的书画作品、小报、习作等在这里得到交流,使他们倍感光荣,从而激发他们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的热情。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秀作品得到了展示,看到雏鹰争章表中肯定自己的小红花,看到班集体取得的那些成绩,荣誉感就会油然而生,胜过任何言语的教育。2、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闪光我们利用教室的角落开辟了生物角,图书角,英语角等,丰富孩子的课间生活,让学生经历了生命的体验,懂得了生命会经受很多的挫折,需要精心呵护。相信他们今后会善待自己,关爱他人。各个角落里不时传来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充满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3、让教室
本文标题:凸显学校生命教育特色,构建具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课题研究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68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