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地理专题复习讲练:专题十八-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专题十八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命题趋势探秘】命题规律考查内容区域农业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产业转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考查热度☆☆☆☆☆☆☆☆☆☆考查题型选择题与综合题选择题与综合题选择题与综合题所占分值4—10分4—10分4—10分命题趋势1.结合商品性农业基地建设,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策略。2.通过国内外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特点的比较,进行共性和差异性的分析。3.结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渝地区等重要区域的开发建设,考查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过程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通过不同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对比,找出可以借鉴的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5.结合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建设的案例,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6.结合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案例,考查引起产业转移的原因、产业转移的意义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高频考点聚焦】◇考点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基础知识梳理】1.地理条件(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1______自治区东部。(2)地理条件分析1)气候条件○2________________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但容易受到○3________的影响。2)地形:高原、平原、山地三类地形相对完整土壤肥沃——广泛分布○4、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3)社会、经济条件重要的工业基地,○5________,对外联系方便;开发较晚,地广人稀。2.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分布○6____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7________和长白山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主要粮(树、畜)种玉米、大豆、小麦、水稻等作物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蒙古栎、白桦等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3.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目前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8________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3)地区专业化生产: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主要分布区水稻东部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9____(以春小麦为主)北部地区,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玉米松嫩平原,这里已经形成我国著名的“玉米带”4.农业发展方向(1)存在问题: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例如,○10________和○11____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2)发展方向:1)原则: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12____效益、○13____效益的统一。2)该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山区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14________和舍饲畜牧业以森林资源○15____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半山区实现“○16________”;山区发展○17________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参考答案]○1内蒙古○2温带湿润、半湿润○3低温冷害○4黑土○5交通发达○6平原○7大小兴安岭○8三江平原○9小麦○10水土流失○11黑土○12经济○13生态○14生态农业○15保育○16立体开发○17特色农业【核心考点讲练】1.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点、成因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地形区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区山地、丘陵地区自然条件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较多,草类茂盛;③牧畜优质①宜林面积大;②森林资源丰富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热量不足-改良品种和技术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采育失调,皆伐为主营林3.我国主要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基地类型分布地区商品粮基地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商品棉基地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油料作物基地花生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油菜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势,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芝麻主要在河南胡麻西北内陆地区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湾、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出口商品基地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4.我国四大区域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农业活动特点有利不利北方地区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南方地区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西北地区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青藏地区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典例1】(2014·大纲卷)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1)~(3)题。(1)该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生物资源D.太阳能资源(2)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D.港口(3)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D.经济中心解析:(1)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东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较为干旱,光照、热量较为丰富。非洲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最为紧缺的自然资源为水资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河流、地形、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资源、交通、政策等。图示甲地位于沿海地区,根据图例有重要港口,所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为港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3)根据题意“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该国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甲地的港口收入,所以甲地成为首都的优势条件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位置适中应位于该国的中心部位,甲地不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答案:(1)B(2)D(3)D【典例2】(2014·上海卷)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图,回答问题。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水稻主产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解析:根据中南半岛所处纬度与海陆位置,判读该地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图示山脉,可见地形土壤特征。结合自然环境特征,水稻的习性特征,可以得出水稻生产区的分布——气候暖湿,地形平坦,土壤丰富,适合农业生产,所以人口与城市多沿河分布,特别是河口三角洲。答案: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有明显旱、雨季之分。该区的高山均由北向南延伸,大河由北向南流动,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沿河分布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由于热量充足、雨热同期的气候,平坦的平原三角洲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使得中南半岛成为世界著名的水稻产区,且水稻主要分布于各大河流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由于沿河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人口多聚居于此,城市也多沿河分布,且主要分布于河口三角洲地区。【技巧点拨】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1、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不同的区域,要找出发展某种农业生产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例如,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势条件表现在:(1)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3)热量、水分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求。劣势条件表现在:(1)水资源短缺;(2)盐碱地、涝洼地上较大比例;(3)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2、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主要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时间等方面分析。3、农业布局的特点的分析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等角度考虑,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城郊农业。4、农业发展的方向分析农业发展方向要符合生态农业特点,要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应该把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在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找准重点发展的方向。◇考点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基础知识梳理】1.对外开放的前沿(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1)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1________;2)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2____________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3________、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提供了○4________。(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条件(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第一阶段:1979~1990年,○5____________________产业为主导产业,此时发挥○6________________和侨乡优势,建立了一批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但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
本文标题:地理专题复习讲练:专题十八-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76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