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1、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发展规律及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2、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4、社会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调查的兴起。5、社会学的功能包括描述功能、解释功能、预测功能。6、体育社会学研究包括选题和提出假设、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处理和分析资料、阐述结果以检验假设五个基本步骤。7、体育的社会机构有体育的行政机构,体育的事业、企业机构,体育的社会团体,社区,家庭等。8、社会运行的基本内容:大体上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9、我国采用的体育人口判定标准是三元定性判定标准。10、竞技体育的分类非正规竞技体育、组织化的竞技体育、商业化竞技体育。11、体育社团的种类有竞技体育类社团、社会体育类社团、体育科学学术社团体、体育观众社团、体育娱乐享受型社团、体育经济型社团。12、文化的运行纵向的传统和非传统之争;横向的民族化和国际化之争。13、文化的结构外层物的层次、核心部心的层次、中间心和物结合的层次。14、文化的性质继承性、时代性、民族性、世界性、阶级性。15、体育文化的形态现代体育文化形态、前体育文化形态、过渡期体育文化形态。16、社会学研究在形成解释时可区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17、社会教化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18、个体内化包括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自我奖赏19、社会地位有两个主要类型即:自致地位和先赋地位。20、社会化的条件有:生理条件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人类拥有文化。21、社会化的过程预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22、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23、个性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24、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的知识体系。25、技术:则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26、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很有力量的上层建筑。27、宗教的基本命题是神和人的关系;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地狱和天国的关系;善与恶的关系。28、宗教的要素是对超人间力量的信仰;宗教仪式;宗教组织和神职人员;神庙;特殊的宗教感情;道德规范。29、1988年奥运会职业运动员的参赛,标志着国际奥委会向职业运动员的开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30、《布莱顿妇女与体育宣言》是20世纪妇女获得体育权利最重要的行动纲领。31、1900年的第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女性第一次在世界性的运动会上崭露了体育才能。32、现代化是指传统社会利用不断增长的知识和能力改造自然、社会和人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变的世界性历史进程。33、现代社会的特征是工业化;城市化教育普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组织管理科学化;通讯网络和交通运输的广泛使用。33、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信息来源的普遍性、强烈的时效性和敏感性、具有普遍性、公众教育职能34、体育社会问题出现的必然性(原因)社会基本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失调、社会关系失调、制度与体制的失调、社会本身引发的问题。35、种族通常被区分为四大人种,即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红色人种。36、人种的起源大约已有300万年的历史,民族的发展历史只有4万年左右。37、中国女性主义思潮的流变历程,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时期:空白期(中国封建社会及以前)、引入期(20世纪初期到新2中国成立)、畸变期(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38、中国老龄化呈加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生育率和死亡率有了明显的下降。39、中国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健康期大约为15至19年,预期平均带病期11年。40、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41、社会体育的特点:广泛性、多样性、灵活性、业余性。42、社会体育大致经历了开基创业、波浪发展、十年挫折、恢复发展和全面发展五个阶段43、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社会学因素有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体育场地设施、参与者体育价值观念和态度。44、宗教的基本命题(1)神和人的关系。(2)灵魂和肉体的关系(3)地狱和天国的关系。(4)善与恶的关系。45、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46、中国古代曾出现过类似竞技体育的活动方式有:礼射、蹴鞠、投壶。47、儒学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48、体育社会学研究包括选题和提出假设、研究设计、收集资料、处理和分析资料、阐述结果以检验假设五个基本步骤。49、测量的效度指调查结构说明调查所要说明的问题的正确程度;测量的信度是指测量结果反映调查对象情况的可靠程度,即一致性,无矛盾性。50、体育社会学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为指导。四、简述题1、建立体育社会学的必要性。答:在体育发展的进程中,呈现出了体育现象的扩大化和复杂化现象,这种体育社会扩大化和复杂化现象的出现,以传统的体育教育理论已经无法全面地予以解释和回答。加之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繁荣,也为体育社会学的产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于是体育社会学就在社会科学化和科学社会化的进程中应运而生。2、简述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区别。答:体育社会学的性质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要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又要从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体育社会学、体育社会科学、社会体育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体育社会科学”是有关体育的社会科学群的总称,它包括体育经济学、体育伦理学以及体育社会学等;“社会体育学”又称“群众体育学”,是有关职工、农民、居民体育活动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3、家庭体育的作用和意义?答:(1)家庭体育也是教育子女的良好的手段;(2)家庭中的体育是人们实现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3)家庭体育不仅是学校体育的扩展和延续,而且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发源地和支撑点;4)体育运动是家庭支配余暇时间的活动方式之一,是家庭集体活动的一种良好机会,也是维系家庭团结、和睦的纽带。4、构成社区体育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答:①社区成员;②为保证社区体育正常开展而建立的体育组织;③必要的场地设施;④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⑤各种具体的体育活动;⑥一定的经费保证。5、竞技体育有哪些特点?答:竞技体育的特点有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运动竞赛的结果具有预先不可确定性;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竞技体育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传某种价值观念竞技体育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6、简述体育群体的特征。3答:体育群体的特征表现为(1)以体育为共同目标;(2)以体育实践为共同的基本活动方式;(3)成员对某种体育活动项目或某种体育手段具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4)开展对外的竞赛活动;(5)内部具有分工或分层。7、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社团的发展。答:体育社团在这个时期得到迅速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部分原有的单项运动协会转向实体化。(2)一些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的社会团体自上而下建立起来。(3)全国各行业体协逐步建立起来。4)大量民间体育组织自发地建立起来。(5)一些体育的周边社团异常活跃,吸引了一批体育界内外的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8、简述体育文化产生的社会原因答:体育文化产生的社会原因有:1、体育文化起源于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超生物肢体的健全完善过程和超生物经验的传递交流过程。2、体育文化的产生是一种社会需要。体育的产生是满足人的需要。3、体育文化不同于体力劳动。劳动的结果是产生使用价值,而体育运动的结果则是产生锻炼效果和竞技价值。9、简述社会化的内容。答: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一)传授基本知识技能二)教导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规范常常表现为一种标准或规定性,通过教育、舆论、信念、习惯和传统对人们施加影响。(三)指点生活进取目标四)培养适当社会角色10、体育运动中的角色需要具备的条件?答:(1)能做到与群体规范一致。2)都满足于自己的地位与角色。(3)与领导人物、核心人物关系协调。(4)具有与其他成员的一体感。11、简述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答: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是(一)赋予人物、事件和社会活动以某种社会地位(二)社会控制的中介作用三)模拟社会环境12、体育运动中产生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A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观念B参与机会的不平等C对女性运动员的支持从来都是不平等的D为女性提供的教练和管理工作远远少于男性13、妇女体育发展的社会原因?(一)社会的发展为妇女体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二)妇女解放运动改变了对妇女社会形象的认识(三)妇女体育得到了法律保障(四)妇女自身健身意识的增强(五)大众传播媒介对妇女体育的关注14、试述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答: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表现(一)竞技体育是一种庄严肃穆的礼仪庆典文化(二)竞技体育是记录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三)竞技体育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四)竞技体育是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15、中国老龄化过程的特点中国的老龄化过程不同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具有以下特点:4——绝对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在社会发展水平尚低的情况下发生;——农村老年人比重大;——女性老年人多于男性;——与中国的经济改革耦合。五、问答题1、怎样理解当代体育现象扩大化和复杂化?答:1.体育现象的扩大化是体育社会学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条件。体育现象的扩大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2)体育文化的普及;(3)体育与大众传媒的高度结合;(4)体育的大众化与平民化发展2.体育现象的复杂化也是体育社会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体育现象的复杂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量经济活动介入体育之中;(2)体育现象的政治社会化;(3)体育社会问题的广泛出现;2、试述体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答:体育社会学的初创阶段:现代体育社会学发端于20世纪20——30年代,德国学者里塞和美国学者罗德是该学科的开拓者。1921年德国学者里塞的专著《体育社会学》的问世,标志着体育社会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出现;1956年罗德等人的著作《目标——建立一门体育运动社会学》被认为是体育社会学的首创性著作。当代国外体育社会学的发展:1、学科初创阶段:1945年至1963年,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苏联以及东欧几过都积极开展了体育社会学研究。2、学科发展阶段:1964年,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在日内瓦成立,标志着体育社会学初建的萌芽阶段结束;1965年到1972年,体育社会学从发展的网状阶段向集聚阶段过渡;目前,体育社会学正向专业化阶段发展,逐渐成为一门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中都有合法学科地位的成熟的学科。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引进恢复阶段(1978——1985):50年代,中国的体育社会学一直以教育学为基础,到了80年代,体育社会学迅速发展。学科的组织加强阶段(1986年——1989年):1987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了体育社会学学科组。学科的独立发展阶段(1990——)1989年,先后有5本《体育社会学》教材和专著问世;1997年,亚洲体育社会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3、什么是体育的社会效益?体育的社会效益包括哪些内容?答:体育的社会效益:是指从社会总体的基本利益来衡量体育运动的效果和收益。体育社会效益的内容:1、体育运动及其每个组成单位都对社会做出贡献;2、体育的社会效益是所付出的社会代价和取得的社会利益之间的比例关系;3、体育的社会效益是体育政策与社会其他公共政策之间的反映;4、体育的社会效益是以提供某种社会服务的方式显现出来。例如,表现在:增强人民体质;增进劳动者的健康;增加劳5动人口;开辟新兴体育娱乐项目;增加体育社团的人数等。4、试举出一例当前存在的体育社会问题,分析其主要危害,并谈谈如何进行社会控制。5、试述社会流动理论和体育的社会流动理论,并例举在你周围发生的社会流动现象和体育的社会流动
本文标题:体育社会学试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32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