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复习与思考1.什么叫教育消费?2.教育消费的性质是什么?3.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当前教育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第一节教育消费概述一、教育消费的概念(一)是指人们对教育部门提供的各种服务的消耗。广义的教育消费,其消费者包括国家、个人或家庭、企业等用人部门。其中国家是教育的最大消费者。狭义的教育消费仅指个人或家庭接受各级各类教育,消耗教育部门及与教育密切相关部门提供的各种服务,从而满足其知识、技能、能力增长需要的行为和过程。在消费经济学中,教育消费是一种精神文化消费,属于消费中的劳务(服务)消费。教育消费包括居民子女教育支出,以及为提高自身业务竞争能力的培训及继续教育支出。(二)教育投资与教育消费截然对立、冲突吗?271教育投资、教育消费,对于个人或家庭而言,都是针对为接受教育而支出的各项费用,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20世纪80年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传入中国,众人从教育投资的角度来讨论教育的经济作用。教育投资主体可以是国家、社会也可以是个人,主要侧重于未来及潜在的经济效益。由于教育费用本身具有的双重属性,使得选择从消费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个人或家庭教育费用的支出,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消费其主体只包含个人或家庭,教育消费是个人或家庭生活消费的一种形式,它体现为家庭在教育方面的费用支出。提教育消费并不否认这笔用于教育的费用支出在未来还具有潜在的投资性质,只是着眼点在现在,在现实,在表象。(四)教育消费与拉动经济增长1、教育消费对经济增长是有影响的。引导居民的教育消费,意义重大: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把我国的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的国际竞争力;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方面延缓就业,另一方面增强劳动者自身素质,提高就业能力,从而提高社会就业率等等。2、教育消费所产生的现实社会效益,尤其是对即期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如预期理想。首先忽略了教育消费的挤占效应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在的大量冗员,所以有可能高估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拉动和实际的就业效应。3、从目前来看,内需不足并非居民的购买力不足,而是与居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消费预期发生变化直接相关。各种改革措施同时出台,缺乏与之配套的社会保障措施,老百姓对未来的预期不甚乐观。教育费用的急剧增长,会使他们一方面减少其他方面的消费,以满足子女及自身的教育消费;另一方面,为子女上学存钱成为我国大多数家庭增加储蓄的一个重要因素。4、人们为上学掏钱的决心,也存在一个承受与不承受的临界点。5、教育消费的增加导致商品支出相对减少,已成为目前商品市场销售额增幅不大的原因。现实却是教育消费抑制了其他方面的消费,这必然大大降低其对经济增长的启动作用。不能再仅局限于设想通过学费的增长来增加教育消费,而是另辟蹊径,在教育消费中寻找热点,并对此加以引导和刺激,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在积极满足国内的教育需求的同时,也要着力开拓国际教育消费市场,使教育出口贸易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的新兴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这需要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内容与国际接轨、教育结构的调整等教育的全面改革。高校后勤的社会化,不仅能使高校轻装上阵,全力以赴进行教学与科研,而且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教育消费需要,同时也带动了对房地产业、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的投资,起到了启动消费和投资双重需求的作用。还应该研究教育消费的现状,了解人们当前的教育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了解教育消费的升温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预测未来教育消费的趋势等,加以引导,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真正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二、教育消费的性质272(一)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类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教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是以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为前提。一个国家居民教育消费的增加,可以说是其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从生存需求层次向发展需求层次提高,由温饱消费阶段向小康消费阶段过渡,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二)是一种投资性消费(是教育消费的最重要特征)教育消费兼具投资和消费双重性质。一方面教育消费是体现为一种消耗性支出。人们为接受各级各类教育或培训支付了费用,同时也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在享受教育服务所提供的特殊劳务,从而满足发展和提高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消费了教育服务的消费者一旦与生产力结合,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使国家和个人财富增加。教育消费支出得到了补偿而且获得了增值,所以教育消费又具有潜在的投资性质,是一种无形的、间接的、长远的投资。(三)是一种对消费主体资格有基本要求的消费教育消费不仅要求消费者有支付能力,更要求其具有消费能力。对于具有消费能力而当前不具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国家和社会还提供各种资助,帮助完成其消费。教育消费的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过程,需要消费主体的主动积极参与。费用的支出并不表明教育消费过程的完成,它还需要消费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并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消费需要的满足。没有消费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消费过程无法真正实现。因此教育消费不同于别的商品消费或劳务(服务)消费,它要求消费主体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而且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教育消费对消费主体有不同的能力要求,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筛选机制。同时教育消费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消费能力培养的过程。(四)教育消费是一种贯穿消费者一生的消费(不可退出性?)(五)教育消费是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相结合的一种消费。无论什么时候,消费者对教育服务的购买不是也不可能按成本价格付费,只能承担其中的一部分费用。三、消费结构升级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消费具体情况(一)教育消费支出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子女教育消费(1)基本教育支出:是指教育消费者应付的最起码的教育费用,即子女上幼儿园及上学期间,家庭支付的学校规定必须缴纳的各种费用;(2)扩展教育支出:是指上学期间对子女进行琴、棋、书、画等各种特长教育而支付的各种培训班的费用,自愿购买的课外读物、各种教育软件、磁带费、家教费等;(3)选择性教育支出,包括择校生、借读生及其他各种情况的学生,在入学期间向学校缴纳的各种名目的但不属于学习费用的额外支出,如捐集资、择校费等。2.成人在职知识更新与继续教育消费3.再就业培训教育消费(三)现阶段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的特点1、内容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多样性不仅体现为常规的学校教育消费与适应各种需要的短期培训、函授教育、网络教育消费等并存,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海外教育消费协调,而且教育消费支出构成中不仅包括学杂费、书籍文具费、额外生活住宿费、校服费等基本教育支出,还增加了如择校费、赞助费等选择性教育支出,特长教育费、教育软件费等扩展性教育支出。层次性体现为已形成一个包括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在内的大教育系统,贯穿在一个人一生的日常生活之中。2.较强的选择性和个性化特点选择性教育消费主要表现为支付赞助费、择校费、择班费、择专业费等,另外支付私立学校的高额学费和海外求学的昂贵费用也是教育消费选择性的表现。教育消费日益体现出个性化的特征。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及支付能力选择不同的教育消费形式,或者选择在适合于自己的不同时间进行教育消费。(四)当前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消费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消费中的盲目性消费动机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更多的是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如出国热、考研热等;父母望子成龙及尽义务心理;大众心理和竞争心理,教育消费趋同,赶时髦,进重点班,上特色班、实验班等;实现自我价值心理等。收入越高,盲目支出的可能性越大。在成人的教育消费中则出现了盲目追求学历和文凭的热潮,考研热、考驾照、律师证、出国潮。盲目的教育消费行为导致了许多无效或低效消费结果。不仅会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也带来教育价值观的扭曲,给一些投机者以可乘之机。一些学校、出版社、书商、书店、实习班等已结合成一个盘剥学生和他们父母利益的共同体。2.费用支付形式的单一性家庭为子女求学而支付的各种费用的支付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来自于家庭的收入及多年来的储蓄。贷学金在我国由于消费观念及操作方面的原因难以展开。这种现象的弊端之一,即在于教育消费者本人缺乏自主性,教育消费的选择大多数取决于父母,而父母受自身文化程度或素质的限制,难免在选择时盲目从众,较少考虑子女的能力及兴趣爱好;弊端之二在于教育消费者本人由于缺乏财政约束,较少考虑教育成本,难免造成教育消费浪费现象。费用支付形式的单一的根源在于教育消费的费用支付者与受益者的不一致性。教育消费应该奉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需要教育消费者自身筹集教育费用,他才有可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和社会的需要自主选择教育消费方式,消费者有义务而且应该主动承担教育费用,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而更应该成为未来教育消费的方向。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消费者应采用多样化的筹资方式。3.教育消费中的浪费现象为了读一个将来回报更高的名校与热门专业而选择复读,是对国家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另外,大部分人都去挤进一些热门的专业,人力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是国家的最大浪费。由于盲目消费而造成的浪费现象。4.教育消费中存在高消费现象一方面体现为教育消费费用超过了个人家庭的承受能力,是不考虑回报的高消费,另一方面体现为教育消费超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教育消费中的盲目性即是追求高消费的一种表现。教育的高消费与人才的高消费之间造成了恶性循环,又造成了就业困难—追求高学历—更高的学历要求—就业困难—追求更高学历……另一重恶性循环。不仅对于教育消费者而言是低效的,而且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有害的。三、关于教育消费的对策建议(一)积极引导各级各类教育消费,使之成为有效的教育消费需求1、个人根据收入、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成本和收益进行理性教育消费;2、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用人观,杜绝人才的高消费,从而杜绝教育的高消费;3、通过教育资源配置的倾斜引导居民进行教育消费,从而使教育消费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相一致,减少消费的盲目性等。(二)引导教育消费更需要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保证政府投入主渠道到位,改革办学体制,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允许办学实体多样化并进行扶持,放办学权给学校,支持学校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极大丰富教育消费市场。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消费需求。(三)非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现让教育消费者自己支付教育费用包括承担教育费用、选择教育消费的方式、决定教育消费的时间、选择教育消费的对象等。政府或学校可以通过几条途径帮助其实现。(1)实行贷学金制度。居民的“积累型消费”模式将逐渐变为“信用型消费”模式。(2)完善教育消费信贷及其他资助体系,开办教育储蓄,使居民教育消费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教育消费需求切实得到满足。应加大金融对求学支出的支持力度,推进助学信贷,增加即期支出能力。(3)实行奖学金制和减免学费制。具体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费方式,配以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勤工助学制等措施。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教育消费需求,又能切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四)树立教育服务观念,满足教育消费者的质量要求充分考虑教育消费者的需要,以高质量和有特色的服务来吸引教育消费者,这就需要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允许有一定知名度的评估机构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定期对国立的、民办的及私立的学校排列名次,目的是将竞争机制引入教育领域,使不同所有制学校处于平等竞争的环境之中,调动教育服务提供者在竞争中占领教育消费市场,求得生存与发展。(五)选准重点,扩大教育消费主要是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瓶颈,提高办学规模效益,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探讨利用资本市场等多种形式来推进教育发展,尤其是民办教育;从挖掘在岗、转岗、下岗、无岗(自愿失业、退休等)人员的再教育需求及海外教育需求资源人手,进一步形成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教育消费市场;抓住中国加入WTO这一机遇,研
本文标题:教育经济学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68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