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大学》一、《礼记》1、编定:《礼记》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大戴礼记》: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小戴礼记》: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即今存《礼记》。东汉末年,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后来这个本子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2、内容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3、三礼《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二、《大学》译解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於至善(4)。注释(1)大(da4,旧音tai4)学:《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系统阐述修身治国之道。道:在此相当于“宗旨”。(2)明明德:使明德显明。明德:天生而具备的善性品德。(3)亲(qin1,朱子读作xin1)民:使民亲近。朱子把“亲”解释为“新”,使民众道德更新。(4)止於至善:以至善为立足点、行动原则和最终归宿。至善:符合大道、自然而然的善,无私无为的生生不息。知止而後有定(1);定而後能静(2);静而後能安(3);安而後能虑(4);虑而後能得(5)。物有本末(6);事有终始(7)。知所先後则近道矣(8)。注释(1)知止:知道如何立足,知道行动原则,知道最终归宿。有定:有坚定而且正确的心态和志向。(2)静:心的宁静,不浮躁妄动。(3)安:心安于所处之事、所处之位。(4)虑:通过思考而加以选取。(5)得:得道,达到至善的境界。(6)物:事物。本末:本来指树根和树枝,引申为先有根本而后有生长、花果。(7)终始:先知道最终方向,然后重视从开头做起。(8)知所先後:知道前后的顺序与步骤。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1),先治其国(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3);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4)。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5);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6);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7);致知在格物(8)。注释(1)欲:想要。(2)治:本指“使水平”,此指“使国平”。(3)齐:使人在道德修养上向圣贤君子看齐。(4)修:在道德上修养。身:自身,自己。(5)正其心:使自己的心态端正。(6)诚其意:使自己的心意真诚。(7)致其知:使自己在知识与智慧上得到提高。(8)格物:对天地万物及天地万物之道能够感知,目的是为了与心相通,认识自己的本性。物格而后知至(1)。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注释(1)物格:通过对天地万物的感知,而使自己的内在本性得以显现,也就是恢复自己的“良知”。自天子以至於庶人(1),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其本乱而末治者(3),否矣(4)。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5),未之有也(6)。注释(1)庶人:没有官爵的人,平民百姓。(2)壹是:都是这样。(3)本乱:根本事情混乱,根本问题是指修身。末治:达到很好的治理结果,末是指治政。(4)否:不可能。(5)所厚者薄:对应该重视的重视了却最后被轻视。(6)未之有:即“未有之”,没有这样的事情。此谓知本(1),此谓知之至也(2)。注释:(1)知本:知道根本问题在哪里。(2)知之至:格物致知的最重要问题。所谓诚其意者(1),毋自欺也(2)。如恶恶臭(3),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5)。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小人闲居为不善(7),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8),揜其不善而著其善(9)。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10),则何益矣(11)?此谓诚于中,形于外(12)。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13):“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1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15),故君子必诚其意。注释(1)诚其意:使心意真诚。(2)毋:不要。(3)恶恶臭(wu4e4xiu4):厌恶不好闻的气味。(4)好好(hao4hao3)色:喜欢美丽的色彩。(5)自谦(qie4):自我快乐与满足。谦,通“慊(qie4)”。(6)必:一定。慎其独:在独自一人的时候守住本心本性。(7)小人:此指道德修养不够的人。闲居:平时无事的时候。为不善:做不善的事情。(8)厌然:隐藏起来的样子。(9)揜:即“掩”,掩盖。著其善:使自己善的一面故意显示给人看。(10)如见其肺肝然:就像看到了他的肺肝一样。(11)何益:有什么好处。(12)形于外:显露在外表上。(13)曾子:姓曾,名参,孔子弟子。(14)其严乎:多么严厉的监督啊。(15)心广体胖:心胸宽广可以使身体舒适安闲。汤之《盘铭》曰(1):“苟日新(2),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3):“作新民(4)。”《诗》曰(5):“周虽旧邦(6),其命惟新(7)。”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8)。注释:(1)盘铭:镌刻在盘子上的自我警戒性的文字。(2)苟:果然能够。日新:每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3)康诰:指《尚书•周书•康诰》。(4)作新民:振作精神,带动民众共同致力于道德修养。(5)诗:指《大雅•文王之什•文王》。(6)周虽旧邦:作为诸侯国之一的周国,虽然是时间悠久的邦国。(7)其命惟新:周朝建立之后,顺天之命而道德昌盛。(8)无所不用其极:任何事情都尽到最大努力。《诗》云(1):“邦畿千里(2),惟民所止(3)。”《诗》云(4):“缗蛮黄鸟(5),止于丘隅(6)。”子曰(7):“於止(8),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1)诗:指《诗经•商颂•玄鸟》。(2)邦畿:天子的京都,包括京城及其郊区。(3)惟民所止:民众所居住之地。(4)诗:指《诗经•小雅•鱼藻之什•绵蛮》。(5)缗蛮:小鸟的样子。缗,通“绵”。黄鸟:鸟名,即黄雀。(6)止于丘隅:停落在地势高而且草木茂盛的地方。(7)子:指孔子。(8)於(yu2)止:在选择停落之处时。《诗》云(1):“穆穆文王(2),於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于仁(4),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5)。注释:(1)诗:指《大雅•文王之什•文王》。(2)穆穆:端庄而深邃的样子。(3)於(wu1):赞美之辞。缉熙:始终光明正大的样子。敬止:对于立足点和最高境界都非常谨慎小心。(4)为:作为。人君:他人之君。止于仁:立足于仁,而且以仁为言行的依据。(5)与国人交:跟国中的人相交往。子曰(1):“听讼吾犹人也(2),必也使无讼乎(3)。”无情者不得尽其辞(4)。大畏民志(5),此谓知本。注释:(1)子:指孔子。以下引语见《论语•颜渊第十二•听讼章》。(2)听讼:审案。吾犹人:我像别人一样。(3)必:一定。使无讼:使人没有官司可打。(4)无情者:没有实情而虚辞矫饰的人。不得尽其辞:不能使人的虚伪荒诞言辞随意表达出来。(5)大畏民志:强调使民众之心志存有敬畏。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1),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2),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注释:(1)忿懥(zhi4):愤怒。(2)好乐:喜好和乐趣。(3)心不在焉:心不在自己应在的位置上。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1),之其所贱恶而辟焉(2),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3),之其所敖惰而辟焉(4)。故好而知其恶(5),恶而知其美者(6),天下鲜矣(7)。故谚有之曰(8):“人莫知其子之恶(9),莫知其苗之硕(10)。”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注释:(1)之:至,接触到。其:自己。辟(pi4):同“譬”,由此而与自己联系起来考虑。(2)恶(wu4):厌恶。(3)哀矜(jin1):怜悯、同情。(4)敖惰(ao4duo4):傲慢、懒惰。(5)好(hao4):喜欢。恶(e4):邪恶不正。(6)恶(wu4):厌恶。(7)鲜(xian3):少见。(8)谚(yan4):民间说法,俗语。之:这样的话。(9)莫:没有人。恶(e4):不好。(10)硕:茂盛、高大。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1),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2)。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3),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4):“如保赤子(5)。”心诚求之(6),虽不中不远矣(7)。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注释:(1)教:教化。(2)成教:形成教化。(3)弟:同“悌”。(4)康诰:指《尚书•周书•康诰》。(5)如保赤子:《尚书》原文“如”作“若”。像保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保护民众。(6)心诚:心里诚心诚意地。(7)虽:即使。中:符合。一家仁,一国兴仁(1);一家让(2),一国兴让;一人贪戾(3),一国作乱。其机如此(4)。此谓一言偾事(5),一人定国(6)。尧舜帅天下以仁(7),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8),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9),而后求诸人;无诸己(10),而后非诸人(11)。所藏乎身不恕(12),而能喻诸人者(13),未之有也(14)。故治国在齐其家。注释:(1)兴(xing1):兴起。(2)让:谦让。(3)贪戾(li4):贪婪、乖张。(4)机:关键。(5)一言:一句话。偾(fen4)事:败坏事情。(6)定国:使国家安定。(7)帅:率领。以仁:用仁道。(8)所令:所下达的政令。反其所好:背离自己所喜欢的。(9)有诸己:自己有仁善的行为。诸:“之于”的合音。(10)无诸己:自己没有不仁不善的行为。(11)非:非难,批评。(12)所藏乎身:自身所存之心。恕(shu4):宽容。(13)喻:使别人能够明白。(14)未之有:即“未有之”,没有这样的事。《诗》云(1):“桃之夭夭(2),其叶蓁蓁(3)。之子于归(4),宜其家人(5)。”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6)。《诗》云(7):“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8):“其仪不忒(9),正是四国(10)。”其为父子兄弟足法(11),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注释:(1)诗:指《国风•周南•桃夭》。(2)桃:指桃花。夭夭:美丽鲜艳的样子。(3)蓁蓁:茂盛的样子。(4)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出嫁。(5)宜:和睦快乐。(6)教:教化。(7)诗:指《小雅•南有嘉鱼之什•蓼萧》。(8)诗:指《国风•曹风•鳲鸠》。(9)其仪:一个人的仪容、仪态。忒:差错。(10)正是四国:使四方国家都能自我端正。(11)为:被。足法:足够被人效法。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1),上长长而民兴弟(2),上恤孤而民不倍(3)。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4)。注释:(1)上:在上位的执政者。兴孝:使孝道得以振兴。(2)兴弟:使悌道得以振兴。(3)恤孤:关爱抚养孤独的人。年幼而失去父亲叫做孤儿。倍:通“背”,背弃。(4)是以:因此。絜矩:相当于“表率”、“示范”的意思。絜,指用来测量东西的尺度。矩:用来衡量方形是否符合标准的工具。所恶于上(1),毋以使下(2);所恶于下,毋以事上(3)。所恶于前,毋以先后(4);所恶于后,毋以从前(5)。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6);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注释:(1)所恶:令人厌恶的做法。于:从。上:在上位的人。(2)毋:不要。以:用来。使:使用,应用。下:在下位的人。(3)事:侍奉、对待。(4)先后:再去影响以后。(5)从前:追随以前的。(6)交:交互,传递。《诗》云(1):“乐只君子(2),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3),民之所恶恶之(4),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5):
本文标题:国学经典《大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886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