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第一讲-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介绍是一门新课,集理论性、经验性和实践性为一体,是必修课程;8学时,面向大一至大二学生;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的教学模块之一;课程教学能够使大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层面上都获得提高。不但提升生涯发展与规划意识,而且要培养生涯探索、生涯决策技能,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竞争力。课程内容第一讲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第二讲生涯探索——探索自我资源第三讲生涯探索——了解工作世界第四讲生涯决策与管理——选择与实施第一讲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主讲人:王彤自我介绍工作单位:招生就业指导处学位/职称: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北美CCE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联系方式:kathywzhong@yahoo.com.cn,办公电话:3622555办公地点:化工楼A102第一节理解生涯规划的内涵大学生的困惑小张已经是大二学生了,随着对大学的新鲜感逐渐淡去,他成了校园里的老生,天天都很忙,上课、听讲座、参加社团活动、和同学逛街……但他又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有时觉得很累,可想到要为毕业后的工作打基础,就觉得这些付出也许是值得的吧;有时又很茫然,甚至有点沮丧,因为忙得无头绪,不知道这样的付出对未来的发展有没有作用。大学生的困惑小李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刚进大学的时候,她对自己四年后的目前就很明确——考研究生,这主要来自父母的意见:“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每年以几十万的速度增长,不读研,怎么能找到好工作?”小李开始还挺认同,但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生性活泼的她参加了很多社会活动,乐在其中并小有成绩。小李开始觉得读研究生并不是她喜欢的,所以,她是在忍受着复习准备考研的痛苦过程。困惑的原因高中大学被动、受管制;目标单一而清晰;生活习惯较规律。……主动、获得自由;目标多元却模糊;生活习惯较混乱。……归根结底:生涯教育/生涯规划理念的缺失!为何要读大学?为了改变,成就更好的自己(becomeabetterme):思想观念、视野、胸襟、知识……;培养职业生涯发展竞争力:专业能力、核心竞争能力。21世纪的个人职业发展竞争力:态度(生涯发展意识)愈趋重要ASKC)(C:竞争力K:知识S:技能A:态度小故事的启示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问:“你们在干什么呢?”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在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座大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很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的城市。”十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绘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一、生涯的内涵生涯,英文为Career。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个人一生中依序发展的各种职业与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舒伯)特点:综合性、终身性、发展性、独特性。二、影响生涯的因素1、个人的特质和经验(1)心理特质。如能力、能力倾向、人格特质、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等。(2)生理特质。如健康程度、形体容貌、性别、精力等。(3)经验。如教育程度、受过的训练、掌握的技能、工作经历、休闲活动、社会活动、社交技巧等。2、个人的背景状况(1)父母的家庭背景。如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父母从事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父母的期望等。(2)自己的家庭背景。如婚姻关系、夫妻间依赖的程度、配偶的期望值等。(3)一般状况。如种族、宗教、风俗习惯等。3、个人的环境状况包括所处的社会经济状况、职业变化趋势、技术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面临的国家政策等。4、不可预期的因素包括地震、疾病、死亡等难以预期的事件。内职业生涯和外职业生涯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经验、能力、身体健康、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三、生涯规划的意义小游戏:1、请各位同学闭上眼睛,说出与你同一排的其他同学中有多少人是穿白色衣服的?2、你能说出从你家到学校的路途中有几个鞋服类的广告牌吗?3、游戏的启示?任何时候人都是选择性关注每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特质、兴趣不同成就人生需要进行生涯规划生涯规划小故事:“四只毛毛虫的故事”第一只毛毛虫第一只毛毛虫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一株苹果树下。它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不知树上长满了红红的可口的苹果?当它看到其他的毛毛虫往上爬时,稀里糊涂地就跟着往上爬。没有目的,不知终点,更不知自己到底想要哪一种苹果,也没想过怎么样去摘取苹果。它的最后结局呢?也许找到了一颗大苹果,幸福地生活着;也可能在树叶中迷了路,过着悲惨的生活。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的虫都是这样活着的,没想过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为什么而活着。第二只毛毛虫第二只毛毛虫也爬到了苹果树下。它知道这是一棵苹果树,也确定它的“虫”生目标就是找到一棵大苹果。问题是它并不知道大苹果会长在什么地方?但它猜想:大苹果应该长在大枝叶上吧!于是它就慢慢地往上爬,遇到分支的时候,就选择较粗的树枝继续爬。于是它就按这个标准一直往上爬,最后终于找到了一颗大苹果,这只毛毛虫刚想高兴地扑上去大吃一顿,但是放眼一看,它发现这颗大苹果是全树上最小的一个,上面还有许多更大的苹果。更令它泄气的是,要是它上一次选择另外一个分枝,它就能得到一个大得多的苹果。第三只毛毛虫第三只毛毛虫也到了一株苹果树下。这只毛毛虫知道自己想要的就是大苹果,并且研制了一副望远镜。还没有开始爬时就先利用望远镜搜寻了一番,找到了一棵很大的苹果。同时,它发现当从下往上找路时,会遇到很多分支,有各种不同的爬法;但若从上往下找路时,却只有一种爬法。它很细心的从苹果的位置,由上往下反推至目前所处的位置,记下这条确定的路径。于是,它开始往上爬了,当遇到分支时,它一点也不慌张,因为它知道该往那条路走,而不必跟着一大堆虫去挤破头。比如说,如果它的目标是一颗名叫“教授”的苹果,那应该爬“深造”这条路;如果目标是“老板”,那应该爬“创业”这分支。最后,这只毛毛虫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因为它已经有自己的计划。但是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因为毛毛虫的爬行相当缓慢,当它抵达时,苹果不是被别的虫捷足先登,就是苹果已熟透而烂掉了。第四只毛毛虫第四只毛毛虫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虫,做事有自己的规划。它知道自己要什么苹果,也知道苹果将怎么长大。因此当它带着望远镜观察苹果时,它的目标并不是一颗大苹果,而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苹果花。它计算着自己的行程,估计当它到达的时候,这朵花正好长成一个成熟的大苹果,它就能得到自己满意的苹果。结果它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个又大又甜的苹果,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第一只毛毛虫是只毫无目标,一生盲目,没有自己人生规划的糊涂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遗憾的是,我们不少人都是像第一只毛毛虫那样活着。第二只毛毛虫虽然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它不知道该怎么去得到苹果,在习惯中的正确标准指导下,它做出了一些看似正确却使它渐渐远离苹果的选择。而曾几何时,正确的选择离它又是那么接近。第三只毛毛虫有非常清晰的人生规划,也总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它的目标过于远大,而自己的行动过于缓慢,成功对它来说,已经是昨日黄花。机会、成功不等人。同样,我们的人生也极其有限,我们必须把握,那么单凭我们个人的力量,也许一生勤奋,也未必能找到自己的苹果。如果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计划,并且充分借助外界的力量,借助许许多多的望远镜之类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以理解为找个贵人帮自己),也许第三只毛毛虫的命运会好很多。第四只毛毛虫,它不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如何去得到自己的苹果,以及得到苹果应该需要什么条件,然后制定清晰实际的计划,在望远镜的指引下,它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何谓生涯规划?宏观: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生涯发展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有关对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微观:在充分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愿景、兴趣、性格、能力及价值观等内部因素,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环境、行业环境、职业环境及组织环境等外部因素,进行合理决策,从而确定个人的生涯发展方向、目标和发展路线,并采取有效行动及合理调整来达成目标的过程。生涯规划有用吗?没用!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上帝/老板的一句话。有用!因为人虽然无法控制外在环境,但是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好的人,善于应变的人。古人的经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生涯规划=个人的战略管理(科学发展观)生涯规划的意义主要有:(1)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自我价值(2)促进大学生突破内外部障碍,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最大限度开发潜能,打造个人核心竞争力(4)收获有意义的人生,实现个人全面和谐发展此外,在宏观层面上,生涯规划可以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人力资源的流动成本。生涯规划的意义案例:比尔·拉福的生涯路线图一个美国小伙子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商人大学专业:1.贸易2.管理3.机械大学毕业后:1.投入商海2.读经济学硕士3.读管理学硕士接下来:1.考取公务员2.自己创业3.去大公司五年后:1.自己创业2.下海到大公司3.考取博士二年后:1.自己创业2.升任通用部门经理3.跳槽去沃尔玛他就是身价2亿美元的美国企业家比尔·拉福第二节了解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帕森斯(Parsons)特质-因素理论1909年,《职业选择》(ChoosingaVocation)出版。职业辅导之父主要观点:每个人均有稳定的特质(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价值观和人格等),而职业亦有一组稳定的因素(工作所需的条件、任职资格)。辅导的三大原则:了解自我、了解工作要求、做出两组事实的真实推理目的:达到人职匹配。应用:“职业选择三原则”了解自己:兴趣能力资源、限制其他特质了解工作世界:职业的要求工作条件、薪酬机会及发展前途匹配:综合上述信息把自己放在最恰当的位置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陈鲁豫说:“我做事只有两个原则:一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二是做自己擅长的事。碰巧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我既喜欢又擅长的工作……”霍兰德人格类型论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JohnHolland)20世纪70年代以来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格类型理论,也被称为职业兴趣理论。霍兰德的基本观点职业选择是人格的一种表现,某一类型的职业通常会吸引具有相同人格特质(Personality)的人,这种人格特质反映在职业上就是职业兴趣。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可分为6类:实用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事务型;职业环境亦可区分为上项6类;人们倾向于寻求足以发挥其能力与技术,展现其兴趣特质以及足以解决问题并适当扮演其角色的职业环境;个人行为是人格特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实用型(Realistic):解决这类问题要用你的手,例如使机器重新运转起来、修理一件设备、正确地建造一些东西或者组装计算机。研究型(Investigative):这类问题通常具有科学或者数学的性质,需要你集中注意力,发现事实和运用逻辑思维。艺术型(Artistic):解决这类问题通常要使用或者部分使用各种不同的艺术概念或者元素从而创造新的建议、方法、节目、艺术形式或文学作品。社会型(Social):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在这样的情景中,你需要寻找方法帮助他人以解决他们个人的一些问题,或者找到方法可以帮助别人生活得更好。企业型(Enterprising):解决这类问题你需要说服他人、激励他人从而完成机构或者公司的任务。事物型(Conventional):解决这类问题,你需要通过组织和有序的使用数据,如信息、文字、记录、数字等。实用型的特点——Doer喜欢具体的任务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机械能力强喜欢动手做体力工作技术性行业工作人员工程师研究型的特点——Thin
本文标题:第一讲-生涯认知——理解生涯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290028 .html